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茭白孕茭生理研究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生理研究从茭白孕茭发育特性、内部机理中的库源关系、内含物成分变化、内源激素变化、代谢酶活性变化、保护酶活性变化几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加入了作者的补充研究,最后提出茭白孕茭机理研究前沿特点。  相似文献   

2.
茭白的正常茭及其雄茭的主要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比较了江苏3个主要茭白品种雄茭与正常生理生化及解剖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1.雄茭植株叶片还原糖含量高于正常茭,叶片叶绿素含量孕茭前高于正常茭,孕茭后则较低。2.叶片氮,磷元素含量表现为6月中旬前高于正常茭,以后则较代;钾元素含量生长期间雄茭高于正常茭,孕茭初期显著低于正常茭,膨大期又高于正常茭;3.雄茭茎尖生长点细胞液化程度高于正常茭,微体比正常茭多,并有淀粉粒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双季茭白孕茭障碍主要发生在夏茭中,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主要归结为品种、异常气候变化和栽培技术等3个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孕茭障碍的措施,以期为茭白的科学研究和栽培技术的推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水生蔬菜平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试验比较了江苏3个主要茭白品种雄茭与正常茭生理生化及解剖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雄茭植株叶片还原糖含量高于正常茭;叶片叶绿素含量孕茭前高于正常茭,孕茭后则较低。②叶片氮、磷元素含量表现为6月中旬前高于正常茭,以后则较低;钾元素含量生长期间雄茭高于正常茭,孕茭初期显著低于正常茭,膨大期又高于正常茭;③雄茭茎尖生长点细胞液泡化程度高于正常茭,微体比正常茭多,并有淀粉粒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双季茭白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品种“862”为试材的研究表明,双季茭白的分蘖与叶片的抽生存在同伸关系,株高生长前期呈“Logistic”生长曲线,不同时期发生的分蘖,孕茭在时间和肉质茎大小上存在差异。定植4-5个分蘖的茭苗,分蘖主要在6月中旬以前出现,此睦的分蘖孕茭率最高,商品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苏南两熟茭白生态学分类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苏南十多个两熟茭白品种的分蘖习性和孕茭对外界温度的要求,分成苏州型茭白(温度敏感型)和无锡型茭白(温度不敏感型)两类。苏州型茭白植株高大,长势旺盛,分株性强,孕茭适温为20℃左右。无锡型茭白植株较矮小,长势中等,母墩分蘖性较强,孕茭适温为15—30℃,以25℃为最适。两类茭白的选种方法、肥水管理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茭白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茭白龙茭2号进行秋季栽培密度试验,根据龙茭2号品种特性,适当稀植能明显提高龙茭2号的产量,比较适宜的栽培密度为行株距100~110 cm×60 cm,在此密度下,其有效分蘖范围较广,茭肉粗和净茭重较高,过稀过密均不利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高大紧凑,分蘖力强,孕茭性好,茭型大,品质优,商品性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秋茭晚熟,2012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余茭4号秋茭单个壳茭重136.7 g,净茭重90.8 g,667 m2产量1 324.8 kg;夏茭单个壳茭重118.1 g,净茭重70.4 g,667 m2产量2 704.3 kg。总结了余茭4号栽培要点及繁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陆玉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08-108,110
阐述了大棚栽培茭白的优势,总结了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茭白的大棚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季茭白龙茭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龙茭2号是桐乡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从梭子茭优良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植株生长旺盛,分蘖率强,抗病虫性好,耐低温性强,茭肉表皮光滑,肉质细嫩,丰产性好,商品性极佳。秋茭的孕茭及初茭期比梭子茭延后1个月左右,产量提高30%以上。2008年12月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浙认品2008-034,浙认蔬2008024),适宜在浙江茭白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棚、中棚、小棚等设施栽培方式对不同茭白品种进行促早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缙云县栽培的茭白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浙大茭采用大棚覆盖的栽培方式采茭期最早、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丽茭1号是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缙云地方品种美人茭为原始材料,经系统选育而育成的茭白新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茭白粗大,外观光亮,品质优,熟期早,产量高,适宜在丽水等高山冷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新品种,其特征表现:1)株型高大,分蘖能力和‘浙茭2号’接近;2)秋茭单个壳茭重达163.8 g,肉茭重113.0 g,长24.0 cm,粗4.0 cm,产量1 194.7 kg·667m-2,较‘浙茭2号’增产42.14%,产茭时间为11月4日至12月9日,较‘浙茭2号’推迟22 d;3)夏茭单个壳茭重120.3 g,肉茭重73.7 g,长16.5 cm,粗3.5 cm,产量3 093.0 kg· 667m-2,较‘浙茭2号’增产20.40%,产茭时间与‘浙茭2号’相近;4)肉质茎个体大,商品性好,营养水平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适合的茭白-水稻轮作栽培技术模式。[方法] 2017年在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开展"崇茭1号"-水稻轮作试种植。[结果]"崇茭1号"-水稻轮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获得茭白、水稻双丰收,总结出其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结论]该研究可为相关的农业产区开展茭白-水稻轮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洪  过鸿英  张尚法  陈淑玲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17-1617,1623
浙茭6号是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浙茭2号变异株中选育的双季茭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夏茭比对照浙茭2号早熟,秋茭比对照迟熟,品质好,产量高.其栽培要点为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和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16.
茭白按感光性、采收季节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2种栽培型,在浙江省主要茭白产区,单季茭与双季茭分别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栽种,其上市时间完全错开。总结在浙江平原地区同一块田进行茭白单、双季换茬轮作新模式,具体介绍该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为各地茭白种植提供新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优质茭白“青练茭2号”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系统田间试验和化验,分析了茭白植株氮、磷、钾含量变化,对茭白生长过程中养分吸收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用配方施肥技术方法,探索出"青练茭2号"的适宜施肥时间和施肥量,为优质茭白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浙北地区双季茭白中的夏茭不同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试验表明,设施栽培对茭白生产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使茭白生育期提前,其中大棚+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模式可提早一个月采收。5种模式下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利润差异显著,大棚+地膜、大棚、小拱棚、地膜模式比露地模式产量分别提高35.2%、32.7%、28.0%和12.8%;产值分别提高111.5%、76.1%、29.1%、16.2%;利润分别提高149.8%、102.7%、42.9%、34.5%,因此设施栽培条件越好,相应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越高。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业》2011,(14):32-32
一、茬口安排 茭白品种类型有单季茭和双季茭之分,设施栽培茭白应选用双季茭品种类型。江苏省露地栽培茭白采收上市期已基本实现夏茭与秋茭的连接,可自5月上旬直至10月下旬,因此,可以开展夏茭的春提前栽培和秋茭的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20.
茭白新品种崇茭一号在宁波市鄞州区的引种生长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崇茭一号在宁波地区生长旺盛,秋茭的孕茭及上市期比对照本地茭推迟30 d左右,填补茭白生产销售的空档期,经济效益显著,为适合于在宁波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品种,值得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