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鼠李糖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保护、食品、医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鼠李糖脂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控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从水解真菌孢子、改变真菌细胞膜通透性、诱导植株产生防御反应等3个方面探讨了鼠李糖脂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途径;指出了目前在农业上应用鼠李糖脂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鼠李糖脂作为生物农药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螯合剂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污染土壤中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H为4.31的土壤,制备3种Cd浓度水平的模拟污染土壤,研究了螯合剂和鼠李糖脂对土壤中Cd的淋洗特征,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土壤中Cd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淋洗剂浓度为0.025 mol·L~(-1)、初始pH为7时,EDT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和柠檬酸(CIT)淋洗分别在220、140、60 min达到平衡,EDTA的淋洗效果最好,其对0.38、0.69、0.93 mg·kg~(-1)Cd污染土壤的最大淋洗率分别达到93.16%、93.62%和94.09%;淋洗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淋洗速率常数表现为0.38 mg·kg~(-1)Cd污染土壤0.69 mg·kg~(-1)Cd污染土壤0.93 mg·kg~(-1)Cd污染土壤。当EDTA和鼠李糖脂(浓度均为0.025 mol·L~(-1))的体积比为1.5∶1时,3种土壤中Cd的淋溶率分别为85.45%、89.25%和93.88%,淋洗平衡时间为50 min。EDTA和鼠李糖脂联用能够有效淋洗污染土壤中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d,可能的作用机制是EDTA的螯合作用和鼠李糖脂的胶束增溶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产物诱变选育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鼠李糖脂生产菌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sy3进行自身产物诱变选育高产菌株,并对生产鼠李糖脂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过鼠李糖脂产物诱变,获得1株鼠李糖脂产量较高的正突变株322,该突变菌株鼠李糖脂产量达到27.5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7.14;.  相似文献   

4.
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配对烟粉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球孢白僵菌与8种杀虫剂的相容性以及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配对温室烟粉虱的防治效果。首先进行8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试验,然后选择相容性较高的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的LC_(50)浓度以9∶1、4∶1、1∶1、1∶4和1∶9体积比进行混配,以共毒系数对其毒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最好,尤其在10倍稀释度下,苦参碱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抑制率分别为14.44%、10.17%和12.63%。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体积比为4∶1时,共毒系数为293,增效作用最明显。综上所述,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在LC_(50)浓度下以4∶1体积比混配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0.3%苦参碱水剂进行防治石榴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3%苦参碱水剂500~750倍液对石榴蚜虫效果较好,处理后2、7 d和14 d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0.5%苦参碱水剂1 250倍液的防效无明显差异,而0.3%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处理后2、14 d防效显著低于对照药剂0.5%苦参碱水剂1 250倍液。因此,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使用0.3%苦参碱水剂500~750倍液(4~6mg/kg)防治石榴蚜虫。  相似文献   

6.
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代谢性质的表面活性剂,近年来被认为具有开发为生物源农药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为了揭示鼠李糖脂对常见植物病害的生防潜能,本研究评价了其对7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并揭示了鼠李糖脂处理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鼠李糖脂对所有供试菌株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B. cinerea效果最为明显,EC50为0. 51μL·m L-1;组织学观察发现鼠李糖脂处理后B. cinerea菌丝出现分支增多、畸形等现象。可见,鼠李糖脂在药剂开发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鼠李糖脂与EDDS强化黑麦草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鼠李糖脂和EDDS对黑麦草生长与吸收土壤重会属Cu、Zn、Ph和Cd,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向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施加1 g·kg-1的鼠李糖脂将显著降低黑麦草地上部的生物量.EDDS比鼠李糖脂具有更强的溶解土壤Cu、Zn、Pb和Cd的能力;同时施加1 g·kg-1的鼠李糖脂和0.4 g·kg-1的EDDS大幅增加了土壤溶液中Cu、Zn、Pb和Cd的浓度,显著增加了黑麦草地上部植株中Cu、Zn、Pb和Cd的含量,促进了土壤脲酶和脱氢酶的活性.鼠李糖脂与EDDS易生物降解,环境风险小,用于黑麦草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很大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简青霉产木质素降解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对酶活性的影响与鼠李糖脂的浓度、投加形式、菌种及酶的种类有关.0.0065%的鼠李糖脂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黄孢原毛平革菌产LiP,MnP,简青霉产LiP,漆酶,0.013%的鼠李糖脂可以促进黄孢产LiP,简青霉产漆酶,但却明显抑制了另外两种酶的活性;鼠李糖脂可以使简青霉产MnP的高峰期提前,但不能提高酶活性.通过影响产酶能力,鼠李糖脂使两株菌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均高于对照样.此外,接种鼠李糖脂产生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达到甚至超过添加鼠李糖脂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9.
鼠李糖脂水溶肥料对苹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树龄12年的红富士为材料,依据鼠李糖脂的灭菌、无毒、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将其应用到苹果上,初步探讨了鼠李糖脂对苹果果实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鼠李糖脂水溶液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改善了果实的着色度,对苹果的产量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喷施鼠李糖脂水溶液的处理(T1)较喷施等量清水处理(T2)的苹果产量增加205 kg/亩,增产6.1%,净收入增加1 130元/亩,提高79.4%,T1较未喷施鼠李糖脂水溶液处理(CK)的苹果产量增加270.4 kg/亩,增产8.8%,净收入增加1 422.4元/亩。  相似文献   

10.
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当阿维菌素与苦参碱以1∶24的比例复配时,对菜青虫的毒力指数为苦参碱的210.53倍,共毒系数达168,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使用5%阿.苦水乳剂1000、2000、3000倍液防治菜青虫,药后2~5d的防效均在98%以上,持效期为7d。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植物源杀虫剂防控大豆蚜虫的最佳施用剂量,以2%苦参碱与烟碱+皂素为供试药剂,研究了其防控大豆蚜虫的最佳剂量.结果表明:2%苦参碱与烟碱+皂素均在稀释1000倍液时对大豆蚜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最值的计算公式得出了2%苦参碱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235.7倍液,烟碱+皂素的最佳稀释倍数为587.5倍液.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1%苦参碱水剂对甘蓝菜青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在大棚和露天种植的甘蓝上开展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大棚试验中,3次施药7 d后,1%苦参碱水剂对菜青虫的防效分别为2.52%、63.12%、86.53%,对蚜虫的防效分别为30.76%、51.94%、52.64%;露天试验中,3次施药7 d后,1%苦参碱水剂对菜青虫的防效分别为3.87%、53.74%、67.70%,对蚜虫的防效分别为24.80%、55.02%、63.49%。1%苦参碱水剂对甘蓝菜青虫和蚜虫的药效较慢、速效性较差,适宜用于大棚种植的甘蓝防治菜青虫,适宜与化学药剂搭配防治露天种植的甘蓝菜青虫。  相似文献   

13.
鼠李糖脂二糖脂强化酶解木质纤维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过纯化的鼠李糖脂二糖脂添加于纤维素酶酶水解试验中,以稻草、竹叶为底物,分析水解过程中纤维素酶酶活(以FPA计)及还原糖浓度的变化特征,探讨和分析鼠李糖脂二糖脂对稻草和竹叶中木质纤维素水解产还原糖能力、纤维素酶活的稳定性、发酵液表面张力和pH值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添加鼠李糖脂二糖脂对木质纤维素类底物酶水解过程中还原糖浓度的增加、酶活稳定性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其促进作用随着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的适量增加而增强,当添加量为0.24%时,稻草和竹叶还原糖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7.19%和27.68%.此外,水解反应结束后,加入鼠李糖脂二糖脂的水解液表面张力值显著降低,且随着添加量的增高而降低,当添加量为0.24%时,可分别降至63.4和60.8mN·m~(-1)左右,而pH值的变化微小.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防治葡萄灰霉病的高效低毒新型植物源复配杀菌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和替换对葡萄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一些常用化学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苦参碱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6∶1、3∶1、1∶1、1∶3、1∶6混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值分别为1.454 7、357.536 9、0.384 8、0.757 5、1.312 0、2.087 3、4.960 1μg/m L;5种混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4.41、2.56、2.21、2.75、2.00,几种配比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其中以6∶1混配的组合增效系数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高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375倍液+1.3%苦参碱水剂750倍液(中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500倍液+1.3%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低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6.31%、67.03%、55.34%、80.14%、57.73%。丁子香酚和苦参碱6∶1~1∶6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均增效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混用浸果处理后套袋,采收前调查对葡萄灰霉病害防效为85%以上,明显优于各单剂和中、低浓度混配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氟节胺与杀菌剂组合,并明确最佳药剂配比,以棉花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的毒力,采用Wadley的增效比率法评价复配剂的增效作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咯菌腈、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和氟节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219、0.725、6.013、55.971 mg·L-1。氟节胺与咯菌腈在复配比为10∶1时具有增效作用;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在复配比为10∶1、3∶1、1∶2和1∶3时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复配比为1∶2时增幅最大;氟节胺与嘧菌酯复配无增效作用。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按1∶2复配时棉花的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达77.11%,显著优于其他复配组合。综上所述,当棉花发生枯萎病时可使用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按1∶2复配进行防治。以上研究结果为防治棉花枯萎病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针对毛竹提取物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评价出毛竹提取物与吡虫啉复配水乳剂对蚜虫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当毛竹提取物石油醚组分与吡虫啉质量比为100∶1、50∶1、25∶1、12∶1、9∶1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01.59、156.20、119.78、126.78、149.17;其中质量比为50∶1和9∶1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指出:11.1%毛竹提取物·吡虫啉水乳剂对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在750m L/hm2的剂量下复配水乳剂的防治效果为96.6%,高于0.5%藜芦碱水乳剂75m L/hm2的防治效果(87.8%),比10%吡虫啉水乳剂450m L/hm2防效略低(98.5%),但吡虫啉的用量减少了81.7%。毛竹提取物对吡虫啉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适量配比下对蚜虫有很好防治效果,同时大大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解酶的活性直接影响有机物厌氧分解的效率,为了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原料,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添加量分别为发酵物总量的0、0.01%、0.02%、0.03%、0.04%、0.05%,35 ℃下发酵25 d,测定发酵过程中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鼠李糖脂添加量为0.01%~0.03%时,餐厨垃圾发酵累积产气量随添加量的增加有较大幅度提高,添加量超过0.03%后,产气量与对照相比增加到40%以上,但增加幅度放缓甚至略有降低。鼠李糖脂添加量达到0.03%以上时,COD去除率接近70%,TS(总固体含量)降解率增加到30%以上,VS(挥发性固体含量)降解率增加到50%左右。鼠李糖脂添加量在0.01%~0.03%范围内时,四种水解酶的活性与添加量的增加成正比,添加量达到0.03%时,纤维素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60.23%、30.47%、38.51%和36.16%,此后酶活增幅不明显。综上结果表明,添加鼠李糖脂可以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水解酶活性,适宜的添加量应为0.03%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有机高粱种植中对蚜虫的防治方案,开展了不同浓度1.8%虫菊·苦参碱在有机高粱种植上蚜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1.8%虫菊·苦参碱稀释浓度300~800倍对有机高粱蚜虫防治效果都达到85%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一、苦参碱天然植物源农药,从苦参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得到。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对害虫活性高,但作用较慢,一般用药后3天才见效,1周左右才达到防效峰值。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蚜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防治蔬菜蚜虫:每667平方米(1亩)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0.4克(如0.3%苦参碱水剂133克/667平方米),在蚜虫始  相似文献   

20.
几种生物农药对枸杞病虫害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生物有机农药对枸杞病虫害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枸杞炭疽病、枸杞蚜虫、枸杞瘿螨、枸杞木虱最理想的药剂是1%印楝素.苦参碱1 000倍液+0.05%核苷酸600倍液和1.2%烟碱.苦参碱1 000倍液+2%宁南霉素400倍液,对防治枸杞病虫害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低毒、无残留等特点。同时也是植物生物农药,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首选使用的药剂。建议在枸杞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采用1%印楝素.苦参碱1 000倍液+0.05%核苷酸600倍液和1.2%烟碱.苦参碱1 000倍液+2%宁南霉素400倍液防治枸杞炭疽病、枸杞蚜虫、枸杞瘿螨、枸杞木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