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养猪》2017,(2)
文章对85 kg级的鄂通两头乌猪作了胴体和切块测定。发现其胴体品相和切块品相尤其是大排眼肌切块、前肩切块的一致性相当好。就总体而言,鄂通两头乌猪肉切块的品相介于大白猪和通城猪之间而略偏向于通城猪。此外,测定结果提示85 kg级的鄂通两头乌猪略显幼稚,尚不足以体现出最佳的成熟切块品相。建议后续跟进大体重级别测定。  相似文献   

2.
以通城猪为素材的新品种培育——“鄂通两头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通城猪为母本,导入50%的大白猪血缘,从其F1互交后代中选择两头乌毛色的公、母猪横交固定,继代选育4个世代,已初步育成保持通城猪两头乌毛色和优良肉质特点,且生长较快、瘦肉率适中,适合高档、特色猪肉开发需要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新品种的主选性状与通城猪相比较:平均日增重为626 g,提高了30.4%,料重比为3.18,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1.7天;胴体瘦肉率为51.6%,比通城猪提高了7~10个百分点;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9.64头,增加了1.04头;且其胴体肉切块色泽鲜艳,保水力强,细嫩,大理石纹明显,肉味口感好。  相似文献   

3.
该调研对90 kg级大花白肥猪胴体作了切块分析。其大排切块中眼肌相对硕大,有瞬间彩虹折射,系水力强,肌肉组织的弹性良好,切块肥膘洁白无瑕,皮下脂肪肥厚而且饱满坚实,皮层洁白丰厚,无皮下疵瑕。其前肩切块、小排切块、五花肉切块、股二头肌切块肉色鲜艳亮丽,大理石纹丰富细致精美。其股四头肌的红度极高,值得一提。其胴体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华中型流线型特点,而切块表现出明显的华南型肥满特点,从而表现出华中型与华南型猪肉品质的交混特点,该品种具备传统极品鲜肉和BBQ烧烤肉优势并具备竞争国际品牌猪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张伟力  潘清煜 《养猪》2014,(1):65-67
本文对80 kg级淳安花猪肥育猪胴体作了肉切块质量评价。其切块具有红度高、系水力强、大理石纹细致等上乘表现。本测定提示淳安花猪具有皮厚、膘嫩、肉细的晚熟腌肉型肉质切块特点,同时具备极品鲜肉和腌肉原料的品相。  相似文献   

5.
该调研对100 kg级蓝塘肥猪胴体作了切块分析。其胴体具备传统极品短胴特点。其前肩切块、大排切块大理石纹丰富,肉色红艳,适合用于高端中式烧烤或涮火锅。小排切块肉嫩髓多,适合于煲汤和早茶粤菜,五花肉切块细腻肥嫩,股四头肌红度适中,适用于广东名吃肉蓉粥,股二头肌纤维细巧、大理石纹丰富,可作极品广式香肠。测定提示蓝塘猪的肉质育种方向应为鲜肉与烤肉兼用型,并保持该胴体所具备的传统极品肉优势和竞争国际品牌猪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张伟力 《养猪》2014,(3):53-56
本调研对100 kg级沙子岭肥猪胴体作了切块分析。其前肩切块、小排切块、五花肉切块、股二头肌切块肉色鲜艳亮丽,大理石纹细致而丰富。大排切块系水力强,弹性良好,切块肥膘洁白无暇,皮下脂肪肥厚而且饱满坚实,皮较丰厚,无褶。该胴体具备传统极品肉优势和竞争国际品牌猪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1遗传资源保护1.1加强通城猪的种质特性研究近十年来,通城县畜牧兽医局多次组织通城猪品种调查,深入了解通城猪资源状况和种质特性,利用调查研究成果编写出版了《通城猪品种志》、《通城猪资源志》、《通城猪研究》,制定和发布了《通城猪标准》(湖北省地方标准),研订和实施了《通城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方案》;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紧密合作,围绕种质特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开展了通城猪血液参数及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SNP芯片监测通城猪的保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基于SNP芯片信息分析通城猪保种群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保种效果进行监测。本研究利用“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对68头通城猪的全基因组SNP进行扫描,通过以下两方面评估保种效果:1)群体结构。通过群体分层、遗传距离、亲缘关系以及公猪基因组家系等分析,研究通城猪个体间的群体结构;2)遗传多样性。估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多态性标记比例、杂合度、核苷酸多样性等多态性和杂合性相关参数估计遗传多样性,分析有效群体含量和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综合评估保种效果。结果显示:1)保种群无明显分层,遗传距离为0.27,亲缘系数为0.17;2)基因组等位基因频率为0.7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2,多态信息含量均值为0.31,多态性标记比例为88.28%,观测杂合度为0.32,期望杂合度为0.31;20世代前通城猪有效群体含量为105头,当前世代有效群体含量为94头;ROH共计有184个,平均ROH长度为23.71 Mb,其中28.80%的长度在15~20 Mb之间;基因组近交系数为0.04%,具较低水平的近交程度。通城猪保种群是一个没有分层的纯种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地方猪种“通城猪”产于湖北省通城县。“通城猪”因具有肉质细嫩鲜美、繁殖力强、杂交效果好等突出的优良特性已成为湖北省的当家地方品种。 2 0 0 0年“通城猪”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猪种 ,并取得了国家注册商标。全县已建立了以县种猪场、乡村种猪场、保种基地村和专业户为基地 ,县畜牧局生猪交易市场为依托的生猪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通城猪”种资源得到切实保护。目前 ,通城县共存栏“通城猪”种公猪 1 5个血统 ,每个血统保存 2头 ,共 3 0头 ;存栏“通城猪”母猪9587头 ,占全县母猪存栏总量的 43 6%。“通城猪”供种能力不断增强 …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9,(2)
试验对在安徽省无为县风土驯化后的4头50 kg级巴马香猪进行了胴体切块肉质的测定。结果显示:其胴体和肉切块大体上保持了原产地巴马香猪的基本特点。同时,脂肪型背膘厚重的大排切块和腌肉型腹膘薄的五花肉切块存在于同一胴体中。此特点对未来香猪极品肉市场开发可能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保山肥育猪胴体作了肉切块质量评价。其切块大理石纹丰富,肉色鲜艳,同时具备极品鲜肉、腌肉、烧烤原料的品相,并有独特的地方风味。保山猪肉具有配合松露开发国际市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36头肉牛屠宰后热胴体分割部位肉块排酸处理提高嫩度的效果,结果显示:热胴体分割牛肉块成熟处理能够达到提高牛肉嫩度的目的。在生产上应用时,实施肉块在胴体上成熟处理72h,分割后的肉块再成熟处理96h即二次成熟处理牛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通城猪为母本,长白猪(瑞典)、大白猪(英国)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对两个三元杂交猪(长×(大×通)、大×(长×通),简称为长×大×通、大×长×通)及亲本分别从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长×大×通和大×长×通三元杂交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均表现出较好的杂种优势。长×大×通三元杂交猪的测定期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活体背膘厚、剪切力、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2.54%、-13.89%、10.39%、-8.71%、-8.33%和8.57%,大×长×通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81%、-11.05%、10.55%、-6.50%、6.67%和2.44%。长×大×通和大×长×通两者比较,长×大×通三元杂交猪的试验期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及腿臀肉骨率分别为843.4 g/d、34.51 cm2和73.54%,大×长×通三元杂交猪分别为808.6 g/d、31.45 cm2和70.67%,二者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以通城猪为母本进行的两个三元杂交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显著优于亲本通城猪,肉质显著优于亲本长白猪和大白猪,且长×大×通组合优于大×长×通组合。  相似文献   

14.
7头商品鲁西牛胴体第11肋后缘截面的客观测量值及相应的其它屠宰数据应用SAS软件对胴体产肉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半胴体重、皮下脂肪厚、背眼肌面积、腔脂%组建的四元方程对后腿分割肉产率的预测力最大,其次是后躯分割肉产率、全部可食肉产率、主要分割肉产率对全部分割肉产率的预测力最小。眼肌面积是主要分割肉产率最重要的独立预测指标;腔脂%对全部分割肉产率、全部可食肉产率、后躯分割肉产率单独的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张伟力  杨全英 《养猪》2014,(2):60-63
本调研对114kg级、75kg级黔邵花肥猪胴体作了切块分析。114kg级切块瘦肉呈现玫瑰深红并且带有较丰富大理石纹,肉面干爽,系水力强,弹性良好,切块肥肉洁白无瑕,皮下脂肪肥厚而且饱满坚实,皮厚适度,基本无褶,该切块具备极品肉潜力。75kg级胴体切块瘦肉率较高,大排眼肌硕大,五花肉肥瘦均衡,具有精品肉切块素质。  相似文献   

16.
张伟力  潘清煜 《养猪》2014,(1):70-72
本文对56 kg级巴克夏&#215;临高中猪胴体作了肉切块质量评价。其切块具有系水力强、大理石纹细致、脂肪层薄、瘦肉率高的表现,T骨大排的眼肌面积尤为硕大。本测定提示56 kg级巴克夏&#215;临高中猪可能会发展成一种瘦肉率较高的优质商品猪。  相似文献   

17.
本调研对100 kg肥育槐猪作了胴体切块分析。切块肉色鲜红,大理石纹丰富,系水力强,弹性良好,可作为中餐火锅和红烧的极品美食原料,并且具有开发高档品牌肉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量PCR(Quantification PCR, QPCR)方法,比较分析了基质金属蛋白酶3(TIMP3)基因在长白猪和通城猪间的组织表达谱,同时比较分析了其在这2个猪种胚胎期(33, 45, 55, 65, 70和90 d)和出生后(0, 9, 30, 60, 120和160 d)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差异性表达。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TIMP3基因在不同猪种的各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除在腿肌和胰腺中有所差异外,TIMP3基因在两个猪种间的组织表达谱基本是一致的,在肺脏和子宫中表达最高,在背肌、脾脏和胃中表达较高,在肠、心脏、肾脏和肝脏中表达最低。与出生后阶段相比,TIMP3基因在2个猪种胚胎期均显著高表达(P<0.05),但其表达变化趋势在2个猪种间存在差异;与在长白猪胚胎期相比,该基因在通城猪胚胎期中的高表达水平维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本试验结果提示,TIMP3基因可能参与不同类型猪种骨骼肌生长发育异步性的调控,影响到不同类型猪种的产肉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