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兆军 《果农之友》2009,(7):30-30,33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市部分葡萄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20%~40%。白腐病和炭疽病则是直接导致葡萄烂果的最主要因素,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防治等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宝鸡市部分葡萄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20%~40%。白腐病和炭疽病则是直接导致葡萄烂果的最主要因素,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防治等谈点看法,供生产者参考:1葡萄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3.
成都龙泉山脉沿线一带是四川巨峰葡萄主要产区,该产区包括龙泉驿区生产葡萄的大部分乡镇和双流县部分乡镇。2010年6—7月,该产区大范围发生缩果病(又称气灼病),表现为果粒发黑皱缩,果穗严重掉粒,严重的葡萄园产量损失约40%,产值损失约70%,少部分葡萄园甚至绝产。可以说,缩果病大发生是2010年成都葡萄产区的标志性事件。现就该病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澳大利亚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为16.3万hm2,总产量约170万t,低于2008年的180万t。其中,红葡萄品种占全部种植面积的61%。南澳大利亚州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酿酒葡萄产区.2009年该州酿酒葡萄产量预计为74.8万t;  相似文献   

5.
<正> 紫藤果袋研究所在国内外果树权威的指导下,专业生产苹果、梨、葡萄等果实专用袋,并于2001年率先推出黄金梨专用袋(两次套袋:小蜡袋+大袋)、大果水晶新型专用袋,经过3年生产实践检验表现优异,葡萄专用袋在我国大部分葡萄产区均有十分出色的表现,深受广大农户的称赞。  相似文献   

6.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市部分葡萄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20%~40%。白腐病和炭疽病则是直接导致葡萄烂果的最主要因素.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烂果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1葡萄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又称葡萄疮痂病、葡萄鸟眼病等,各产区均有发生,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幼果、叶片、叶柄、果梗、嫩梢等均可受害,萌芽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生。1)果实染病。多在果实着色前绿果期感染。开始时产生深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  相似文献   

8.
由河南科技报社、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部果产区葡萄标准化生产研讨会”4月6日在郑州果树所召开,来自中部果产区的技术人员及果树栽培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是在“红提葡萄质优价高,中部果产区面积迅速扩大,但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造成葡萄病害严重,实现优质丰产的难度大”的背景下召开的,目的是通过培训、研讨、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优质丰产,增加经济效益。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过国南研究员到会祝贺,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五位研究人员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9.
巨峰葡萄不同负载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是我国北方鲜食葡萄产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其栽植面积约占鲜食葡萄栽培总面积的80%以上.但是近年来随着巨峰葡萄产量的增加,生产效益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甚至出现"卖果难"的现象.据调查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太高,果实品质差.控制产量、提高品质已成为当前巨峰葡萄栽培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生产者根据葡萄园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负载量是促进生产优质葡萄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巨峰葡萄产量指标都有明确规定.日本要求666.7 m2产量控制在1200-1500kg.我国的山东、河北等一些葡萄产区要求1 400~1 500kg,最高不能超过2000kg.为了摸清辽西葡萄产区适宜的负载量,我们于2003年进行了此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穗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在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北方产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0%~20%,病害流行严重的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1危害特征主要危害葡萄的果实、新梢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碱较近的果梗开始,初期呈水渍状灰褐色病斑,逐步变为红褐色,边缘为不明显、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很快蔓延到果粒。果粒发软、腐烂,表面密生灰白色渐变黑色小点粒,  相似文献   

11.
葡萄果实日烧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王新华(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321000)葡萄日烧病是江南葡萄产区常见的生理病害之一,受害果粒最初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豆粒大小的斑块,后病斑扩大,表皮皱缩,形成椭圆形淡褐色凹陷的坏死斑,果粒受害处易遭受炭疽病菌及其它果...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日灼病是我国各葡萄产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生理失调症,它的发生与温度、光照等有密切关系,果面高温与太阳强光辐射是诱发日灼病的直接原因。气温、风速等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果面温度,与日灼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葡萄日灼病发生时,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坏死斑块,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常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1日灼病症状日灼病的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日烧型(日伤害型)、气灼型(热伤害型)、混合型。  相似文献   

13.
我县是葡萄栽培的新区。1983年夏,为了填补水果生产的空缺,重庆市组织了对长江流域葡萄产区的考察和学习,寻求适合南方高温多湿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以便引种栽培。同年冬季,我县从上海农科院首批引进36个葡萄品种,成片扦插试种。1985—1986年,对筛选出的北醇、白香蕉、巨峰、康拜尔早生等4个比较丰产、抗病的葡萄品种,育苗繁殖10余万株,在县内推广栽培。1987—1988年,我们又从上海、郑州等地第二批引进红富士等10个大果型  相似文献   

14.
一、2011年葡萄产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特点 栽培面积持续增长,预计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2011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延续了2010年的增长势头。预计2011年全国葡萄总产量与2010年(855万t)基本持平,其中,辽宁、河南及山西等主产省葡萄产量增幅较大:南方产区和西南产区的葡萄产量增加明显;山东、新疆等葡萄主产区由于低温冻害导致葡萄大幅度减产,吐鲁番地区受低温冻害影响最大,葡萄产量减产超过30%,新疆葡萄产量与去年相比减产30万t左右,山东产区葡萄减产在20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5.
葡萄房枯病又叫粒枯病、轴枯病及烂弦病等,以危害葡萄果粒、果梗及穗轴为主,严重时也危害叶片。1998年夏季因雨量过大,且绵延时间较长,引起河北省东北部葡萄产区房枯病大发生,给广大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生产上参...  相似文献   

16.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2005年福建省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发生特点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葡萄白腐壳霉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主要危害果  相似文献   

17.
葡萄短须螨又名葡萄红蜘蛛,属叶螨总科Tetrany chojdea,细须螨科Phytopiplpidae,短须螨属Brevipalpus。是山东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干1965年定名的。 葡萄红蜘蛛1962年曾在本站发现过,但当时数量少,没有引起注意。近几年来,为害逐渐严重。目前我省济南、泰安、张店、烟台、平度大泽山等各葡萄名产区普遍发生。该红蜘蛛主要为害葡萄,以幼虫、成虫先后在嫩梢基部、叶柄、叶片、果便、果穗及至付梢上为害。叶片受害后,叶面呈现很多黑褐色的斑块,为害严重时焦枯脱落;果穗受害后,果梗、穗轴呈黑色,组织变脆,极易折断;果粒前期受害,果面呈现铁锈…  相似文献   

18.
"泽香"葡萄避雨与延迟(促成)栽培,是大泽山鲜食葡萄产区采用的一种设施栽培新模式。它与促成栽培相反,在生长后期进行覆盖防寒,延长葡萄果实生长期和延迟成熟和采收期,代替葡萄贮藏保鲜。目前,延迟栽培的成熟技术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2012年平度市果  相似文献   

19.
葡萄日烧病是葡萄产区常见的生理病害之一,受害果粒最初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豆粒大小的斑块,病斑逐渐扩大,表皮皱缩,形成淡褐色凹陷坏死斑,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1影响日烧病发生的因素11发生时期葡萄日烧病自7月上中旬在果穗上陆续发生,8月份达发病高峰,9...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9月中旬,桂林市天气酷热无雨,桂林市区及各葡萄主产县水果批发(以及零售)市场上,葡萄供过于求,价格一跌再跌,销售进度迟缓。导致今年9月中旬桂林市葡萄价跌滞销的主要原因:由于7月下旬至8月底持续高温干旱而紧接着5-6天的中大雨天气,导致桂林市资源县等葡萄产区的接近成熟期的大面积葡萄裂果,为不让裂果粒腐烂影响健康果,必须及时剪除裂果,果农只好提前摘除果袋,大多数果袋已被风雨严重剥蚀,无法再套回果穗,葡萄果穗裸露,此时不宜使用杀虫剂,蜜蜂和果蝇为害严重。9月中旬的持续高温,裂果腐烂速度加快,蜜蜂和果蝇暴发,果农纷纷抢采葡萄,致使葡萄大量集中上市,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