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骆楚楚 《新农村》2005,(6):30-31
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诸暨市枫桥成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统一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镇举办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班34期,培训农民3845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929人,本地用工培训949人,劳务技能培训568人,法律专项培训1118人,其它培训281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01人。  相似文献   

2.
农民问题、农村社会发展,是民生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从农民在农闲时候自发的学习与交流, 到培训主体有意识地组织农民进行集中地学习和实践,中国的农民培训走过了百年的发展道路。本文旨在回顾中国 农民培训的百年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农民培训的基本经验,进而对中国农民培训的未来发展道路进行展望,说明现今 和将来一段时间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科技培训提升素质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蔡桥镇把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作为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就业培训、青年农民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等,建立镇、村两级培训网络,加快农民科技人员队伍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建设都市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富阳市把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根据《富阳市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要求,该市农业局以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社员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技能培训,通过积极探索农技培训的新目标、新方式、新途径,研究农技培训的具体内容,大胆创新,紧紧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04年至今培训农民31734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王东 《新农村》2005,(7):4-4
按照省、市委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要求,开化县结合本地实际,2005年将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本地用工培训和打造开化劳动力品牌的培训列为全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重点,计划全年培训农民1.6万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9500人以上,使3600名培训后的农民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开化县在“七项结合”上狠下功夫,抓实农民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究高素质农民培训创新机制,建立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方法】以东营区农广校为试点,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高素质农民培训管理中,对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有效把控,构建了基于PDCA模式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管理机制。【结果】研究表明,PDCA模式在高素质农民培训中的应用提升了高素质农民的培训质量,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管理理论和社会实践。【结论】当前乡村振兴推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急需大批乡村人才的支持,在高素质农民培训中推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做法,为高质量乡村人才培训工作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月21只,五华县在该县水寨镇罗湖村举行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村启动仪式,市、县领导、各镇农业站长、罗湖村农民学员等100多人参加了仪式:接着罗湖村学员接受了首次的农科培训。至此,正式托开了该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有利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人口转移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也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余杭区8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超过60万,占77.3%。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小农意识强,小富则安、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为此,余杭区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区政府专门发文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创建农民教育培训新体系,系统地开展对各类农民的培训工作,每年教育培训农民1.5万人以上,从而使农民的整  相似文献   

9.
吴祥甫 《新农村》2004,(3):30-30
临安市潜川镇成人学校在镇党委和政府统筹安排下,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出(2002~2004)三年内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镇成校挑起这副重担,积极开展培训,使成校真正成为传授技术和“富脑袋”的课堂。两年来,成校已培训农民7255人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联合呈报的《关于实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标志着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全国正式实施。该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1999~2000年为试点阶段,2001~2005年为全面实施阶段,计划利用7年时问培训农村青年农民500万,每个村培训7~8人,基本达到每个村民小组1名青年农民参加。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下简称“青培”工程)于2002年12月在静宁县列项,2003年3月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1.
杨建军 《新农业》2005,(8):14-14
朝阳市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培训力度.全市7个县(市、区)2004年共培训农民34000人.转移300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9120人转移8031人,转移率达945%.域外转移3055人:引导性转移培训25000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延庆分校在农民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心组织中专学历教育;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结合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视资料管理,建立系统的“师生资源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依托全省“千万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全市“暖人心、促发展”工程,力推多种模式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前,40。4万渔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中,有24.1万人接受各类培训,其中16.2万人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7.9万渔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随着浙江舟山群岛薪区的正式确立,对渔农民的技能文化、刨业能力、文明素养等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一支符合时代需求和建设需要的渔农民实用人才队伍,舟山市立足实际,注重三个结合,强化三个保障,积极推动全市渔农民就业培训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胡良喜 《新农村》2004,(8):31-31
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可以直接迅速地将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一大批学有所长的新型农民。为此,我们成校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简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目的、意义,并编印招生宣传提纲下发到各村委会;同时由镇政府下文,鼓励青年农民积极地参加培训。在招生中,我们成校采用“自愿报名、兼顾分布”的原则,改变了过去由村镇派人来学的老办法,并尽可能地招收“我要学科技”的青年农民参加教育培训,以发挥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5.
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核心在于教育。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要加强农民内在素质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还要加强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且要注重农民工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25日,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财政厅、共青团湖南省委在长沙隆重召开农民教育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一批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中涌现出的先进县市、优秀农民教育工作者和农民学员。自1999年我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启动以来,有26个县市区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青年农民科技带头人100607人,其中有86320人获得了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统一颁发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证书”。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财政厅、共青团湖南省委决定授…  相似文献   

17.
拓多元培训之路促农民素质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华  吴上德 《新农村》2006,(12):29-30
嘉兴市余新镇是浙江省省百强镇、生态镇、教育强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余新镇2005年底总人口45105人。其中农村人口23125人;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4.3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935元。余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既是“省级示范性成校”,又是省、市级农民培训的示范基地。几年来,余新成校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以农民培训为载体,以转移与再就业为目标,全面、有效地开展了剩余农村劳动力和预备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解决余新镇的“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水稻IPM农民田间学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在绵竹,眉山,大竹3县举办了农民田间学校18间,培训农民479人。农民田间学校突出了“农民需要第一”、“实践第一”的观点和成人教育的特点,融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利于病虫综防技术在农村的普及。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村》2005,(3):44-44
上海正通过职业化培训的方式,将目前收入相对较低的中远郊部分纯农户逐步转型为“专业农民”。今年计划培训“专业农民”1万人,培养对象为上海郊区以务农为主、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民,重点区域为中远郊农业比重较大的区县。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而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状况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为此,用教育、培训、构建新型农村文化等途径来培育和塑造新一代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