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0种藜科盐生植物的抗盐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对新疆荒漠地区10种藜科盐生植物的抗盐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生植物组功能叶中的平均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有机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高于非盐生植物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和膜透性低于对照组,肉质性与对照相比有高有低.资料表明,盐生植物与非盐生植物在许多生理生化特性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初步分析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抗盐生理意义,研究结果可为盐生植物的抗盐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北植保》2012,(3):44-44
植物生理学家在研究植物生理时,发现植物的种子萌发、生根、生长、开花、结实、衰老、脱落、休眠等一切生理活动,都有一种物质在起调节控制指挥的作用。它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却起着很重要的生理作用,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们的参与。人们称这种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叫植物内源激素。它是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但这种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难于提取,无法用于科研和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剖析出该类物质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张娜  刘志伟  刘德广 《植物保护》2022,48(6):238-247
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是一种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可调控昆虫内源性蛋白酶活性,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等生理过程;能进入昆虫消化道,抑制蛋白酶水解活性,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有助于相关植物抵御昆虫为害。相关研究虽然很多,但不少基本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如昆虫识别食物中PIs的模式和策略、昆虫防御PIs涉及的关键基因和相关机制调控元件等。对于刺吸式口器昆虫如蚜虫,寄主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虫性除了抑制蛋白酶的水解活性,也表现在对其免疫系统和繁殖能力的调节功能上,但其作用涉及的独特生理生化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速筛选新型、高效蛋白酶抑制剂已成为可能,这些新型、高效PIs与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RNA干扰等新技术的结合使用,将在各种害虫包括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的绿色防控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植物蛋白酶抑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理功能、昆虫的适应机制以及在蚜虫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蛋白酶抑制剂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在害虫绿色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冰核活性细菌与植物霜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认为植物霜害是零度以下低温(-2—-5℃)和霜敏感植物生理特性所引起的冻害。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植物体上广泛存在的具冰核活性的细菌(简称INA)是植物发生霜害的关键因素,这类细菌可在-2—-5℃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冰而发生霜冻;也有研究证明,由于细胞水具过冷却作用(supercooling),在没有冰核细菌存在的条件下,能耐-7—-8℃低温而不发生霜冻。这些新发现,揭示了冰核活性细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气候箱砂培的方法研究了干旱、低温交叉逆境下2个小麦品种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变化与交叉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单一逆境(干旱或低温)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有所升高,但总体表现出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降低,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系统受损).经2种逆境交叉处理后,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剂含量均明显增高,质膜相对透性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表明小麦幼苗对干旱和低温逆境存在着明显的交叉适应现象,经一种逆境处理后可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抗性.外施脱落酸(ABA)处理同样也能明显提高逆境下小麦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增强对干旱和低温逆境的抗性.这些现象表明植物对不同逆境的适应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生理基础,而这些生理基础与ABA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明确玉米秸秆中存在的化感物质是否具有除草活性,为有效利用该秸秆防除农田杂草并以化感活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植物源除草剂提供依据.以小麦、生菜为受体植物,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玉米(寿佳益)秸秆中所含有的可抑制植物生长的化感活性物质进行提取与分离,并测定活性物质对稗和反枝苋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油醚、乙...  相似文献   

7.
艾比湖自然保护区盐生植物的分布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内盐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土壤盐含量与盐生植物数量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采集的9个土壤样地可划分成高、中和低盐度区3种类型;(2)拒盐和泌盐植物的丰富度在土壤盐分梯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别,稀盐植物的丰富度在高盐度区显著高于中、低盐度区(高中低)(P0.05),拒盐、泌盐和稀盐植物的多度在中盐度区均显著高于高、低盐度区(中高低)(P0.05)。在高、中盐度区,盐生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为:稀盐拒盐泌盐植物;相反,在低盐度区,泌盐拒盐稀盐植物;(3)稀盐和泌盐植物的δ~(13)C值在盐分梯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拒盐植物的δ~(13)C值在土壤盐分梯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中盐度区泌盐植物的δ~(13)C值显著低于拒盐和稀盐植物外(P0.05),在高盐度和低盐度区,3种盐生植物的δ~(13)C值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5)拒盐、稀盐和泌盐植物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3个土壤盐分梯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同土壤盐分条件下,除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少数情况下3种盐生植物间有差别外,大多情况下植物抗胁迫生理指标在3种盐生植物间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7)抗胁迫生理指标、δ~(13)C值、多度和丰富度之间的关系随盐生植物种类迥异。综合以上分析,盐生植物在土壤盐分梯度上的分布、水分利用效率均与盐生植物的类型有关,其变化可能受内部生理调节、盐分的运输规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美施活性液肥对竹叶菜,小白菜黄瓜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美施活性液肥对竹叶菜、小白菜、黄瓜的增产效应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教研室(430070)刘慧徐芳森田利军王运华高美施活性液肥是一种有机腐殖酸活性液肥,含有多种植物赖以生长发育的大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生理活性物质,试验证明,高美施浸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蘸...  相似文献   

9.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应用目前均已进入关键时期,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成为农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而在植物源农药产品应用中,有些成分不表现明显的农药活性,但却对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肥效作用,多数产品对作物具明显的刺激生长和诱导抗性功能.人们常只注重于植物源农药的杀虫、杀菌作用研究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对作物的“保健”效果,深入研究植物源农药“保健”功能即免疫、抗逆、保鲜活性,应当是植物源农药研发和应用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14-羟基芸苔素甾醇是一类广谱、高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活性主要表现为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抗逆等。此有效成分和其他结构、功能类似的芸苔素类物质,被誉为继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后的第六类植物激素。其生理活性高,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独特,极  相似文献   

11.
NS-83对桃蚜传播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NS-83乳剂喷布饲毒毒源芥菜(Brassica juncea)病株与检测植物油青菜(Brassica chinensis)植株,桃蚜传播TuMV受到了显著抑制,抑制效果为39.0%左右,但用乳化剂处理的植株未表现抑制作用。NS-83的抑制效果随使用乳剂中NS-83浓度升高而增加,随接种压力(每株传毒蚜虫数)增大而降低。桃蚜在传毒前、饲毒时和传毒时口针接触NS-83后,传播TuMV分别受到了41.8,29.4和14.1%的抑制。NS-83以不同方式处理饲毒株与传毒株,抑制效果不同,结果表明NS-83在TuMV一桃蚜复合关系中起作用。用1% NS-83乳剂涂抹芥菜叶片6、12、24、48小时后,桃蚜在上面的探食(试探取食)行为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表现在所观察的探食时间的缩短及两次探食间爬行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几种长链醇和长链酸,在番茄上对TMV初侵染的抑制作用。测试了壬醇、癸醇、十一(烷)醇、十二(烷)醇、十四醇、十六醇、十八醇等长链醇。试验的脂肪酸有二十二酸、二十二酸钠、混合脂肪酸和NS-83制剂。菜籽油中的脂肪酸含有1.1%二十二酸、35~36%顺-二十二烯-13酸(芥酸)、11~12%花生酸、12.4~12.7%亚麻酸、12.7~12.9%亚油酸、11~11.3%油酸、2.5%二十四烯酸、2%花生烯酸、4%木焦油酸、1.8~2%硬脂酸和3.1%软脂酸。这些脂肪酸的混合剂对侵染番茄的TMV的抑制作用与纯二十二酸单独的抑制作用相接近。NS-83制剂是由混合脂肪酸制备,防病效果更好,与目前其他一些抑制物质相比较,成本低廉,可用于防治番茄病毒病。此外,这种抑制物质似具有诱导番茄对TMV的初侵染以及对TMV和CMV产生耐病性的能力。其实际效果的机理,有待进一步试验,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3.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生理分化及鉴定技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我国20余个主栽玉米品种和20个骨干自交系中筛选出沈135、78599-1、Mo17、477、C8605、E28、7922和黄早4等8个自交系,作为鉴别寄主来研究弯孢叶斑病菌的生理分化。研究表明,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 Boed.]在温室进行的苗期鉴定与田间成株期鉴定的生理分化结果一致。苗期鉴定具有操作简单、鉴定环境条件易控制等特点。通过8个鉴别寄主将采自我国玉米产区的20株弯孢叶斑病菌分为6个致病类型,其中类型A致病性强、分布广,为优势致病类群;类型D主要分布在我国零星发生的地区,为弱致病类群。同时研究了影响病菌生理分化鉴定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湿度、温度和植株营养状况对病菌生理分化鉴定结果有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我国玉米品种抗性鉴定、弯孢菌叶斑病流行监测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育成品种(系)在黄淮麦区的大面积推广,该研究对83份西农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鉴定,成株期抗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鉴定,并在田间自然环境下对其抗性进行鉴定及对相关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中,有63、29和16份小麦品种(系)分别对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表现出抗性,9份小麦品种(系)对3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出抗性;有10、3和0份小麦品种(系)分别对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生理小种E15、E09和A13表现出抗性。在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中,有23、15、28和62份小麦品种(系)分别对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表现出抗性。在83份小麦品种(系)中有6份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对小麦条锈病表现出抗性。在田间抗性鉴定中,有57、6、65和40份小麦品种(系)分别对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及叶锈病表现出抗性。在83份小麦品种(系)中,3份含有Yr5基因,22份含有Yr9基因,3份含有Yr17基因,2份含有Pm24基因,14份含有Lr1基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6%、26.5%、3.6%、2.4%和16.8%。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拮抗菌株NF83-1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以及评价其生防能力,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NF83-1进行种属鉴定,以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其分泌的多种胞外酶,以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膜的形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室外盆栽法测定其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菌株NF83-1被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菌株NF83-1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嗜铁素,且能在管壁形成较厚的生物膜。菌株NF83-1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梨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病原真菌,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等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NF83-1发酵液原液和100倍稀释液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分别为48.78%~57.69%和26.83%~36.54%。研究表明,菌株NF83-1是一株具有较好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杀虫毒素基因簇中各基因的功能,从BP品系的粘粒文库中筛选出一个粘粒克隆XnBP83包含全部的xpt基因,对该粘粒克隆进一步亚克隆得到一个亚克隆菌株Sub9.0,只有一个xpt基因xptA2.以Sub9.0为研究对象,对xptA2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xptA2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其它xpt基因的表达产物物理混合后无明显增效作用,而将xptA2转入缺失xptA2的粘粒克隆XnBP6和XnBP203后,也同样无明显增效作用.对xptA2的序列分析发现,BP品系的xptA2预测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序列相比明显存在2个变异区.进一步BLAST分析发现,这2个变异区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中与口服毒性有关的杀虫毒素蛋白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a novel pyrimidine herbicide, NS-245852 [2-chloro-6-fluorophenyl-4-(trifluoromethyl)thieno[2,3-d]pyrimidine-2-yl-ketone], on mitosis in oat ( Avena sativa L. cv. Zenshin) root tip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ligh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The root growth was strongly inhibited at 10−7 mol L−1 of NS-245852, and swollen root tips were induced at 5 × 10−8 mol L−1. As observed by the use of light microscopy, the herbicide produced disrupted mitosis and large polynucleate cells in the meristematic root tissue. These symptom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mitotic disrupter herbicides. The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tudies of the root tip cells treated for 30 min revealed that spindle fibers and the preprophase band were reduced, although kinetochore fibers and the phragmoplast were not affected. Kinetochore fibers remained as small fluorescence spots, and the phragmoplast disappeared after a 3 h treatment. No microtubule arrays were observed by a longer treatment (longer than 3 h). Among the microtubule arrays, spindle fibers and the preprophase band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to the herbicide, whereas kinetochore fibers were the most resistant. The phragmoplast was intermediate. Thus, the primary action of NS-245852 is the inhibition of polymerization of tubulin into microtubules.  相似文献   

18.
Bacterial seedling rot and grain rot of rice caused by Burkholderia glumae are seed-borne diseases, traditionally controlled with oxolinic acid (OA). Ser83Arg and Ser83Ile substitutions in GyrA protein are commonly responsible for moderate and high resistance to OA, respectively, in field isolates of B. glumae. To detect OA-resistant B. glumae infesting rice seeds, a mismatch amplification mutation ass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tocol was developed using DNA from bacteria incubated in modified S-PG medium and primers based on th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position 83 in GyrA.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取种植于包头市内五个不同生境中的三个黄杨品种,在冬季、夏季分别测定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如水分、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C等,以分析其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组织中水分含量呈夏季多冬季少的趋势,从含量的差异中可以判别黄杨耐寒性的大小,水分含量可以作为黄杨耐寒性的生理指标;不饱和脂肪酸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仅能作为黄扬耐寒性的参考指标。维生素C也呈现夏多冬少趋势,变化较为明显,可作为黄杨耐寒性的生理指标。以上几项综合得出:三个黄杨品种的耐寒性强弱依次是锦熟黄杨最强,朝鲜黄杨次之,小叶黄杨最弱。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饲料聚合草的青枯病,是七十年代发现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六至七月份为流行期,发病率一般为10~30%;严重地区高达90%以上,可形成毁灭性病害。该病侵害植株的维管束,使叶片青枯萎蔫和根部腐烂而死亡。对分离自病根的细菌,经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学反应及致病性等的鉴定,确认为青枯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属于生理小种1(Race 1),生物型Ⅲ(BiotypeⅢ)。所致病害为聚合草青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