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1985-1986年和2011-2012年"北斗"号渔业调查船在黄海中南部的底拖网数据,对细纹狮子鱼的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卵径、性腺成熟度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细纹狮子鱼卵径分布由1985-1986年的多峰型转变为2011-2012年的双峰型,但平均卵径由(1.1±0.2)mm增加至(1.2±0.1)mm。2011年1月细纹狮子鱼性成熟系数和肥满度比1986年1月有所下降,均与绝对繁殖力无显著相关(P0.05)。1985-1986年细纹狮子鱼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9407-84209粒,平均为(37677±362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446-1981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18-157粒/g,均高于2011-2012年细纹狮子鱼个体绝对繁殖力[2984-81614粒,平均为(24728±2822)粒]和相对繁殖力(FL为114-1690粒/cm,FW为15-106粒/g),但协方差检验两个年代间繁殖力参数发现无显著差异。1985-1986年和2011-2012年细纹狮子鱼F与体长均呈幂正相关,与体重呈线性正相关;体长与FL呈线性正相关,与FW呈线性负相关,体重与FL、FW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北黄海细纹狮子鱼摄食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2007年秋季在北黄海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对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的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北黄海的细纹狮子鱼在秋季主要以虾类和底层鱼类为食,属于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其优势饵料生物是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在调查海域最北部的1号站位,细纹狮子鱼还摄食了较多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鱼卵。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深、经度、纬度和体长对细纹狮子鱼的食物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而性别和性腺成熟度则没有显著影响(P0.05)。脊腹褐虾体长与细纹狮子鱼体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6,P0.05),而中华安乐虾(Eualus sinensis)体长与细纹狮子鱼体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219,P0.05);脊腹褐虾(r=-0.372,P0.01)和中华安乐虾(r=-0.799,P0.01)体长与细纹狮子鱼体长的比率与细纹狮子鱼体长之间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细纹狮子鱼的胃总质量和空胃质量均随着体长的增加呈指数增长。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5-1986年黄海生态调查收集的胃含物资料,本文建立了胃含物平均重量与鱼体重、体长的关系:W=0.1998S^0.769和W=0.0105L^2.253细纹狮子鱼的主要食物为Ti鱼和脊腹褐虾。食物组成随时间和体长不同而变化。小个体的细纹狮子鱼(〈15cm)提食更多虾类和其它甲壳类。细纹狮子鱼的食物个体较小,一般小于10cm。食物大小随体长变化不大。胃含物内食物的平均个数随体长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黄海中部小黄鱼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与昼夜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摄食的体长和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摄食强度没有明显的体长变化,而食物组成却有明显的体长变化。随着体长的增大,鱼类和虾类的比例有所增加,而磷虾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的比例则减少。饵料生境宽度在体长大于109mm后有明显的增加。经检验,小黄鱼平均每个胃中含有的饵料个数显著减少而饵料重量则增加,这符合"最佳摄食理论"。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在体长达到109mm时,出现了明显的食物转换现象。小黄鱼的摄食强度在各个季节都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午夜24:00和早晨08:00是2个摄食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黄海中部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的食物组成和摄食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30余种,甲壳类(磷虾类和虾类)和鱼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二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7.45%.优势饵料种类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小黄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冬季较低.食物组成也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季主要以虾类为食,其它季节则主要以磷虾类为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春、夏季的食物组成与秋、冬季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黄海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胃含物样本,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程度及营养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属浮游动物食性,桡足类是其最主要的食物类群,其% IRI值、质量百分比和个数百分比分别为75...  相似文献   

7.
黄海中南部鳀鱼各发育阶段对浮游动物的摄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1999~2001年在黄海中南部采集的鯷鱼(Engraulis japonicus)消化道进行了分析。产卵场的鯷鱼仔稚鱼和越冬场的成鱼都是主要在白天摄食,胃饱满指数白天明显高于夜间。鯷鱼消化道中的食物团几乎全部由浮游动物组成。鯷鱼偏好的食物随鯷鱼长度的增加而变化。桡足类和它们的卵子、幼体是最大的优势类群。体长小于10mm的鯷鱼仔稚鱼主要摄食桡足类的卵和无节幼体;体长11~20mm的鯷鱼仔稚鱼主要摄食桡足类的桡足幼体和原生动物;叉长21~30mm的鯷鱼主要摄食纺锤水蚤等小型桡足类和甲壳类的蚤状幼体;叉长41~80mm的鯷鱼主要摄食桡足类的桡足幼体;叉长81~90mm的鯷鱼主要摄食中华哲水蚤和桡足幼体;叉长91~100mm的鯷鱼主要摄食中华哲水蚤、胸刺水蚤、真刺水蚤等较大的桡足类;叉长101~120mm的鯷鱼主要摄食中华哲水蚤、胸剌水蚤、太平洋磷虾、细长脚域;叉长大于121mm的鯷鱼主要摄食太平洋磷虾和细长脚Song。  相似文献   

8.
东海中北部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中北部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93种.优势饵料种类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脊腹褐虾(Crangonafnis)和六丝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s hexanema).摄食强度有明显的体长变化.同时主要饵料类群组成也有明显的体长差异.鱼类饵料的质量百分比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体长大于200 mm后.鱼类成为最重要的饵料类群.而糠虾类的比例则减少.另外.平均单个饵料的质量则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这符合"最佳摄食理论".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在体长达到100 mm时.摄食范围由狭食性逐步向广食性转变.可以认为小眼绿鳍鱼食性的转变与其体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渤海小黄鱼摄食习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根据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4个航次渤海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样品,采用胃含物分析法、K-W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8~218 mm体长范围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摄食习性及其随体长、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小黄鱼摄食随海域和年际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渤海小黄鱼摄食的饵料有40余种,主要以鱼类、虾类和浮游动物为食,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aema)、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a)、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渤海小黄鱼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中,春季的摄食强度最低,夏季和秋季的摄食强度都较高,不同的是夏季摄食率更高,而秋季的摄食量更高。随着体长的增大,渤海小黄鱼的摄食策略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摄食强度分析,在体长较小时,胃饱满指数低,小黄鱼通过高摄食率来提高摄食强度;随着体长的增加,通过高胃饱满指数来提高摄食强度。从摄食的饵料个体分析,小黄鱼采取了随着体长增加摄食饵料个数减少,饵料个体增大的摄食策略。从摄食的饵料组成分析,小黄鱼随着体长增加发生了显著的食性转换现象:体长小于60 mm属浮游动物食性;体长60~99 mm时,属混合动物食性;体长100~119 mm时,属虾食性;体长超过120 mm,包括了虾/鱼食性和鱼食性。小黄鱼摄食的时空变化与环境中优势饵料生物的数量波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于在黄海中南部海域采集的23尾体色花纹各异的狮子鱼标本,利用形态学和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因(COⅠ)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海中南部海域狮子鱼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2尾标本在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如背鳍、尾鳍、臀鳍、胸鳍、幽门盲囊、头长/体长、头长/吻长、眼间隔/眼径、体高/体长等,属于细纹狮子鱼的范畴。其中4尾标本体表覆盖明显黑褐色横斑。5尾体表覆盖不规则斑纹,眼部存在放射性白色条带,头部及尾部存在明显的纵纹。9尾在头部或体侧具有褐色或者黑褐色细点,臀鳍黑色,尾鳍基部有1白斑。4尾体表尾红褐色,具有纵行细纹,背鳍、尾鳍、臀鳍及胸鳍外缘灰黑色;另1尾根据可数性状判断,其属于网纹狮子鱼,头部和体背部具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小圆斑,尾长形、后端圆凸,背鳍基部两侧具有6–7个密集的斑点。COⅠ分析也具有相同的结果,其中22尾细纹狮子鱼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03,与网纹狮子鱼的遗传距离为0.134,与其他种类如戴氏狮子鱼、细尾狮子鱼、光皮狮子鱼等的遗传距离较近,为0.057–0.067。  相似文献   

11.
南黄海三种石首鱼类的食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薛莹 《水产学报》2005,29(2):178-187
根据2000—2002年秋季和冬季在南黄海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黑鳃梅童(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鱼(Jobnius belengerii)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的食物组成及其差异,摄食随海区、季节和体长的变化,以及3种石首鱼类摄食器官的形态差异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鱼的优势饵料生物各不相同,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2)3种鱼的食物组成均随海区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3)3种鱼的食物组成和饵料多样性都有明显体长变化,黑鳃梅童和皮氏叫姑鱼的饵料多样性随体长的增大而升高,小黄鱼则相反;(4)黑鳃梅童和小黄鱼种内不同体长问的食物重叠指数较高,而皮氏叫姑鱼则较低,3种鱼的种问食物重叠指数位于0.50~0.56;(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黑鳃梅童和小黄鱼摄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皮氏叫姑鱼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东海和黄海南部细条天竺鲷的摄食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在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细条天竺鲷(Apogonlineatus)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营养级及其季节与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细鳌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细条天竺鲷最主要的食物种类,它们的食物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分别为46.08和37.46,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7.90和21.98,个数百分比分别为27.80和12.80。磷虾、十足类、端足类、鱼类和糠虾是其重要的食物类群。不同季节和体长组食物类群的个数百分比及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的差异均极显著,食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替代也非常明显。细条天竺鲷的总空胃率14.01%,胃饱满系数最高76.69‰,平均11.26‰。胃饱满系数的季节差异极显著,而体长变化不显著。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春夏秋冬逐次提高。不同体长组的多样性指数以41~50 mm体长组最高,然后逐次降低;均匀度则呈现出先随个体的生长而降低,至体长61~70 mm后趋于稳定的状况。细条天竺鲷的营养级3.39级,春夏秋冬分别为3.31、3.59、3.39和3.33级。研究表明,细条天竺鲷属次级消费层的低级肉食性动物,以食浮游动物为主,兼食部分游泳动物;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食物优势度集中;食性随季节和体长的变动而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海州湾黄鲫幼鱼的食性及其随叉长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斌  张波  戴芳群  金显仕 《水产学报》2010,34(6):741-747
根据2008年8月在黄海海州湾海域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K-W非参数秩检验、卡平方检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黄鲫幼鱼(35~79 mm)的食物组成及其与叉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鲫幼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40种,甲壳类(桡足类,磷虾类和糠虾类)是主要的饵料类群,占食物总个数的94.65%。优势饵料有小拟哲水蚤、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和太平洋磷虾。黄鲫的摄食强度和食物组成随叉长都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叉长的增大,磷虾类的比例有所增加,比重从3.57%增加到50.62%,而桡足类的比例则减少。Levin氏标准指数和叉长成反比,说明黄鲫幼鱼随着自身生长发育,其食性逐渐产生特化。黄鲫幼鱼在叉长达到45 mm时,出现了明显的摄食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4.
应用激光剥蚀(LA)-ICPMS技术对采集于黄海南部吕泗产卵场的产卵期蓝点马鲛耳石横截面从核心到边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耳石微结构分析比较各测定元素与钙的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测定的Li、Na、Mg、Fe、Co、Sr和Ba含量在耳石上均呈非均匀分布,但Ba:Ca比值从核心到边缘波动较大(2.13~5.05 μmol/mol),总体为核心(0~40 μm)部分高,核心向外(40~320 μm)部分快速下降,其余部分(320~1 440 μm)低。Ba:Ca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间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孵化阶段明显高于越冬和产卵阶段。相较其他元素,Ba元素更适合作为标志性元素重建蓝点马鲛生境履历。根据Ba:Ca比值重建了黄海南部蓝点马鲛的生境履历,结果发现它们在胚胎发育和孵化阶段生活在高Ba浓度生境,早期发育阶段游离近岸高Ba浓度生境,随后的生长发育阶段则会长期处于Ba浓度稍低的生境进行越冬和产卵洄游。  相似文献   

15.
黎婷婷  周敏华  王超  方舟 《水产学报》2023,47(8):089306-089306
为了探究个体发育和食性对金乌贼角质颚形态的影响。实验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地标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黄海南部采集的金乌贼角质颚进行形态分析,共对138对金乌贼的上、下颚分别定义了27个地标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发育阶段的金乌贼上、下颚的大小、形态及异速生长模式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性别的上颚形态存在显著差异。②未成熟期的金乌贼角质颚的喙部较弯曲和尖锐,亚成熟期的角质颚头盖和翼部变宽,喙部也较尖锐,而成熟期的角质颚喙部短钝,侧壁较尖长,下颚翼部宽大。研究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角质颚的发育机制可能是为更好地适应摄食对象变更,满足摄食需求做出的响应。这些与个体生长发育和摄食习性相关的表型可塑性反映了金乌贼角质颚的生长规律和金乌贼对食物资源的适应性利用。本研究通过分析金乌贼角质颚形态的生长变化,完善了金乌贼的基础生物学信息,为金乌贼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