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414±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099.5±2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070.5±2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414±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 099.5±2 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 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 070.5±2 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 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 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色板对蔬菜害虫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0种不同颜色诱虫板对上海青蔬菜目标害虫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蔬菜害虫和非靶标昆虫对不同色板具有不同趋性,黄曲条跳甲和桃蚜对黄板趋性较强,诱虫量分别为240头/d·m~2和86.33头/d·m~2;小菜蛾对白板的趋性较强,诱虫量为44.00头/d·m~2;白粉虱对灰板趋性较强,诱虫量为128.33头/d·m~2;瓢虫、草蛉对黄板的趋性均较强,诱虫量分别为28.67头/d·m~2、8.33头/d·m~2、蜂蚊蝇等其他昆虫对绿板、黄板的趋性较强,诱虫量分别为41.33头/d·m~2和35.33头/d·m~2。由于天敌昆虫瓢虫和草蛉对黄板趋性较强,建议适当选用白板或灰板替代黄板诱杀蔬菜害虫,以避免对天敌昆虫的杀伤。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悬挂高度和密度的粘虫黄板在番茄田间进行捕杀害虫防控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基地生产中以悬挂高度120 cm、悬挂525张/hm2粘虫黄板的效果最好。说明掌握粘虫黄板在番茄基地上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粘虫黄板诱集害虫的效果,减少病虫害防治物资的投资,节约农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灯板药“三位一体”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安装杀虫灯的距离高度以及使用时段、黄板及黄板+诱芯、农药以及生物农药使用等方面总结了杀虫灯、黄板和农药"三位一体"防治小菜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黄板诱捕是美洲斑潜蝇种群动态监测及防治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市场上黄板种类多、价格不同,使农户对黄板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本研究针对黄板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于2014年在云南省建水县芹菜田中开展了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诱捕试验,比较目前市场上几种黄板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加诱芯黄板(处理A)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最好,相同时间内诱集虫量分别是不加诱芯黄板(处理B)的1.4倍,是高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黄板(处理C)及自制黄板(处理D)的2.3倍和6.7倍。同等用量下,处理A的使用成本分别是处理B、处理C和处理D的1.4倍、2.2倍和3.3倍。综合诱捕效果及使用成本,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加诱芯黄板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最好,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黄板对温室黄瓜2种害虫的防效及对农残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目光温室黄瓜斑潜蝇和白粉虱为例,研究了黄板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密度的诱虫效果和对农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斑潜蝇成虫的诱杀量以在黄瓜植株中上部居多,白粉虱成虫则以中下部的诱杀效果较好;在目光温室的中后部诱杀的两种害虫数量多。田闻放置黄板的数量以450片/hm^2较为经济有效。害虫初发期使用黄板,能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3次,可达到单纯使用杀虫剂的防效,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9.
系列粘虫板对美洲斑潜蝇和温室白粉虱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系列粘虫板对美洲斑潜蝇和温室白粉虱成虫的趋色性进行试验的结果显示:黄色和黄绿色对两种昆虫诱虫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美洲斑潜蝇119头/板、88头/板,温室白粉虱195.67头/板、180.33头/板,其次是浅黄、橘黄、深黄。并就黄板在温室内的设置高度、方向以及黄板面积大小、黄板制作形状对诱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以黄板下端高于植株顶部15 cm,板面东西方向,圆柱形诱集效果最佳,每块黄板面积大小对诱集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惠阳区菜场对上海青(青梗菜)开展了黄板和昆虫信息素复合技术诱虫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黄板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诱捕效果,每块黄板诱捕成虫分别为1643.12 036.1头,黄板加信息素诱虫量比单独使用黄板增加23.6%,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小菜蛾、蚜虫、烟粉虱、潜叶蝇等;使用黄板加信息素可减少农药使用4次,降低生产成本92.44元,蔬菜种植利润增加288.28元。利用黄板及黄板加信息素对叶菜类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可减少农药污染,提高蔬菜品质,提高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深圳宝安区石岩蔬菜基地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措施进行绿色防控,调查小菜蛾、斜纹夜蛾和黄曲条跳甲3种主要害虫的危害情况并检测蔬菜残留。[结果]与空白对照区相比,采用绿色防控措施降低了害虫数量,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成本,降低了蔬菜农药残留。[结论]绿色防控措施有大面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0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产卵忌避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新的小菜蛾生物防治方法,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种产于广西的楝科、番荔枝科、无患子科和报春花科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进行室内产卵忌避作用试验。【结果】以地黄连(Melia sinica)、香椿(叶)(Toona sinensls)、番荔枝(Annona squamosa)、四瓣米仔兰(A.terapetala)、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rn-graeeurn)等植物提取物处理后48h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86.21%、94.69%、97.92%、98.91%和100.00%。【结论】地黄连、香椿(叶)、番荔枝、四瓣米仔兰、灵香草等5种植物对小菜蛾成虫有强烈的产卵忌避作用,在蔬菜害虫生态控制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刘扬  缪勇  高希武  黄凯  李辉  马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6-3877,3881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对春甘蓝田小菜蛾及其天敌的影响.[方法]研究了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处理对春甘蓝田小菜蛾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毒死蜱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不理想,药后1、3、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8.17%、45.77%和-13.18%,对捕食性天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阿维菌素对小菜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最高防效(药后3 d)为60.42%,对捕食性天敌较安全.氯虫苯甲酰胺及阿·氯混剂和氯·毒混剂对小菜蛾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92%、79.17%、75.51%和81.10%、69.53%、88.85%,同时对捕食性天敌较安全.[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诱捕器与诱芯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诱杀小菜蛾的最佳诱捕器与诱芯组合,试验比较了4种诱捕器和2种诱芯的诱蛾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诱蛾效果差异显著(P<0.05),诱蛾数量为屋脊型诱捕器>漏斗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干式圆柱型诱捕器。诱芯的诱蛾效果受诱捕器的影响,屋脊型诱捕器中,2种诱芯诱蛾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诱捕器中,天然橡胶塞诱芯诱蛾效果显著优于塑料毛细管型诱芯(P<0.05)。综合来看,屋脊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或塑料毛细管型诱芯、漏斗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这3种组合的诱蛾效果最佳,适用于小菜蛾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菜蛾性信息素与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受体蛋白之间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和作用力类型,揭示小菜蛾识别性信息素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型性诱剂和小菜蛾的无害化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Discovery Studio 2.5对小菜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xylPBP2和受体蛋白PxylOR4进行同源建模,运用程序包中LibDock模块进行分子对接,运用Calculate Energy模块计算复合物结合自由能,分析性信息素Z9-14∶AC与PxylPBP2和PxylOR4的结合模式及相互作用力。【结果】Thr9是PxylPBP2与Z9-14∶AC形成氢键的关键氨基酸残基,Z9-14∶AC易与PxylOR4中的Leu残基产生疏水作用力;PxylPBP2与Z9-14∶AC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静电力,PxylOR4与Z9-14∶AC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范德华力,溶剂化能均抑制Z9-14∶AC与PxylPBP2和Z9-14∶AC与PxylOR4的结合。【结论】小菜蛾性信息素受体蛋白和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在识别和结合性信息素分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信息素受体蛋白与性信息素反应更灵敏、形成的复合物更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效果。[方法]测定了3种单项防治技术(菜农化学自防、性诱区和化防)和1个综合防治技术(性诱+化防)对甘蓝种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不同处理区甘蓝上的小菜蛾幼虫发生量为:综防区≈化防区﹤自防区﹤性诱区﹤不妨区。不防区的捕食性天敌最多,分别在11月2日、11月9日达到高峰(1.16和1.22头/株);自防区的捕食性天敌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0.04~0.18头/株。整体上,化防区和综防区的天敌数量相似,但高于自防区,低于性诱区和不防区。综防区和化防区的一级甘蓝比例均比自防区高,分别为71.6%和66.8%。综防区的投入收益比在各处理中最高(1∶7.84)。[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小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性信息素诱杀技术控制烟草斜纹夜蛾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推广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控制烟草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方法]按26m×26m(1个/676 m2)的密度在田间设置3层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在该密度下,通过性诱剂对雄蛾的诱杀,田间卵量减少了62.16%,虫量与常规防治的对照区相当,控制作用持续、稳定,效果显著。使用面积越大,效果越好。[结论]利用该技术可有效控制烟草斜纹夜蛾,减少农药使用量80%以上,具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可将其纳入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治技术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黄板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 ,得出了四川省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为预测两种斑潜蝇的发生世代、发生期、发生程度、危害高峰期和防治关键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