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景观树培育为目标,在福建省明溪县内,对来源于5省7个地理种源的36个优树家系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4年生幼树的4个生长及7个观赏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4年生幼树生长及观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介于4.51%~12.92%,家系内的变异系数为13.10%~32.95%,这说明家系与单株间存在着明显的变异。南方红豆杉最大侧枝径无显著差异,其他性状指标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南方红豆杉树高、胸径、冠幅和当年抽梢长度等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最长侧枝长、树干通直度、枝叶浓密程度、当年侧枝数量等4个观赏性状与树高、胸径、冠幅、当年抽梢等4个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但最粗侧枝径与树高、胸径、冠幅、当年抽梢等生长性状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南方红豆杉生长及观赏性状的家系广义遗传力变幅介于0.567 3~0.900 5,单株遗传力变幅介于0.120 4~0.922 1,以优良家系选择为基础,重点加强家系—优良个体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2.
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生长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南方红豆杉遗传品质,对23个材用型南方红豆杉家系(含对照)在福建明溪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家系间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22个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方面均显著性优于对照;南方红豆杉苗期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均有较高的遗传力,中等的变异系数和较高的遗传增益;采用22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进行繁育苗木可以达到遗传改良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珍贵用材林培育目标,在福建省明溪县内,对来源于6省9个地理种源的46个优树家系的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na var.mairei)3年生幼树的10个生长及干形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进行生长性状与干形性状相关性分析,计算其遗传参数并提出其选择育种策略。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3年生幼树生长及干形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介于27.08%~96.19%间,家系内的变异系数为9.34%~31.96%,说明家系与单株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变异。南方红豆杉10个性状指标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同一家系的性状间表现存在不一致性。南方红豆杉树高、胸径、冠幅和当年抽梢长度等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杈干率与树高、冠幅、当年抽梢长度间,高径比与地径间,侧枝密度与树高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高径比与树高间,侧枝数量与树高、冠幅、当年抽梢长度间,最长侧枝长度与树高、地径、冠幅、和当年抽梢长度间显著性正相关,但最粗侧枝径与树高、胸径、冠幅、当年抽梢等生长性状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1~3年生树高、地径性状极显著相关。南方红豆杉生长形质性状的家系广义遗传力变幅介于0.502 7~0.857 0之间,单株遗传力变幅介于0.197 3~0.798 8。其合理选择育种策略为采用综合系列性状表现进行优良家系选择为基础,重点加强家系-优良个体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选一批落羽杉优良家系。[方法]对江汉平原三台林场6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59%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至较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高达79.82%;利用育种值评分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初步选出了6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9%、4.6%和11.3%,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8.7%、6.9%和16.3%,其中③号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有最高的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结论]所选出的优良家系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同时也可为落羽杉优良家系的长期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分析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分析和遗传评估,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甘肃省小陇山建立高世代种子园提供建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及区组间胸径、树高、材积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材积、胸径、树高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3 5、0.697 2、0.538 2,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33 0、0.536 6、0.539 2.材积、胸径单株遗传力大于家系遗传力.以子代测定林材积为基础,兼顾其他性状,采取优良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结合的综合选择方式得到二代优树群体,作为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最终选出优良家系8个,优良单株30株.选出的二代优树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59.7%.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优树子代测定与家系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试验点的53个家系9年生水曲柳表型优树进行子代变异分析,深入探讨了水曲柳家系选育技术。结果表明:水曲柳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的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的变异幅度均比较大;材积的家系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增益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材积的家系遗传力为69.24%,遗传变异系数为38.98%,遗传增益为23.45%。从54个家系(包括当地对照种源)中按生长量高中低选取10个家系30个单株(包括当地水曲柳对照株)用于生物量分析和建立生物量与生长量的回归方程,进而得到其他参试家系的生物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生物量差异极显著;生物量性状的家系遗传力(71.65%)、遗传变异系数(38.51%)、遗传增益(21.06%)均比较大。以生长量、生物量为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本试验分别选出了10个生长性状优良和10个生物量性状优良的家系,并进一步选出9个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均优的家系,其树高生长量高于对照31.05%~59.82%,其材积生长量高于对照75.22%~246.08%,生物量超过当地对照的17.76%~176.24%。  相似文献   

7.
杉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国营富顺林场收集的全省统一编号的杉木24年生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45个家系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并进行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受中等强度的遗传力控制,树高和胸径受较弱的遗传力控制,表明材积受遗传控制更为明显;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7个优良家系,其材积、树高和胸径预期遗传增益分别达18.55%,2.71%和6.74%.选出的优良家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也可作为优良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汉平原23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44%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最大为53.53%;利用育种值评分法和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用2种方法选出的家系完全一致,胸径、树高和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4%、0.88%和4.29%,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81%、2.00%和8.54%,并在优良及家系的基础上再选出优良单株13株,其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32.35 cm、20.38 m和0.806 1 m~3。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23年生杉木第2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杉木第2代种子园亲本进行选择,调查分析了23年生杉木第2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和木材基本材性。结果表明: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受到弱度的遗传控制,树高家系遗传力为0.043,单株遗传力为0.014 2,胸径家系遗传力为0.157,单株遗传力为0.061 8,单株立木材积家系遗传力为0.121,单株遗传力为0.044 5。木材基本密度、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在家系间差异不显著。最终,筛选出12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单株立木材积遗传增益14.90%,筛选出速生优良单株9株,平均单株立木材积遗传增益16.49%。选出的优良家系及单株可充实杉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尾叶桉家系自由授粉子代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尾叶桉39个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历年观测数据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间表型、遗传和环境相关紧密.分枝与各生长性状呈紧密的正相关.4.5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33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817m^3,是最差子代No.36号的179.5%.是群体均值的127.40%,共有31个家系子代生长表现优于两个对照,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测定福建明溪县不同密度观赏型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幼树的生长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其生长及形态学特征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的幼树在冠长、冠幅、地径、枝下高、侧枝数量等树冠特征性状和圆满度、枝叶浓密度等观赏性状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树高及叶色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林分密度对生物量的分布格局有着显著影响,对不同器官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比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单株不同器官生物量和叶枝干等器官生物量分配比,根生物量分配比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均随林分密度增加而降低。林分密度对1级侧枝分枝角、1级侧枝数量、1级侧枝密度及平均长度有着显著影响,且随着林分密度增加而下降,幼树树冠对林分密度有着显著可塑性响应,表现出强烈的可塑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欧建德 《农学学报》2013,3(1):45-49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南方红豆杉的形态学特征及观赏性状试验,对其植株高度、地径、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分枝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植株形态及观赏性状在不同人工光环境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可塑性变化。全光照较长期遮荫可以显著性提高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2、3级枝数量及均长和总体分枝率;长期遮荫促进植株高度、地径和1级侧枝萌发,植株叶色明显更为浓绿,但显著性减少1级侧枝长度。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形态方面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比较试验,2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观赏型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质量、根系生物量鲜质量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根系生物量、冠幅生物量、树高均与其他观赏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冠幅、一级侧枝数量性状之间不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短枝木麻黄在福建东山试点的种源试验结果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设在福建省东山试验点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11个性状遗传分析表明,种源间在各个生长和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在039~088之间,表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冠幅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选择材积、胸径、树高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等干形性状,从41个种源中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18014(印度)、18154(菲律宾)、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296(泰国)、18312(瓦努阿图)和广东湛江种源,这些优良种源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盆栽红豆杉的茎高、新枝、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周对红豆杉叶面喷施3‰磷酸二氢钾,对红豆杉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初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大田县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的初期生长(树高、地径和冠幅)差异。结果表明:3个指标在不同郁闭度、地类及郁闭度与地类交互作用条件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郁闭度的杉木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大小次序均为郁闭度0.6郁闭度0.7郁闭度0.5郁闭度0.8,表明适当的光照有利于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和冠幅的生长,郁闭度过大或过小均对树木生长不利,以郁闭度0.6-0.7为佳。不同地类的杉木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大小次序均为Ⅰ类立地Ⅱ类立地Ⅲ类立地,Ⅰ类、Ⅱ类立地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以Ⅰ类立地为佳。不同郁闭度与地类组合的杉木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较大的前3种组合均为郁闭度0.6×Ⅰ类立地、郁闭度0.7×Ⅰ类立地和郁闭度0.6×Ⅱ类立地,表明在考虑郁闭度与地类交互作用的条件下,郁闭度0.6-0.7、Ⅰ类立地最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木荷生长与形质地理变异和木制工艺材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的5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种源试验林,系统研究生长和形质性状种源差异、地理变异模式和性状遗传相关,并利用选择指数开展木制工艺材优良种源选择。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树高、胸径、树干通直度及一级侧枝总数、最大侧枝长和最大侧枝粗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受到中等以上强度遗传控制,种源广义遗传力达0.34~0.61,而树干分叉干数和分枝角的种源效应较小。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因区试点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木荷中心产区的福建建瓯点,主要生长和形质性状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313~-0.534,与产地经度相关性较小,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南部种源生长较快,树干通直,但分枝多而粗;在北缘区的浙江淳安点,除种源一级侧枝总数与产地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生长和形质性状与产地纬度的负相关性较小。性状相关分析发现,木荷种源主要的形质与生长性状呈显著的正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系数达0.320~1.164,而树干通直度则与最大侧枝长互为独立。选用2个理想的等经济权重和以生长改良为主的选择指数分别为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点选出了10个生长和形质兼优的优良种源,前者多为南部种源,而后者多为中部种源。表6参16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苗期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种的51个青海云杉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对3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地径、新稍长、分枝角度、侧枝数、侧枝长、侧根数、侧根长、主根长、径根比、高径比和质量指标12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家系间生长性状变异和苗期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苗高等12个生长性状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均在0.80以上,相关系数在0.50以上,径根比与生长指标均呈负相关。利用苗高为主要参考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的311#、312#4、05#1、09#、408#、410#3、05#3、06#8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51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