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1999年~2003年7月、8月在东海南部进行的4次鲐鱼围网调查资料,对东海南部海域的鲐鱼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鲐鱼最小叉长为15.4cm,最大为28.8cm,平均叉长22.1cm;优势叉长组为19~25cm,其出现频率为80%。2002年、2003年鲐鱼叉长组成个体比1999年、2001年大;鲐鱼叉长与体重的关系进行拟合后的关系式为:W=0.0034L^3.3404;鲐鱼胃饱满度以0级为主,占70%;年龄组成以当龄鱼为主。  相似文献   

2.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南部的鲐鲹鱼类的叉长、体重及性腺成熟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1999年5月份东海南部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6~28cm,优势体重组为200~300g;7、8月份优势叉长组为24~26cm,优势体重组为100~200g。蓝圆鲹优势叉长组为20~21cm。2000年7、8月份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4~26cm。1999年鲐鱼叉长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2000年鲐鱼叉长组成明显存在两个峰值。2000年相同叉长的鲐鱼体重要略低于1999年,认为跟1999年、2000年海洋环境因子变化有关。从相关系数来看,2000年的曲线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认为5月份北上参加产卵洄游的鲐鱼群体、其性腺已开始发育成熟,并沿途产卵。  相似文献   

3.
东海南部鲐Shen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晓荣  许柳雄 《海洋渔业》2001,23(3):117-121
本文对东海南部鲐Shen鱼类的叉长、体重及性腺成熟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1999年5月份东海南部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6-28cm,优势体重组为200-300g;7、8月份优势叉长组为24-26cm,优势体重组为100-200g。蓝圆Shen优势叉长组为20-21cm。2000年7、8月份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4-26cm。1999年鲐鱼叉长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2000年鲐鱼叉长组成明显存在两个峰值,2000年相同叉长的鲐鱼体重要略低于1999年,认为跟1999年、2000年海洋环境因子变化有关,从相关系数来看,2000年的曲线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认为5月份北上参加产印洄游的鲐鱼群体,其性腺已开始发育成熟,并沿途产卵。  相似文献   

4.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勇  严利平  胡芬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5,27(2):133-138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鲐鱼捕捞群体结构及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3~2004年台湾海峡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以往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鲐鲹鱼类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台湾海峡鲐鱼捕捞群体结构及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台湾海峡鲐鱼资源主要为灯光围网作业和拖网作业所利用;5、6月在灯光围网作业主要渔获物中鲐鱼占绝对优势,其余各月所占比重均较低,其渔获群体优势叉长组为230~260mm,占60.8%,平均叉长246.1mm,资源利用较合理;而拖网作业捕捞群体以0龄鱼和1龄鱼为主。定点调查表明5月鲐鱼数量分布的主要密集区出现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近岸海域,以幼鱼为主,8月群体较为分散,密集度不高。为合理利用鲐鱼资源,应加强对灯光围网作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2004年夏季东海南部海域围网渔业生产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2004年7~8月份上海海洋渔业公司在东海南部海域的围网生产渔获统计结合生物学测定数据,对2004年夏季东海南部海域的围网生产进行了分析,并与2002和2003年同期的生产和鲐鱼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4年夏季南部海域的围网生产虽然差于2003年,但却明显好于2002年同期,在资源状况相对稳定时,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有效作业天数密切相关,造成2004年夏季产量低于2003年的原因是2004年偏多的台风使有效作业天数的减少;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2004年鲐鱼群体的平均叉长和体重都明显大于2003年,2004年夏季较往年偏高的水温有利于鲐鱼个体生长,同时,台风造成的海况扰动使饵料基础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根据统计资料,利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CLIMPROD)对东海鲐鲹鱼类最大持续产量(MSY)作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鲐鲹鱼类合计分析时的MSY在34.5~44.2万吨之间,接种类分别评估时,鲐鱼的MSY为16.1万吨,蓝圆鲹为22.2万吨;按区域分析时,鲐鲹鱼东海北部群的MSY为12.5~13.2万吨,福建沿海群为20.1万吨。  相似文献   

8.
鱼类栖息地模拟的比较研究—以东海鲐鱼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东海海域1997年10月、1998年3月、1999年7月和2000年1月鲐鱼渔获率及表层温度、盐度和初级生产力等环境因子数据,构建东海鲐鱼资源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并将GLM和GAM模拟值的均值分别与实测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其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LM与GAM模型的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大于0.05,因此两者都可模拟东海鲐鱼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其中,GLM模型对鲐鱼渔获率空间分布趋势的模拟更为准确;而GAM模拟值对鲐鱼栖息地环境因子的变化比较敏感,能够解释更多空间数据的变化,因而GAM在分析鱼类栖息地与环境因子间关联程度或资源评估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印度洋公海撒雅德玛哈浅滩(Saya de Malha Bank)丝尾红钻鱼(Etelis coruscans)延绳钓渔获物生物学测定数据,应用统计及回归方法分别对310尾丝尾红钻鱼的性腺成熟度、性别比例、叉长分布、叉长与体质量(GW)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雄性个体所占比例高于雌性个体,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性别比例为12.39;(2)丝尾红钻鱼性腺成熟度以Ⅴ、Ⅵ级为主,Ⅴ级比例最高,占60.80%,其中分性别统计,雌性、雄性丝尾红钻鱼的性腺成熟度皆为Ⅴ级比例最高,分别为52.27%和65.24%,雌性丝尾红钻鱼中性腺成熟度Ⅵ级个体比例(30.68%)远高于雄性样本中性腺成熟度Ⅵ级个体比例(5.71%);(3)叉长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优势叉长为683~803 mm,平均叉长为747 mm,在同一性腺成熟度时,雌性丝尾红钻鱼的平均叉长略大于雄性丝尾红钻鱼的平均叉长;(4)根据幂函数回归所得叉长(FL)与体质量(W)的关系式为W=9.439 0×10 6FL3 0817,其生长指数b值略大于太平洋海域丝尾红钻鱼种群的生长指数b值;(5)雌雄个体叉长与体质量关系式比较发现,在叉长小于897mm时,雄性个体的体质量大于雌性个体体质量.在叉长大于897mm时,则雌性个体体质量大于雄性个体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摩洛哥南部海域中上层鱼类的渔场环境及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非沿岸摩洛哥—塞内加尔海域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沙丁鱼是摩洛哥最主要的小型中上层鱼种,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根据2011年6~8月在摩洛哥南部海域调查所得的数据,对该海域中上层鱼类的分布状况和渔场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摩洛哥海域21°00′N~26°00′N,均有沙丁鱼和鲐鱼分布,离岸较近,主要作业水深20~70 m;调查海域6~8月间的主要鱼种为鲐鱼和沙丁鱼,其中鲐鱼的产量占总产量的50 %以上;6~8月间渔场温度变化小,表层水温在18.7~24.3 ℃,平均22.5 ℃;表层盐度为36.1~36.9,平均36.7;中心渔场表层水温为18.7~19.7 ℃,平均19.1 ℃;表层盐度为36.3~36.5,平均36.4。  相似文献   

11.
The spawning grounds of the chub mackerel (Scomber japonicus) and spotted mackerel (Scomber australasicus) in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catch statistics of the Japanese large- and medium-type purse seine fishery from 1992 to 2006. Biometric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specimens caught by purse seiners in the East China Sea from 1998 to 2006.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at 50% sexual maturity of chub mackerel and spotted mackerel females was 2.5 and 2.6, respectively. Using this criterion for GSI, chub mackerel larger than 275 mm and spotted mackerel larger than 310 mm in fork length were considered to be mature. Mature chub mackerel was observed in the area of 15–22°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mature spotted mackerel was observed in the area of 17–25°C SST. The spawning period of chub mackerel ranged from February to June, and that of spotted mackerel ranged from February to May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spawning grounds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distributions of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of spawners and SST. As a result, the spawning ground of chub mackerel was estimated to b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area west of Kyushu in February, March, and April, an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 area west of Kyushu and Tsushima Straight in May, and in Tsushima Straight and western part of the Sea of Japan in June. The spawning ground of spotted mackerel was estimated to b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ern coastal area of Kyushu in February, March, and April, and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area west of Kyushu in May.  相似文献   

12.
东、黄海日本鲭种群鉴定和划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cus)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的生效,开展日本鲭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群归属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20世纪中日两国学者利用标志放流和渔业调查数据分别进行了研判,但中日间以及国内对其种群划分存在不同见解。21世纪以来,中国一些研究者利用形态框架法和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前辈的种群划分进行了验证并提供了一些证据,但分析结果值得商榷。总结相关研究结果,多数中国学者将分布于东、黄海的日本鲭划分为东海西部种群、五岛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也有中国学者将其划分为东海群系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日本学者将分布于东海不同越冬场日本鲭归属为对马暖流群系,也有日本学者将分布于东、黄海和日本海西部的日本鲭划分为九州西部群系和东海西部群系。针对东、黄海日本鲭种群划分存在的不同观点,今后研究者应同时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相对可操作的鱼类框架形态和分子遗传等判别技术,增加产卵场样本采集覆盖面,以获得判别东、黄海日本鲭种群相对最为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李纲  陈新军  官文江 《水产学报》2010,34(5):740-750
运用基于贝叶斯的剩余产量模型,对东、黄海鲐资源进行评估,确定了当前鲐资源开发利用状态,估算了在不同收获率水平下未来5年鲐资源量和年总可捕捞量,分析了管理策略实施后鲐资源崩溃的风险。结果表明,2006年东、黄海鲐正遭受过度捕捞,但其资源量并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决策分析表明,收获率为0.3是最适预防性的管理策略,在该策略下,鲐平均资源量将从2006年的451千吨将增加到2011年的871千吨,2011年资源量恢复到BMSY的概率为0.48,而过度捕捞的概率为0。  相似文献   

14.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东海鲐鱼现存资源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陈卫忠 《水产学报》1998,22(4):334-339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了工海及长江口区域鲐鱼近10年来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工海及长江口区域的鲐鱼自1997年以来历年的现存资源量分别在13.2-23.5万吨和4.1-12.7万吨之间波动,近年一资源数量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近年鲐鱼的实际捕捞已逐渐接近其现存资源量,说明鲐鱼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5年3月在钓鱼岛海域捕获的竹鱼产卵群体样品测定数据,对其主要生物学特征、主要产卵期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海域是春季东海南部竹鱼的主要产卵场,主要产卵期为3月中下旬。根据叉长和体重的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出该产卵群体主要有3个叉长优势组,其中以200~220mm和230~240mm叉长组为主,260~270mm叉长组个体极少;体重的组成特征与叉长组成基本一致。由于所取样品处于产卵后期,因此条件生长因子相对较小。个体绝对生殖力在12264~37629粒/尾,个体平均绝对生殖力为27844±10179粒/尾;单位长度生殖力范围为50~157粒/mm,平均值为121±42粒/mm;单位纯体重生殖力为82~238粒/g,平均值为202±68粒/g。  相似文献   

16.
东海鲐鱼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1970~2006年每年取样鲐鱼所得叉长体重组构成资料,重点分析了70、80、90年代的鲐鱼生物学表征;并结合我国围网捕捞的发展变化情况,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LVPA)对各个年代的鲐鱼捕捞死亡系数(F)做了分析对比,研究显示,东海区日本鲭F由70年代的0.68上升为90年代的1.60,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地加大中。根据1990年以来的日本鲭渔获量资料,估算了1990~2001年东海区日本鲭资源量,结果表明,东海区日本鲭年平均资源量在(73.34~116.88)×104t之间波动。以LVPA法估算所得的90年代鲐鱼F值和最小开捕叉长的数据,利用B-H动态综合模型估算了不同渔业条件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R)的变化,结果显示,以目前的捕捞强度,日本鲭的开捕年龄从0.25龄提高为1.22龄,即最小开捕叉长由185 mm调整为247.61 mm,Y/R可提高15.1%,具有一定增产潜力。建议在实际渔业中,渔期适当推迟,禁止利用日本鲭幼鱼。  相似文献   

17.
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设计及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陈卫忠 《水产学报》1999,23(4):343-349
利用国内外常用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及东海主要经济种类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知识,应用面向对象的知识处理系统(OKPS)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运用该专家系统可以对东海主要经济种类,如带鱼、鲐鱼和马丽等的资源量、可捕量进行评估和预报。  相似文献   

18.
东海中部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繁殖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0–2012年春季在东海中部获得的日本鲭产卵群体样品的生物学及繁殖力测定数据,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指数GSI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东海中部日本鲭产卵群体年龄结构由1–5龄组成,以2–4龄占优势。日本鲭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4770–734684粒,平均为(145575±10067)粒;纯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75–1404 grain/g,平均为(524±24)grain/g;叉长相对繁殖力为102–2070 grain/mm,平均为(483±29)grain/mm。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叉长组间的性腺指数GSI(F=2.34,P0.05)、绝对繁殖力(F=8.57,P0.01)和叉长相对繁殖力(F=5.59,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体重相对繁殖力差异不明显(F=2.0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对繁殖力与体高、肝重关系密切。为了应对高强度的捕捞压力,日本鲭主要采用降低性成熟年龄,减小最小性成熟叉长和卵径、增加繁殖力等策略来维持种群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