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和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我国玉米市场存在高度的整合关系;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玉米价格将上升0.433 2个百分点,但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波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VEC和OLS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而稳定粮价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选用安徽省1993—2017年的相关数据,研究玉米价格的波动周期及其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运用VAR模型探索各因素对玉米价格波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为玉米产量、主要替代品价格以及政府政策,各因素冲击对玉米价格波动的贡献度依次减小。建议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健全生产者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的期货价格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影响价格的宏观、微观及国际政策因素进行梳理分析。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上市,至今已有10年时间,对2005—2014年玉米的期货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分析玉米期货上市后的价格变化情况,明确影响中国玉米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从饲料粮需求、种植成本、临时收储政策和期货市场投机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价格的未来变化情况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据农业部在我省的物价信息网点上报的资料汇总,七月分我省主要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情况如下: 一、小麦、玉米价格均有所上涨本月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7%和3.3%。小麦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保护价政策影响,我省今年三等白小麦保护价为57元/50公斤,而据调查实际发生的保护价全省平均为51元/50公斤,比  相似文献   

5.
美国、巴西和中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外燃料乙醇行业产能的不断扩张,对玉米的原料需求不断增加,致使玉米库存下降、价格上涨,燃料乙醇产业与人争粮的矛盾已经催发了反对燃料乙醇产业的全球化风潮.本文在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在燃料乙醇生产现状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美国、巴西和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情况,并对这三个国家燃料乙醇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中国燃料乙醇发展政策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8,4(10):13-16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对未来一年的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作出展望。2009年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调控玉米价格波动性预计减弱,上半年政府托市,下半年政府控市,东北产区以政策市为主,关内产区以市场市为主,东北玉米具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国际玉米供求关系仍然紧张,产量下降,短期内难以满足燃料乙醇需求增长,预计国外玉米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尚未真正动摇玉米牛市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王钢 《世界农业》2023,(2):48-59
本文围绕国际原油、国际燃料乙醇以及国内玉米这三个市场,一方面理论分析了多元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机制,另一方面实证检验了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能源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效应,以此考察国内玉米市场的外部能源价格波动风险敞口。研究发现: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相关区制转移变化特性;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的双向溢出效应,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相对更大;国际燃料乙醇市场对国内玉米市场存在单向性价格溢出效应;滞后1期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存在增强趋势。对此,增强国内粮食供给,限定农业生产能源价格,推动非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冲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2012年玉米国际、国内价格的多种因素,全球范围内以缓解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为主,包括玉米及粮食整体供应量增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国用紧缩政策控制通胀等;国内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为复杂,上涨因素包括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以及工业和饲料粮对玉米的需求增长等,下降因素包括国内玉米产量的持续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预期利润压缩影响而降低等。预计2012年中国玉米平均价格仍将高于2011年,但涨幅将显著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还包括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美国生物能源政策的变化及饲料用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效应等。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7月以来,全球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60%~80%,玉米涨幅超过50%同,大米涨势缓和,但也超过20%.从全球范围来看,新一轮价格上涨行情已经形成,影响谷物价格的因素也更加复杂,供求偏紧是造成粮价剧烈波动的直接原因,极端天气的影响、出口禁运政策的放大效应、生物燃料的发展、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美元贬值、粮食商品化以及跨国粮商的扩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粮价的波动.根据FAO的最新报告,预期2011年谷物价格将保持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国内玉米市场波动较大,通货膨胀预期与粮食价格上涨互为因果,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引起对玉米市场的调控.玉米深加工行业继续扮演国内市场新生代冲击力量,发展燃料乙醇已经改变世界粮食需求传统增长规律;2007/08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可能转向宽松.2008年调控政策将干预玉米价格走势,但价格波动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国内外市场价格联系更为紧密,特别是粮食价格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为了探讨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1985-2014年国内外玉米价格数据,探究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的特征,发现近30年来,国内外玉米价格始终持续波动,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且都存在不规则的周期性波动.其中,我国玉米价格在近30年内,波动幅度更为剧烈,价格涨幅更大.通过比较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的走势,发现2005年以前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关系不大,2005年以后国内外玉米价格关联性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12.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稳定粮食供给的重要调控政策之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产量、需求量等数据,构建了以供需、成本和政策因素为主要解释变量的主粮产销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和交叉变量,研究了价格支持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的托市效应和产销区区域效应。研究发现,主粮价格支持政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托市作用,并且政策覆盖范围越广、执行力度越强,托市效应越明显;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在产销区的效应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表明该政策并未实现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反而加大了主粮区域性供求矛盾,致使部分主销区主粮价格过高。最后,提出通过适当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逐步建立发挥市场机制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4年9月—2016年11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指数,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主要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后危机时代及2015年股票灾难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期货价格呈现正负交替的冲击态势,冲击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影响在12期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动态调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归、Granger检验、协整检验和Enders-Siklos检验研究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间的动态调整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玉米价格是生猪价格变化的Granger原因。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存在线性协整关系;Enders-Siklos检验表明两者间存在门限惯性长期均衡关系,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差减少时的调整速度比增加时的调整速度快。价值规律的作用,政府的不同应对措施和生猪生产过程的特点等是上述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生猪价格发布信息平台、普及相关信息到基层养猪农户和广大消费者,以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在影响猪价及引导猪农决策的时候充分考虑两价格之间的非对称调整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人类对开发利用各类新能源寄予厚望,生物质能就是其中之一.生物质能的发展对保障能源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具有积极意义.不过,对生物质能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也可能会威胁粮食安全,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全球生物质能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认为目前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应积极发展基于纤维素乙醇的不消耗粮食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  相似文献   

16.
Ethanol can contribute to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goal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o study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increased biofuel use, we evaluated six representative analyses of fuel ethanol. Studies that reported negative net energy incorrectly ignored coproducts and used some obsolete data. All studies indicated that current corn ethanol technologies are much less petroleum-intensive than gasoline but hav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imilar to those of gasoline. However, many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biofuel production are poorly understood. New metrics that measure specific resource inputs are developed, but further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metrics is needed. Nonetheless, it is already clear that large-scale use of ethanol for fuel will almost certainly require cellulosic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以2005-2014年30个省份的猪肉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统计学中单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猪肉价格的时空分布格局,利用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猪肉价格与供给、需求、成本3方面11个影响因素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时空关系方面,2005-2008年猪肉价格总体上呈地区间的显著正相关性,2008年之后相关性减弱,猪肉价格的空间差异较大;影响因素方面,猪肉价格与成本因素的生猪价格、仔猪价格、玉米价格呈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频繁,上升速度很快,挫伤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该文选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价格、生物能源发展为指标,选取燃料价格作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燃料动力价格指数指标,用来说明能源价格的变化情况。分析认为1984—2009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数LnNP与燃料动力价格指数对数lnR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粮食保障应对策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的粮食保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掌握全球粮食状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分析了全球和中国的粮食供应情况,并提出了粮食保障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发现,疫情之下全球粮食生产预期总体平稳,具有较强地抗冲击能力,中国的主粮供给有保障,但大豆等进口商品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各国形势差异,不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本国粮食供应,例如增加财政和政策支持、加大粮食库存、建立绿色通道、限制粮食出口、减免进口关税、进行价格管制等。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破解供应瓶颈来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加强调控力度来稳定粮食价格、通过有效引导市场来稳定社会预期,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