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平  龚佩珍  贾伟娟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031-2033
通过增施蘑菇菌渣废料等有机质肥料,无害化处理并肥料化利用芦笋母茎、资源化利用嫩茎废料,开展水肥一体化、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实现清洁化生产,最终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清洁田园的目的,实现芦笋生产的资源循环化、生产清洁化、肥药双减化。  相似文献   

2.
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棚避雨栽培绿芦笋,可有效解决芦笋茎枯病问题,获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选择抗性强、色泽浓绿、生长势旺盛的芦笋品种,种子催芽后于育苗床育苗,苗期保持床土湿润;苗高25cm以上、地上茎3根以上、肉质贮藏根4根以上时移栽定植;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预防病虫害;第一年起产的芦笋留2~3根母茎后起产;每年冬季当芦笋茎秆枯黄后应及时清园,并重施腊肥,为翌年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芦笋的养分累积特性,研究分析了芦笋不同器官中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干物质在母茎、嫩茎、地下部中的累积比例分别为46%、25%、29%。母茎和地下部中各种养分含量大小为:NKPCaMg;而嫩茎为:NKPMgCa。N、P、K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点为:嫩茎母茎地下部,而Ca含量为:嫩茎地下部母茎;Mg含量为:母茎嫩茎地下部。芦笋全年每株养分累积量分别为N 6.84 g,P 0.84 g,K2.25 g,Ca 0.43 g,Mg 0.37 g。N,P,K,Ca,Mg累积比例为1∶0.12∶0.33∶0.06∶0.05。  相似文献   

4.
绿芦笋在安徽省具有明显的休眠期,常年11月份植株的地上部分开始枯黄,以后植株内贮存的养分逐渐回流到绿芦笋的根系中,翌年2~3月份绿芦笋植株的地上部分完全干枯,此时应加强对绿芦笋的田间管理,做好清园、消毒、施肥、化除与留母茎工作,为绿芦笋的高产、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芦笋休眠结束,幼芽开始萌动,应切实加强对绿芦笋的田间管理,做好清园、消毒、施肥与留母茎等工作,为绿芦笋的高产、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彻底清园。清园是预防芦笋主要病害茎枯病和根腐病的  相似文献   

6.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大棚、露地栽培配套,提早采收春笋、秋笋弥补空缺,以大棚、露地和秋笋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常年采收芦笋,提高芦笋效益的栽培技术。本文对芦笋栽培模式、大棚栽培、秋季采笋、品种选择和母茎留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1989年3月至1990年3月间,在亚热带地区对UC157幼龄芦笋植株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笋地下部一年内有两次生长高峰,地下部干重,肉质根长之度和数目的变化与生长天数呈三角函数关系,函数的周期为114(d);在母茎形成期,肉质根碳水化合物含量有下降趋势,母茎形成后,内质根碳水化合物含量迅速增加,直到母茎衰老。  相似文献   

8.
芦笋王防治芦笋茎枯病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王防治芦笋茎枯病田间试验初报刘玉霞,张玉聚,李风敏,赵永德,赵颖,孙要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郑州市绿野公司)芦笋茎枯病(PhomaasparagiSacc)是芦笋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  相似文献   

9.
在重粘土壤条件下,探讨蘑菇废料在芦笋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蘑菇废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芦笋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叶面肥对芦笋长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不同叶面肥在芦笋上施用作对比试验,以探讨对芦笋的长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芦笋株高、茎粗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芦笋在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分别喷施叶面宝、害立平、喷施宝及清水对芦笋的长势与产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效应,其中喷施叶面宝对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均优于其它叶面肥。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害立平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和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喷施喷施宝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宝产量最高(3 361.5 kg/hm2),经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喷施叶面肥芦笋的株高、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6 343。  相似文献   

11.
对芦笋茎枯病[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芦笋茎枯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大棚芦笋在春母茎留成期后,叶面连续喷施100倍光碳核肥至秋笋采收结束,可有效延长春母茎寿命,促进夏、秋笋持续出笋,减少1次夏季清园割母茎,省工增效明显,与常规夏、冬2次割母茎栽培方式相比,秋笋平均增产733%, 增加效益74 808元·hm-2。  相似文献   

13.
我市芦笋栽培始于80年代初,品种为美国种"玛丽华盛顿".主要用于生产白芦笋,由工厂收购加工成罐头出口.随种植年限延长,病害严重,产量、品质下降,效益变低.为稳定和发展我市的芦笋基地,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我局从1998年开始立题,进行了出口创汇芦笋基地品种的更新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经三年努力,在常规技术运用的基础上,重点创新芦笋增产单项栽培新技术:春提早栽培、深沟高垄栽植、两次留母茎及施用专用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芦笋又称龙须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富含蛋白质、铁、钙等多种维生素,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和血脂,在种植芦笋的过程中如果防治不及,就会出现茎枯病、立枯病、茎腐病、褐斑病,降低了芦笋的成活率,下面就芦笋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展开探讨,旨在提高芦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芦笋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为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2008年对河北省芦笋主产区的病虫害种类和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芦笋病害有8种,其中主要病害2种,分别是芦笋茎枯病和芦笋褐斑病。保定以南地区芦笋茎枯病发病重,芦笋褐斑病为害较轻 承德和秦皇岛芦笋褐斑病为害严重,芦笋茎枯病为害较轻。虫害有10种,其中主要害虫是蓟马和十四点负泥虫。蓟马主要集中在保定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负泥虫在全省都有分布,以衡水和邯郸2地较为严重。在明确病虫害种类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种植芦笋虽有百余年历史,但大规模种植只是近期内随外贸需量激增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我国创汇农业中的拳头产品,全国有10多个省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之中,据统计,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万亩.可是芦笋的生产用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不仅耗费大量外汇,增加农业开支,并常有种子品质低劣.混杂退化等现象。当前芦笋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茎枯病危害猖獗,对生产和出口创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都有一定效果,但是根本解决病害还是要从抗病育种着手。  相似文献   

17.
芦笋茎枯病是影响当前芦笋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为一旦感染茎枯病将很难根除,因此,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癌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芦笋的6个农艺学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和一级笋率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芦笋产量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和茎数。影响芦笋一级笋率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产量。植株越高,产量越高,一级笋率也越高。茎粗、株高、茎数构成芦笋产量、品质特性,同时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必备性状。通过对产量和一级笋率的多重比较发现,全雄品种在产量、一级笋率和其它农艺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常规种,因此芦笋全雄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目前芦笋育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大棚栽培芦笋与露地栽培芦笋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栽培芦笋与露地栽培芦笋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比露地栽培单产增加4963.5kg/hm2,利润增加4187元/hm2。但大棚栽培夏季干旱高温易于受螨类、蓟马为害,芦笋茎枯病发病程度明显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土壤保水剂在芦笋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辐照合成新型土壤保水剂在芦笋上的应用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有效增加芦笋茎数,提高芦笋茎粗,湿施处理生育指数比对照增加53.9%~77.0%,干施处理生育指数比对照增加5.8%~38.7%。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湿施保水剂的芦笋株高、株数、茎粗和生育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4.2%、12.5%、23.8%、59.0%,湿施保水剂的大田芦笋产量比干施和对照分别提高0.6%和3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