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宅基地制度历经了三个阶段:即农民对土地享有完全所有权的宅基地私有阶段;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只享有使用权的宅基地公有私用阶段;最后到“三权分置”的宅基地改革新阶段。2015年,长垣县启动了包括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内的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巩义市、长垣县、洛阳市孟津区、宝丰县、新县成为国家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5个试点县(市、区)围绕宅基地制度改革基础工作和重点改革任务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宅基地资源时空分布及利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资源基本状况,以2009年来可获得的农村居民点面积、村庄现状用地面积等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农村宅基地总量估算方法,测算分析2009—2019年中国农村宅基地资源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利用特征等。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宅基地总量在933.98万~1 194.13万hm~2,其中,村庄集镇,东部西部中部东北,且省(自治区、市)间差异明显;2)宅基地总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其中,集镇增速村庄,西部增速东部中部东北,省(自治区、市)差异显著,未来在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和规划因素多重影响下,预计将保持下降态势;3)超占和闲置是现有农村宅基地利用的明显特征,农民认知不清晰、规划与管理不到位、农村人口流动加剧等是其主因。未来可通过构建完善的宅基地统计与监测体系等,加强对农村宅基地资源监控与管理,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闲置宅基地的数字化平台,既是推进宅基地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深化宅基地改革的工具保障。【方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搭建数据平台,将分散宅基地资源整合,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在宅基地改革三权分置制度趋势下,文章从“人、资源和市场”三要素与闲置宅基地盘活之间的关系剖析入手,并结合象山闲置农房盘活的具体实践,对利用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实践案例进行总结、剖析和归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结果】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闲置宅基地数据打通和业务系统,实现农村“人、地、房”空间信息一体化、宅基地治理数字化、交易网络化以及服务高效化。【结论】该研究以期在促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探索盘活利用农村土地市场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全国的农村宅基地数字化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但是农村宅基地面积却不减反增,农村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如何盘活农村的闲置宅基地,使其得到高效利用,满足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提出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机制、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对闲置宅基地开展整理复垦、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开发养老地产等再利用方式,以期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解决宅基地闲置和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甘肃农村宅基地: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村宅基地制度也是我国农村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制度.目前,随着农村大量人口进城落户,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客观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这也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和最难决断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普遍存在宅基地基础数据缺失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各项工作。【方法】 文章详细分析了党中央对推进农村宅基地相关改革工作的指示与当前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明确了加快推进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的重大作用,结合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的相关要求与薄弱环节,以及结合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等相类似工作,提出了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的优化方法。【结果】 该文着重于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与技术方法,围绕调查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结论】 加快实施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有助于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全面摸清宅基地基本情况、利用现状,形成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和实现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也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四川丘陵山区村镇闲置宅基地状况,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助推乡村振兴具有现实价值。 【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南充市李渡镇闲置宅基地的空间特征,归纳总结其闲置类型与形成原因,并提出 相关对策建议。【结果】李渡镇宅基地闲置时间跨度为 2~15 年,其中闲置 5~10 年占比最大,闲置总面积达 30.19 hm2 ,占全镇土地面积的 0.29%;原镇乡区域尺度闲置宅基地面积占比以原新场乡为起始点,呈顺时针 减少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尺度效应;村域尺度闲置宅基地宗数情况表现为“50~100 宗”>“小于 50 宗”> “100~150 宗”>“大于 150 宗”,其面积及占比均为“大于 150 宗”>“50~100 宗”>“100~150 宗”>“小于 50 宗”; 李渡镇闲置宅基地包括外出务工闲置、建新不拆旧闲置、人口进城闲置和继承闲置 4 类,外出务工闲置宗数最大, 形成原因是宅基地执法监管机制不健全、退出机制不完善和流转机制不畅通,其本质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 人口结构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关系失衡的结果。【结论】从助力地区乡村振兴出发,提出激活宅基地主体参与内 生动力、健全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闲置宅基地多功能利用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闲置宅基地及住宅盘活利用与农村三产融合、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基于实地调研,阐述宁夏沙坡头区因地制宜,探索宅基地多元化利用,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践路径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及住宅盘活利用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19,(11):270-273
2015年3月江西省余江县被列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2016年9月余江县承担了农村宅基地、集体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3项试点。介绍了余江县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措施,包括有偿使用超面积的宅基地、宅基地流转、宅基地退出3个方面。针对余江县在改革中存在一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成立理事会、制定村庄规划和宅基地管理章程、规范宅基地申请与建设、拆除不合法的房屋是农村宅基地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继承得来的宅基地,收取使用费没有法律依据,应该鼓励在农村有老宅的人退休后回村养老。  相似文献   

10.
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缓解日益激烈的人地矛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通过辨析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概念,认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巨大的城乡差距及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宅基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指出建立健全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和利益分配制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综合整治、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乡村规划,充分调动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将农民纳入到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管理工作中等措施能有效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宅基地是保证农村居民维持稳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地离开农村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在城镇购房定居,导致农村宅基地闲置、农村住宅空置现象日益严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层次地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闲置宅基地和空置住宅严重影响着农村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乡村发展的进程。要研究农村空闲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就必须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动的法律政策进行分析,因为合理流动是有效利用的基础和根本,没有流动、死水一潭的管理模式,就难以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得到合理的利用。本文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及其使用权流转政策的变迁研究入手,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和空置农村住宅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利用文献的研究成果对各地探索的农村空闲宅基地处置模式进行总结,提出农村宅基地有效流转和合理利用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现行的政策文本和试点经验出发,窥见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内在逻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遵循着节约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利益、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提出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完善农村宅基地相关政策和法律,厘清政府管理职责;坚持自愿有偿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科学制定补偿标准;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机制,实现改革效果的行稳致远;整治空心村,盘活宅基地资源;充分利用基层自治,尊重农民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梁红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101-106
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盘活利用是新时代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此,肥西县开展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落实各项部署,积极进行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有效途径及政策措施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该文以肥西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4个试点村为例,总结了试点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空心化、宅基地闲置、发展活力匮乏等一系列现象,科学管理、高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资源已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关键所在。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从法律实践、政府、市场、村集体、农户自身五个不同视角分析了当前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发现当前宅基地流转过程存在法律操作性不强、政府角色不明晰、隐形流转市场较活跃等问题,应通过宅基地确权、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引入社会资本、健全宅基地流转市场体系等措施,盘活农村宅基地“沉睡资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正>新县作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坚持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全域旅游、乡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通过建立一套体系、做实两项工作、实施三权分置、构建四项机制,走出了新县“1234”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之路,初步实现了有偿使用、有序流转、集体增效、群众增收的“两有两增”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实现宅基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利用宅基地相关数据和信息系统,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宅基地统一数字化管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宅基地数字化支撑。【方法】 文章分析了目前已建的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现状,总结了系统功能的基本需求,明确了系统设计的重点内容,并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了现阶段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和系统数据共享等建设重点。【结果】 昆山市以实现宅基地数字化管理为目标,构建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库管理、宅基地权属信息管理、宅基地利用现状管理、宅基地“一张图”空间分析、宅基地审批、宅基地盘活利用、宅基地监测监管和宅基地信息共享服务多个子系统。选择B/S和微服务架构,采用Java和C语言开发,利用Portal、工作流和WebGIS等技术,实现宅基地数字化管理体系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应用和数据服务等。【结论】 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的顺利实施,也符合宅基地数字化管理目标。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要从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的需求分析出发,因地制宜进行系统设计,打通宅基地相关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方便服务各类用户,满足各级政府电子政务服务、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资源存量及其分布特征是宅基地管理和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各省份农村宅基地面积审批标准、农村宅基地面积超标率和“一户多宅”率,构建农村宅基地面积测算方法,测算农村宅基地面积,并利用中国27个省份112个村73 191个农户宅基地观测数据对农村宅基地面积测算方法进行校验。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宅基地总量为901.45×10~8米~2,其中,农村闲置宅基地总量约为96.46×10~8米~2;农村宅基地面积省域差异大,但各省份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受人口密度影响相对较小;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加快试点地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在本县域内部流转探索进程;鼓励农村闲置宅基地就地盘活利用;扩大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退出制度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宅基地闲置情况的日益严重,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各维度的研究成为热点,学术界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处理机制进行了积极探讨,并形成了诸多模式.针对目前对闲置宅基地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缺失并结合系统论,提出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信息管理模式,对该模式的基本原则、管理流程、系统架构以及如何协调控制作了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处理效率,加强中国农村土地管理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村闲置宅基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湖南省4个地区的闲置宅基地面积超标、旧宅闲置、宅基地利用情况及住房建筑选址因素等,探讨了湖南农村闲置宅基地产生原因,提出了闲置宅基地处理的对策和建议:完善宅基地流转退出模式,加强农村异地扶贫政策工作,健全宅基地流转入市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发展农村产业,利用网路平台出租闲置宅基地。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全国试点新疆伊宁市的调研,发现伊宁市改革试点工作前期推进时,遇到的困难有宅基地登记任务重、时间紧;物权法与担保法法律授权调整实施工作的缺失;宅基地管理问题与办理土地证问题突出等问题。同时,对推进伊宁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将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增进村民委员会与基层国土所改革过程中的工作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