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测定了椽竹竹材的理化性质,并与毛竹、青皮竹和绿竹竹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椽竹各竹龄竹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523~0.632 g·cm-3、0.656~0.801 g·cm-3和0.658~0.777 g·cm-3,随着竹龄增长各部位竹材密度表现出增大的趋势,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基本密度小于参比竹种毛竹和青皮竹,大于绿竹.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平均气干体积于缩率和全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9.6%和13.6%,大于毛竹;各竹龄椽竹竹材径向干缩率大于弦向干缩率和纵向干缩率.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灰分平均含量小于绿竹和青皮竹,酸不溶木素平均含量与青皮竹接近而小于绿竹,综纤维素含量大于80%,多戊糖、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平均含量均高于青皮竹和绿竹,而苯-醇抽出物平均含量小于青皮竹和绿竹.综合分析,椽竹作为纸浆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材性优异且同样条件下种植的当地鞭生毛竹为参比,研究了毛竹实生苗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竹材的气干密度为0.617 g/cm~3,小于鞭生竹的气干密度(0.662 g/cm~3);全干密度为0.562 g/cm~3,小于鞭生竹的全干密度(0.607 g/cm~3);气干或全干时,毛竹实生苗的干缩率均小于鞭生竹;除顺纹抗拉强度外,毛竹实生苗的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均低于鞭生竹。因此,毛竹实生苗具有较高的强重比,相比鞭生竹材,具有密度较低、干缩率较小、力学强度性能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油簕竹(Bambusa lapidea)、车筒竹(B.sinospinosa)、越南巨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和麻竹(D.latiflorus)4种大径丛生竹竹材不同部位的密度和干缩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竹材的基本密度分别为0.742、0.678、0.761和0.601g·cm-3。气干体积干缩性分别为4.61%、3.82%、3.28%和3.66%。各竹种竹材的密度和全干缩性有显著差异,而竹材的气干干缩率没有显著差异。竹材的气干、全干和基本密度均与竹秆高度呈正相关,干缩性则相反。与常见的板材原料毛竹相比,4种竹材的密度和干缩性均可达到板材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慈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川江油1~3年生慈竹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竹材气千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随竹龄和竹秆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径、弦向全干缩率随竹龄和竹秆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径向全千缩率大于弦向:竹壁厚度随竹龄的增加而增厚,随竹秆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方差分析表明,竹材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径、弦向全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随竹龄变化在0.001水平显著;全千密度,竹壁厚度,顺纹抗剪强度随竹秆高度变化在0.001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薄壁型巨龙竹为研究对象,对3~5年生薄壁型巨龙竹秆材的梢部、中部和基部进行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薄壁型巨龙竹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682 g/cm3、0.756 g/cm3、0.711 g/cm3,大于云南甜竹和油簕竹的相应值,略小于毛竹;吸水率为62.68%,显著高于毛竹的吸水率;径向气干干缩率为3.920%,大于毛竹相应值。就物理性质而言,薄壁型巨龙竹适合作为竹板材原料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竹材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个竹种竹材的实质密度、绝干密度和孔隙度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竹材的实质密度与木材非常接近,在1.481~1.514g/cm~3之间,平均约为1.500g/cm~3;其变化规律:基部和梢部、内层和外层分别小于中部与中层;丛生竹的实质密度略大于同龄散生竹;(2)竹材的绝干密度约为0.819g/cm~3,表现为从基部到梢部递增,孔隙度变化正相反,从基部到梢部递减,二者服从一元线性回归Y=99.95-66.726X关系。  相似文献   

7.
厚壁型巨龙竹秆材物理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部分竹材和木材为参照,研究了厚壁型巨龙竹的密度、干缩性、湿胀性、吸水性4项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厚壁型巨龙竹的基本密度为0.68g/cm3,比毛竹的密度(0.756g/cm3)小,比龙竹、甜龙竹和其他建筑用木材的密度要大;从竹材干缩性上看,厚壁型巨龙竹的气干体积干缩率为12.47%,比毛竹(3.733%)等竹材、木材的相应值要高;从巨龙竹基部到梢部的纵向变异来看,厚壁型巨龙竹秆材密度呈上升趋势,吸水率呈递减趋势,而干缩性及湿胀性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X射线直接扫描法研究毛竹材密度的径向变异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色X射线直接扫描法测定了竹材密度径向连续变化曲线 ,以到竹青外皮的相对距离为自变量 ,以基本密度为因变量建立非线性经验回归方程为y =ax2 -bx c(x≤ 1) ,相关系数都在 0 8~ 0 9以上 ,提出径向分层劈篾的可行性。分析了不同年龄和不同高度竹材密度径向变异规律 ,在竹子生长过程中 ,竹青部位密度变化小 ,竹肉部位密度变化大 ,是决定竹材平均密度的主要因子 ;随着高度的增加 ,各密度组成分量均提高 ,最小密度提高幅度比最大密度提高幅度略大 ,由于竹片的竹壁厚度减小使得竹片的密度梯度 (密度差 /距离 )绝对增大。平均基本密度与中点密度相关性最高 ,相关系数达 0 973。竹材径向密度梯度与最大密度具有正相关性。对于同一高度竹秆 ,密度梯度主要取决于最小密度 ,随最小密度的减小而增加 ;对于不同高度的竹秆 ,径向最大密度、最小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 ,密度梯度主要取决于竹壁厚度 ,随竹壁厚度的减小而绝对增加。与木材相比 ,竹材的密度梯度是杨木的 3~ 4倍 ,在竹材加工时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避免因密度梯度大引起的干缩不均而导致的表面开裂。  相似文献   

9.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721 g.cm-3和0.680 g.cm-3,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572 g.cm-3和0.535 g.cm-3,闽楠天然林木材密度大于人工林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人工林木材密度变异系数却小于天然林。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气干状态下体积干缩率分别为4.935%和6.439%,全干状态下分别为9.330%和11.376%,闽楠人工林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稍差于天然林,但从木材的差异干缩来看,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相近,分别为1.75和1.76。闽楠天然林木材端面、径面和弦面硬度分别为7 583 N、6 183 N和6 625 N,稍大于人工林,但差异不显著。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旋切板背面裂隙率分别为53%和67%,单板厚度的偏差人工林和天然林分别为0.08mm和0.09 mm。由此可知,发展闽楠人工林可以得到质量与闽楠天然林相近的板材。  相似文献   

10.
竹材表面胶合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主要研究竹材表面胶合性能,重点探讨了竹材的热压压力、施胶量、竹龄、组坯方式、竹材的不同处理方式等因子对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用电子扫描镜观察竹材胶层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热压压力、施胶量、竹坯的组合方式对竹材的胶合强度有显著影响;未经处理的竹材表面的胶合性能优于高温和硼酸处理;竹材胶层的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下,1度竹的胶层与竹材之间的有较大的缝隙存在,胶合面平整度低;其他龄竹竹材的胶层均未发现较大的缝隙,并且胶层表面相对平整,胶层在竹材表面最薄处只有10μm,最厚处在40~50μm之间;在15 kg.cm-2和20 kg.cm-2的压力下,基本上未见到胶层与竹材之间的缝隙,压力变化对胶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一般胶层厚度小于1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