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志贺氏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3岁的健康食蟹猴的230份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可疑菌株,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氧化酶实验、血清型分型和生化实验。[结果]从230份食蟹猴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出3株可疑菌株,阳性检出率为1.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实验和血清学检测,3株可疑菌株均被鉴定为志贺氏菌B群,其中2株血清型为2α型,1株血清型为Y变种,属于主要流行菌群。3株可疑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符合志贺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结论]该研究可保证出口试验猴无感染志贺氏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某场送检的发病幼犬心、肝等脏器分离培养出一种细菌,革兰氏阴性,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灰白色菌落,经纯培养、鉴别培养、生化试验及血清因子凝集试验,证明该病原菌是一种志贺氏菌;细菌继代培养及小鼠攻毒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是一种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一株广谱性农药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杭州农药厂废水排放口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部分拟除虫菊酯和一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的广谱性降解菌YF11.该菌球杆状,大小(1.5 ̄1.7)μm×(2.5 ̄2.8)μm,革兰氏阴性,4根周生鞭毛。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凸状隆起。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7.0 ̄7.5,好氧,氧化酶阳性,能利用蔗糖、阿拉伯糖、山梨糖、乳糖、七叶灵、果糖等,但不能利用淀粉和核糖、DNA中G+C含量为61.7m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新郑某养鸡场鸡群严重腹泻进行病原确切诊断并提供防治依据,采集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经细菌分离培养、抹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出5株鸡源志贺氏茵.用分离菌株攻毒后的发病比例为2/5~4/5,死亡比例为1/5~3/5.由此表明5个分离茵株均具有一定的毒力.血清学试验鉴定结果表明,5个分离菌株均为鸡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样品的分离鉴定,提升检测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增加检测经验。[方法]根据样品指导书和标准GB 4789.5—2012,分离编号分别为19-A766和19-A835的2个测量审核样品,并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同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ETEK 2 COMPACT)进行确认。[结果] 19-A835 25 mL样品中未检出志贺氏菌,19-A766 25 mL样品中检出志贺氏菌;测量审核结果为满意结果。[结论]此次测量审核结果丰富了检测人员的检测经验,提高了检测能力,为进一步完善食品检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对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调查,对河南省6个地区的鸡腹泻病病料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共分离鉴定出12株鸡源志贺氏菌。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存在种和型的差异,其中8株为福氏志贺氏菌,3株为鲍氏多价志贺氏菌,1株为痢疾Ⅱ型志贺氏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12株鸡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且毒力不同,其中,从三门峡分离的菌株有很强的毒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鸡志贺氏菌对氨苄/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他药物具有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区分离的鸡志贺氏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白鲢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患病白鲢鳃、肝胰脏分离到2株细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完全一致.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荚膜,粗短杆状,大小约(0.3~0.4)×(0.5~0.8)μm,单个存在或2个相连;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枸橼酸盐、尿素显阳性;对鸟氨酸、蛋白胨水、卫茅醇、苯丙氨酸、H2S均为阴性;V-P试验强阳性,细菌学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经胸鳍基注射回归感染试验均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前文已报导了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和激活能[1],本文报导以微量热的方法研究福氏志贺氏菌的生长,并解析生长热谱,获得了有价值的生长信息。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菌种福氏志贺氏菌(Shigelaflexneri):由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检验科提供。12仪...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为志贺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溯源和疫情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5个随机引物对4种不同来源的志贺氏菌进行RAPD扩增,并对得到的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5个随机引物中,引物S3、S5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在引物S5的扩增图谱中,志贺氏菌属中各菌均有1条600 bp左右和1条1 000 bp左右的共同谱带,而利用该引物扩增其他属细菌,扩增谱带很少或没有。这说明引物S5对志贺氏菌属细菌是特异性的。根据引物5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8株志贺氏菌分成4个类群。除宋内氏志贺氏菌外,其他3种6株菌间的相似系数均为1.00,与传统的血清型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采用引物S5的RAPD反应可用于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以福氏志贺菌2a型菌株基因组为模板,经PCR扩增得acrB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 Vector载体,将重组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福氏志贺菌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9.7%,与大肠杆菌的acrB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序列同源性在98%~99%之间,说明志贺菌主动外排基因acrB在碱基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上均与大肠杆菌有很高的同源性,它可能是志贺菌引起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方法]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西宁当地鸡粪便中获得1株纯种球虫,经鸡体传代增殖,对该虫体的寄生部位、潜伏期、孢子化时间、形态结构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该虫株寄生于鸡的盲肠,卵形指数为1.22,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h,潜伏期为114h。卵囊为卵圆形,卵囊壁光滑,呈黄绿色,孢子化卵囊未见卵膜孔和卵囊残体;孢子化卵囊平均为20.08μm×16.55μm。孢子囊纺锤形,有一斯氏体,其平均大小为8.65μm×4.90μm。综合鉴定该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并暂命名为柔嫩史美耳球虫西宁株。[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球虫的致病性和药物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鸡白色念珠菌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近10年来,从湖北省100多个蛋鸡场收集鸡白色念珠菌病料,对病料进行白色念珠菌的分离和鉴定,探讨该病的初步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结果]从832份鸡病料中分离到86株白色念珠菌。从2只鸡的嗉囊炎症部位涂片镜检结果发现,有卵形生芽的或不生芽的酵母状细胞和假菌丝。该病的诊断应以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等资料为依据,并结合病原学检查。[结论]可通过向健康鸡群定期投喂"真菌通治"等生物制剂,也可在饲料中添加5.00%大蒜、维生素和0.05%龙胆紫水,改善鸡舍环境条件等措施来预防鸡白色念珠菌。发病鸡则应立即隔离消毒,喂服制霉菌素。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豫北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与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方法]从豫北某蛋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中采集气管分泌物、肾脏等组织分离病毒,进行血凝试验、NDV干扰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HN07的纤突蛋白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病毒,经连续鸡胚传代后,出现侏儒胚和蜷缩胚;血凝试验中,尿囊液无血凝性,而经胰酶处理后有血凝性;NDV干扰试验中,分离的尿囊液明显干扰NDV的增殖;病毒回归试验中病毒可引发接种鸡37.5%死亡;RT-PCR检测试验中,扩增到了约为1.7 kb的目的片段。DNAstar软件分析表明,测定基因具有IBVS1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而且分离株HN07和HD株S1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6%。[结论]分离的病毒株HN07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然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生理特性。[方法]从自然发酵的酸菜中分离出19株菌株,从中筛选出了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nmm、Lactobaci Uusbrevis、Lactobacillus conllinocides和Lactobacillus curuatus。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株的影响较大,适于菌株生长的pH值在6—8。其中pH值对菌株C和D的影响最大,pH值低于4的条件下基本不能生长。菌株A产酸较快,以5%接种量接种,发酵24h后pH值即可达到3.7左右,其耐酸性较好,DH值4左右仍有较高的OD值,但受培养基中盐浓度影响最明显,在盐浓度0~4%时OD值迅速下降。菌株D的耐盐性最好,盐浓度在8%左右仍能生长。[结论J该研究为泡菜的品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已筛选出的纤维素降解菌,选育性能优良的产纤维素酶菌株。[方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产纤维素酶菌株K7-2,观察其群体形态、个体形态,并从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结果]K7-2菌落为白色,表面光滑、干燥致密,呈绒布状,边缘整齐,在培养基中呈辐射状生长,揭开培养皿可闻到土腥味。K7-2菌体为丝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插片培养可见分生孢子丝和分生孢子。在菌株K7-2群体形态、个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基础上,通过16sDNA测序鉴定,确定K7-2为梅久兰链霉菌(Streptomycesmediolani)。[结论]该研究为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磨年糕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年糕内部和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观察、生化测定的方法来鉴定微生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年糕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有6种细菌、3种霉菌和2种酵母菌。细菌中4种是芽孢杆菌,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2种是非芽孢杆菌,分别为乙酰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cetylicum)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霉菌分别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酵母菌分别为茁芽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和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年糕内部的微生物有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无霉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