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方法分析兰科植物在福建不同植被地理分区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ⅠA1区和ⅡC6区中βWS,Cβ值分别为0.575 0,46.00,均为最大值 CJ,CS值分别为0.269 8,0.425 0,均为最小值 表明ⅠA1区和ⅡC6区兰科植物相异最大。ⅠA2区和ⅠA3区中,βWS,βC值分别为0.322 0,17.50,均为最小值 CJ,CS值分别为0.512 8,0.678 0,均为最大值 表明ⅠA2区和ⅠA3区兰科植物相异最小。不同植被地理分区中兰科植物属数、种数分布规律是:地理位置相隔越远,其共有属数、种数相差越多。 相似文献
3.
4.
5.
通过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查研究,共记录野生兰科植物16属18种,对其生态环境和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生存状态和保护进行了讨论,应建立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要开展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人工扩繁研究与试验,以便尽快在园林观赏中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兰科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6.
以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外植体、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和其它影响因素等方面简要阐述了其组培研究进展,旨在为其组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龙舌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龙舌兰科植物共有21个属约670个种[1]。分布美洲、非洲、亚洲、太平洋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一些岛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以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尤以两国交界处的索诺拉(sonora)荒漠种类最多。龙舌兰麻类是龙舌兰科所属植物的统称。龙兰麻种类繁多,用途多种多样,有抽取纤维的、提糖酿酒的、药用的、绚丽观赏的……。生境千差万别,从海平线至海拔2100~2400米的高山顶上都有分布[1]。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差别很大。棱叶龙舌兰麻(Agavepotatorum),植株非常矮小,叶片少而小,最长的叶片也不到30厘米;而暗绿龙舌兰麻(Agaveatr… 相似文献
8.
9.
兰科植物是我国丰富而珍贵的植物资源,但在园林应用中极为少见。本文介绍了兰科植物的概况,对兰科植物的栽培应用形式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建议,认为“源于自然,回归自然”是兰科植物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对兰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