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根区土壤加温对塑料大棚内红地球葡萄休眠期至萌芽期生理特性及芽萌发的影响,试验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域加温处理,设置(20±2)℃(以下简称T_(20℃))和对照(CK)2个温度梯度,观测芽体萌发进程、测定休眠期至萌芽期葡萄1年生枝条和10、20、30 cm 3个深度根系的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耱含量和I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塑料大棚促早栽培通过根区土壤加温,可提高土壤温度约9.9℃,T_(20℃)处理比对照提早6 d解除休眠;休眠期葡萄枝条和根系内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耱含量、IOD活性均迅速升高,但升温管理后T_(20℃)处理下根系和枝条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IOD活性均迅速下降;CK处理下根系和枝条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缓慢,I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T_(20℃)处理根系和枝条各个生理指标的含量或活性均低于CK。其中T_(20℃)处理下根系和枝条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IOD活性的最高值均比对照出现的早,表明T_(20℃)处理有提早解除休眠的趋势。适当的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葡萄提早解除生态型抑制休眠,提前进入萌芽,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2.
研究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2种设施内环境温度对红地球葡萄枝条萌芽前期和需热量的影响,进而挑选出适宜设施内应用的需热量模型。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动气象站采集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区土壤加温处理,设置(25±1)℃/(15±1)℃(昼/夜)(以下简称T25)和(20±1)℃/(15±1)℃(昼/夜)(以下简称T20)和常温处理(日光温室土壤平均温度15℃,塑料大棚土壤平均温度7℃,以下简称CK)3个温度梯度,采用6种需热量模型对红地球葡萄需热量值进行估算。(1)在葡萄枝条萌芽前期2种设施内均存在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不协调现象,尤其在塑料大棚中表现更为明显。(2)2种设施内T25处理萌芽前期最短且需热量值最小;T20处理次之;对照萌芽前期最长,需热量值最大。(3)在同一设施内,地温不同需热量值不同,采用6种模型需热量值变化都随地温升高而减少;在不同设施内需热量值不同,相同地温下塑料大棚内需热量值均大于日光温室。(4)通过比较6种需热量模型的变异系数,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的变异系数最小,比较稳定;2种设施内对照的6种需热量值无量纲化后综合比较,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在2种设施内均没有差异。红地球葡萄枝条萌芽前期土壤(25±1)℃较(20±1)℃适宜,在试验设计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越高,红地球葡萄需热量值越小;以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设施葡萄需热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根域加温对塑料大棚内红地球葡萄休眠期至萌芽期生理特性及芽萌发的影响,试验以五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域加温处理,设置(20±2)℃(以下简称T20℃)和对照(CK)2个温度梯度,观测芽体萌发进程、测定休眠期至萌芽期葡萄一年生枝条和10、20、30 cm 3个深度根系的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塑料大棚促早栽培通过根域加温可以提高土壤温度约9.9℃,T20℃处理比对照提早6 d解除休眠。休眠期葡萄枝条和根系内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迅速升高;升温管理后,T20℃处理下根系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迅速下降,CK处理Pro和MDA含量下降缓慢,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2种处理下,枝条内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且T20℃处理根系和枝条各个生理指标均低于CK。适当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葡萄提早解除生态型抑制休眠,提前进入萌芽,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4.
以阳光玫瑰葡萄和浪漫红颜葡萄为试验材料,常规单膜保温促成栽培为对照,研究单膜蒸汽加温促早栽培的升温效果和对葡萄物候期、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单膜蒸汽加温,夜间平均最低温度在萌芽期稳定保持在10℃以上、花期稳定保持在15℃,阳光玫瑰成熟期提早15 d、浪漫红颜成熟期提早14 d,成熟后阳光玫瑰葡萄穗重、单果重、果实纵横径显著低于对照,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平均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浪漫红颜葡萄果实品质与对照基本无差异;生产成本低于双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5.
轻度土壤干旱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避雨棚和断根沟措施,人为控制灌溉模拟土壤干旱,以5年生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轻度土壤干旱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并不改变赤霞珠葡萄果实生长曲线,但对果实生长和品质具有明显作用;轻度土壤干旱下,赤霞珠葡萄果实单粒质量降低10.10%,有机酸含量降低12.50%,可溶性总糖增加10.64%,总酚增加21.01%,花色苷增加9.55%,从而有利于果实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对先锋、奥林匹亚等4个欧美杂交种(Vitis vinifera×Vitis labrusca)葡萄和亚历山大、桃太郎、比昂扣3个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品种在嘉兴避雨栽培下的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田间评价。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奥林匹亚、中熟品种先锋、中晚熟品种亚历山大和晚熟品种比昂扣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7.
大棚温湿条件对草莓生长结实及土传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棚草莓不同生育期温湿条件对其生长结实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为大棚草莓的精准化管理及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陕西汉中地区冬春茬大棚草莓现蕾期、开花结实期、果实采收期的昼夜自然温湿条件组合为对照(CK),将3个不同生育期温湿条件组合均设为昼30℃/夜自然温度+自然湿度(T1)、昼自然温度/夜自然温度+湿度80%(T2)、昼30℃/夜自然温度+湿度80%(T3)、昼(20~28)℃/夜(5~8)℃+湿度40%~60%(T4)以及现蕾期温湿条件设为昼(25~28)℃/夜(10~12)℃+湿度60%~80%、开花结实期设为昼(20~25)℃/夜(5~8)℃+湿度40%~60%、果实采收期设为昼(20~25)℃/夜(5~8)℃+湿度60%~70%(T5)等6个处理,研究温湿条件组合对大棚草莓生长结实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T4和T5处理显著提高了大棚草莓单株坐果数,极显著提高了平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开花结实率,极显著降低了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及炭疽病发生率和畸形果发生率;T1和T2处理极显著降低了大棚草莓平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单株坐果数和开花结实率,极显著提高了灰霉病和根腐病发生率;T3处理极显著影响大棚草莓生长结实,并极显著提高了4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率。与T4处理相比,T5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大棚草莓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极显著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结论】在昼(20~28)℃、夜(5~12)℃、湿度40%~80%的温湿度范围内,与保持同一温湿条件组合相比,在大棚草莓现蕾期、开花结实期、果实采收期分别选择各自适宜的温湿度组合更有利于其生长结实并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葡萄花发育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克隆葡萄品种‘香悦’Vitis vinifera AGAMOUS (VvAG)、Vitis vinifera APETALA 3 (VvAP3)、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C (VvFLC)、Vitis vinifera FRUITFUL (VvFUL)、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T (VvFT)、Vitis vinifera APETALA2 (VvAP2)和Vitis vinifera SUPPRESSOR OF OVER EXPRESSION OF CO 1 (VvSOC1)7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的ORF序列,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方法】采用特异引物RT-PCR方法克隆基因,并用半定量PCR法研究各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25℃暗培养24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对上述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表达不存在组织器官的特异性,但有表达强弱差异。其中,VvFT、VvFUL、VvAP3在葡萄幼果中表达量最高,VvAG与VvAP2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而VvSOC1与VvFLC在幼叶中表现出最高的表达水平。VvSOC1、VvFT、VvFLC和VvAP2与GFP融合蛋白仅在核内产生绿色荧光,表现出转录因子的典型特点;而VvAG、VvFUL和VvAP3与GFP融合蛋白在细胞质膜和细胞核上均产生绿色荧光信号。【结论】这7个基因与葡萄的花与果实以及营养器官的发育都存在相关性,7个葡萄花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都呈现出细胞核内作用的特点,但VvAG、VvFUL和VvAP3也表现出在细胞膜区域定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989年和1990两年在本校园对巨峰(Vitis labrusca L.×V.vinifera,L.)葡萄进行赤霉素无核、大粒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初花前4天和盛花后10天各用50ppm 赤霉素浸穗处理一次,可以使巨峰葡萄果实95%以上无核,无核果单果重7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提高2%,并可使果实提早10天成熟,但总氨基酸含量略有下降.处理果穗的新梢长势越强,无核和早熟效果越好。花后10天用200ppm 赤霉索处理可显著增加有核果重,但同时产生少量无核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温室葡萄Vitis vinifera的最佳留叶量,以4年生无核早红葡萄Vitis vinifera‘Early Scarlet Seedless’为试材,研究结果枝不同叶片数对温室葡萄果实质量、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成熟期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果枝留叶16,18,20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较小,果实鲜红色到深红色,着色差,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低(分别为137,138和154 g.kg-1),固酸比分别22.31,22.66和28.36,果实品质较差;留叶22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明显增加,果实呈紫红色,成熟期提前,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高达162 g.kg-1,固酸比为36.65,果实品质好;留叶24片时,穗质量和粒质量明显增加,果实着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60 g.kg-1)和固酸比(33.19)低于留叶22片的处理。可见随着结果枝叶片数量的增加,温室葡萄果实品质逐步提高,成熟期提前,但当叶片数达到22片时,各项指标不再上升,果实综合性状最佳,是温室葡萄结果枝的最佳留叶量。表5参9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不同根区温度对萱草生长发育及其开花的影响,以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为试验材料,设置T15(15±1) ℃/(15±1) ℃(昼/夜)、T20(20±1) ℃/(15±1) ℃(昼/夜)、CK1、CK2共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根区温度下萱草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花期的变化。结果表明:T20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和花葶高度;4个处理的萱草花径均无显著差异;T20处理的萱草抽葶时间最早,且花期长;自由行萱草在T20处理的始花期比T15、CK1、CK2分别提前11、23、30 d;T20处理的大眼睛萱草始花期比T15、CK1、CK2分别提前15、27、21 d;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在T20处理中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和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最大,在CK1中最小;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在4个处理中的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qP)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T20(20±1) ℃/(15±1) ℃(昼/夜)处理有利于促进萱草的生长发育,且大眼睛萱草各项指标更好,可以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碱地葡萄发芽滞后的土壤原因及调控技术,提高葡萄在盐碱地土壤上春季生长发育的质量。【方法】以广北二分场盐碱地栽培的三年生欧美杂交种鲜食‘夏黑’葡萄为试材,行距3.0 m,株距1.5 m,篱架,单干单臂树形,干高80 cm。于2018年3月葡萄出土上架,灌溉催芽水后搭建‘裙膜’,即在干高50 cm处沿立柱上拉一道丝,以其为顶点将宽幅为80 cm的白色塑料薄膜从两侧交叠用绑丝固定,两侧以约45 o夹角分别向行间地面拉开,并用土压边,形成密封的小三角即‘裙膜’,每个处理铺设两行。以平栽不覆盖‘裙膜’为对照,研究‘裙膜’对地温及葡萄生长的影响。 【结果】‘裙膜’有效提高地温的同时改善了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盐碱地葡萄的生长发育进程。其中,根际10 cm土层平均地温约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5℃,升温早且持续时间长,缩小了地温与气温的差距;葡萄发芽物候期比对照提前10—15 d,外在表现为葡萄发芽早且发芽整齐;显著提高了葡萄的新梢生长质量,新梢生长量(长度)、第三节位节间长度及粗度分别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34.9%、23.8%、20%,叶面积、叶片重则分别显著提高39.9%、56.6%,叶片厚度有所增加但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裙膜’覆盖显著提高了葡萄的叶片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7.6%、30%、6.8%,光化学淬灭系数(qP)比对照显著提高21.9%,表明在提高地温环境中,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大,用于光化学途径的能量增加,光合作用得到提高。为探讨盐碱地土壤升温滞后的原因,在泰安同一气候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发现,盐碱土的土温对气温的响应明显滞后于棕壤土,延迟3 h左右。两种土壤的含盐量及由其导致的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差异最大。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盐碱土比棕壤土的通气性差,滨海盐土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高达1.45 g?cm -3,属于很紧实状态,比棕壤土的容重高11.7%,土壤孔隙度降低13.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及土壤氧气扩散速率(ODR)也分别显著比棕壤土低49.9%和13.8%。 【结论】‘裙膜’覆盖显著提高盐碱地地温,缩小了气温和地温的差异,有效改善了葡萄发芽进程,提早了葡萄发芽物候期,改善了新梢生长质量,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小花型夏菊花芽分化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花型夏菊品种“奥运火炬”为材料,通过不同定植期获得不同的温度条件来研究温度对小花型夏菊花芽分化及开花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型夏菊在日平均温度达到16℃以上时即可开始花芽分化;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时,随温度升高,花芽分化速度加快,花芽分化各阶段持续的时间变短,尤其是总苞鳞片分化前期和后期最明显。平均温度25-30℃适宜花朵开放,但随着温度升高开花速度有减缓的趋势,花期一般长30-40 d,温度高于30℃时,花朵衰败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处理对杂种卡特兰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卡特兰杂交种进行了不同温度处理,以研究温度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种卡特兰花芽未分化期开始采用25/20℃(昼/夜温度)处理能够显著地促进开花,使盛花期提前56 d,但开花率低,开花以单花为主;在萼片分化期开始采用25/20℃处理也能够显著地促进开花,使盛花期提前14 d,开花以双花为主,并且花朵显著增大;花芽未分...  相似文献   

15.
温度调控对南岭莪术根茎开花与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贮藏、催芽及水养阶段温度调控对南岭莪术根茎休眠、花芽分化、开花及品质的影响,为南岭莪术生产开发,尤其是作为年宵花卉早春促成栽培提供指导。【方法】 设置南岭莪术根茎贮藏、催芽阶段温度与时间的组合处理,测量品质指标,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外观和解剖形态学观察。【结果】 15℃贮藏30 d是南岭莪术根茎完成休眠的最短时间,贮藏时间超过60 d,开花率略有下降;根茎贮藏处理后,再经25—30℃催芽10—30 d可诱导花芽分化,并极显著地缩短了根茎定植到开花和展叶的时间;尤其是15℃贮藏50 d再经过30℃催芽30 d的根茎开花率高达92%,且花期可控制在春节。芽体发育到阶段1的南岭莪术根茎常温水培不能开花,此时为花芽分化起始期;发育到阶段2和阶段3的根茎分别进入花序原基及苞叶原基分化期和花蕾原基分化期,常温水培开花率分别为50%和66%;阶段4的根茎进入花器官分化期,花芽分化不可逆转,在常温水养开花率为100%。【结论】南岭莪术根茎贮藏可缩短休眠时间,高温诱导花芽分化,30℃培养至第4阶段进行市场交易,可成为高品质早春开花的水培花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单氰胺对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为葡萄生产上降低单氰胺使用浓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20~50倍50%、52%单氰胺药剂喷施夏黑葡萄,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夏黑葡萄的萌芽、成枝、果枝比率、产量、物候期以及果实经济性状等。[结果]20~50倍50%、52%单氰胺处理能促使夏黑葡萄提早萌芽,且萌芽整齐,但对开花期、成熟期以及产量、果实经济性状等无明显影响。[结论]生产中可以用40~50倍的50%单氰胺进行处理打破夏黑葡萄休眠。  相似文献   

17.
野生云南独蒜兰的冬季促成开花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野生云南独蒜兰进行4种温度、光照环境处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温度,可促成云南独蒜兰提早开花,在23~25℃的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1d,比对照提早38d;在18℃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9d,比对照提早30d;自然室温需要99d;昆明冬季室内温度、光照基本满足已开花云南独蒜兰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著名的香化植物,其花芽分化受到环境温度影响。研究环境温度对桂花花芽分化的影响对桂花的花期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以桂花品种‘堰虹桂’O.fragrans ‘Yanho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影响温度FCA(FLOWERING LOCUS CA)基因分别进行克隆及表达特异性分析。  结果  克隆得到OfFCA cDNA序列长为1 319 bp,其开放阅读框为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发现:OfFCA与木犀科Oleaceae油橄榄Olea europaea和胡麻科Pedaliaceae芝麻Sesamum indicum的FCA相似度较高,同源性可达68%以上。在桂花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无论叶还是花芽中,19℃环境低温下OfFCA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25℃常温生长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结论  桂花OfFCA基因响应环境相对低温的变化,参与桂花的花芽分化,使桂花的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19.
单环刺螠幼体生长及摄食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饵料(微绿拟球藻、2/3微绿拟球藻+1/3螺旋藻、1/2微绿拟球藻+1/2三角褐指藻)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体(体质量约0.5 g)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态学试验方法测定了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结果表明:用混合饵料投喂可显著提高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P0.05);在一定盐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为20~28时幼螠清滤率和滤食率随盐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盐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幼螠的清滤率为(262.16±3.90)mL/(ind.·h),摄食率为(123.41±0.74)×10~4cells/(ind.·h);温度对幼螠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影响显著(P0.05),温度为15~25℃时,清滤率和滤食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水温为20℃时幼螠的清滤率最高,为(251.33±10.16)mL/(ind.·h),水温为25℃时幼螠的滤食率最高,为(159.11±4.35)×10~4cells/(ind.·h)。研究表明:在较为理想的外界环境下,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与食物来源相关性较大,以混合饵料投喂效果最好;盐度和温度对单环刺螠幼体的摄食有显著的影响,幼体摄食的最适水温为20~25℃,最适盐度为28。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对危害葡萄的黑腹果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观察。结果表明,黑腹果蝇在25℃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08±0.19),(4.39±0.43),(3.9±0.25)d。成虫交尾时间集中在21:30-23:00,持续5-20 min,交尾后具有梳理行为。并常将卵产在果肉边缘的坡面上,每次产2-8粒。幼虫喜在葡萄梗、器皿壁等较硬场所化蛹。羽化时间集中在4:30-7:30。成虫对不同水果的嗜好强弱程度是依次是葡萄、苹果、香蕉、桃、梨;而对巨峰、马奶、无核白、红提等葡萄品种的嗜好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葡萄损伤时间影响其嗜好程度,对损伤3 d和4 d的葡萄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损伤2 d的葡萄,也都极显著高于损伤1 d的(P〈0.01)。幼虫对葡萄和香蕉嗜好程度显著高于梨、桃和苹果(P〈0.05);对红提的嗜好程度显著大于巨峰、马奶、无核白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