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油樟叶渣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升温速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1∶3、活化温度420℃、升温速度60℃·min~(-1)、活化时间60 min条件下,制得的油樟叶渣基活性炭得率为36.5%,比表面积为1 107 m~2·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60 mg·g~(-1),碘吸附值935 mg·g~(-1)。  相似文献   

2.
竹屑用磷酸活化法制备吸附汽油蒸气和液相脱色的颗粒活性炭。竹屑与磷酸溶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均匀,在适当温度下塑化,然后经捏和、挤出成型、干燥硬化、炭化、活化、漂洗和烘干等工序制得颗粒活性炭产品。研究了磷酸浓度、酸屑重量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85%,酸屑重量比为1.9∶1,活化温度430℃,活化时间90 min。在较佳工艺条件制得活性炭试样的丁烷工作容量为11.95 g·100 m L-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55 mg·g-1,活性炭试样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分别为1 978.95 m2·g-1和1.4907 cm3·g-1。  相似文献   

3.
以竹粉为原料,并在竹粉中加入适量的废活性炭粉,将两者混合均匀,用竹焦油为粘合剂,将竹粉和废活性炭粉混合物与竹焦油搅拌捏合均匀,并在模具上压成蜂窝块状,再经过烘干、炭化和水蒸汽活化等工序制成复合型蜂窝活性炭试样。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竹焦油与原料重量比、竹粉与废炭重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这四个工艺因素对蜂窝活性炭性能的影响规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竹焦油与原料重量比2∶1、竹粉与废炭重量比10∶3、活化温度850℃和活化时间180分钟。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蜂窝活性炭试样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 mg·g~(-1),它的碘吸附值为965 mg·g~(-1),抗压强度为0.92 MPa。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梭梭材为原料,用氯化锌溶液和磷酸溶液作为活化剂来制备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液固比以及活化液浓度对制备梭梭材活性炭的影响以及梭梭材活性炭对碘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以氯化锌溶液和磷酸溶液作为活化剂生产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对开辟梭梭材综合利用和活性炭原料来源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最佳工艺为液固比2.5:1,活化液浓度50%,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90min,吸附值为1 068.86mg/g;磷酸法为液固比1.5:1,活化液浓度85%,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20min,吸附值为885.38mg/g。  相似文献   

5.
竹节制备提金活性炭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提金活性炭,研究温度、保温时间、水蒸气流量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水蒸气流量的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_2吸附等温线的分析表明,竹节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中孔、大孔结构.在较佳的试验条件下,活性炭的强度、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97.5%,262 mg·g~(-1),1 072.7 mg·g~(-1),1 334.2 m~2·g~(-1),0.671 mL·g~(-1)和0.574 mL·g~(-1).  相似文献   

6.
以木屑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硼酸为催化剂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磷屑比、硼酸添加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屑比为1.5∶1,硼酸的添加量为1%,活化温度是400℃,活化时间为60 min,此时活性炭的得率为33.5%,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25 mg/g,碘吸附值为855 mg/g。添加硼酸的制备方法要比传统的用磷酸制备时的条件更加温和,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可以改变活性炭产品的孔隙结构,生产出用于不同环境的液相吸附专用活性炭。  相似文献   

7.
张力平  徐博函  陈曦 《木材工业》2007,21(5):11-12,15
以三倍体毛白杨木屑为原料,经磷酸浸渍、马沸炉高温烧制后制备活性炭,并且通过模拟染料废水探讨其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适宜的制备条件为:木屑粒径40~60目,磷酸质量分数55%,固液体积比1∶2,活化温度400 ℃,活化时间4 h;该活性炭对碱性品红的最佳吸附条件为:30 ℃,pH值7,吸附时间4 h;其再生性能良好,与商品活性炭相比,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山核桃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活化,经过浸渍、膨胀塑化、炭化、活化、漂洗和烘干等工序制得汽油蒸气吸附载体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磷酸浓度、炭化温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制炭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85%,膨胀塑化130℃,炭化温度250℃,活化温度480℃,活化时间120 min。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制得活性炭试样,它的丁烷工作容量为13.55 g/100 mL,25℃时汽油蒸气吸附量为605 mg/ g,BET 比表面积为2215.37 m2/ g,孔容积为1.4247 cm3/ g。  相似文献   

9.
磷酸活化法制备棉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研究活化工艺条件对棉秆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磷酸活化棉秆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磷酸活化棉秆原料能制备出糖液脱色用活性炭的优级品,其碘吸附值、亚甲基蓝以及焦糖脱色力分别达N920mg/g、200mL/g和130%。其最佳活化工艺务件为:磷酸浓度50%,浸渍比2.5:1,浸溃时间60min,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min。其中浸渍比对棉秆活性炭的脱色能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磷酸活化法制备稻壳活性炭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浸渍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5,活化剂浓度为60%,活化时间为90 min,活化温度为550℃;产品各项吸附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比表面积竹质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竹子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竹基活性炭,考察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竹质活性炭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达200 mL/g、焦糖脱色率最高达120%的高吸附性能竹质活性炭。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3∶1(g∶g),活化温度400℃,升温速率10℃/m in,活化时间40 m in。对所制得的竹质活性炭产品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活性炭具有较高的BET比表面积(2 103 m2/g)和发达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葵花籽壳为原料,比较了水蒸气物理法、磷酸转炉法和磷酸微波法制取的活性炭,以磷酸微波法制取的活性炭各项性能较优.在微波功率为700 W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磷酸微波法制取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因素如:活化剂浓度、处理时间及催化剂用量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磷酸微波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0 °Be′、活化时间25 min、催化剂1用量4 %、催化剂2用量2 %;碘吸附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5 °Be′、活化时间25 min、催化剂1用量4 %、催化剂2用量2 %;焦糖脱色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0 °Be′、活化时间35 min、催化剂1用量2 %、催化剂2用量2 %.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用多元酚焦炭化料制取活性炭的方法,并探索合适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破碎至不同粒度的多元酚焦炭化料通过水蒸气活化制取活性炭较适宜的工艺条件是:活化温度800~850℃;活化时间分别为:颗粒炭1h、定型颗粒炭2.5-3h,制得的活性炭的吸附指标超过国家标准GB/T13803.2-1999木质净水用活性炭的指标。碘吸附值在1000mg/g以上,亚甲基蓝吸附值在12mL/0.1mg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磷酸法不适宜用于多元酚焦炭化料制造活性炭。  相似文献   

14.
以桉树锯末和磷酸为原料制备了颗粒活性炭,研究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对产品得率、强度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与原料浸渍比为2∶1,温度300℃,预处理1 h,机械成型后,再以10℃/min升到活化温度450℃,活化1 h。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活性炭性能指标为:强度95%,亚甲基蓝吸附值172.5 mg/g,碘吸附值790 mg/g,A法焦糖100%,得率4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沙柳资源丰富且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作为制备活性炭的潜在原料。本研究以沙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沙柳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探究浸渍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3个因素对沙柳基活性炭得率及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制备活性炭的微观形貌和石墨层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并利用氮气吸附和脱附曲线计算出BET比表面积、BJH孔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沙柳基活性炭的较理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80 min,浸渍比3∶1(磷酸与原料的质量比),活化温度4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沙柳基活性炭平均得率为46.48%,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35.0 mg/g,BET比表面积为1 015.144 m2/g,孔径大小平均为4.23 nm。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用量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活化得率和固定碳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竹活性炭的低温氮气吸脱曲线属于典型的微孔结构活性炭的吸附曲线,其BET和微孔比表面积、总孔和微孔容积的数值是原料竹炭的2倍左右,但活化时间的延长对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参数影响较小,不影响低分子有害物质的去除.得到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5h、活化温度900℃、水蒸汽用量430~480 g·h-1.制得竹活性炭具有较高的碘、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值,优异的孔结构,活化得率可达45%,强度93.76%.最佳工艺制备的竹活性炭达到烟用活性炭国家烟草行业标准,基本达到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国家标准,高性能竹炭制备烟用竹活性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以竹粉为原料,用氢氧化钾(KOH)和氢氧化钠(NaOH)混合活化剂,在不同活化剂比例、不同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条件下制备竹粉活性炭,运用比表面积测定仪(BET)、恒电流充放电法测定仪等仪器对竹粉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结构及比电容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竹粉和混合碱的比1∶3且两者活化剂比例相等时,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1 h条件下制备的竹活性炭性能最佳,其比表面积为1 003.2 m2·g-1,总孔容为0.564 cm3·g-1,平均孔径从为2.47 nm,碘吸附值为933 mg·g-1,作为超级电容器(EDLC)的电极,其比电容为101.1 F·g-1.  相似文献   

18.
磷酸-复合活化剂法制竹屑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竹屑为原料,用磷酸 复合活化剂(由磷酸添加一种酸性化合物A和一种盐类化合物S)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磷酸 复合活化剂用量、炭活化温度、炭活化时间等对活性炭的得率、灰分和pH值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制备竹屑活性炭工艺条件:磷酸浓度为38°Be′/60℃、添加剂A2%、添加剂S4%(A和S以磷酸质量分数计)、炭活化温度450℃、炭活化时间3h。在此条件下所得活性炭的得率为36%、灰分含量4.8%、pH值4.6。对竹屑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和孔隙性质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屑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500m2/g、比孔容积1.10mL/g、平均孔隙半径1.46nm、焦糖脱色率(A法)120%和亚甲基蓝吸附值225mg/g。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农业秸秆经压块成型后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工艺。讨论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炭化温度450℃、炭化时间6h、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3h。经后处理去灰分后,制得的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达180 mg·g-1。基本能达到木质净水用活性炭标准要求,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磷酸活化法制备纤维素基颗粒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不添加黏结剂的条件下,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纤维素基颗粒活性炭。分析了捏合过程和炭活化工艺对活性炭耐磨强度、吸附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炭活化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颗粒活性炭强度的提高;随着浸渍比值的升高,颗粒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微孔容积和中孔容积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浸渍比值较小,较细微孔结构发达,浸渍比值较大,较大微孔结构发达。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捏合温度150℃,浸渍比值1.25,捏合时间55 min,炭活化温度450℃和保温时间1.0 h,制得颗粒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强度、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微孔容积、中孔容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896.6 mg/g、131.3 mg/g、94.69%、1 377.3 m2/g、1.083 cm3/g、0.514 cm3/g、0.569 cm3/g和3.14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