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花鲈、七星鲈,属浅海近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界处,适温、适盐性广,且生长快,为南方沿海省份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的重要鱼类之一。鲈鱼人工繁殖研究,日本早在50年代就开始,并先后报道了鲈鱼苗种批量生产技术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4.
5.
6.
镜泊湖蒙古鲌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镜泊湖采捕野生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32尾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注射人工合成激素可促使成熟亲鱼自然发情产卵,水温22~25℃时,催产药物的效应时间为10 h,有5尾雌鱼产卵,共获得受精卵1.5×105粒,孵出鱼苗1.25×105尾,其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为83.6%、90.3%和6.7%。镜泊湖蒙古鲌是产黏性卵的鱼类,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42±0.04)mm(n=30),水温23~24℃时,从卵授精到开始破膜出苗约38 h。镜泊湖蒙古鲌的鱼苗可采用土池发塘培育,饲养30 d体长达(3.24±0.29)cm,体重达(0.35±0.09)g,饲养100 d体长为(5.96±0.33)cm,体重为(2.28±0.32)g。 相似文献
7.
水泥池,网箱和池塘繁育青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96年起分别利用小池塘、网箱、水泥地进行青虾人工育苗试验。通过对养殖技术、投资成本、幼虾成活率等方面的比较,已把利用小池塘和水泥池繁育青虾幼苗的技术加以推广,逐步满足了养殖的需要。It育条件1.l水泥地利用养鳗池3口,其中15mX10unXI.sin两口,7.sinX7.sinXI.sin一口,计356m‘,有进排水设施及充气式水管增氧设备。在虾苗繁育前20天排干池水晒底.清除污物和青苔,再灌水10cm,用30X10-‘浓度生石灰消毒池底及四周,一星期后排干池水,再进新水至1米深。在大培育地中安置6.25mX4mXI.25m孵化箱两口,小池中…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利用6.86平方米的小水泥池,进行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培育豆蟹试验,其结果;50克大眼幼体,经过34天的精心管理,产出豆蟹6200只,育成率高达91.18%。以0.25元/只销售,产值1550元,净利润1144元。投入产出比1:3.81。 相似文献
12.
13.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简介焦思权,丁玉芳(徐州市水产局)(徐州市水科所)三角帆蚌是培育淡水珍珠的最理想的优质蚌种。近两年,本地发展珍珠生产所需的三角帆蚌几乎全部从南方调运。外调蚌种对发展本地珍珠生产存在着数量不足,影响产量效益;蚌源受限,只能调多少养多... 相似文献
14.
泥鳅人工繁育苗种技术南方报道较多,各种催产孵化设施、设备各说不一,总体是敞口网箱催产、长方形水泥池加以微流水孵化和较大水泥池培育,为进一步探求此技术数据,我们今年在唐海县涪鑫苗种繁殖基地进行了泥鳅苗种人工繁育生产性尝试并获得了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设备、材料与方法 1.设备 (1)催产池: 4米× 4.5米× 1.5米椭圆型水泥池,挂以离壁 10厘米、底 20厘米网箱,以防亲鳅撞壁受伤和便于集卵。 (2)孵化环道:外圈直径 3米,内圈直径 1.4米,深 1.1米,孵化水体 5米 3,筛网 70目,底铺 12个鸭子嘴喷… 相似文献
15.
乌苏里江唇(鱼骨)的全人工繁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乌苏里江捕获野生唇(鱼骨)(Hemibarbus labo)亲鱼150余尾,经人工繁殖获得鱼苗,饲养于池塘中,研究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和性腺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野生亲鱼及其F1在池塘中饲养下,性腺可自然发育至成熟,繁殖季节(5-6月)雌、雄亲鱼会出现明显的副性征,注射催产激素HCG、LRH-A2和DOM的混合制剂,可促使成熟的雌性亲鱼产卵,水温22~26℃时,药物的效应时间在17~22 h,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55%、68.95%、92.5%和5.75%.唇(鱼骨)的卵为圆形、灰白色或淡绿色,遇水后产生较强的黏性,吸水膨胀卵径为(2.32±0.12)mm(n=50),体质量400~900 g的雌性亲鱼绝对怀卵量为(3.19±0.85)×104粒(n=15).水温22~24℃时,从卵授精到仔鱼孵出需要积温69.43℃·d,到仔鱼平游摄食需要积温139.25℃·d,刚出膜的仔鱼全长(6.1±0.3)mm,平游时全长达到(8.9±0.4)mm.在哈尔滨地区人工池塘养殖唇(鱼骨),1+龄鱼体质量为(17.20±2.46)g,2+龄鱼为(89.84±9.30)g,3+龄鱼为(234.94±25.94)g,4+龄鱼为(371.57±64.65)g;雄性3+、雌性4+有部分个体性腺成熟,5+龄时多数个体可发育至性成熟.唇(鱼骨)的全人工繁育成功,可初步解决苗种来源和池塘养殖问题,并为野生资源的增殖和人工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氨氮对中华鳑鲏的急性毒性及2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法模拟养殖水体中氨氮胁迫,研究氨氮对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测定血清中2种代谢酶类(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5℃,pH 7.4时,氨氮24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63.28 mg/L,高于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 var)、鳜(Siniperca chuatsi);氨氮暴露试验表明氨氮浓度和暴露时间均会对2种酶活性造成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中华鳑鲏在短时间内对高浓度氨氮刺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氨氮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河鲈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鲈(PercafkuviatilisLinnaeus)分类地位隶属鲈形目(Perciforms)、鲈亚目(Percoidei)、鲈科(Percidae)、鲈属(Perca),新疆阿勒泰地区俗称五道黑。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河鲈是产地的重要捕捞对象,也是有名的食用鱼之一,为保护、开发和利用额尔齐斯河流域特有鱼类,2001~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作,突破了河鲈人繁技术,并大批量培育生产夏花。一、生物学特性1.食性刚孵出的河鲈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4~5厘米后以小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