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宁杂11号双低油菜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进一步扩大种植,研究其适宜施氮量,进行了宁杂11号不同施氮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高产栽培条件下,施氮量为300 kg/hm2最为合理,产量也最高,达3 546.0 kg/hm2。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肥效,合理、经济施肥,对单季稻不同施氮量和施用方法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少的条件下,前期增施氮肥增产较明显,而在施氮量较多时,后期适当增施氮肥,有增产作用,且穗粒重结构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烤烟适宜施氮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烤烟施氮量以90.0~112.5kg/hm2为佳,在此条件下,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配套贵烟2号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贵烟2号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T3最高为170.20 kg/667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值及等级质量方面均以T2表现最好,其中产值、均价和上等烟率分别达3416.7元/667m2、21.0元/kg、37.9%,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施氮量的增加,碳水化学合物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糖碱比、施木克值有逐渐下降而含氮化合物及氮碱比逐渐增加趋势,还原糖、总糖略偏高,蛋白质、烟碱、总氮和石油醚提取物较适宜,处理间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差异不大但以T2相对更为协调;香吃味随施氮量有逐渐下降趋势,但T1、T2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贵烟2号以亩施纯氮7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甘蓝氮肥减施增效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2个甘蓝品种上的氮肥追施减量试验,研究了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施氮肥并没有造成甘蓝品种减产,反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增产。说明按照一般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化肥的用量超过了作物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品种,应该优化其最佳施肥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经验施肥已很难适应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科学合理的测土施肥,尤其是恰到好处的施氮量,对生产效益的影响举足轻重。如何把握最佳施氮量这个关键环节,关乎到烟农的切身利益。从当地烤烟生产的实际出发,通过周密细致的试验,取得了客观合理的结论,即施氮量旱地以37.5kg/hm2、水地以5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甘薯苏薯8号鲜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氮肥12 kg能获得较好的甘薯产量,并且大中薯率可达93.42%。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水稻福两优2163系福建省农科院采用广亲和不育系SE21和明恢63配组而成.2000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在我县早、晚季示范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株型紧散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抗倒伏强、米质优,深受广大种植农户欢迎.为充分发挥该组合的生产水平,2000年晚季对福两优2163不同施氮量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9.
为从春甘蓝品种中筛选出适合秋播的高产、优质、耐裂、抗冻性强的甘蓝品种,进行了6个春甘蓝秋播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邢甘23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184.06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同时增产率最高,为75.33%,可作为秋播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0.
邢恩荣 《新农业》2005,(10):42-42
一、甘蓝施钾效应 甘蓝是叶菜类,一些菜农以为只要多施氮肥就可以提高甘蓝产量,其实不然,只施氮肥反而限制了甘蓝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据科研单位的研究和试验,在每亩施20公斤氮素以内,甘蓝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当氮素施用量超过每亩20公斤时,产量增加不显著;在每亩施氮素10~20公斤范围内,再配施10~20公斤钾肥,则甘蓝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沅陵县辣椒生产最佳施氮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最佳效果,特开展了辣椒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适宜当地施用水平的条件下(每667 m2施纯P2O5为7 kg、纯K2O为10 kg),不同施氮量对辣椒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辣椒产量基本上表现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当施氮量达到最佳施氮水平后,产量与增产效益跟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表现;以70%优化氮区即每667 m2施纯氮9.1 kg为沅陵县辣椒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937-8938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低、中、高氮3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株高、穗长、产量明显增加,均以高氮处理最高,但千粒重、有效穗数以中氮处理最高。N、P、K肥料投入以施N效益最高,净收入2678.3元/hm^2,产投比3.6:1,其次是K,最低是P。[结论]高氮处理水稻产量最高,N、P、K肥料投入以施N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对双季稻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季稻鄱优364和K优117为材料,设置6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水稻产量先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后有所下降,早稻鄱优364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84 kg·hm-2,晚稻K优117最高产量时的氮肥施用量为228 kg·hm-2。根据当年水稻价格、投肥成本,拟合出水稻纯增收入与施氮量的一元二次曲线,即早稻为 y=-0219 7x2+75787x+2 9547;晚稻为 y=-0167x2+7107x+5 2028。由此得出双季早稻经济效益最高时的施氮量为173 kg·hm-2, 双季晚稻经济效益最高时的施氮量为213 kg·hm-2。增施氮肥可提高稻谷的吸氮量,但双季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早、晚稻氮肥回收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抛物线状。根据双季稻高产、高效并适当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原则,确定了双季水稻最佳施氮量范围。  相似文献   

14.
进行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靖城镇小麦高产田块目标产量6 450~7 500 kg/hm2需施纯N 220.5~271.5 kg/hm2;中产田5 400~6 450 kg/hm2需施纯N 157.5~216.0 kg/hm2;低产田4 500~5 400 kg/hm2需施纯N 121.5~157.5 kg/hm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杂交晚稻天丰优101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和增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与产量呈极显著差异.以每亩栽插8万~10万基本苗,施纯氮量12.5~14 kg/亩,肥料运筹按基肥:分蘖:穗肥4:3:3为佳.  相似文献   

16.
农田合理施氮量的推荐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实现作物高产的同时降低氮素环境污染风险,确定农田合理施氮量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者在阐明氮肥合理施用概念及中国氮肥施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氮肥合理施用量的主要推荐方法,包括:基于土壤测试的推荐方法、基于氮肥施用效应函数的推荐方法、基于氮素输入输出平衡的推荐方法以及基于淋溶水硝态氮超标临界值的推荐方法等4种。前3种方法首先关注氮素农学效应其后评价环境效应,以获得较好的农学效益为出发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其适用性。第4种方法首先考虑氮素环境效应然后评价其对产量影响,以确保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不超标为直接目标,能够量化氮肥合理施用量的实际环境效应,但淋溶水硝酸盐超标临界施氮量的确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在年际间、区域间、土壤类型间的变异程度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优质专用春小麦Y20进行了不同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追施氮肥以375 kg/hm2尿素为最佳,春小麦产量为5 317.95 kg/hm2,追施尿素525、225和75 kg/hm2的处理春小麦产量依次降低.施氮时期以扬花期施氮春小麦产量最高,为5 086.65 kg/hm2,其次为拔节期施氮,产量为5 043.75 kg/hm2;孕穗期施氮春小麦产量最低为4 978.65 kg/hm2.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为:在一定施氮量内,春小麦品质与施氮量成正相关,施氮量越多,品质越好;在扬花期施用氮肥,有利于提高春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施氮量和肥料运筹方式对小麦生长与产量关系研究,明确了宁麦9号高产栽培的最适用氮量和最佳肥料运筹技术,即以亩施纯氮16.8kg,基苗肥占总用氮量64.7%时,能有效改善株型结构,提高成穗率,提高后期光合效率,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协调穗粒结构,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施氮水平,在基穗肥比为1︰2的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苏玉10号产量形成的作用。苏玉10号的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密度基础上,产量(Y)与施氮量(X)的关系为Y=-0.066 9x^2+37.476x+5 454.3(R^2=0.873 5^**),最佳施氮量为280.1 kgN·hm^-2。  相似文献   

20.
张莉  姚桂庆  王伯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12-112,125
通过精确施氮与不施氮试验对比研究,初步探索出了它们对水稻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