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小流域尺度防护林的空间配置进行了研究,小流域尺度防护林的空间配置包括水平配置、垂直配置和对位配置,介绍了三种配置的定义及不同配置对应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对防护林水平配置的研究了解了如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防护林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对垂直配置的研究获得了防护林在进行树种选择和配置上应遵守的准则,通过对防护林对位配置的研究掌握了防护林对位配置的流程,提出了防护林空间配置的步骤和建议,为今后防护林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辽东山区小流域森林生态优化经济结构模式,进行了小流域森林生态立体复合经营试验,结果表明,在小流域内采用林—药、林—蛙和林—菌复合经营的模式是利用小流域自然优势的最佳优化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辽东山区有诸多大小不等的小流域森林生态环境,近年来人们对小流域已广泛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并逐渐形成产业化和商品化。从20世纪80年代始,山区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辽东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开展多种经营的广阔天地。为了充分发挥小流域的自然优势,利用小流域的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组合,完善小流域的最佳组合模式,是小流域森林生态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对小流域森林生态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程静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55-58
分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优化配置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以治理源头和上游为主 ,进行治理施工要自上而下 ,用多种生物谷坊坝群多层阻截 ,以减缓径流 ,让植被进一步恢复 ,治理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仡达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流域治理采用了较为全面的农业优化、典型措施、人员培训、经典模式借鉴等治理方式,使小流域治理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治理决策视角、统筹协调、管理倾向等方面还应当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淳安县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在千岛湖湖区重点小流域和环湖生态敏感区域开展了林相改造、困难立地绿化造林,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本文针对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项目进行解析,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为今后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项目优化实施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金沙江流域山地系统特点,在分析头塘小流域山地系统结构及其与土壤侵蚀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系统防护体系的空间配置原则和依据。依此,配置了头塘试验区的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对头塘小流域山地系统特征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山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调整、配置方式和营建技术。经对小流域所建防护林体系进行防护效益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营建防护林体系后,防护效益显著,土壤侵蚀模数由1831t/km2·a下降到1165t/km2·a,减少了36%;坡地造林后,地表径流较荒草坡地、裸地分别减少7944%和9401%,泥沙削减率下降878%和988%。头塘小流域在金沙江流域具有代表性,其防护林体系的结构配置以及营建技术,可用以指导金沙江流域山地防护林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黄土高原4个典型小流域的景观格局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的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云南省保山市杨柳小流域为例,利用小流域1994年和2004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并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原理,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了模拟与预测,表明在未来20年内,有林地明显增加而农地、牧地、灌木林地将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1.
石漠化综合治理借鉴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小流域作为基本治理单元.讨论了应用ArcGIS软件,基于ASTER DEM进行小流域提取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小流域提取结果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对提取的小流域的精度及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ASTER GDEM提取小流域的精度可达1:50 000的精度.利用ASTERGDEM自动划分小流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刺龙牙全身是宝,其树皮可入药,有健胃、利尿、活血止痛、治疗肝炎、糖尿病之功效,种子可榨油,嫩芽清香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其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15种以上氨基酸、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是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利用小流域的自然条件,开发建设刺龙牙基地,既是优化小流域森林生态经济结构,又是一项效益较好产业。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是制约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最严重的"瓶颈",为了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系统开展区域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研究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而进行经济林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林业结构调整、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刘家小流域系统农林牧生产优化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刘家小流域系统内的自然资源,以及农林牧各项投入——产出分析,按生态经济系统理论,采用数学规划方法,以纯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求解,到2000年刘家小流域年纯收益可达108.5万元,人均1120元。并对模型中所有变量和约束方程常系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影子价格计算。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生态经济沟建设在我省的出现和发展生态经济沟是一个高效能的人工生态系统。具体作法是,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山区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依据本地条件和资源状况进行优化组合,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劳力、资金、技术和资源合理组装,农林牧副渔全面配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这样的小流域称为生态经济沟。早在50年代初,在我省许多地区就开始了山区治理,治理形式由50年代以沟谷治理为主,过渡到60—70年代的山水田林路综合  相似文献   

16.
头塘小流域山地防护林体系营建及防护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头塘小流域山地系统特征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山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调整、配置方式和营建技术。经对小流域所建防护林体系进行防护效益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营建防护林体系后,防护效益显著,土壤侵蚀模数由1831t/km^2.a下降到1165t/km^2.1,减少了36%;  相似文献   

17.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城郊型生态景观小流域治理模式等3种小流域治理模式。提出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应结合本地区小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合理地运用各种模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流域防护林树种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金沙江流域山地系统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本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中树种选择、树种配置的依据和方法,介绍并讨论了头塘小流域试验示范区树种选择和配置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生态小流域是根据生态农业理论而提出来的,即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对小流域进行全面规划设计,综合开发建设。坚持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小流域内的土地资源及生物资源,实现小流域内的全部绿色覆盖。实行立体经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光能转化率和利用率。在小流域内实现以尽可能小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木生长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代表区的安塞县高桥乡3个小流域不同立地条件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当地适宜在沟谷、阴坡地进行造林,其它立地条件适宜栽植灌草植被,探讨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的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