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为实现菜用春大豆新品种辽鲜1号的高产高效栽培,选择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两个试脸因子,通过田间双因素试验,研究了供试因于对辽鲜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2.0万株/667m2,尿素用量以4~8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2.
小寒黄大豆为上海崇明地区的特色蔬菜品种,因粒大如豌豆、皮色橙黄而闻名。小寒黄大豆营养丰富,干、鲜豆粒均可作菜用,是上海地区冬春蔬菜市场“保淡”品种之一。为确定小寒黄大豆在崇明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5 930穴/667 m2,即行距45 cm、株距25 cm,小寒黄的产量较高,且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3.
浙鲜豆5号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2008年在温岭地区示范种植,表现生产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较耐肥抗倒,较抗病毒病,香甜柔糯,商品性好。为确定最佳栽培密度及适宜的肥料用量,我们于2009年进行了肥料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冷凉地区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与栽培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海拔冷凉的青海西宁地区引种大豆品种东农40,于5月4日播种,出苗70天左右开始结荚,90天单株荚果数达最多,100天荚果大小定型,单株荚果鲜重达最大值,此时是采收菜用青荚的适宜时期。对种植密度研究结果,以667m2栽4万株的青荚产量最高,达554.7kg,且菜用青荚品质也好。  相似文献   

5.
夏播菜用大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菜用大豆品种改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用大豆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及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菜用大豆有了蓬勃发展,尤其在我国南方,己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并加工出口外销。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结合本地区育种实践的基础上.对江淮下游地区菜用大豆育种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动当地菜用大豆品种的改良。 一、品质改进 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相比,除了产量外,对品质有特殊的要求,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外观品质,即人们直接观察到的美(粒)大小和色泽,与育种相关的性状有荚鲜重、百粒重、每荚粒数、茸毛色、脐色及种皮色。传统消费习惯,大家多喜爱大荚大粒、白毛、浅色脐、含三粒荚多的品种,国际市场上以豆荚形式销售的青毛豆,根据荚粒数确定商品等级。豆荚大小及籽粒数是受遗传控制的。在引进筛选国内外大粒种进行杂交的同时,应注意选择抗炸荚、浅  相似文献   

7.
菜用大豆品种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菜豆品种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慈溪地区推广种植的春季菜用大豆新品种.结果表明,浙农0912、奎鲜2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台湾292菜用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92菜用大豆是1995年从台湾省引进的。该品种丰产,早熟,品质优良,鲜毛豆营养丰富,肉质脆嫩,风味清香,口感好,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它既能在国内鲜销,又可以速冻加工出口,尤其是日本人最喜欢食用。我们经过二年试种,平均亩产毛豆500-610kg,每公斤价格8元左右,每亩经济效益可达4000-4880元。其栽培技术与本地毛豆有较大的区别,现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一)特征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约45-51cm。主茎粗大,9节左右,分枝不甚发达,为有限结荚习性,结荚较密,不易倒伏。百粒重60.1-64.3g,单株荚重47.2g,适宜密植。 (二)特性 292发芽最低温度是10℃,最适温度25℃,最高温度是35℃。温度高低对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显著影响。出苗至分枝约需20-25天,在短日照条件下,分枝至开花约需20-40天。 二、栽培要点 (一)播种与育苗 292菜用大豆春秋两季均可栽培。种子先行晒种2-3天,拣去病籽、杂籽。(1)  相似文献   

9.
以本地主栽菜用大豆品种台湾75-3为对照,对8个早春菜用大豆品种的全生育期、鲜荚产量和商品性状等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领先丰50、苏早1号可提前5~7 d采收,可在本地适当种植;绿领1号、绿领7号、开科源12号、日本晴3号等因存在减产或生育期长等不足,不适宜在本地推广应用;淮鲜豆5号的产量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进一步试验确定;苏奎1号可适当推广并推迟播种;台湾75-3综合性状较好,其作为本地早春菜用大豆的主栽品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菜用大豆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子莲新品种满天星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栽培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满天星莲蓬数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且每667 m2栽种200支比栽种160支和120支莲蓬数分别增加1392%和19A6%,产量分别增加10.55%和1796%.结合生产实际,满天星取得高产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60~200支/667 m2.  相似文献   

12.
彩色甜椒色彩艳丽、果形美观,果大肉厚、肉质脆嫩、品质佳,观赏和食用价值俱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种植密度是影响彩椒栽培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彩椒在温室栽培的最佳密度,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春大棚辣椒不同种植密度及肥料配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濮优602早春辣椒高效栽培技术,于2012年对辣椒新品种濮优602进行了早春大棚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配比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濮优602在中原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 600株/667 m2,适宜追肥配比为N∶P∶K=40∶10∶50。  相似文献   

14.
在西南山区进行大豆新组合区域筛选试验在参试的8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黔豆2012-1、安07109、粤春2011-2、滇豆7号4个品种适宜在试验区及相似区域大面积推广。这4个品种产量相对较高,皆在165 kg/667 m2以上;种子颗粒完好率高,皆达到86%以上;抗性相对较强,粤春2011-2高抗花叶病毒病,黔豆2012-1、安07109仅在结荚期轻感花叶病毒病,滇豆7号轻度感染根腐病,在盛花期轻感花叶病毒病、结荚期中感花叶病毒病,4个品种皆未发现其他病害。  相似文献   

15.
以万寿菊"色素1号"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3种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生物农药、1株生防菌株和5种低毒化学农药对万寿菊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万寿菊产、质量的提高及万寿菊主要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种植密度与病害严重度、产量和花朵数呈正相关,与株高、茎粗、单花平均鲜质量、干质量呈负相关,最佳种植密度为4.89株·hm-2;10种生物农药中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5.08%和64.39%,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1.47%;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灰霉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65.55%和64.46%,其次是土传3号悬浮剂,防效为60.62%;生防菌株GYSM-6m1对黑斑病和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34%和53.93%;5种低毒化学药剂中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125 g·L-1氟环唑悬浮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0.56%和70.33%;125 g·L-1氟环唑悬浮剂对灰霉病防效最好,防效为67.85%,其次是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450 g· L-1咪鲜胺水乳剂,防效分别为63.59%和63.37%.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春季栽培时,不同定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鄂甜玉6号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2800、3200、3500、4000株/667m^2 4个种植密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春季栽培时3200~3500株/667m^2为鄂甜玉6号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栽植密度对厚皮甜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棚内以“白天鹅”厚皮甜瓜为材料,采用立式栽培、行距与株距2因子裂区设计,进行了不同栽植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行距,既保证了厚皮甜瓜产量,又提高了果肉厚度和中心糖含量,有利于厚皮甜瓜品质的提高,而在相同行距下过分加大株距的效果不明显,以株行距0.6m×1.0m,每667m^2栽植1110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在大棚内以"白天鹅"厚皮甜瓜为材料,采用立式栽培、行距与株距2因子裂区设计,进行了不同栽植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行距,既保证了厚皮甜瓜产量,又提高了果肉厚度和中心糖含量,有利于厚皮甜瓜品质的提高,而在相同行距下过分加大株距的效果不明显,以株行距0.6m×1.0m,每667m2栽植1110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以锥栗为试材,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行距4m×5m、667m2植33株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