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运斗  唐世方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120-120,118
近年来,由于生猪市场行情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转移,我国不少地区的养猪业正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的养猪生产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发展.疾病流行是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和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传染病的危害更大.再加上近年来传统旧病的复燃,新病、多发病的混合感染,给兽医诊疗、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对如何搞好猪场的猪病防制带来了新的课题.因而必须要求用现代化的科技知识和新的防疫理论取代固有的猪病防治模式和传统的经验,特别是一些新建的猪场,要敢于打破传统,接受新的科技成果,以求得养猪业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取得高效.本文主要介绍、推广一些猪场防疫工作的新成果、新观念、新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猪坏死杆菌病在兽医临床诊疗中占一定的比例。是一种小群体猪的传染病,具有小范围地方连续性发病,临床早期诊断较难,若不及时准确判断确诊为猪坏死杆菌病,进行针对性治疗预防,会造成小群体大部分死亡。一、猪坏死性菌病的概念:1.1坏死杆菌病,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菌为坏死杆菌的多型性的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有条件性的感染和传播。1.2坏死杆菌感染发病,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多呈隐性感染。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患病猪表现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皮肤出现红斑及神经症状、死亡和妊娠母猪的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广泛流行于人、畜及野生动物中。一、流行特点1.弓形虫病在我国主要是隐性感染。感染猪一般见不到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测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妊娠母猪的隐  相似文献   

4.
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猪传染病流行病学特性,结合猪场生产管理实际,列举了可导致免疫失败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防控猪传染病性疾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 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原虫引起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亦是人畜共患的疾病.该原虫分布甚广,可感染多种动物.我国最早在福建发现,从猫、兔体内分离到了弓形体原虫(于恩庶1957年),1978年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又从一暴发"无名高热病"猪场的患猪体内分离到弓形体原虫.我省猪"无名高热病"不少,但病因迄今未详.为查清猪弓形体病在我省是否存在及其流行情况,于1980年2月-1981年6月,在郑州、南阳、许昌、新乡、开封等地对部分猪只作了流行病学调查、鼠继代虫株回归猪试验、猪弓形体病康复猪的免疫效果观察、穿取鼠蹊  相似文献   

6.
探讨分析猪场流行的动向以及预防治疗政策;选取最近几年相关的猪场猪病的流行问题进行分析,其分析内容主要有猪病流行的特点、流行动向,从中分析总结对于猪病的预防以及防治策略;猪病流行的主要动向有猪瘟、寄生虫感染、猪圆环病毒等;对猪病预防治疗过程当中,养殖场应当全面加强防护措施,提升管理能力,增加治理力度,增强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体温升高、全身贫血、黄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往往与猪的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在兽医临床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是目前养猪生产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防控措施不到位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特点猪附红细胞体呈椭圆型,平均直径为0.2~2um,能黏附红细胞膜表面,被寄生的红细胞出现变形,细胞膜皱  相似文献   

8.
猪病是养猪业中令人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养猪业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根据笔者从事兽医临床三十余年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对有关猪场猪病调查和临床诊治结果认为,在黑龙江省相当一部分猪场猪群中,旧的疫病尚未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净化(如猪瘟和猪喘气病等),新的疫病在不断出现(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圆环病毒病等),甚至出现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兽医诊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于畜牧业关注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兽医诊疗的发展。在兽医诊疗过程中出现误区,导致兽医诊疗效果的不理想,兽医临床效果不佳。笔者本着科学公正的原则,对于临床兽医诊疗中常见的误区进行细致的分析,在不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对策。通过纠正临床兽医诊疗中的常见误区,提供科学的对策,希望对于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养殖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的进一步发展,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疾病的流行主要呈现出了如下特点:1.疾病的发生呈现出一种非典型化的趋势,给兽医临床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非典型猪瘟的出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以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持续性感染等。2.某些猪病的病原出现一些变异,导致原有疫苗的保护效力下降或根本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皮肤发红为特征.2004年7月8日~10日,舒兰市二道镇兽医站先后接到二道镇两家猪场求诊.出诊兽医在对两家猪场全部圈养猪进行临床观察后发现有近80%以上的猪出现发病症状,病情得到控制后有8%的猪只死亡.此后,舒兰市其他乡镇先后相继发病,传播迅速,发病较多,治愈难度大,给养猪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我们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养猪场规模不断发展以及饲养方式的改变,规模猪场的疫病呈现多元化。猪群疾病已经不是单一性疾病,临床症状多元化、复杂化,诊治难度加大。同时,猪病流行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越来越不明显,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并发感染,行之有效的猪场疫病防控尤显重要。根据多年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经验,结合当前的环保工作,总结一下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措施。1环境卫生猪场的环境卫生是疫病防控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在目前养猪业中,猪伪狂犬发病率较高,已成为排在蓝耳病之后危害母猪繁殖性能的第二大传染病。该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多不表现明显症状,易被临床诊断忽略,延误治疗,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治对提高猪场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相当重要。1病原及流行特点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特点是侵害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引起猪的皮肤瘙痒。对2周龄以内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猪较常见。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成为养猪业较严重的传染病,如不及时有效的防治,将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某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感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葫芦岛市建昌县某镇养猪场,饲养育肥猪(50kg左右)100头,母猪50头,其中后备20头,妊娠母猪20头,哺乳母猪10头,仔猪(7.5kg以内)100头。已按程序进行过免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主要从如何科学的防控传染病、疫苗防疫情况、猪接种疫苗免疫应答和构建科学养殖体系及其合理使用疫苗四个维度,探讨疫苗在猪病防控当中的重要性作用。也结合现阶段,对猪场开展疾病防控时,所出现的针对疫苗防控猪病作用认识不够全面、没有结合猪病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疫苗种类等现象,对这些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也为科学合理制定猪场疾病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1科学的防控传染病根据传染病防控理论,我们知道其传播流行主要分为  相似文献   

16.
<正>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多呈隐性感染。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患病猪表现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皮肤出现红斑及神经症状、死亡和妊娠母猪的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广泛流行于人、畜及野生动物中。1病原特征龚地弓形虫,只此一种,但有不同的虫株。全部发育过程有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南疆某猪场流行一种传染病,造成大批仔猪死亡,给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在这次疫病流行中,我们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及微生物学诊断等方面人手进行诊断和类症鉴别。初步确定本次流行的猪病疑似猪皿球凝集病毒性脑脊髓炎。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默占军 《河北农业》2019,(12):40-41
<正>笔者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经常深入各类猪场一线,总结出一些共性问题,现在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猪病在临床上表现日趋复杂当下规模较大的猪场各类疾病发生主要形式为多种病原体混合、交叉感染,因此,各种猪病的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相比单纯感染而言,表现得非典型化、慢性化是其主要特征,这就造成了猪病诊断起来愈加困难。当前在临床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19.
在各大猪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发现,现阶段主导猪场的疾病由以前单一的病毒病或细菌病发展到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合并感染的大趋势,而且越来越难以诊断治疗,我们在猪场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有一个猪场有几窝猪只要仔猪长到10~13kg,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的现象,而且伴随死亡出现.目前造成关节炎症出现的原因众多,其中又以链球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对猪群的影响最大,副猪嗜血杆菌病关节炎的表现与链球菌病关节炎的表现相似,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区分,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病因做一下比较,以利于临床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20.
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临床上以怀孕母猪的流产、早产和死胎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和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综合症状为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首发生于美国,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迅速蔓延全球,人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家猪都感染了PRRSV.1996年我国初次报道了该病的存在.根据临床和血清学调查,该病在我国普遍存在,现阶段的研究表明,有时在同一猪场中会同时存在好几种蓝耳病病毒株感染,并不断发生变异.2006年5月底开底,一场"高热病"对中国养猪业造成重创,而罪魁祸首就是变异的高致病性PRRSV,这次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大流行,其传播速度之快、流行范围之广、死亡率之高都是养猪历史上罕见的.因此,猪场一旦感染蓝耳病,就要积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发病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隔离.根据不同继发感染病症对症下药,从而使猪蓝耳病得到很好的控制,使猪群健康地成长,这对畜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