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花宇 《杂草科学》2010,(1):74-74
2009年,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1158号公告,自2009年2月25日起停止批准有效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水剂登记,对于已取得登记证的应当于2009年年底前进行有效成分含量变更。新政发布后过去了将近1年,笔者发现山东市场上曾是销售主力的10%草甘膦水剂已基本下市,没有引起什么波动,取而代之的则主要是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郎溪县从1987年开展了豚草的调查与防除工作。他们进行定期调查,了解豚草的分布,发现豚草大多是随交通工具传入。他们采取了分片包干,各负其责,调查与拔除工作同步进行的方法。对于密度高、面积大的地方使用30%草甘膦进行化学防除。1989年复查时,原发现的豚草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新的豚草落脚点又在增加,所以坚持不懈地开展调查和拔除工作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除草剂草甘膦的最终临时再评价决定,重申草甘膦不是致癌物可以安全使用,并允许草甘膦继续大范围使用。EPA发现,按照法定标签规定使用草甘膦,“没有需要令人关注的风险”,并扩大了其在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甜菜等100多种食品作物上的登记使用,这些作物已通过耐除草剂基因改造。EPA估计,农民每年使用约2.81亿磅(12.7万吨)草甘膦,另外有2400万磅用于非农业场所,其中500万磅由消费者喷洒。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局(ACBPS)将就进口中国草甘膦进行反倾销调查。此次调查源于澳大利亚国内草甘膦企业Nufarm和Accensi的申请,他们认为从中国进口的草甘膦价格偏低,导致了对本国草甘膦制造业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由巴斯夫开展的美国农户调查问卷发现,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承认他们的田间存在抗草甘膦的杂草。巴斯夫指出,80%以上的调查对象称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控制这些具有抵抗性的杂草。  相似文献   

6.
抗草甘膦杂草及其检测方法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甘膦在世界范围的多年大量使用已经引起了抗草甘膦杂草的产生。本文针对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21种抗草甘膦杂草的发生、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抗草甘膦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分别从整株生物测定及生物化学等方面介绍了抗草甘膦杂草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为抗草甘膦杂草检测方法的发展及其抗性监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工作在加拿大政府部门的专家们认为:除草剂草甘膦有可能刺激毒枝菌素的滋长,而这种毒枝菌素又导致感染小麦作物真菌的滋长,因此农民们被忠告应少用草甘膦除草剂。此点将可能成为加拿大推广基因修饰小麦作物的一个主要障碍。因为加拿大正处于基因小麦批准过程中,而第一个报批的基因修饰小麦就是耐草甘膦的小麦。  相似文献   

8.
裴晖 《新农药》2006,10(1):47-48
欧盟正在重新调查台湾兴农有限公司(Sinon Corporation)出口到欧盟的除草剂草甘膦是否应该在现有的反倾销措施附加税中依然得以豁免。欧盟委员会得到情报,兴农公司和一个不知名的被欧盟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台湾草甘膦出口商可能有关联。这个委员会说,他们正在从有关方面搜集证据,如果关联被证实可能会使兴农反倾销关税豁免权被撤销。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药害的检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草甘膦作为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已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草甘膦药液的飘移往往会使作物受到伤害。作物中毒后其症状发展缓慢 ,且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外观与灭草喹和拿捕净等的中毒症状相同 ,即都在用药几天后才出现反映 ,表现为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变褐 ,最后全株死亡 ,因此常有将灭草喹或拿捕净造成的药害误认为是由草甘膦引起的。另外 ,由于草甘膦中毒后症状表现缓慢 ,作物是否已受伤害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判断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能快速检测草甘膦药害的方法。草甘膦药害的检测可从其对植物的直接影响来考虑。草甘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月1日开始,10%草甘膦水剂在中国禁止生产和销售,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抓住这个契机,及时研发出10%草甘膦水剂的换代产品——33%草甘膦铵盐水剂,在取得三证后已推向市场,因其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发布第1744号公告,就草甘膦混配水剂草甘膦含量的管理做如下规定,自2012年3月26公告发布之日起,①停止受理和批准草甘膦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混配水剂的田间试验、农药登记(包括临时登记、正式登记和续展登记);②已批准登记的草甘膦混配水剂,草甘膦含量低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除草剂草甘膦已在茶园广泛使用,特别在江苏省内已得到大面积推广。茶园除草劳动强度大,而杂草生长旺盛期也是采茶季节,这样就造成劳动力紧张,影响采茶的进度和产量。自从推广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后,这方面的矛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茶园使用草甘膦只要做到定向喷雾,避免药液直接接触茶树,就能防止发生药害。据镇江市五洲山茶场试验,每亩用草甘膦有效成分15克,喷洒在一年生幼龄茶树上,也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杂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发生日趋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已成为杂草抗药性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杂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机制研究进展,提出了抗草甘膦杂草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14C-草甘膦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4种有机硅助剂Silwet L-77、Silwet 800 、Freeway 和Boost 在体积分数0.1%用量下对草甘膦在黑麦草( Lolium perenne L. cv. Grasslands Greenstone)体内吸收、转移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用草甘膦相比,4 种助剂的加入显著地降低了草甘膦在黑麦草体内的吸收和转移量,助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处理后24和72 h测定,草甘膦主要分布在幼嫩组织中,其次是根部,在老叶片中的转移量最 少。无论转移量高低,草甘膦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总是表现为地上部的比例高于地下部。有机 硅助剂对草甘膦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比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抗草甘膦杂草及其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13种抗草甘膦杂草的发生、发展,并从草甘膦的吸收、输导和分布,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的活性以及抗药性遗传等方面对其抗性机制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中国在未来出现抗草甘膦杂草的潜在风险性,并提出了延缓杂草对草甘膦抗性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全球草甘膦消费量在50万t左右。2007年则已达到60万t。由于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大。目前世界上多种商业作物具有抗草甘膦基因,刺激和拉动了草甘膦生产与消费。预计全球草甘膦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8%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需求量将接近100万t。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全国农药监督抽查中发现,草甘膦农药存在以铵盐或钠盐冒充异丙胺盐、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本文梳理了草甘膦制剂产品市场监管及实际调研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草甘膦制剂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使用草甘膦防治茶园杂草咸宁地区植保站(437100)洪海林草甘膦为内吸型灭生性茎叶除草剂,其杀草谱广,很容易经杂草叶片吸收而传导至杂草的其它部位,为茶园化学除草较理想的除草剂之一。经近几年的试验、推广、应用效果考查,尚未发现对草甘磷完全具有抗性或...  相似文献   

19.
类黄酮在草甘膦诱导的苦荞膜脂过氧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草甘膦对苦荞类黄酮次生代谢的影响及类黄酮与草甘膦作用下膜脂过氧化伤害的关系,以探讨植物类黄酮代谢的意义及在草甘膦伤害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分别用浓度为0.1、0.3、1mmoL/L的草甘膦处理苦荞幼苗,苦荞类黄酮代谢受到明显抑制,处理3天时类黄酮含量比对照分别下降58.1%、65.8%和76.5%。草甘膦处理导致苦荞膜脂过氧化加剧,0.1mmoL/L草甘膦处理使苦荞相对电导率增加275.4%、丙二醛(MDA)含量增加134.1%、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增加121.7%,且随草甘膦浓度升高而增加幅度加大,说明草甘膦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程度有关。0.3mmoL/L草甘膦处理后再用0.1mmoL/L类黄酮物质芦丁处理,电解质外渗下降34.2%,MDA含量下降51.1%,O2^-产生下降33.9%,明显减轻了草甘膦的伤害,这说明草甘膦作用下类黄酮含量的下降与草甘膦对苦荞组织伤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甘氨酸法合成草甘膦中由甲醛引发的副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磷谱、氢谱对甘氨酸法合成草甘膦的各阶段反应进行定量跟踪分析, 发现由甲醛引起的副反应是影响草甘膦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证实了羟甲基亚瞵酸、增甘膦、N-甲基草甘膦和亚磷酸是甘氨酸法合成草甘膦的主要副产物,减少或抑制其生成是草甘膦合成工艺优 化的关键。探讨了抑制副反应发生的条件,对甘氨酸法合成草甘膦工艺优化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