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后小鼠产生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3,6,12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抗Br-PPD Ig 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以及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菌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1,3,6和12个月,均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免疫3个月效果最佳。通过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布氏菌活疫苗显示了很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能诱导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  相似文献   

2.
解晓露  陈成  魏东 《浙江农业科学》2014,(5):767-770,779
将布氏减毒活疫苗通过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比较2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用布氏菌活疫苗,通过皮内和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总Ig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IL-4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类;用羊布鲁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ELISA、ELISPOT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显示,2种免疫途径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BALB/c小鼠攻毒试验显示皮内注射组脾脏中布氏菌数量的对数值为0,皮下注射组为2.27±0.21,阴性对照组为5.13±0.16。由此可知,2种免疫方法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皮内注射组的免疫保护作用显著优于皮下注射组,提示通过皮内注射布氏疫苗可能是安全、高效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滴鼻免疫新途径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与肺内免疫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来确定滴鼻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免疫保护力。将20只猪随机分为肺内免疫组、滴鼻免疫组、健康对照组和攻毒对照组。定期观察和检测各组猪免疫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滴鼻免疫组免疫后,猪群体温正常,无免疫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免疫途径安全可行;滴鼻免疫组和肺内免疫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Ig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但滴鼻免疫组与肺内免疫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4+数值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肺脏剖检评分显示滴鼻免疫组的肺脏的病变水平与攻毒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降低(P0.01),保护率达到60%,相对低于肺内免疫组100%的保护率。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通过滴鼻免疫方式,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4.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鸡群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对鸡新城疫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对IBDV感染康复鸡群和正常鸡群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ND抗体。结果表明:1次、2次和3次免疫后,IBDV感染康复鸡群抗体效价始终显著低于正常鸡群,重复免疫并不能消除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清布鲁氏菌病的原因、疫情发展的趋势和控制布病的方法,对2008~2009年二年的布病检测进行分析,表明本场绵羊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在0.1%以下,达到县级稳定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5-2007年连续三年的血清学检查,共检牦牛5037头,羊4056只,阳性分别为牦牛7头,羊4只,阳性率分别为0.138%和0.098%,说明青海省甘德县布氏杆菌病防治效果良好,达到农业部布氏杆菌病防治效果稳定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对猪瘟活疫苗免疫应答的佐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黄芪多糖对猪瘟活疫苗的佐剂作用,分别用0.5%黄芪多糖、疫苗专用稀释液、生理盐水(对照)稀释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免疫猪,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血清中 IgG 及其亚型IgG1、IgG2、IgG3、IgG4和细胞因子IL 2、IL 6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作为疫苗稀释液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细胞因子IL 2、IL 6的含量。与疫苗专用稀释液组相比,在免疫后第7、14、28天,黄芪多糖组IgG含量均提高,分别提高1.6%(P>0.05)、6.4%(P<0.05)、7.1%(P<0.05),IL 2含量分别提高12.1%(P<0.05)、2.9%(P>0.05)、15.3%(P<0.05),IL 6含量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黄芪多糖作为疫苗稀释液对猪瘟活疫苗具有良好的佐剂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用新研制的抗牛布氏杆菌独特型抗体苗(简称二抗苗)免疫豚鼠并于免疫后4个月进行强毒菌株攻击保护试验表明,3个不同免疫剂量组豚鼠平均保护率为79.1%,血清凝集试验结果表明,免疫豚鼠产生了一定滴度的凝集抗体,这证明该抗独特型抗体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疫苗免疫及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面干养鸡群1~7日龄用鸡球虫B—2型疫苗滴服一羽份免疫一次,可得到很好的保护效果。笼养鸡则随免疫次数的增加,其保护效果逐渐增强。本试验认为使用鸡球虫B—2型疫苗免疫时,有保护效果好、经济、方便、无药残、对增重影响较小等优点,应在地面平养的种鸡和肉鸡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用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简称二抗苗)进行试验表明,免疫小白鼠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T淋巴细胞(TANAE~+)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比19号苗免疫组还高,证实此二抗苗确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布氏白僵菌防治甘薯蛴螬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布氏罗非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布氏罗非鱼性腺分化的时间和性腺发育的特点,本研究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布氏罗非鱼(Tilapia buttikoferi)性腺的组织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布氏罗非鱼出膜后的20 d卵巢分化,分化的标志是出现卵巢腔;精巢分化晚于卵巢,分化标志为精巢内形成精小叶;雄性个体在180日龄达到性成熟,而雌性个体240日龄才完全成熟。布氏罗非鱼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大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第Ⅱ时相卵母细胞有多个核仁,出现单层滤泡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出现空泡,核仁环状贴核膜排列,后期出现双层滤泡膜结构;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颗粒和粗大的核仁;第Ⅴ时相卵母细胞,其核膜溶解,核仁消失,细胞质内充满大的卵黄颗粒,空泡与卵黄颗粒交互排列。在五期卵巢中同时存在Ⅱ、Ⅲ、Ⅳ时相卵母细胞,并且靠近卵巢壁的卵母细胞发育时期要早于中间,布氏罗非鱼产卵类型为非同步分批。布氏罗非鱼精巢为小叶型。  相似文献   

14.
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引发子宫、腹膜、关节和睾丸等炎症,临床上以母牛流产和不孕症为主。病畜可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布氏杆菌病影响奶业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控制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应采取布病疫苗接种与检疫净化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控制和消灭牛布氏杆菌病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布病)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严重地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人感染布氏杆菌后,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而且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在布氏杆菌流行的国家,消除布病一直是公共健康计划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根据宿主差异、生化反应特点及菌体表面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不同等级的布氏田鼠社群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布氏田鼠社群个体的观察表明:个体的攻击行为因序位和性别有明显差异,高序位雄鼠攻击性最强;不同序位和陌生鼠被容忍的概率也有差异,低序位雌鼠较易被鼠鼠接受;低序位雌鼠进入陌生鼠群后有较多提高序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随机选取1日龄塞北乌骨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在同一饲养条件下,每组鸡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基础免疫后,饲养至35日龄,分别用2、3、4、5倍剂量新城疫疫苗滴鼻接种,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3倍量的新城疫疫苗滴鼻免疫塞北乌骨鸡产生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对免疫器官指数的促进作用也明显,是适宜的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9.
对布氏鲷的外部形态、生长特点和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布氏鲷的主要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及其比例,观察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布氏鲷体被圆鳞,体表有两条侧线;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即W=2.03×10-2L3.231(R2=0.9883)。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脏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布氏鲷染色体标本,经核型分析,布氏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6 sm+26 st+12 t,染色体臂数NF=50,与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形态和核型接近。  相似文献   

20.
对布氏鲷的外部形态、生长特点和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布氏鲷的主要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及其比例,观察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布氏鲷体被圆鳞,体表有两条侧线;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即W=2.03×10-2L3.231(R2=0.9883)。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脏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布氏鲷染色体标本,经核型分析,布氏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6 sm+26 st+12 t,染色体臂数NF=50,与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形态和核型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