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源一氧化氮熏蒸对番茄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为试材,在贮藏环境温度为22~30℃,RH75%~85%条件下,研究60μL.L-1、100μL.L-1两种浓度一氧化氮(NO)气体熏蒸对泡沫箱包装的采后番茄的失重、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果肉硬度、腐烂率和色泽变化的影响。经过20 d的贮藏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60μL.L-1的外源NO处理能够有效控制番茄果实采后重量损失、果肉硬度下降,控制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抑制果实转红和降低腐烂率。说明适宜浓度的NO处理可以延缓番茄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进程,保持番茄的采后品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
番茄果实采后冷激处理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绿熟樱桃番茄 (Lycopersicumesculentumvar.cerasiforme)果实采后冷激处理 ,然后贮藏在 (2 0± 1)℃条件下 ,以未经冷激处理的果实为对照 ,研究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冷激处理后 ,ACC氧化酶 (ACO)和ACC合成酶 (ACS)的活性上升延缓 ,呼吸和乙烯跃变延迟 ,而叶绿素降解、番茄红素合成和果实的软化速率被抑制。  相似文献   

3.
番茄果实采后贮藏期风味品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掌握温室番茄贮藏期可溶性糖、有机酸及番茄红素变化规律,给食用和加工提供指导.[方法]以番茄品种184和粉太郎为试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番茄果实采后第1~15 d内的糖酸各组分和番茄红素的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2个品种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在采后第7天达到最高值,蔗糖含量无显著变化;柠檬酸含量均在采后第...  相似文献   

4.
以采后番茄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富氢水(HRW)浸泡番茄果实,研究氢气对番茄果实抗灰霉病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蒸馏水处理)相比,50%和75%HRW处理降低了损伤接种番茄果实的发病情况,接菌后9 d病斑面积分别是对照组的87.2%和77.9%;HRW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番茄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其中75%HRW处理组PPO活性在接菌后3 d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是对照组的1.59倍;HRW处理提高了番茄果实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其中50%HRW处理组在接菌后3 d和9 d与对照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分别是对照组的2.56倍和3.13倍。综上所述,氢气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胁迫应答反应,增强了番茄果实对灰霉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加工番茄采后果实加工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美87-5’、‘石红206’、‘石红208’3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硬度、pH、还原糖在果实采后5 d内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加工番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个品种第1 d与第5 d时5个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建议加工番茄达到成熟后应立即采摘,并在4 d内完成加工.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伤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15、30μL.L-1NO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3d内果实呼吸速率、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膜电位、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c/a的变化。【结果】与对照和其它NO处理相比,15μL.L-1NO提高了果实中SOD、CAT和POD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中氢过氧化物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ROS的含量,抑制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延缓了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升高和Cytc的释放,维持了较高的膜电位。随着浓度升高,30μL.L-1NO对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降低。【结论】15μL.L-1NO有效减轻了ROS对李果实线粒体膜的氧化伤害,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采后番茄和黄瓜果实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摘后番茄 (LycotersicumesculentumMill)和黄瓜 (CucumissativusL .)分别用 0、0 .0 1、0 .0 5、0 .1g/L水杨酸 (SA)溶液浸泡或 0、0 .0 0 1、0 .0 1、0 .0 5、0 .1g/L的SA溶液浸泡 15min ,贮于 (2± 1)℃冷害温度下 ,测定与冷害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冷藏期间 ,0 .0 1g/L和 0 .1g/LSA处理番茄的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 (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不同程度低于对照 ;0 .0 0 1g/LSA处理能明显降低冷害温度下黄瓜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 ,不同程度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说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能够提高番茄和黄瓜果实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前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为ALA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金鹏超冠"番茄品种为试材,采前用ALA(0.06 g/m2)对番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ALA对番茄果实硬度及相关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0~1℃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硬度、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ALA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经ALA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20.9%;果实蛋白质含量提高31.4%;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实固酸比明显提高;但对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ALA处理不影响番茄冷藏过程中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但可降低其高峰值,并维持果实硬度;ALA处理降低了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抑制膜脂过氧化程度;ALA处理冷藏后期SOD、POD、CAT活性整体上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采前ALA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同时不会降低其耐贮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温度、湿度、酸度、果皮含水量以及杀菌剂对荔枝采后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低pH可减少生长在PDA上的荔枝霜疫霉菌菌落的生长半径,热水浸酸处理和低湿度能有效控制荔枝霜疫霉病和青霉病的发生,而果皮干燥后浸酸处理对控制荔枝青霉病的发生更有效.比较了7种化学杀菌剂对霜疫霉菌菌落的抑杀效果,发现施保克、施保功、使百克和特克多在7μ g/L浓度下可完全杀灭菌落,对霜疫霉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1853、0.3260、0.4350、0.8080 μg/L;疫霜灵、山梨酸和抑霉唑在450μg/L浓度以上才可完全杀灭菌落,对霜疫霉菌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231.1、401.9、541.9 μg/L.因此,施保克等杀菌剂结合果皮干燥后浸酸处理可为荔枝冷藏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番茄采后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与乙烯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中杂101为材料,研究采后果实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以及外源ABA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fluridone)处理对果实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种子的乙烯释放量、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含量和ABA含量均高于同时期果皮;种子和果皮中ABA和ACC含量的峰值都出现在乙烯跃变之前;ACC氧化酶(ACO)活性变化趋势与ABA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外源ABA处理使果皮和种子中ABA含量显著增加,促进了果实乙烯的生成;fluridone处理则相反。以上证据表明,番茄果实中的ABA通过刺激乙烯的生成促进果实成熟,种子可能通过调控果实内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而影响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酵母拮抗菌(Crytococcus laurentii)与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NaHCO3)配合使用对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和绵腐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防治效果,以及碳酸氢钠对酵母菌和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 laurentii与碳酸氢钠配合使用对番茄果实灰霉病和绵腐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C. laurentii与5% NaHCO3合用的效果最好。在含有不同浓度碳酸氢钠的PDA培养基上病原菌B. cinerea和P. aphanidermatum的生长都受到了显著抑制,其中碳酸氢钠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较强于对P. aphanidermatum的抑制。同样,酵母菌在含有碳酸氢钠的NYDB培养基和番茄果实伤口上的生长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为试材,初步研究了采前叶面喷施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番茄果实采后冷藏期间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ALA处理不影响番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但可使其呼吸值减小;ALA处理可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膜透性下降,冷藏后期果实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时间延缓;在整个冷藏过程中,经ALA处理的果实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酸度有所下降,果实的固酸比提高.  相似文献   

13.
普通番茄和转反义LeEIL2基因番茄不同成熟度果实研究结果表明,转反义LeEIL2基因番茄有效抑制了LeEIL2基因的表达,其果实和叶片表现出与普通番茄不同的生理特性:采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受到抑制,离体叶片的伤乙烯释放量明显降低;果实中ACC合成酶与ACC氧化酶活性以及ACC含量明显下降,从而抑制了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以6年生‘长富2号’为试材,共设置5个处理(CK,清水;A1,400 μmol·L-1;A2,500 μmol·L-1;A3,600 μmol·L-1;A4,700 μmol·L-1),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脱落酸 (ABA) 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可以改善果实品质。随着外源ABA浓度的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总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固酸比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上升,而蔗糖含量下降;果实着色度得到了明显改善,a*值显著提高,果实颜色更红;各浓度外源ABA处理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各处理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未达到显著差异。综合分析,600 μmol·L-1的外源ABA处理果实品质表现最优,为最适宜的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15.
陈青 《今日农村》2004,(10):39-39
番茄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呼吸有一种突然大幅度上升的现象,紧接着便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使果实由绿转红,由硬变软,绿色素由于叶绿素减少而消失,而茄红素增加很快,食用品质和风味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不可逆转。所以说,一切贮运工作都应该做在呼吸跃变之前。  相似文献   

16.
17.
采后热处理对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营养丰富,但常温下不耐站藏。以3种不同品种的番茄果实为材料,分别用40℃的热水对材料进行30min浸泡处理后站藏5天,pH值、果实含水量、VC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上升得到明显抑制。可滴定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也得到明显抑制,但对番茄红素生成的抑制效果不显著。表明这种处理方式能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设施葡萄果实一般在5~6月份采收.对一年一栽制葡萄,应在果实采收后立即拔除植株,重新整地后,将营养袋中栽植的葡萄植株定植到大棚内.管理上应以促为主,加强肥水管理,进行夏剪、病虫害防治,促进新梢加速生长和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9.
橄榄果实采后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橄榄果实形态解剖、采后生理和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采后呼吸作用,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多胺含量,果皮色素,果实营养成分和外观品质变化;果实采后病害涉及果实失水、萎蔫,果实衰老褐变和低温冷害等生理性病害及由青霉属、交链孢属等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指出了橄榄果实采后生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同一品种番茄不同发育期及贮藏期果实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和不同番茄品种在同一时期果实表型性状的差异性.[方法]试验选取6种番茄品种,采用新型便携式表型分析工具KeyBox,对不同品种番茄果实在不同发育期及采后贮藏期表型性状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试验表明,6种番茄品种在不同发育期及采后贮藏期表型性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紧密度、粗糙度及硬度3个方面.不论任何番茄品种,转色期果实硬度均小于其他时期,且与大部分时期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相关性分析发现,硬度与紧密度、粗糙度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0.810、0.720).通过对同一时期不同番茄品种表型性状分析发现,青果期番茄品种HL108在圆度、延伸度、偏心距等方面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时期各品种之间几乎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番茄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人们在选择番茄品种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