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新冬38号是新疆农四师农科所以(矮秆916×9133)F1与伊农16于2001年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7-2010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冬小麦北疆片区域试验及北疆片联合生产试验,代号为0138,2011年9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11007。1特征特性冬性,早熟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期266d;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越冬性好。株高78.9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较强。株型紧凑,叶片上挺,叶舌绿色,叶  相似文献   

2.
王彩荣 《中国种业》2014,(12):80-80
新冬42号是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5年以83113为母本、高品2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3年9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麦2013年04号。适宜伊犁河谷各冬麦区种植,也适合自治区北疆冬小麦区种植。1品种来源新冬42号是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5年以83113为母本、高品29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新冬33号是新疆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研究中心粮食油料作物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多年系谱选育的高产、抗倒、抗病、适应性强的冬小麦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0905号.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新品种新春3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8-3-9是新疆兵团农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永良11号为父本、本所高代材料97-18为母本,杂交后经南繁加代,系统选育而成.2009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0903号,并被命名为新春32号.该品种属中强筋小麦,在2007-2008年的特殊年份中产量水平与新春6号相当或略高于对照.最高667m2产量达600kg以上.  相似文献   

5.
新冬30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采用有限杂交方法选育的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于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合北疆各冬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新冬27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和兵团种子管理总站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高代品系,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7.
新春21号是新疆兵团农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以高蛋白小麦NS-23-3为父本,946为母本,杂交后,经南繁加代、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新审麦200607。是我区第一个自己培育的优势强筋小麦新品种,为新疆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提供了优势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新春16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小麦研究 室于1997年以86-26B为母本,93鉴29为父本,进 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南繁北育育成的高产、 优质、抗病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原代号为9710, 2004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9.
新冬27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总站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高代品系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宜乌伊公路沿线冬麦区播种或者在积雪稳定、热量资源丰富的北疆冬麦区,作前茬实施“一年两熟”耕作制。于2005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0.
新陆早40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2001年利用优选97185作母本,以杂交后代(D256×SW2)F2作父本,复合杂交,经定向选择南繁北育培育而成。2009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6号。  相似文献   

11.
新冬41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油料作物研究所和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审定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本文从播前准备、播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结合新冬41号在生产中滴灌模式阐述该品种的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莘州158是山东省莘县种子公司于2002年以莘系5812为母本、莘系1101为父本选育的玉米一代杂交种,母本莘系5812为(M017/8112)/5003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莘系1101为昌7-2/LX9801自交三代后又回交LX9801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该杂交种在山东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67m^2产量2004年613.0kg、2005年573.1kg,分别比对照掖单4号和郑单958增产14%和4.9%。该品种于2006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06016号。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新春41号是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以H101为母本、C8501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经过多年多点试验,于2013年9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新审麦2013年02号。新春41号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在北疆春麦区、尤其是高寒干旱春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秦代锦  龚桥 《种子》2006,25(10):90-90,98
川香优2号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选优质香型不育系川香29A为母本,自育优质强恢复系成恢17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授权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营。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3051)。2002年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AN2002030.5)。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冬22号在阿勒泰地区于2014年进行推广种植种植至今,平均单产分别为500~550 kg/667 m~2,本文通过对冬小麦新冬22号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滴灌栽培种植技术进行总结,探索出了一套适宜滴灌冬小麦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彩棉13号(原系号石彩2)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育特早熟、高产、抗病深棕絮品系石彩1为母本.优质美棉8073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病圃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于北疆、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新冬36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2011年8月审定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本文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对新冬36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播前准备、播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新冬37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疆九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于2012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审定。本文从新冬37号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产量表现三个方面对新冬37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播前准备、适播期、生长发育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和适期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洲元9369是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科研中心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系。2007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2007040号。2007年9月申请农业部品种权保护。该品种株高80~85cm,中熟,性状优良,长芒、白壳、白粒、子粒饱满,抗倒、抗病、抗寒性较好。一般667m^2产650kg左右。该品种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小麦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培育高产、高效且稳产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快新疆北部冬小麦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对 2020-2023 年度参与九圣禾新疆优质小麦品种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的 12 个参试品种,从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抗倒伏能力、抗病性及稳产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 2020-2023 年度的区域试验,新粮 207、石冬 1131、九圣禾 D1608 和兴木 2110 连续 3 年粒色、粒质、籽粒饱满度、落粒性、抗白粉病、抗锈病能力均与对照新冬 18 号(CK1)相当,表现出了较好的农艺性状和抗倒伏能力;在 3 年试验中,新粮207、九圣禾 D1608 和兴木 2110 均较 2 个对照品种增产,较新冬 18 号(CK1)增产 3.24%~12.30%,较新冬 33 号(CK2)增产6.78%~13.46%,石冬 1131 较 CK2 增产1.46%~11.41%。因此,新粮 207、九圣禾 D1608、兴木 2110、石冬 1131 可以在新疆北部进一步扩大种植示范面积,以期加快品种审定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