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幼虫排粪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牛幼虫排出的虫粪在指示天敌寻找寄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光肩星天牛幼虫发生期定期收集幼虫虫粪的方法,首次研究了林间天牛幼虫排粪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前,排粪总量呈现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单个排粪孔的日平均排粪量为(0.030 2±0.002 1)g,单排粪孔的日最大排粪量可以达到0.319 4 g。同时研究了幼虫排粪量与寄主树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水量和排粪孔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无论是各个排粪孔的排粪总量还是日均最大排粪量,均与排粪孔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与其他几个因子无关。通过在树干上缠绑胶带形成的微栖境,采集到了光肩星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成虫,表明花绒寄甲的发生与寄主天牛的发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我国对森林危害和威胁最严重的病害,控制其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手段。作者发现的松褐天牛深沟茧蜂(Iphiaulax monochamusi Yang)是寄生松褐天牛中老龄幼虫的重要天敌。为明确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解剖46株松褐天牛危害致死的马尾松,调查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马尾松、松褐天牛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研究表明:寄主树木的高度、胸径和树龄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没有显著影响,松褐天牛的数量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亦没有显著影响,而松褐天牛幼虫龄期和松褐天牛幼虫在树干上的位置显著影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松褐天牛龄期呈显著正相关,其偏好寄生3~5龄幼虫;就天牛在其危害寄主树木上的位置而言,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偏好寄生马尾松主干上部和在韧皮部危害的松褐天牛幼虫,其对位于马尾松树干上部的寄主幼虫寄生率最高,达27.38%,对在韧皮部生活、危害的寄主幼虫寄生率为20.18%,显著高于位于木质部生活的寄主幼虫寄生率(5.46%)。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的关键环境因子是寄主树木的坡位和其它天敌寄生率,其中,坡位与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呈显著正相关,其它天敌寄生率与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以上研究初步明确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害虫和天敌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利用该重要天敌控制松褐天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树种云斑白条天牛的成虫补充营养行为、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的比较,探讨不同寄主对成虫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比较幼虫取食毛白杨和美国红木岑2种寄主树种的云斑白条天牛成虫外形特征及雄性生殖器结构差异,利用选择性取食试验,观测这2类云斑白条天牛成虫对美国红木岑、野蔷薇、美国山核桃、日本珊瑚树及毛白杨5种寄主植物嫩枝的取食行为及交配行为,最后基于COI基因分析二者间遗传多样性差异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1)幼虫取食美国红木岑的云斑白条天牛和幼虫取食毛白杨的云斑白条天牛外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幼虫取食美国红木岑的云斑白条天牛雄虫腹部末端窄,呈钝角内凹状,毛稀疏,雌虫腹部末端呈弧形内凹,底部中央缺刻不明显,而幼虫取食毛白杨的云斑白条天牛雄虫腹部末端宽,呈弧形内凹状,密被毛,雌虫腹部末端呈平截状,底部中央具有明显缺刻;两者生殖器差异不明显; 2)幼虫取食美国红木岑的云斑白条天牛成虫仅取食美国红木岑嫩枝,而幼虫取食毛白杨的云斑白条天牛可取食野蔷薇、美国山核桃和日本珊瑚树3种植物嫩枝,偏好顺序为野蔷薇美国山核桃日本珊瑚树; 3) 2个种群的天牛雌、雄成虫之间可相互交配,平均交配次数较同类群间存在差异但不显著(P0.05); 4) 2个不同寄主源的天牛种群存在明显遗传分化,分化指数Fst=0.814(P0.001),变异分化主要来源于种群间(83.19%)。【结论】幼虫的取食经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和生境异质性可能对云斑白条天牛成虫补充营养行为及种群遗传分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几种天牛纤维素酶的来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蒋书楠  殷幼平 《林业科学》1996,32(5):441-446
测定3种常见天牛: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和桔褐天牛(NedezhdiellacantoriHope)消化道纤维素酶活性,发现几种天牛幼虫均有完整的纤维素酶体系,即C1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能真正消化利用食物中的纤维素成分;以微晶纤维素(M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几种天牛肠液,未发现纤维分解真菌及能分解MC的细菌;肠道解剖及肠组织切片未发现特殊的共生菌囊及含菌细胞;比较天牛的纤维素酶与常见真菌纤维素酶的性质相差甚远。因而认为所研究的几种天牛其纤维素酶均为其自身分泌的内源性酶而不是来源于其它生物。  相似文献   

5.
云斑天牛(白条天牛、大钻心虫)Batocera horsfieldi Hope,属鞘翅目,沟胫天牛科。为害的树种甚多,在湖南主要为害杨树、枫杨、垂柳、旱柳、女贞、油桐、泡桐等。成虫取食嫩枝、嫩皮、使枝条枯死;幼虫一般在2米以下的树干部  相似文献   

6.
我省发现国槐危险性新害虫——锈翅粒肩天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锈翅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文献记载分布河南、江苏、福建、贵州、四川各省局部地区。我省森林病虫普查中曾发现成虫,但寄主不详。文献记载锈  相似文献   

7.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传播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主要的媒介昆虫,被列为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通过用不同配方的人工饲料对该幼虫进行初步饲养研究表明,配方Ⅰ~Ⅷ8种人工饲料均可以将松褐天牛从幼虫饲养到成虫,以配方Ⅵ的人工饲料饲养效果最好,其次是配方Ⅰ和Ⅱ,配方O的饲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病虫害是绿化植物生长、生存的大敌,特别是天牛一类的蛀干害虫,极易为害在盐碱地生长的垂柳、龙须柳等先锋树种。现将防治褐天牛的有效办法介绍如下: 褐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鞘翅目,天牛科,又名桑天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为害杨树、柳树以及桑、刺槐、榆、海棠、悬铃木等树木。褐天牛2年-3年完成一代,幼虫在木头里过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为害,5、6月为害严重。幼虫在木质部内由上而下蛀食,每隔一段凿一个排粪孔,与外面相通,往外面排出红色虫粪,流出红色液体和木屑,常引起木材腐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造成树木枯枝败顶。6月幼虫老熟,在隧道内化蛹,蛹期约1个月。7月成虫羽化外  相似文献   

9.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室内及林间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效果,采用松褐天牛幼虫接种花绒寄甲幼虫、卵块,以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的方法,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室内及林间寄生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6头花绒寄甲幼虫,平均校正寄生率为(85.39±4.61)%;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花绒寄甲卵30粒,平均校正寄生率为(90.00±0.00)%。林间在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虫害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总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5.90%和54.74%。在室内条件下,花绒寄甲幼虫对于近距离处的寄主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而在林间,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作用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Xiao et Wu防治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虫蜂比为1∶5时,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可达40%~70%;按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管氏肿腿蜂为1∶5和1∶10的比例分别放蜂,寄生率分别为48.3%和68.9%,寄生率随着放蜂量的增加而提高,最佳放蜂时间为8月中旬,其校正寄生率为55.54%,明显地高于9月份。  相似文献   

11.
47年前,王涛带着“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以第一志愿考入了绿色人才的摇篮——北京林学院。把一颗赤子之心交给了绿色事业。“志愿黄河流碧水,着手赤地变青山”这既是王涛的理想,也是王涛的誓言。  相似文献   

12.
桑粒肩天牛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殷幼平  程惊秋 《林业科学》1996,32(5):454-459
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幼虫肠道内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以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活性最强、β-1,4-葡萄糖苷酶次之,外切-β-1,4-葡聚糖酶(C1酶)最弱、测定了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二者的最适作用PH值分别为4.4和5.6;最适作用温区分别为30℃—45℃和45℃—50℃;Cx酶经50℃处理2h酶活性仅下降18.8%,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完全丧失。9种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都无明显激活作用,相反,除Hg++和Pb++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外,Mn++和Cu++即使在0.005mol/L低浓度下,对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对今后开发酶抑制剂用于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诱饵树防治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贤开  雷永春 《林业科学》1992,28(5):466-470
湖南省洞庭湖区的欧美杨、黑杨林,从苗期至成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桑天牛(Apriona germari)为害,轻则生长受抑,重则死亡,为此,我们根据桑天牛成虫具有补充营养的特性,于1985—1988年在广州军区南湾湖农场,开展了以诱饵树招引诱杀桑天牛成虫的大面积试验工作。一、研究方法及结果 (一)成虫补充营养与产卵量及寿命的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建园  秦锡祥 《林业科学》1992,28(2):170-174
云斑天牛[Batocer horsfieldi(Hope.)]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长期以来,对云斑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但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培育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是防治云斑天牛危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抗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的5月和6月,国际社会关于森林的讨论格外热闹。联合国森林论坛第五次会议和全球林纸峰会相继召开,从政府、产业、企业到民间团体,各个层面都对全球森林的保护和利用展开了对话和协商。会议的结果或许不尽如人意,但讨论本身已引起了全世界对森林命运的关注。现状:全球森林  相似文献   

16.
桑粒肩天牛3种纤维素消化酶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桑粒肩天牛唾腺匀浆、肠道分段冰冻切片后抽提,测定各部分内切-β-1,4-葡聚糖酶(Cx),纤维二糖水解酶(CHB),β-1,4-葡萄糖苷酶在肠道及唾腺中的酶活与分布。结果发现97.13%的Cx酶,95.7%的β-1,4-葡萄糖苷酶的97.03%的CHB酶存在于桑粒肩天牛中肠,唾腺中没有检测到酶活性,结合天牛消化道形态和组织学特征,证明桑粒肩天牛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是内源性的。  相似文献   

17.
三种新型微胶囊防治桑天牛成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天牛是杨树黑杨派天性系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成虫必须在桑、构树上进行补充营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研究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杀螟松等三种微胶囊剂在成虫羽化期喷洒于桑、构树上毒杀成虫,雨季残效均在15天以上;无雨时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微胶囊长达30天以上,杀螟松微胶囊可达15天,均比相应的乳油要好。  相似文献   

18.
我站在蒙古高原的最高处,望着鄂尔多斯历尽沧桑的土地。她静静地躺在黄河“几”字形的臂弯里,西、北、东三面为母亲河环绕着,鄂尔多斯此刻像一个甜睡的婴儿。黄沙漫天的噩梦过去了,睁开双眼,是一个绿树蓝天的世界。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经历了太多。她在诉说。沧海桑田,草原化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墨天牛是一种危害马尾松等林木的虫种,成虫又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近些年来,该虫在我国扩散速度很快,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本文系统综述了松墨天牛在我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条件、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对该虫今后在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制定该虫综合防治策略和方案也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选育材性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国  韩一凡 《林业科学》1991,27(3):284-288
格性直接影响木材的用途及其经济价值。材性育种已成为现代林木育种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是主要的两个材性特征,往往是林木材性改良的两个性状。木材密度直接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木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直接影响纸浆和纸的质量。研究木材密度和木材纤维特性的遗传变异规律,有助于指导林木材性育种工作。本文报道I-69杨×I-63杨F1杂种无性系木材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