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近年桐城市稻螟上升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螟是我市水稻上重要害虫,近年二化螟、三化螟危害逐年加重,两螟发生面积1997年为1万hm2,1998年17万hm2,1999年33万hm2,损失粮食分别为60、100、200万kg。1 稻螟上升原因分析11 耕作制度的改变稻螟危害与耕作制度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春花作物油菜面积扩大,尤其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向日葵螟成灾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年来向日葵螟种群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剧烈长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认识不足与防治缺失,向日葵螟为害的隐蔽性、种植制度不当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造成2006年向日葵螟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种植抗虫品种、调整播期和使用性引诱剂等方法使向日葵螟种群数量迅速回落。  相似文献   

3.
姜园地老虎暴发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飞 《湖北植保》2003,(1):16-17
黄姜是秦巴山区新兴的农业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的新希望。然而今年由于地老虎暴发成灾,使不少姜农损失惨重。由于地老虎大龄幼虫昼伏夜出,对姜苗危害大,抗药力强,靠常规喷药技术难以奏效,许多姜农心急如焚却又苦无良策,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4.
万惠恩 《植物医生》2009,22(2):17-17
桑树的发展,带来了养蚕业的发展,利国利民,据有关资料显示,蚕业每年为国家出口创外汇6.8亿元人民币。近几年,桑螟的发生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养蚕业的质量影响不可低估,每年因质量减少外汇1.8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作物栽培制度的改变 ,加之气候条件适宜 ,棉铃虫在我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暴发。全市植棉面积 8.492万 hm2 ,棉铃虫各代累计发生面积 2 6.984万 hm2 次 ,为棉田面积的 3.2倍 ,无论是发生数量还是发生面积 ,均超过了自 1 959年有记录以来的任何一年。现将2 0 0 0年棉铃虫发生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1  2 0 0 0年棉铃虫发生的主要特点1 .1 发生期早、卵期长、世代重叠明显棉铃虫在我市从第 2代开始进入棉田 ,2 0 0 0年2代于 6月 8日在棉田见卵 ,比 1 999年提早 3d,比90年代平均 (1 990~ 1 999年 ,下同…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的暴发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棉铃虫在南方呈日益加重危害的趋势,1999年和2000年的发生程度甚至大大超过了历史上最重的1972年,造成棉铃虫暴发的因素很多,其繁殖力高,抗药性增强等是主要内因,而上年基数,作物布局,气候,施药,施肥等是引起烘发的主要外因,合理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的防治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暴发危害。  相似文献   

7.
科报 《湖北植保》2003,(1):32-32
豇豆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豇豆花蕾和豆荚。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落蕾脱荚或雨后花蕾腐烂。危害严重时虫蛀荚率达70%。  相似文献   

8.
甜菜夜蛾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本文从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栽培管理、气候条件、天敌因子以及甜菜夜蛾的抗药性和远距离迁飞习性等方面对甜菜夜蛾暴发成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农作物布局复杂和农事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气候条件变暖、天敌资源遭到破坏以及甜菜夜蛾抗药性发展迅速和远距离迁飞习性是导致其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针对甜菜夜蛾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准确作好预测预报,清洁田园和有关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丽 《植物医生》2011,24(3):5-6
通过调查黏虫的发生规律,结合种植业、气候等情况,分析了2010年黏虫在黔西县局部暴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杨绢野螟的生活史及其防治简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徐海莲  梁作栯 《江西植保》2001,24(1):17-17,19
黄杨绢野螟D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国外在日本、朝鲜、印度也有发生。以幼虫为害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黄杨木、冬青、卫予。在枝叶茂密处吐丝缀叶结巢,取食叶片、嫩梢,影响新梢生长,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树冠上仅留丝网、碎片,常造成树木枯萎死亡。笔者1997-2000年观察了黄杨绢野螟在小叶黄杨上的年生活史,并进行了防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 是桑树的最主要害虫之一, 具有暴食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造成桑叶严重减产, 同时也有传播蚕病风险, 对蚕桑产业危害大。本研究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 选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的代表性浓度路径4.5(RCP4.5)情景, 预测了桑螟在当前、2050年、2070年气候条件下适生分布区, 分析了影响D.pyloalis分布的环境因子及质心迁移轨迹, 为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刀切法分析结果显示, 年平均气温(bio1)、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最暖季度平均温度(bio10)、年平均降水量(bio12)、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 (bio4)、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等6个环境因子是影响桑螟适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AUC(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值评估结果显示, 桑螟的AUC值为0.97, 模拟预测结果为极好, 满足精度要求。RCP 4.5情景下, 桑螟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地, 未来气候因子将非常利于桑螟生存, 自然条件下桑螟种群将呈增长趋势。桑螟质心变化不大, 总体上北移, 处于湖南长沙、常德和岳阳三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荆州地区1954年以来三化螟历史资料和荆州1954年以来气象历史资料的相关统计分析,揭示了三化螟大量发生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3.
Ash dieback symptoms were notic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04 in Slovakia. Information suggests that symptoms occurred before this, but not on such a large scale. The pathogen was isolated from necrotic wounds in 2007 and tests confirmed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isolate. From February 2009, a forest enterprise from Eastern Slovakia applied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field against a secondary pest, the bark beetle Hylesinus fraxini Panzer. A total of 527 trap trees were prepared on a site of approximately 200 ha. Trap trees were densely infested, and the authors judged the method as very effective against H. fraxini.  相似文献   

14.
小麦蚜虫不断猖獗原因及控制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简要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小麦蚜虫种群动态和发生危害的现状,重点分析了麦蚜不断猖獗发生的主要因素,探讨并提出了控制小麦蚜虫猖獗的对策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是我国华南双季稻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华南地区1a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成 为第2年的虫源.第1、3代为害水稻造成枯心,第2、4代为害水稻造成白穗.常年发生程度第2、4代重于第1、3代,它的发生与为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是我县优势产业。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是我县水稻生产的大敌,它在60年代、70年代曾间歇性暴发过几次,而1994年又升为重发生年。2002年再次突增,第4代为害程度比1994年同代更严重,它在大部分丘陵山区和局部平原稻区的白穗率一般都在10%~30%,高达80%。为此我们想谈谈三化螟的发生与防治,供同行和农民朋友在植保工作中参考。 1 三化螟生活习性 三化螟只为害水稻,称为单食性害虫。以幼虫在禾蔸中越冬,春后期在禾蔸中化蛹羽化。蛾子白天潜伏在禾蔸下部不动,黄昏以后飞出活动,有趋光性,趋青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苹果疱斑病在临猗县不同程度地发生,已严重影响本县农业生产、果农收入.县植保植检站2001~2007年连续7年对该病进行观察,分析了该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芒果横线尾夜蛾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林  杨永生 《植物保护》2003,29(2):43-45
芒果横线尾夜蛾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嫩梢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元江 1年发生 5~6代 ,世代重叠 ,以蛹在枯枝或树皮缝中越冬。全年出现 4次危害高峰。幼虫共 5龄 ,以 3龄后钻蛀嫩梢和花穗轴 ,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芒果新梢抽生 2~5cm时 ,用 40%速扑杀、24%万灵或 15%氧乐果 10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 ,防治效果为76.3%~93.1%。  相似文献   

19.
桑螟对桑园常用农药抗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3个不同地区的桑螟种群对桑园常用农药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桑螟对农药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对灭多威抗性,海宁、湖州、缙云分别为35.2、9.7、5、1倍;对双效磷抗性,分别为10.6、3、1.3倍;对敌敌畏抗性,分别为6.5、8.2、3.8倍;对毒死蜱抗性,分别为2.3、5.9、1.45倍;对辛硫磷抗性,湖州5.1倍,缙云3.2倍。比较桑螟对不同农药抗性结果表明,桑螟对敌敌畏、双效磷、灭多威已呈高抗性。同棉铃虫、小菜蛾比较,桑螟对农药敏感性相对较高。交互抗性测定显示,抗灭多威的桑螟品系对毒死蜱不存在交互抗性,在对灭多威已产生很高抗性的地区,防治桑螟时可交替使用毒死蜱与灭多威,以延缓桑螟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几种药剂防治三化螟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年在三化螟重发区安徽省庐江县进行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 2代三化螟药剂和剂量为40%氟虫腈·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1350g/hm2、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45%杀虫双可溶性粉剂喷雾和毒土撒施各1650g/hm2、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g/hm2,各施药 2次 ,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100.0%、100.0%、95.0%、78.2%和 92.9%。防治3代三化螟喷雾 1次 ,设 30%杀·锐可湿性粉剂 750、1050、1350g/hm2,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81.3%、85.4%和 89.4% ,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药剂 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900g/hm2。各处理保苗效果与虫口减退率趋势一致 ,未发现对水稻有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