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葡萄根瘤蚜及其他农业蚜虫共2科10属15种,编制葡萄根瘤蚜与15种常见农业蚜虫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背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世界性农业和园艺作物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对内检疫对象。西花蓟马具有两个品系,即温室品系(greenhouse race,GR)和羽扇豆品系(lupin race,LR),二者在寄主范围、抗药性、生存环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但外部形态相似,无法准确鉴别。【目的】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以田间常见的其他14种蓟马为参照,采用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itochondrial DN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mtDNA COI)基因的种特异性(species-specific COI,SS-COI)PCR法,研究一步双重品系快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mtDNA COI基因通用引物获得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以及其他常见蓟马的COI序列,根据测序结果以及数据库已公开数据,设计筛选获得可同时扩增两个品系的特异性组合引物(TF6/GR32/LR12),其中TF6为品系通用上游引物,GR32为温室品系特异性下游引物,LR12为羽扇豆品系特异性下游引物,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温室品系362 bp、羽扇豆品系541 bp;对组合引物比例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同时,对组合引物的种/品系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阈值进行检验。【结果】当组合引物TF6/GR32/LR12比例为1.0/0.2/0.8、退火温度为44℃时,扩增效果最好。种/品系特异性检测结果证实,该检测技术仅对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具有扩增能力,对田间常见的其他14种蓟马包括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禾花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大蓟马(Thrips major)、棕榈蓟马(Thrips palmi)、烟蓟马(Thrips tabaci)、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豆喙蓟马(Mycterothrips glycines)、草木樨近绢蓟马(Sussericothrips melilotus)、蔗腹齿蓟马(Fulmekiola serrata)、稻简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榕端宽管蓟马(Mesothrips jordani)、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和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等不具有扩增能力。灵敏性检测结果显示,该组合引物不仅对单一品系或混合品系的成虫具有良好的扩增效果,对单粒卵、1龄和2龄幼虫以及预蛹和蛹均具有同样的扩增效能;对温室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35.90 pg·μL -1,相当于1/10 240头雌成虫,对羽扇豆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146.95 pg·μL -1,相当于1/2 560头雌成虫;同时,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同一品系不同单倍型的成虫亦具有良好的扩增效能。【结论】建立的技术体系完全可以用于西花蓟马品系的快速鉴定及检疫监管,对有效阻截其进一步传播扩散及靶向防控措施制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杨树上的4种主要蛀干害虫:杨干象、青杨楔天牛、青杨眷虎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幼虫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方法体外扩增并得到了4种幼虫mt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基于扩增得到的这4种害虫COI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的比较,可筛选出特异性的内切酶,并通过酶切方法对这4种害虫各自的CoI基因进行了特异性鉴别、区分.在此类危险性害虫的检验检疫工作中,通过形态学及危害状进行初步判断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进一步进行辅助鉴别,可大大提高杨树蛀干害虫幼虫检疫、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Oenococcus oeni苹果酸通透酶基因为目标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PmlepL/PmlepR进行酒酒球菌的快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以O.oeni的菌落为模板,通过PmlepL/PmlepR引物的PCR扩增,可得到苹果酸通透酶基因的特异性条带;用此特异性引物进行供试乳酸菌的PCR鉴定,所有O.oeni菌系均得到特异性条带,而供试的其他种类乳酸菌未扩增出目标带。引物PmlepL/PmlepR可用于O.oeni的快速PCR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用于扩增地中海实蝇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灵敏检测地中海实蝇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采用实蝇科昆虫线粒体DNA COI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地中海实蝇以及其它三种供试实蝇的DNA片段,经测序、比对分析,设计出扩增地中海实蝇的特异性引物,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验证该引物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结果]设计的引物对DZH-F/DZH-R能特异性检测出地中海实蝇,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峰值Tm为79.2.该对引物检测地中海实蝇的灵敏度为10-3 ng/μL.[结论]所建立的SYBR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地中海实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6.
对洋槐蚜Aph is robin iae、桃蚜Myzus p ersicae、女贞卷叶绵蚜P rociph ilus ligustrifoliae、中华忍冬圆尾蚜Amph icercidus sina lon icericola和柏大蚜C inera tujaf ilina等5种危害林木的蚜虫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6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多态性明显的3种引物S169、S147和S18,这3种引物在5种蚜虫中总共扩增出45个RAPD标记,分子量在238~2 355 bp范围之间,多态频率达100%,利用这3种引物均可单独区分5种蚜虫。  相似文献   

7.
新疆果树蚜虫种类及其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观察记载了新疆果树蚜虫的种类、形态、寄主和分布,共24种,其中根瘤蚜科1种,瘿蚜科4种,斑蚜科1种, 蚜科18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武汉地区常见麦蚜蚜种的遗传组成,探讨基于COI基因序列作为常见麦蚜蚜种分子鉴定的可行性,为田间麦蚜的有效识别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武汉市田间和实验室培养的3种麦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扩增其COI基因后进行测序,并进行遗传距离检测及聚类分析.[结果]3种麦蚜COI基因片段核苷酸组成中碱基C和G的总含量低于碱基A和T的总含量,其中含量最低的碱基为G,具有明显的碱基偏倚性;不同麦蚜的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0.010,种间遗传距离约是种内遗传距离的10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蚜科的所有物种聚为一支,之后又形成3个分支,分属于蚜科的3种麦蚜.[结论]3种麦蚜的分子鉴定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表明采用COI基因序列可对武汉地区常见麦蚜蚜种进行有效鉴定.  相似文献   

9.
养殖鳗鲡种苗来源日趋多样,确定鳗苗种类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鳗鲡属鱼类mtDNA COI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21批次,共109个白苗期鳗鲡样品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应用该引物可以在所采集到的鳗鲡样品中扩增出652bp特异性基因片段,将样品COI基因序列与BOLD数据库中鳗鲡COI基因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共鉴定得7个种类归属,分别为日本鳗鲡A.japonica、美洲鳗鲡A.rostrata、欧洲鳗鲡A.anguilla、花鳗鲡A.marmorata、莫桑比克鳗鲡A.mossambica、吕宋鳗鲡A.luzonensis和太平洋双色鳗A.bicolor pacifica。对COI基因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有很高节点支持率的主要类群。结果证实mtDNA COI基因在鳗鲡种类鉴定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此外,在种类的鉴定中发现其中1批次的样品定种错误,有1个批次的鳗鲡样品中存在有2个种类的混杂,提示在实际的苗种养殖及交易中,对鳗鲡的种类鉴定上仍存在一定的错误和混杂,有必要引入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更加方便和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快速检测葡萄灰霉病菌的方法,根据ITS序列的差异,设计了1对葡萄灰霉病菌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TBCF/TBCR,并利用该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对葡萄灰霉病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优化的反应体系与扩增条件下,只有以葡萄灰霉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1条386 bp的条带,而其它病菌不产生扩增反应;其常规PCR对葡萄灰霉病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pg/25μL,而利用引物ITS1/ITS4和TBCF/TBCR通过巢式PCR扩增,其灵敏度可达10 fg/25μL。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准确而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可用于带菌土壤及发病组织中葡萄灰霉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快速检测葡萄灰霉病菌的方法,根据ITS序列的差异,设计了1对葡萄灰霉病菌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TBCF/TBCR,并利用该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对葡萄灰霉病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优化的反应体系与扩增条件下,只有以葡萄灰霉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1条386 bp的条带,而其它病菌不产生扩增反应;其常规PCR对葡萄灰霉病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pg/25μL,而利用引物ITS1/ITS4和TBCF/TBCR通过巢式PCR扩增,其灵敏度可达10 fg/25μL。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准确而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可用于带菌土壤及发病组织中葡萄灰霉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文中应用PCR法和PCR-RFLP法建立了褐拟谷盗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结果表明:①PCR法中,采用依据褐拟谷盗COI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产物经电泳检测证实,能快速准确地鉴定褐拟谷盗;②PCR-RFLP法利用2组简并引物对目标拟谷盗的COI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借助HindIII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后,进行电泳检测,该法也可用于检疫工作中对褐拟谷盗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和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都是茄科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对茄科作物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2种瓢虫由于外形非常相似,无法通过体表特征区分,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准确且快速的区分方法。【方法】基于这2种瓢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 mtCOI)的物种特异性,利用种特异性(Species-specific,SS)PCR引物建立了一种分子鉴定技术,即以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之间的mtCOI基因序列变异为基础,设计了2对SS-mtCOI引物Hvp和Hvm。【结果】用这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均出现物种特异性扩增现象。在不同的DNA质量浓度下对该SS-mt COI引物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Hvp引物在茄二十八星瓢虫DNA质量浓度为3.13 mg/L时仍可检测到扩增条带,Hvm引物在马铃薯瓢虫DNA浓度为2.43 mg/L时仍能检测到扩增条带。此外,Hvp和Hvm引物也能准确鉴定马铃薯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甜菜霜霉病菌检测技术.[方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的原理,依据线粒体DNA(mtDNA)基因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Ⅱ(cox2),运用卵菌门通用引物(P-COX2F/P-COX2R)扩增甜菜霜霉病菌及6种对照霜霉病菌的目的片段,测序,比对,根据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原理设计测甜菜霜霉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并对该引物的特异性、灵敏度加以验证;分析同源性,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通用引物扩增的甜菜霜霉病菌以及其他霜霉病菌片段大小约为630 bp,经比对,该霜霉病菌与Peronospora schachtii同源性达99;,并设计出特异性引物BSP-F/BSP-R,特异性引物BSP-F/BSP-R可以检测到10-2ng/μL的模板浓度.[结论]建立的甜菜霜霉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为口岸的进出境监测与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中应用PCR法和PCR-RFLP法建立了褐拟谷盗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结果表明:①PCR法中,采用依据褐拟谷盗COI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产物经电泳检测证实,能快速准确地鉴定褐拟谷盗;②PCR-RFLP法利用2组简并引物对目标拟谷盗的COI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借助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后,进行电泳检测,该法也可用于检疫工作中对褐拟谷盗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6.
周铮 《北京农业》2009,(9):22-23
疫区苗木销售畅通无阻 葡萄根瘤蚜是危害葡萄的世界性检疫害虫。能给葡萄业带来毁灭性灾害。该虫虽然在上世纪初传人我国.但是由于地理阻隔,很少有苗木流通传播,加上过去使用极端的控制措施(如六六六粉覆盖),葡萄根瘤蚜只是局部发生,而没有泛滥开来。但是,近几年来葡萄根瘤蚜在我国出现了扩展蔓延之势,江浙、湖南、陕西、辽宁等地均已发生,目前疫区苗木仍然畅通无阻地销售到其他省区。专家警告,对此如不迅速采取积极防控措施,我国葡萄种植业将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抗虫棉害虫的防治策略应该坚持以苗期蚜虫、棉叶螨和伏蚜、烟粉虱为防治重点,兼治棉铃虫和其他害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飞蝗各亚种线粒体DNA的COI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并测序。结果表明,扩增产物为单一带,大小约为1.3kb。对此扩增产物序列分析证明所扩增的COI基因序列是一个含混不清的序列,说明在中国飞蝗不同亚种的基因组DNA中存在线粒体的假基因序列,因此以飞蝗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出的mtDNA COI基因片段不适宜用作分析飞蝗种群遗传和系统发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菜园蚜虫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世界性害虫,长江流域以萝卜蚜和桃蚜为最常见.还有一种叫甘蓝蚜,为北方种,江西省及邻近地区未见.  相似文献   

20.
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是我国植桑区重要的桑树害虫,在云南植桑区引起危害。针对桑粉虱虫体小,与其他种类粉虱形态相似导致识别困难的问题,基于线粒体COⅠ分子标记进行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种群鉴定的工作,比较与桑粉虱亲缘关系较近的6种粉虱COⅠ基因序列,设计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sfs5-1/sfs5-2,扩增300 bp片段,建立桑粉虱快速分子检测技术。该引物只对桑粉虱COⅠ基因具有扩增能力,而对烟粉虱、温室白粉虱无扩增效果,且对桑粉虱单头成虫、卵粒、幼虫具有较好扩增能力,表现出桑粉虱种的特异性。该引物灵敏性高,对桑粉虱DNA模板最低检测值为0.15 ng/μL。该检测技术简便、高效,可用于桑粉虱鉴定、苗木调运过程害虫检测、种群迁移扩散监测及防控机制研究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