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柳杜 《甘肃农业》2014,(21):21-21
2014年以来,酒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坚持把搞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完善土地承包权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做精一产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机制,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全市土地流转呈现出规模扩大、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经营高效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
董芳 《现代农业》2014,(8):70-74
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土地流转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各种弊端,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核心环节,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然而,无序的中介服务组织、分散的流转形式、虚化的利益主体以及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影响土地流转的一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当前,探索土地的合理流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但在培育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地流转难度大、政策扶持覆盖面窄、效率不高、融资难度大、人才短缺等.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多形式培育、完善土地流转、加大扶持力度、推进金融改革、引导农民联合等方面入手,推动县域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根据长沙县区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社会因素等5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城郊现代农业经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人口、现代农业生产所占比重、土地流转价格、受法律保护程度政策、当地政府介入程度、参加合作组织等因素对现代农业经营具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土地流转时间期限、对现代农业的态度、对经营组织的认识等因素对现代农业经营具有负向影响,其他方面对现代农业经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6):5-8
土地确权推动的土地流转带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新型经营主体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出于增产增效的目的,对流转来的土地从事规模经营,引入先进的科技、人才以及金融保险等生产要素,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设施及经营管理,运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理念,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农业的三产融合。研究表明,土地流转的动力来源于土地流转的预期、责任制、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及三产融合等因素。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度规模化经营、打造职业化农民、完善社会化服务、发展机械化、信息化、水利化、电气化、生态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地流转是规模经营的基础,2013年以来,安徽省土地流转全面提速。文章分析了土地流转的特点,即流转面积增长较快;城镇化发展较快,流转率较高,粮食主产区稍慢;土地流转租金升高;流转主要是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有租赁、转包、托管、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同时,剖析了现阶段土地流转的问题,如由于土地政策含金量升高,强化了农民对土地增值预期,农民流转土地意愿不高;土地流转激励政策起点高,不利于经营主体的创业;土地流转租金攀升,促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规模化土地流转进程难以逆转,农民返乡种地无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帮助经营主体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出台扶持激励全省土地流转的法规政策,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工商资本下乡实行差异化政策,缓解丘陵岗坡地土地流转难题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沙县区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社会因素等5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城郊现代农业经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人口、现代农业生产所占比重、土地流转价格、受法律保护程度政策、当地政府介入程度、参加合作组织等因素对现代农业经营具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土地流转时间期限、对现代农业的态度、对经营组织的认识等因素对现代农业经营具有负向影响,其他方面对现代农业经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调研,分析了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土地流转机制市场化等特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随后剖析了湖南省农村土地包经营权流转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思想认识混乱、流转缺少必要的法律规范、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到二、三产业就业,部分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出现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顺应这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农户保留承包权,愿意流转经营权的需要,中央提出了"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民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即简称"三权分置"。"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安排,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勤 《农学学报》2013,3(5):74-78
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强农业市场主体活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分析了农民的“恋地”情结、基层组织引导不力、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成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少且实力弱等是当前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制约因素。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供给市场,大力培育土地流转需求市场,努力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市场,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监管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现代农业发展,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受制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及其适度规模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分析了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最后提出破解土地流转难题的根本性出路及构建经营组织合作社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7,(1)
<正>近年来,浙江省桐庐县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并以此作为完善该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培育经营主体等,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1.现状和特点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10.05万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重庆丘陵山区位于不同区位条件、具有不同功能定位和不同级别的10个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分析,解析现代农业园区选址布局、用地规模、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土地经营方式转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土地利用特点,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面临的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保护、建设用地供需困境、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局部用地低效等土地利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园区土地政策法规、加强园区用地规划的审批和监督、加强园区用地集约化管理、探索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更加有序、科学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为例,调查研究土地流转主体构成、流转规模、流转方式等情况。研究证明,垦利区存在土地流转主体缺乏资金、土地流转规模小、土地流转率低、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加大财政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土地流转监管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采取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多种方式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南省加快了土地流转进程,促进了河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土地流转呈现出地区差异显著、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土地"非粮化"倾向、农民收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和政策的约束、市场服务机构欠缺等问题,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农民收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服务机构等,促进土地合理有序的流转。  相似文献   

16.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环节,而培育新型的农业主体,需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具备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的区域,陈家店村和新农家村是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是吉林省当前重点打造的四个村中的两个,但两个村土地流转方式及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两种不同模式下经营主体培育问题,提出了当前我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首要问题在于获得农地经营权。农民思想保守,缺乏合同契约意识;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价格制定不合理;土地流转期限短;土地流转用途不明确或改变土地用途;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辉南县大力培养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出一条切合地方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辉南县积极鼓励农民开展土地流转,组建农民合作社,引导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依托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农牧、林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区,江苏泰州农业近年来依托农业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适度规模农业,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受到土地、人才、资金和公共服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议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资金支持和发展农村公共服务等措施培育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0.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简称土地流转),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本文阐述了近几年来,漳平市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在土地经营规模、农业产业化、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