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旱棚,人工严格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系统研究了夏玉米根冠生长对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并不影响夏玉米根系、冠层干物质累积、株高增加、茎(基)粗增大等过程的总趋势。但随胁迫的增强,根、冠干物质累积速率、干物质累积总量降低,根条数变少、株高降低、茎(基)粗变细,但它们并不呈线性相关关系;水分供应量的减少延长了夏玉米的生育周期,随胁迫的增强,根系生物量最大值、最大根条数、冠层最大株高出现的时间延后;根冠比(R/S)随土壤水分的改变而改变;不同水分处理的夏玉米,R/S值影响最小的时期是开花-灌浆盛期,最大的时期是在拔节-抽雄,此阶段充分供水处理H的R/S是严重水分胁迫处理L的125.77%。充分供水的处理则有最大的根冠比(R/S=0.173)。在干旱条件下,协调夏玉米根冠平衡,最大程度发挥根系和地上部叶片的功能,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使用分段研究方法对夏玉米根、冠在苗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及拔节期复水后形态、生理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玉米根、冠形态和生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均存在着协同响应机制。形态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株高、茎粗、叶面积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同步生长趋势以及相关关系。生理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根系活力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趋势。研究还表明根冠比作为根冠功能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与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着动态响应机制。采用不低于玉米各生育期轻度水分亏缺阈值下限的有限水分亏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玉米耐旱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外农业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为了降低干旱对玉米产值的影响,一般采用的措施是在调节玉米种植栽培方式同时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从玉米育种的发展可见,在最开始仅是通过对早熟玉米的栽培来避免遇到干旱,以此起到抗旱的目的,随着农业的进步,逐渐开始采用一些栽培措施和育种方式来减轻干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1999-2000年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进行,以耐旱种质TS系列及半多穗型种质SPL系列为材料,测度子此二类种质对密度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的增加,群体前期的光截取量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有增加,下部叶片的衰老时间提前,穗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也降低。同时由于高密导致单株发育不良,根、茎倒伏率增加。密度的增加还使玉米的雌雄穗开花间隔延长,单株平均穗数降低,进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在正常灌溉条件下,半多穗型种质对密度的反应优干耐旱性种质,在干旱条件下筛选出的高世代种质在充足灌水下也表现高产。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是一种非生物胁迫,会对植物造成渗透胁迫、氧化应激等不利影响。柳树抗逆性强,在园林造景、改善环境及生物能源上都有应用。本文从柳树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形态及分子机制变化展开讨论,综述了柳树抗旱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柳树抗旱品种的选育可通过杂交无性繁殖、抗旱基因编辑等方式,创建健全的柳树遗传转化培育体系,从而为耐旱柳树品种培育提供更坚实的种质后盾。  相似文献   

6.
棉花耐旱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李付广  刘传亮  张朝军  武芝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81-1782,1813
综述了棉花耐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确定玉米的耐旱指标,有效地进行新品种的选育,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室选育的相对耐旱玉米新品种龙单23和相对不耐旱的龙343为试验材料,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状况差异。结果表明:较耐旱品种龙单23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的根干重、根冠比值、根长、根数等参数都明显优于相对不耐旱品种龙343。  相似文献   

8.
玉米品种耐旱性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33个玉米杂交种在水分控制条件下进行耐旱性鉴定,筛选高产耐旱优良玉米新品种;同时,对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下各性状之间和干旱条件下不同性状与产量之间进行差异和相关分析,研究干旱对玉米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筛选若干可用于耐旱鉴定的间接指标。试验筛选出寻单7号,保21-413,云杂3号、金瑞6号、宣黄单5号等一批干旱和正常条件下产量高、且差异小、其它农艺性状优良的耐旱玉米品种;研究表明干旱将显著地引起雌雄间隔期延长、秃尖增长、穗粒重降低、单株生产力下降和单产降低(P0.05);干旱处理下穗粒重、籽粒灌浆后期叶片衰老度、单株生产力和耐旱系数与产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可以作为耐旱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把国内外搜集的80份玉米材料,种植在防雨大棚中,在喇叭口期开始自然干旱处理,使玉米材料在花期遭受极端干旱胁迫,调查植株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的散粉吐丝习性、植株叶色、结实性等,筛选鉴定这80份玉米材料的耐旱性,为玉米耐旱品种选育及种质材料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玉2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BX111和HB32杂交选育而成的耐旱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旱、高产、优质、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不同耐旱基因型玉米根系生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玉米根系生理性状与耐旱性的关系,以生长于田间的玉米掖单13(耐旱)和丹玉13(不耐旱)为试验材料,分别于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测定其根系分布、保水力、吸收面积、氧化力、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等项指标.结果表明:耐旱基因型玉米在21 cm以下土层中的根干重以及根系氧化力极显著高于不耐旱基因型玉米根系(P<0.01);根系保水力、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耐旱基因型玉米根系(P<0.05);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在两基因型玉米根系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根系所具有的吸水、保水能力和生物节水能力对玉米耐旱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33个玉米杂交种在水分控制条件下进行耐旱性鉴定,筛选高产耐旱优良玉米新品种;同时,对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下各性状之间和干旱条件下不同性状与产量之间进行差异和相关分析,研究干旱对玉米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筛选若干可用于耐旱鉴定的间接指标。试验筛选出寻单7号,保21-413,云杂3号、金瑞6号、宣黄单5号等一批干旱和正常条件下产量高、且差异小、其它农艺性状优良的耐旱玉米品种;研究表明干旱将显著地引起雌雄间隔期延长、秃尖增长、穗粒重降低、单株生产力下降和单产降低(P<0.05);干旱处理下穗粒重、籽粒灌浆后期叶片衰老度、单株生产力和耐旱系数与产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可以作为耐旱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耐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严重影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着重阐述了干旱胁迫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植物耐旱机制,脱落酸(ABA)参与信号传导、气孔调控、促进脯氨酸的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植物耐旱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元钰66和辽单系列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地区生产过程中每个技术环节的操作,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防治病虫草害、采收等方面内容,对种植上述密植品种的农民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干旱条件下玉米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构建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发掘玉米耐旱基因及其连锁分子标记是构建耐旱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整理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已有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信息,借助高密度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谱IBM和临近分子标记,建立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进而发掘通用QTL。研究显示,在干旱条件下于10个定位群体中共发现与9个玉米农艺及生理性状有关的181个QTL,建立了全长3582.1cM的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发掘出15个"通用耐旱QTL"及其连锁标记。研究结果为确定玉米耐旱基因位点和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系统分析玉米茎秆和根系的协同抗倒性,试验选用6个抗倒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0、7.5和9.0×104株/hm2 3个种植密度,以田间茎秆的拉倒力和拉倒角度为抗倒性评价指标,与基部第三节间和根系的形态特征和物质积累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将基部节间性状与根系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节间长、粗、单位长度鲜重、干重和各组分含量、根幅、支持根粗、根条数、根粗和根干重均与抗倒性评价指标显著正相关,其中节间粗(拉倒力:r=0.561**,拉倒角度:r=0.521**)、单位长度鲜重(拉倒力:r=0.520**)和干重(拉倒角度:r=0.562**)的相关性最大。节间粗和单位长度物质积累量与根干重和支持根粗等根系性状显著正相关,协同作用于植株的抗倒性。当种植密度增大,节间粗、单位长度物质积累量、结构根深、支持根粗、总根条数、根粗和根干重显著减小或减少,导致植株的拉倒力和角度显著减小,倒伏率显著增大。‘粒收1’‘创玉107’‘MC278’和‘京农科728’的节间粗(1.76、1.72、1.71和1.70 cm)、单位长度鲜重(2.9、2...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烟草株型特征和光合功能适应密植的机制,以中烟100为材料,设置HD(17 857株/hm2)、MD(14 286株/hm2)、LD(11 905株/hm2)3个密度处理,探究种植密度对平顶期烟草第4叶位(L4)、第10叶位(L10)、第16叶位(L16)的光分布、株型特征、光合功能及叶片含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植降低了上部叶的大小和弯曲程度,增加了节长,提高了L4叶位的透光率,大幅降低了L16叶位的透光率;L4叶位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增加,比叶氮也显著增加,而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无显著变化。L16叶位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高密度下显著降低,Fv/Fm、Y(Ⅱ)、qP和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密植导致L16叶位行间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而L4和L10叶位的株间和行间叶面积指数均无明显变化。增加种植密度还使冠层下部分布在行间的叶数增多。由此可见,烟草通过调节冠层叶片姿态改善光环境,适应密植环境,不同位置叶片光合功能对密植适应机制不同,上部叶通过提高光合...  相似文献   

18.
耐密型玉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明 《吉林农业科学》1993,(1):10-11,49
<正> 耐密型玉米是指相对于平展型品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提高种植密度,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一类玉米品种。由于耐密品种一般都具有株型收敛,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的特点,通常也被称之为紧凑型玉米。耐密型玉米的出现和发展是玉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耐旱已从传统的植物生理研究转向分子方向;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稳定耐旱植株,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畜牧业以及城市绿地的改造来说可能又将引起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密植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得到大面积推广,指出除品种自身特点外,育种成本低、广适性和稳定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