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多年开展田间肥效试验,比较研究3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但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大。施肥处理逐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但二者缓效钾含量差异不大。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pH值显著高于单施化肥,而单施化肥土壤pH值与不施肥接近。综上,施肥是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手段,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下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效果优于单施化肥。  相似文献   

2.
当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进行测土施肥时,企业在为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欢欣鼓舞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这项利国利民事业的思考:化肥企业在测土施肥工作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测土施肥怎样与施肥指导、农化服务和化肥生产相结合,化肥企业怎样在追求利润与服务农民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施肥与水稻生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宜春地区稻作施肥情况分析,论述了稻作施肥的三个阶段,得出了施肥量与产量,有机肥、化肥与产量,氮磷钾肥与产量的回归相关关系,对今后稻作施肥提出了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无公害农业施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是农业强省,也是肥料消费大省。近几年,化肥年施用量在400万吨左右(折纯),占全国1/10以上,每1/15公顷用量42千克。化肥的大量投入对山东省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出现了肥料施用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低、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生产要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本文结合山东农业施肥实际情况,对今后发展无公害农业与施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山东省无公害农业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化肥投入结构不合理,施肥量不平衡。据山东省化肥投入统计和土壤养分状况及种植业结构调查分析,2000年全省氮、磷、钾肥料投入比例为1:0.5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连续施肥对(壤)土生化强度的影响.[方法]在小麦-玉米轮作区进行有机肥改土长期定位试验.设置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无肥、化肥、低秸 化肥(休闲)、低秸 化肥、中秸 化肥、高秸 化肥和厩肥 化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的呼吸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均明显提高,其中氨化作用强度提高了41.67%~404.17%,硝化作用强度提高了56.78%-388.39%,纤维素分解强度提高了25.52%~98.64%.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 化肥、厩肥十化肥对土壤的培肥效果较好.[结论]连续施肥可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供应强度,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连续施肥对塿土生化强度的影响。[方法]在小麦-玉米轮作区进行有机肥改土长期定位试验。设置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无肥、化肥、低秸+化肥(休闲)、低秸+化肥、中秸+化肥、高秸+化肥和厩肥+化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的呼吸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均明显提高,其中氨化作用强度提高了41.67%~404.17%,硝化作用强度提高了56.78%~388.39%,纤维素分解强度提高了25.52%~98.64%。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化肥、厩肥+化肥对土壤的培肥效果较好。[结论]连续施肥可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供应强度,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系统比较研究化肥、秸秆还田+化肥、习惯施肥和无肥4种施肥模式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主要生育时期,群体根系干重均表现为习惯施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无肥;群体地上部干重表现为习惯施肥秸秆还田+化肥化肥无肥。地上部茎群体干重均表现为习惯施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无肥;叶群体干物重均以秸秆还田+化肥和习惯施肥水稻最高;穗群体干物重均以习惯施肥水稻最高,秸秆还田+化肥和化肥水稻次之。早稻和晚稻主要生育时期,根系干重占总干物质重的比例均以习惯施肥水稻最高,茎的比例均以无肥水稻最高,叶和穗的比例均以秸秆还田+化肥水稻最大。早稻主要生育时期,各施肥模式水稻叶片SPAD值均显著高于无肥;晚稻主要生育时期,各处理间大小顺序为秸秆还田+化肥习惯施肥化肥无肥。早稻和晚稻主要生育时期,水稻LAI大小顺序均表现为秸秆还田+化肥习惯施肥化肥无肥。各施肥模式早稻和晚稻产量分别比无肥增产3108.2、3592.2、3409.4和1917.7、2797.5、2635.5 kg·hm-2。说明不同施肥模式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化肥相比,秸秆还田+化肥和习惯施肥模式水稻干物质总量大而且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肥对3大作物的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土壤类型及肥料配施的探讨,明确了该技术对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化肥投入产出比的重要性,提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渭滨区近4年来果树施肥现状调查,发现果农在施肥中存在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重化肥轻有机肥,施肥时间、施肥量欠科学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施肥技术宣传和培训、增施有机肥、确定合理施肥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针对安阳县大田施肥的建议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怎样合理的施肥到施肥的配方再到施肥的技术,然后又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计算化肥使用量和选用化肥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沼肥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研究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红莉  郝民杰  赵风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13-14815
综述了沼肥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施用沼肥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酶活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作用,以及对农作物增产、改善作物品质如提高作物维生素、含糖量、对防治某些作物病虫害、减少作物硝酸盐含量的作用。并对沼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土地肥力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单施偏施化肥和有机肥投入的减少,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有机肥的产业化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有机肥增施、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新路子,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实施有机肥产业化的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谈有机肥与化肥并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面,肥劲柔和,持久,稳定,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良好作用,是土壤微生物主要能量和养分的来源,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措施,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化肥的施用打破了固有的封闭式的物质循环圈,在农业现代化、工厂化生产中具有有机肥不可替代的优点,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大措施,是农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根据持续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应强调有机肥与化并并重,二者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我国钾肥 ,特别是硫酸钾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认为硫酸钾的生产和经营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影响化肥市场的农业产品价格涨跌、农业丰欠、化肥流通体系及进口化肥的总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钾肥生产和经营企业应采取规模适当、利用供销社网络、大力发展网络交易、根据市场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计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肥措施对潮土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对培肥1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单施化肥能使脲酶活性平均提高60.1%单施千杆能使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44.2%,10.34%和8.24%,化肥与秸杆配合的酶活性不仅高于无肥处理,而且高于单施化肥和单施秸杆的酶活性,两种土壤上5cm地温与3种酶的活必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质地对不同酶活性影响的规律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山区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该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方向及炭基肥在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在利用传统堆肥和沼气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施用生物质炭与肥料配制的炭基肥可以明显地促进耕地有机培肥及作物生长。在贵州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要全面推广高效的堆肥发酵及沼气发酵技术,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实现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化、高值化利用。同时,要大力推广生物质炭化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以生物质炭为载体的多元化产品,通过生产炭基土壤改良剂、炭基有机肥、炭基复合肥,以及蔬菜、花卉、苗木等育苗基质,全面地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发酵腐熟处理后的鸡粪用作有机肥料时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因此提倡使用有机肥,将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将土壤耕作层视为控制体,以化肥、水分在控制体中的停留时间为线索对比分析了不同的缓释材料及节水灌溉技术对土壤地力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我国退化农耕地耕作层地力提升的保墒材料和灌溉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腐殖酸肥料作为有机功能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断被揭示。为促进腐殖酸肥料在果树上的进一步大规模应用,从腐殖酸肥料在改良土壤品质、增强树体新陈代谢及提高果树抗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弄清扬州郊区设施土壤障碍因子,更好地指导耕地质量提升与作物科学施肥,在扬州郊区设施农业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对采集到的70个设施土壤样品进行基本化学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值较低、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大棚连作等是影响扬州市郊区设施土壤生产功能的主要障碍因子。本研究旨在为土壤地力质量诊断、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和中量元素肥料来补充土壤缺乏元素,使土壤元素平衡,以此促进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