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重粘土壤条件下,探讨蘑菇废料在芦笋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蘑菇废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芦笋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芦笋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87~1990年对芦笋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S+NAA0.1mg/L+BA0.5~1.5mg/L为适宜芽尖成苗培养基;MS+NAA0.1mg/L+KT(或BA)1.0mg/L为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是影响生根的关键因素,茎尖长度对生根也有一定影响。改良MS+IBA0.5mg/L或改良MS+IBA0.5mg/L+KT0.05~0.1mg/L,为适宜生根培养基。IBA的生根效果优于NAA。根质是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的首要因素。过渡培养可大大提高芦笋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移栽基质以土5份、蛭石3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试验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近几年,我国芦笋茎枯病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不断蔓延,常造成大幅度减产,大面积死亡。1993~1994年我们以生产上常用药剂与近年来新研制的药剂为材料,进行了室内药剂毒力测... 相似文献
11.
12.
芦笋又称石刁柏,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而茎枯病是对芦笋产量和生产周期影响最突出的重要病害。茎枯病在田间自然发病率高达10%~20%,多年连作地块更为突出在30%以上,主要危害地上茎,也可以侵染枝梗。茎上病斑多发生在中下部,初期呈水渍状条斑,界限不清晰,后期逐渐变为暗褐色菱形或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绕茎周,上部植株枯死,并迅速传染给相邻的植株,造成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13.
14.
15.
潍坊地区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调查了潍坊地区芦笋茎枯病的致病菌,该病菌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的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mgi(Sace.)Bubak),病菌侵染植株主茎、侧枝、亚侧枝,不危害叶片。病斑初呈针刺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展成梭形或不规则形褪绿斑,稍凹陷。病斑边缘清晰,红褐色,有水渍状晕圈,中央灰白色,后期密生小黑点,即病源菌的分生孢子器。田间遗留的越冬病残茬或堆积在田埂上的枯老病残株,是翌年导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防治措施必须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田间接种条件下研究了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出土二周内芦笋嫩茎的感病性与接种时嫩茎的出土天数呈负相关;茎秆上病斑的高度和分布范围均与接种时茎的出土天数呈正相关;出土后培土比培土后出土的嫩茎发病率高14.77%,且后者地下部主茎较少发病,说明土表的菌源及其气传孢子是主要的侵染源。芦笋嫩茎期是施药防治的关键时期,10000mg/L的多菌灵混配制剂表现出较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而在常规施药浓度(1000mg/L)下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作者于1986-1989年连续4年在砀山果园场对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Sacc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提出上年越冬病残体是当年茎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采笋田在停采后10天左右即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为病害流行初盛期,7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为病害流行盛期.降雨是茎枯病的主要影响因子,6-9月间降雨量与同期发病率或病情指数呈明显正相关.通过药剂防治使翌年芦笋产量增加50%以上,并总结出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19.
芦笋茎枯病菌对甲基托布津的抗药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检测江苏芦笋主产区丰县和赣榆芦笋茎枯病菌对甲基托布津已发生严重抗药性。丰县和赣榆田间抗性菌株比例为68.2%和88.9%,存在低抗(5<EC50≤20μg/mL)、中抗(20<EC50≤100μg/mL)和高抗(EC50>100μg/mL)突变体。抗药菌株在不含药的培养基中经单孢分离连续培养8代,抗性仍保持稳定。高抗菌株对噻菌灵、苯菌灵、多菌灵表现正交互抗性,对乙霉威表现敏感;低抗、中抗菌株对乙霉威不敏感。抗药菌株的产孢力、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相近。 相似文献
20.
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茎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来自田间病残体,其次为种子带菌。芦笋生长期间,温度高,湿度大,施肥不合理易造成病害蔓延,该菌主要侵染幼嫩的芦笋植株,药剂防治应在幼笋集中出土时进行。药效鉴定试验表明,大富丹、苯菌灵、甲基托布津、瑞毒铜、代森铵、百菌清等均有良好抑菌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