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降低澳洲坚果采收成本,提高采收效率,以澳洲坚果主栽品种‘HAES800’和‘HAES294’为材料,在果实成熟期喷施浓度为1.5 g/L、2.0 g/L和2.5 g/L的乙烯利溶液,对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落果情况、落叶情况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方法的促落果效果和使用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品种‘HAES800’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4周后的落果率分别达到94.10%、94.08%和93.67%,而同一时期CK的落果率仅有24.64%;品种‘HAES294’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6周后的落果率则分别达到90.89%、93.17%和91.80%,而同一时期CK的落果率仅有53.27%;相比而言品种‘HAES800’对乙烯利溶液更敏感;建议在生产中品种‘HAES800’和‘HAES294’分别采用1.5 g/L和2.0 g/L的乙烯利溶液进行促落果采收;尽管喷施乙烯利会引起部分落叶,但不会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产生影响。应用本方法可使澳洲坚果采收成本降低25.07%,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栽培的‘早红宝石’甜樱桃进行喷施2%单氰胺、遮荫和2%单氰胺+遮荫等三种不同的打破休眠措施比较,发现喷施2%单氰胺对甜樱桃打破休眠和提高坐果率最有效,与对照相比能提前萌芽5 – 4 d,花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坐果率达到20%。对早红宝石进行单氰胺处理后,甜樱桃叶面积增大,单位新梢叶面积也相应增加,坐果率提高了18.8%,子房发育正常的比例由12%提高到58%。单氰胺处理‘先锋’品种显著增加了先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糖酸比,明显改善了果实的品质,但对其果实硬度和大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化学疏雄对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 )生理生长、成花坐果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黔核7号’为试材,管理一致,修剪强度一致,树势基本一致,且雄花数量较多,座果率稳定的树为对照(CK),设置化学疏雄配方 ETH+GA3(1550mg/kg乙烯利+28mg/kg赤霉素)、DPC+ETH(1550mg/kg甲哌嗡+121mg/kg乙烯利)、LS(0.4%石硫合剂),统计化学疏雄后枝条的数量和类型、成花数和坐果数,计算坐果率,测定叶片和果实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坚果品质。【结果】ETH+GA3、DPC+ETH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黔核7号’的总枝条数、结果枝数和营养枝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09%、63.36%、32.69%;并且,经B处理时其雌花数、坐果数、坐果率以及单青果重,比对照最高提高了30%、45.3%、9%和17.8%;叶片和果实中的不同营养元素含量在 ETH+GA3、DPC+ETH处理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经ETH+GA3、DPC+ETH处理后不明显改变黔核7号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壳厚、出仁率,但能够促进其核仁重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积累,其中,ETH+GA3、DPC+ETH处理均能显著增加了黔核7号的单果重,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1.3%、18.3%。【结论】化学疏雄能够增加黔核7号泡核桃的叶片和果实中养分含量,促进成花和坐果,并提高坚果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化学疏雄对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 )生理生长、成花坐果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黔核7号’为试材,管理一致,修剪强度一致,树势基本一致,且雄花数量较多,座果率稳定的树为对照(CK),设置化学疏雄配方 ETH+GA3(1550mg/kg乙烯利+28mg/kg赤霉素)、DPC+ETH(1550mg/kg甲哌嗡+121mg/kg乙烯利)、LS(0.4%石硫合剂),统计化学疏雄后枝条的数量和类型、成花数和坐果数,计算坐果率,测定叶片和果实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坚果品质。【结果】ETH+GA3、DPC+ETH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黔核7号’的总枝条数、结果枝数和营养枝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09%、63.36%、32.69%;并且,经B处理时其雌花数、坐果数、坐果率以及单青果重,比对照最高提高了30%、45.3%、9%和17.8%;叶片和果实中的不同营养元素含量在 ETH+GA3、DPC+ETH处理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经ETH+GA3、DPC+ETH处理后不明显改变黔核7号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壳厚、出仁率,但能够促进其核仁重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积累,其中,ETH+GA3、DPC+ETH处理均能显著增加了黔核7号的单果重,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1.3%、18.3%。【结论】化学疏雄能够增加黔核7号泡核桃的叶片和果实中养分含量,促进成花和坐果,并提高坚果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华梨1号’梨为试材,于梨花露白的花蕾期和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PBO和40%氟硅唑处理,研究不同脱萼处理对‘华梨1号’梨果脱萼率、座果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PBO和40%氟硅唑处理对于‘华梨1号’梨幼果的萼片脱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喷施12000 倍40%氟硅唑+600 倍PBO处理脱萼效果最为显著,幼果脱萼果率为92.53%;花朵座果率为97.58%,与清水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为0.89,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的果形指数,果形呈扁圆形,提高了果实的整齐度,改善了梨果外观品质;同时显著提高梨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梨果的果肉硬度,提高了‘华梨1号’梨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淹水胁迫下适应性相对较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以‘金皇后’(B1)、‘阿尔金刚’(B2)、‘维多利亚’(B3)、‘巨能551’(B4)和‘巨能耐湿’(B5)为材料,研究了淹水处理对不同苜蓿品种群体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增加,不同苜蓿品种草产量之间差异显著,与0d相比1d淹水处理下B3,B4,B5的产量增加,随水淹胁迫时间的增加产量逐渐下降,而B1,B2则随淹水时间延长持续降低,5d时各品种草产量表现为B5B1B4B3B2;短期淹水对B1,B3,B5株高有促进作用,之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淹水5d时明显高于B2,B4。淹水5d时,B1,B4,B5的叶片数显著高于B2,B3,而B5的生长速率较0d仅降低15.38%,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节间数、分枝数、根长和根重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同时淹水5d时,B5光合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品种,表现为B5B1B4B2B3;而品质上,B1,B4,B5在水淹胁迫后牧草品质均显著优于B2和B3。综上所述,‘巨能耐湿’(B5)在淹水胁迫下抗逆和恢复能力表现较好,群体质量相对较高,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小,适宜在我国淮河以南多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是异花授粉植物,生产上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为探究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汉美’、‘汉香’、‘武当1号’、‘中猕2号’、‘海沃德’5个品种进行了3种不同授粉方式的试验,以自然授粉作为对照,比较了坐果率、畸形果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等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猕猴桃坐果率、单果重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降低畸形果数量,其中以授粉枪+商品花粉(处理3)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喷施叶面肥是提高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明不同叶面肥成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紫花苜蓿优质高产的叶面施肥方案,本试验以生长第2年的‘东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Dongnong No.1’)为材料,在春季返青期一次性土壤施肥基础上,于刈割前20天分别喷施苜蓿专用叶面肥(自主研制,专利申请号:201810124670.2)、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尿素+0.1%硫酸亚铁+0.05%钼酸铵、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亚铁+0.05%钼酸铵,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亚铁+0.05%钼酸铵这7种叶面肥(分别简称叶面肥A,B,C,D,E,F,G),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每年刈割3茬,观测不同叶面肥对‘东农1号’紫花苜蓿高度、茎叶比、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均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垂直高度、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其中叶面肥G处理下,全年总干草产量达14 595.81 kg·hm-2,比对照提高17.70%;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5.43%,比对照提高3.12%。叶面肥A处理纯增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分别达2 414.57元·hm-2和2.63,是叶面肥G处理的2.65倍和8.77倍。经过综合比较分析,在寒地黑土农区喷施紫花苜蓿专用叶面肥(A处理)相对投入较少,产出较多,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李晶  南铭  刘彦明  张成君  任生兰  边芳 《草地学报》2023,31(4):1089-1098
本研究以13个饲草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连续3年进行产量、品质及饲喂性能综合评价,为甘肃中部地区饲草燕麦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燕麦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受年际、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影响极显著(P<0.01),穗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31.21%,叶片数和茎节数平均变异小于5%;不同品种间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相对饲用价值、相对饲草品质、产乳净能与饲草分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张燕四号’相对饲用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最大,分别为126.18,178.99,‘白燕7号’饲草分级指数最大,为35.01 MJ·d-1,13个燕麦品种产乳净能值平均为7.08 MJ·kg-1,达到特级饲草标准。结合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建线性评价函数模型,得出‘陇燕3号’‘坝燕6号’‘定燕2号’‘张燕四号’与‘白燕7号’产量稳定,饲喂性能突出,适宜推广并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贵州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速度。[方法]本试验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药剂浸泡、环剥+萘乙酸药剂浸泡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枝条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环剥+药剂处理对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8%,新稍数量较对照多3.9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18cm;采用环剥处理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19.4%,新稍数量较对照多3.3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14.16cm;采用萘乙酸药剂处理后,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14.2%,新稍数量较对照多2.5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3.92cm。[结论]采用环剥+药剂处理后进行嫁接,澳洲坚果成活率较高,可以为贵州澳洲坚果种苗繁育可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6a 26份澳洲坚果种质为试材,采集澳洲坚果叶片,测定其氮、磷、钾含量,并选择类间平均连锁法和欧氏距离平方测量技术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为澳洲坚果不同种质差异化养分管理及选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澳洲坚果种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氮以B3/74、344为最高,114最低;磷以116为最高,114、cronventure、294、109、DAD含量最低;钾以桂热1号、O.C.为最高,B3/74、H2、119含量最低。26份澳洲坚果种质按氮、磷、钾养分在阀值为6.9、7.0、5.5时分别可聚类为5、4、4个类群。  相似文献   

12.
南铭  景芳  边芳  任生兰  刘彦明 《草地学报》2020,28(6):1635-1642
本试验对6个裸燕麦(A.nuda)品种的农艺性状、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适宜甘肃中部引洮灌区生产利用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6个裸燕麦农艺性状、群体形态、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草莜1号’平均株高125.5 cm,实际倒伏率最高,鲜草与干草产量分别为36 835.1 kg·m-2,6 733.6 kg·m-2;‘燕科2号’抗倒伏,种子产量最低,为1 811.2 kg·m-2。‘远杂2号’种子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最高,分别为3 382.5 kg·m-2,62.2%和35.5%,但相对饲用价值最低,为91.60。‘草莜1号’相对饲用价值和饲草品质最高,分别为123.33和173.45。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得出‘草莜1号’适宜在该地区生产饲草,‘远杂2号’适宜在该地区生产种子,‘定莜8号’适宜粮饲兼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坝莜3号’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3.
张成君  任生兰  边芳  黄凯  陈富  杨洁  张明  刘彦明 《草地学报》2022,30(11):3082-3089
本研究对9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产利用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均属于中熟型,在当地均能成熟;9个燕麦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迪燕1号’的株高和穗长最高,分别为150.00cm和30.50cm,但种子产量最低,为1734.20kg·hm-2,穗粒数和穗粒重均以‘魏都莜5号’最高,分别为128.4粒和2.84g,‘晋燕17号’的种子产量和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2500.00kg·hm-2和53.68%,但粗蛋白含量最低,仅为15.95%,‘张莜8号’的千粒重最高,为28.20g,粗蛋白含量以‘张莜9号’最高,达18.75%,‘坝莜18号’的β-葡聚糖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4.37%和6.3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与籽粒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晋燕17号’‘魏都莜5号’‘迪燕1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在乌兰察布地区旱作条件下推广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对12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在乌兰察布地区的产量性状差异较大,‘白燕1号’‘百事’‘摩登’和‘麦迪逊’4个品种的鲜草产量超过了20 000 kg·hm-2,干草产量‘麦迪逊’最高达5 892.23 kg·hm-2,干鲜比最高的是‘迪昂’和‘优牧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迪昂’‘悍马’和‘优牧1号’,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莫妮卡’,中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悍马’,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为‘悍马’和‘莫妮卡’。叶占比对于燕麦品质的影响显著,与粗蛋白和相对饲喂价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6个指标中权重系数排在前5位分别是茎粗、株高、干草产量、穗占比和粗蛋白含量。综合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表现,兼顾高产优质,乌兰察布地区推荐‘悍马’‘迪昂’和‘优牧1号’。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e)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于2020年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乳熟期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燕麦品种的株高为61.10~121.76 cm,鲜草产量为15 757.87~37 685.50 kg·hm-2,干草产量为3 443.67~6 425.91 kg·hm-2,在内蒙古赤峰地区,10个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甜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的是‘白燕3号’。2)不同燕麦品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分别为11.75%~15.45%、50.69%~53.42%和26.82%~32.65%,‘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达到特级干草标准。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是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种,且适合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景芳  南铭  刘彦明  陈富  边芳  任生兰  张成君 《草地学报》2023,(10):3174-3184
为探讨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燕麦(Avena sativa)饲草产量、品质、倒伏及病害的影响,本研究以国外引进改良品种‘定引1号’、自育品种‘定燕2号’、国内引进品种‘白燕7号’为试验材料,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3个种植密度的田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燕麦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同密度下‘定引1号’的干草产量最大;不同品种间株高差异显著,而密度对株高的影响较小;分蘖数和茎叶比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其中‘白燕7号’的分蘖数和茎叶比最大;燕麦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而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呈升高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燕麦的倒伏和病害发生程度逐级增大;3个燕麦品种中,‘白燕7号’抗倒伏性好,‘定燕2号’抗病性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适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品种为‘定燕2号’,其最适种植密度为450株·m-2。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陇西半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文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在4个播期(5月6日、5月16日、5月26日、6月5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互作对燕麦的干草产量、种子产量和饲草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P < 0.01)。28个处理相比较,5月26日种植的‘梦龙’干草产量最高,为13 550.80 kg·hm?2;6月5日种植的‘莫妮卡’种子产量最高,为2 147.31 kg·hm?2;5月26日种植的‘青燕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94%。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5月6日种植的‘陇燕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5月26日种植的‘梦龙’。通过系统聚类将28个处理根据干草产量、种子产量、饲草粗蛋白含量聚为四大类。综上,在陇西半干旱山区选择适宜的播期种植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15年种植于南京地区的4个北高丛优良蓝莓品种‘钱德勒’、‘甜心’、‘布里吉塔’和‘埃利奥特’的生长量、物候期以及果实外观和品质特征的调查发现,结果发现,布里吉塔和埃利奥特的适应性较强,生长量大,坐果率高,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钱德勒和甜心的适应性中等,坐果率及产量中等或偏低。甜心属于极早熟品种,5月下旬成熟,钱德勒和布里吉塔属于中熟品种,6月上旬成熟,埃利奥特属于晚熟品种,6月中旬成熟。钱德勒和布里吉塔属于大果,甜心属于中果,3个品种的鲜食品质极佳,感官评分在南京地区种植的近60个品种中名列前茅。埃利奥特属于中果,鲜食品质中等。综合来看,布里吉塔在南京地区适应性好,果实品质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钱德勒和甜心的果实鲜食品质极佳,但适应性中等,可少量种植,埃利奥特的适应性较好,果实品质中等,可酌情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宁夏雨养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于2019–2020年在宁夏隆德县许沟村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1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星618’的株高最高(313.2 cm);‘SN211’的叶片数最多(15片·株-1);‘金刚50’的鲜草产量最高(99 822.9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淀粉含量大于30%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银玉238’、‘SN211’、‘文玉3号’;茎秆糖锤度表现最优品种是‘银玉238’(9.14%);粗蛋白含量表现最优品种是‘百绿2900’(11.69%);‘金刚50’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9.72%),相对饲喂价值最高(144.92)。PCA综合评价得分居前5位的品种分别为‘SN211’、‘宁单46’、‘种星618’、‘金刚50’、‘文玉3号’,其中‘金刚50’、‘宁单46’、‘文玉3号’产量和品质最佳。因此,‘金刚50’、‘宁单46’、‘文玉3号’适宜在宁夏雨...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本研究以10个小黑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参试品种(系)的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晋饲草1号’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牧草粗脂肪含量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45.55 cm, 11 894.16 kg·hm-2,1 036.09 kg·hm-2,1.35%和6.72 t·hm-2。小穗数和穗粒重均以‘石大1号’最高,分别为34.10个和3.13 g;籽粒粗蛋白含量以‘鉴47’最高(15.07%)。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可聚为三类,主成分综合排名前三的品种(系)分别为‘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因此,‘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适宜作为饲料型小黑麦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