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钟韵  费良军  朱士江  何军  康守旋 《土壤》2022,54(3):602-609
水中带沙是浑水灌溉较清水灌溉的本质区别,为揭示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以清水入渗为对照,设置了4个浑水含沙率水平(3%、6%、9%、12%),研究了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的影响,分别提出了以浑水含沙率和入渗历时为自变量的累积入渗量模型和湿润锋运移距离模型,建立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一维垂直入渗落淤层厚度与入渗历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浑水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含沙率的增加而减小,而落淤层厚度随浑水含沙率的增加而增大;入渗初期(0~20 min)的落淤层厚度较小,入渗中期(20~130 min)的落淤层厚度增加较快,而其厚度增加速率逐渐变小,入渗后期的落淤层厚度稳定增加;随着浑水含沙率的增大,滞留现象越明显,落淤层细颗粒相对含量越少,粗颗粒相对含量越多;滞留层细颗粒相对含量随着含沙率的增加而增多,其物理性黏粒含量显著高于原土壤,特别是在入渗深度为0~1 cm处。  相似文献   

2.
浑水含沙率和泥沙粒度组成对膜孔灌入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通过室内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和4种不同含沙率及4种不同泥沙粒度组成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研究了含沙率和泥沙粒度组成对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含沙率和泥沙粒度组成的联系,定义了相对黏粒含量的概念;基于相对黏粒含量建立了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水平湿润锋运移和垂直湿润锋运移的数学模型,经检验该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提出了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情况下灌水均匀度分析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为浑水膜孔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浑水颗粒级配对一维入渗规律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浑水不同泥沙颗粒级配对入渗规律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垂直入渗试验,选取4种不同物理性黏粒含量的泥沙(5.59%,9.87%,18.43%,39.43%),研究落淤层厚度、湿润锋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变化特征,并测定落淤层和入渗结束后不同深度(0—1,1—2 cm土层)土壤的颗粒级配。结果表明:浑水泥沙中物理性黏粒含量越大,落淤层厚度越大;同一入渗时刻湿润锋运移距离和单位面积累积入渗量随物理性黏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落淤层厚度随时间变化符合幂函数关系(R2 > 0.9),拟合系数随着物理性黏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拟合参数在0.50上下变化。不同物理性黏粒含量下落淤层与入渗泥沙颗粒组成相似,2 cm入渗深度处土壤颗粒组成与原土壤类似;1 cm入渗深度处土壤<2 mm细颗粒含量较原土壤变大,随着物理性黏粒含量的变大,各处理分别增加4.29%,4.92%,7.96%及16.30%。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浑水入渗形成致密层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与致密层形成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带沙是浑水灌溉较清水灌溉的本质区别,为揭示浑水灌溉的节水减渗机制,通过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室内试验,以清水入渗为对照,研究了浑水膜孔灌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湿润体含水率、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随入渗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土壤含水率与湿润锋运移距离之间的量化模型,分别建立了落淤层厚度与入渗时间、滞留层的滞...  相似文献   

5.
浑水含沙率对膜孔灌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研究浑水膜孔灌条件下含沙率对膜孔灌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膜孔入渗试验,设5个含沙率水平(0、3%、6%、9%、12%),观测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湿润体内水分以及NO-3-N和NH4+-N运移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浑水含沙率越大,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小,相同入渗历时内湿润体体积和高含水率区域越小,湿润体内同一位置处土壤含水率越小。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符合Kostiakov模型(R2>0.9,P<0.01);随着浑水含沙率的逐渐增大,入渗系数逐渐减小,而入渗指数基本不变。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和减渗率均与入渗时间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含沙率对减渗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减渗系数的影响来实现。湿润体土壤NO-3-N和NH4+-N含量随着浑水含沙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在膜孔中心附近区域其含量均较高。土壤NO-3-N主要集中分布在湿润半径10 cm范围内,湿润体水平方向及膜孔垂向土壤NO-3-N含量均随着距膜孔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而土壤NH4+-N主要集中分布在湿润半径5 cm范围内,湿润半径5~10 cm范围内的土壤NH4+-N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浑水膜孔灌肥液入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瑞  费良军  陈琳  钟韵 《水土保持学报》2020,34(2):43-49,55
为探究不同浑水含沙率对层状土入渗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研究了以夹砂层位置为5~10cm的层状土条件下清水和不同含沙率的浑水(2%,5%,7%,9%)入渗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规律以及湿润体内土壤含水量分布情况,分别建立了层状土不同含沙率浑水膜孔灌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清水入渗的不同浑水含沙率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浑水含沙率累积入渗量变化趋势一致,但含沙率越大,累积入渗量越小,浑水减渗作用越明显,对应入渗系数越小,入渗指数越大;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含沙率的增大而减小,当水分入渗到壤—砂交界面时,湿润锋在垂向上出现明显停滞,仅在水平方向上随入渗时间不断推进;供水结束后不同浑水含沙率下土壤湿润体内水分主要集中砂层以上,土壤含水量随浑水含沙率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层状土浑水膜孔灌灌溉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浑水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及减渗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浑水灌溉是我国黄河流域引黄灌区灌溉的主要特点,其中浑水中的泥沙含量对土壤入渗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为揭示浑水膜孔灌交汇入渗的减渗特性,通过开展浑水及清水膜孔灌入渗试验,建立了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相对于清水的减渗率及浑水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相对于自由入渗的减渗率与入渗时间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由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量推求浑水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量的模型。结果表明: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较清水的减渗量随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增大幅度慢慢变小,入渗后期其减渗量基本呈线性增加,其减渗率随时间的增大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入渗后期减渗率基本稳定;当入渗产生交汇后,入渗能力明显减小,多向交汇入渗和单向交汇入渗相对自由入渗的减渗率均随入渗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多向交汇入渗相对单向交汇入渗也存在减渗作用,3条减渗率曲线的变化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土壤容重对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揭示土壤容重对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土壤容重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研究了土壤容重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能力、湿润体特征及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土壤容重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模型;建立了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率、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稳定入渗率以及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逐渐减小;在相同入渗时间内,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距膜孔中心相同位置处的土壤含水率减小。该研究成果可为更深入的研究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规律和浑水膜孔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土壤剖面的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文芳  朱云鹏  郭倩倩  党亚爱 《土壤》2019,51(3):578-585
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陕北安塞五里湾流域5种典型植被0~200 cm土壤剖面土壤颗粒大小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及其体积分形维数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土壤PSD的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典型植被群落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为细颗粒(黏粒和粉粒),其中粉粒体积分数占总颗粒的56.82%~71.99%;铁杆蒿草地的细颗粒平均体积分数最大(78.86%),乔木林的最小(65.77%)。5种典型植被群落土壤PSD的体积分形维数介于2.498~2.599,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相同土层深度的分形维数呈现出铁杆蒿草地黄芪草地农田灌木林乔木林的趋势,灌木林和农田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植被群落间差异显著。典型植被土壤PSD的体积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的体积分数和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砂粒的体积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0.05)。  相似文献   

10.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揭示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的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室内浑水膜孔灌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减渗特性以及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基于土壤初始含水率和累积入渗时间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模型和减渗模型。研究表明:当浑水的含沙率和膜孔的直径一定时,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相同时间内的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初始含水率为4.96%,7.43%,10.07%和12.40%的分别较风干条件下的减少了19%,33%,45%和56%,减渗效果明显。通过对含水率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靠近和远离膜孔的部位含水率变化梯度较大,平均含水率梯度达到了2%/cm,而中间部位含水率变化较小,平均含水率变化梯度仅为0.65%/cm。  相似文献   

11.
稻谷烘干过程中的水分扩散特性与品质特性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深入研究稻谷高效均匀化烘干过程中的水分扩散与质量转变耦合特性,该文测定了玉香油粘稻谷经50、65、80℃分别烘干时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检测了以上3种温度分别烘干稻谷的色差、籽粒颖壳断面孔隙率与分形维数及玻璃化转变温度,考察了已烘干稻谷的含水率、硬度、爆腰率、发芽率等过程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玉香油粘稻谷烘干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3.576×10-8e15 684/Tm2/s;随烘干温度增加,籽粒颖壳断面的孔隙率由鲜谷的0.39±0.06依次降为0.22±0.09、0.17±0.04、0.13±0.05,但烘干稻谷的分形维数、色差、玻璃化转变温度则较其鲜谷波动增加;已烘干稻谷的含水率、硬度、爆腰率、发芽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50℃烘干稻谷的爆腰率、发芽率性能优,宜选为稻谷烘干常用工艺温度,研究结果为稻谷高效均化烘干提供了理论与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wenty‐eight agriculturally important Delaware soils were cropped intensively in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There was no consiste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K uptake and percent sand, silt, clay, clay minerals of the clay fraction, K‐feld‐spars of the sand fraction or K‐feldspar weathering of the soils from the A horizon. Only potassium feldspar from the sand fraction and K‐feldspar weathering correlated with K uptake in the soils of the B horizon. This correlation was only significant at the latter part of the experiment when nonexchangeable K was probably the source of plant available K.  相似文献   

13.
仪器测定的猪肉质构性状与感官性状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了分析猪肉感官性状与仪器质构性状间的相关性,并利用仪器质构测定指标建立感官性状的预测模型,采集18头6月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杂交商品猪的背最长肌样品,通过24、72、144 h 3种不同时间嫩化处理得到54份质构性状表现有差异的样品。利用warner-bratzler 剪切力测定、质构剖面分析(TPA)和感官评定,分析了各样品的质构性状,并分析了仪器测定与感官测定数据间的线性关系。大部分仪器测定指标均与感官评定值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主成分-逐步回归法,以仪器测定指标为自变量,感官评定数据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感官硬度、感官弹性和多汁性的预测方程,其中对感官硬度的预测效果较好,方程决定系数(r2)达到0.61;而对感官弹性和多汁性的预测效果较差,方程决定系数(r2)为0.40和0.42。由此明确了猪肉感官性状与仪器质构性状间广泛的相关关系,并采用客观、全面的仪器测定手段和合理的回归方法的优化将肉类感官性状模型的预测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桃下落冲击动力学特性及其与坚实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  腾斌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193-197
随着人们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水果品质检测的研究已得到重视.该文研究的重点是桃下落冲击激励后、分析果实响应信号频谱特征,探讨与响应频谱特性与果实物理参数的相关性.试验采用不同下落高度、质量、坚实度和和贮藏时间,测定并分析了果实的各种响应信号.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同下落高度对响应主频率没有较大影响,而质量、坚实度和贮藏时间的影响则显著.经分析,响应主频率随坚实度的增加而变大、随质量的增加而变小,响应主频率与质量、坚实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桃果实与响应主频率、质量有关的硬度系数与坚实度相关性也较好,可以利用硬度系数来预测桃坚实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该研究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演进逻辑,明确了内涵要义,分析了基本特征,探讨了推进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三农”历史逻辑的必然选择,是党的“三农”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逻辑的必然要求。从内涵特征分析,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普遍具有的农业竞争力强、乡村多功能性强、城乡融合水平强和支持保护力度强等共同特征,也具有鲜明的国情特征、制度特征、任务特征、时代特征、路径特征和本质特征等中国特色。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工程项目为抓手,实施稳产保供固本工程、乡村产业全链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工程、乡村生态循环工程、乡村文化赋能工程、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农民收入提升工程等。研究可为推动“三农”工作及工程化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One of the authors, KUMADA (I), has proposed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humic acids based on their colour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isible and ultra-violet regions. Humic acids can be grouped into four major types by this procedure (A, B, Rp and P types) and evidence for a classification diagram based on the values ΔlogK and RF has recently been presented (2). It is clearly important that the usefulness of this new classification should be investigated by considering othe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umic acids.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风沙化土地葡萄园土壤温度、光照强度、风况及土壤机械组成、养分与水分状况等环境效应,为葡萄园间作套种及设施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瓜嫁接苗生长状况、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黑籽南瓜和西葫芦为砧木 ,分别与津优 1号及农城 4号黄瓜嫁接 ,对形成的 4种嫁接苗和相应的自根苗的生长状况、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瓜嫁接苗的根系发育好 ,重量大 ,最大侧根长度长 ;根 /冠比大 ,壮苗指数高 ,秧苗生长健壮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 ,光合速率大 ;吸收氮磷钾的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黄瓜嫁接苗生长状况、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以黑籽南瓜和西葫芦为砧木 ,分别与津优 1号及农城 4号黄瓜嫁接 ,对形成的 4种嫁接苗和相应的自根苗的生长状况、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瓜嫁接苗的根系发育好 ,重量大 ,最大侧根长度长 ;根 /冠比大 ,壮苗指数高 ,秧苗生长健壮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 ,光合速率大 ;吸收氮磷钾的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经样地调查统计表明,广西崇左生态公园、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白头叶猴栖息地的植被是由热带科属的、具草质(纸质)叶的、中小型的、全缘叶的高位芽植物为主体组成的,原生植被为热带季雨林。但现存植被则是原生植被受不同程度干扰后形成的多种次生植被类型,且都处于向上演替的过程之中,保存最好的是苹婆纯林及其与青檀组成的混交林。研究还表明,只要生境植被保持良好的向上演替,白头叶猴也必将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