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一些不良商家设置的重重消费陷阱,使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经销商的投诉不断攀升。为此,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要提防落入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招术一:交定金后无现货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计算机之前,一般已通过咨询和朋友推荐等渠道,确定了想要购买的计算机型号。一些  相似文献   

2.
蔬菜是居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居民蔬菜购买行为、了解居民蔬菜消费习惯,对于把握首都蔬菜市场消费状况、掌握居民蔬菜消费需求变化、实现"以销定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居民购买蔬菜的地点、消费支出、品种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蔬菜购买行为属习惯性、理智型和经济型购买;安全、便捷、营养、价格是居民购买蔬菜时着重考虑的几个因素。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蔬菜供应、保障蔬菜安全、拓宽营销渠道、平抑蔬菜价格,同时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蔬菜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3.
农资消费和传统商品消费不同,同时具有消费性和生产性价值。我国人口多,国家重视农业生产,消费市场潜力大,研究农资商品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农资商品购买行为进行建模并设置假设,进而采用问卷调研的模式,结合SPSS程序通过信度、效度和多元回归策略方法分析购买目标、信息来源、营销方案、求便心理和消费动机对农资商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校验方法验证假设,研究表明,购买目标、信息来源、求便心理和营销方案均对农资商品消费的数额、频率、重购率和消费动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武汉市汉口地区实地问卷调查,考察了消费者绿色消费认知水平、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及其购买行为。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绿色消费认知水平、绿色农产品的关注程度及认知水平较高;但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很低。在购买行为上,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主要依靠老人或家庭主妇完成,偏好于去大型超市购买,对其价格比较敏感;消费者主要依靠电视和网络获取绿色消费信息及食品安全等信息;从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体验来看,总体上感到比较满意;从消费者预期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绿色农产品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东地理品牌农产品消费状况的调查,探究农产品地理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制约机理。结果表明,地理品牌发展主要受限于消费购买意愿,地理品牌知晓度和消费场所环境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地理品牌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品牌溢价虽然对消费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显著,这与消费者可接受的最高溢价有关。  相似文献   

6.
消费扶贫本质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行为,明确消费者购买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对消费扶贫政策有效实施极为重要。本文构建了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相结合的购买决策新框架,并利用一线城市2 181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参与消费扶贫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扶贫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需求意愿尚未完全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扶贫产品购买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购买意愿主要受消费者对扶贫产品质量、特色和扶贫功能属性评价的影响,而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则更侧重于价格、收入等经济因素,且扶贫功能属性评价在购买意愿形成阶段的重要作用不能延续到购买行为。此外,公共采购扶贫产品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形成和实际购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应通过公共采购示范效应、合理定价和精准营销等方式,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市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的调研分析,北京市城镇居民倾向于购买液态奶和酸奶,且"伊利""蒙牛""三元"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购买奶粉的消费者较少,且国外品牌更受消费者欢迎。消费者的乳制品认知较为成熟,但是乳制品购买渠道和信息获取渠道有待拓展。最后提出未来北京市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的发展思路:重视乳制品质量安全、增强质量安全信息及时性和透明度、拓宽乳制品购买渠道和产品信息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京市、西安市消费者实地调查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整体不高,只有32.68%的人知道可追溯食品,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比例更低,只有12.53%的人购买过;电视、网络、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可追溯食品相关信息的3种主要渠道。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整体较高,但对猪肉追溯信息发布方的整体信任度不高;信息源信任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信息源信任通过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起到间接影响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行为的效果;收入水平、购买成员、购买场所、职业、地区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提出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并提高消费者追溯查询意识和习惯、规范追溯信息查询渠道并由政府发布追溯信息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北京市朝阳、西城、海淀、大兴和东城等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现状及其行为。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鸡肉和牛羊肉消费比重相对较小,2016年北京市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总量预计达131.16万t。不同收入群体间,城镇居民的肉类消费量存在明显差异;户内肉类消费量大于户外消费量。与熟制肉类相比,消费者普遍偏好于生鲜肉类。此外,超市是北京市城镇居民最主要和最为满意的肉类购买地点。城镇居民在肉类消费中,会优先考虑肉类质量安全和新鲜程度,其通常以肉类颜色来判断肉类质量。城镇居民更倾向于购买新鲜肉类产品,同时也担心生鲜肉类产品中有病死肉;多数城镇居民购买肉类产品后倾向于当天食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牛肉消费比例在不断提高。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对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的463位受访者就牛肉消费偏好与认可、影响购买牛肉的因素、购买场所、购买时关注的问题以及烹饪方式进行了问卷调研。通过汇总与分析数据,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牛肉喜好较高,并且对牛肉的营养和风味认可度较高。(2)65.38%的受访者认为价格是影响购买牛肉的主要因素。生鲜牛肉可接受的价格为80元/kg,熟制牛肉可接受的价格为120元/kg;牛肉消费占日常消费三成以下的受访者居多。超市和农贸市场是被访者购买牛肉的主要场所,其中35岁及其以下的受访者在专卖店和便利店购买牛肉的比例高于35岁以上的受访者。在购买牛肉时,不同年龄组的受访者关注的牛肉质量安全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但同时都关注了安全认证、产品商标或品牌、生产日期及质保期和检疫检验标志指标。(3)受访者的烹饪方式仍以炖(煮)、涮和煎烤为主,其中炖(煮)是2个年龄组的受访者共同喜欢的烹饪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消费者进行实地调研,并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学历、月收入、家里是否有12岁儿童以及认知程度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品的价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提供帮助,为绿色农产品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1什么是农民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农民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农民消费者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含义:第一,农民消费者的消费性质是生活消费。农民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物质资料的消费,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消费;二是农民在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亦具有消费者的法律地位。第二,农民消费者的消费客体包括有形的商品  相似文献   

13.
羊绒制品消费是整个羊绒产业链条的最终环节,针对羊绒制品消费需求的研究对羊绒制品生产企业乃至羊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存在较多的可替代羊绒制品的其他纺织原料制品,因此其他纺织原料制品的消费对羊绒制品消费状况有较大影响。为了了解各种纤维制品的实际消费情况、羊绒制品与其他纺织原料制品的消费竞争状况,对全国16个城市11个县共543位城乡居民的消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包括羊绒制品在内的各种纺织原料制品的购买数量、金额;其次分析了各种主要服饰的纤维购买数量、金额;最后对消费者各种纤维制品的购买偏好进行了分析。综合以上分析,认为中国羊绒制品与其他纺织原料制品相比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羊绒制品消费面临被其他纺织制品替代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省武汉市的食用菌消费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从食用菌认知程度、风险认知、购买氛围和他人意见、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消费者对于食用菌的认知情况还不清晰,品牌和品种认知程度均不高,消费决策随意性较大,对于食用菌的价格弹性不太敏感。消费者认为要保证食用菌的新鲜,加强食用菌的安全卫生。食用菌产品在质量改进的情况下,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1、注重“原配”。消费在购买配件时应注重选择原品牌的配件。原厂配件不管在材料、尺寸或质量上都与维修机械有着最佳的匹配性,而且大都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因此,建议消费到厂家指定的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或询问  相似文献   

16.
李宁  胡豹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220-1225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对农产品的购买从追求数量型逐渐向品质型、营养型转变。为了解湖州市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及其消费意愿,本文以323个湖州市消费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关注程度、品质感观因子(质量安全、新鲜程度、可追溯性、认证标志)、成本感知因子(价格满意度、绿色环保、品牌)、购买感受因子(包装情况、朋友推荐、购买便捷)对绿色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消费帮扶是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安排与实践探索,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以复购为前提。本文根据消费帮扶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和必要条件分析(NCA)方法,以东部8个省份334名消费者为样本,分析了产生消费帮扶复购行为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产生消费帮扶复购行为的前因组态有4条等效路径,可以概括为帮扶属性驱动型、购买体验驱动型和感知收益驱动型3种类型;(2)帮扶属性、市场属性和经济因素对消费者复购行为均有重要影响,但市场化因素发挥的核心作用更明显;(3)产品价格、收入水平、产品质量、品牌特色、购买便捷和帮扶特征均不单独构成消费帮扶复购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从消费帮扶复购视角来看,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应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突出市场导向;支持脱贫地区生产者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特色;加大政策宣传,提升消费帮扶的“带后富”认知,增加帮扶购买的感知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为区分农户对化肥的不同需求,促进化肥市场的购销平衡,采用江苏省4市418份化肥购买行为的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挑选出CCVAL量表中包含实用理性、差序关系、奋斗进取、权威从众、独立自主5个维度21项指标,并构建农户购买农资决策体系。结果表明:农户消费者可聚类为注重性价比的"实用保守型"、自主决策的"独立自主型"、依赖他人的"权威从众型"和理性消费的"积极进取型"。普通农户对化肥是一种必需且被动的消费,综合成本与收益不变的前提下,在农村社会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农资消费往往是从众消费;少部分农户将农业生产看为自身价值的实现途径,在购买化肥过程中会争取更大的主动权。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价值观进行研究,可以理解农村居民的化肥购买行为,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有区分度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与政策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差异显著,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也存在很大差异,应该对其消费行为分开进行研究。以农民消费者为对象,将化肥的二维属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作为新变量引入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构建了农民化肥购买意愿模型,考察化肥二维属性对他们购买意愿的影响。经过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化肥的消费属性只能通过农民的态度影响其购买意愿;投资属性可以通过农民的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也可以通过从众心理对其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并且投资属性对农民从众心理的影响更大,从众心理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比态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北京食品支出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北京市委、市政府把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有效供给作为大事来抓,继续提高并不断完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加快副食品基地建设,保证"绿色通道"的开通。使得北京市鲜菜市场淡季不淡,副食品供应充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稳步增长。据统计显示,2000年北京市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3 083.37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4.2%,增幅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为36.3%。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粮食消费比重继续走低,副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北京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了转变,50年代的农家饭、贴饼子、山野菜等,如今成了时尚餐、抢手菜。消费档次也逐年提高。据城市住户调查资料,2000年,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牛羊肉14.2kg,比1999年同期增长18.9%;人均购买猪肉34.7kg,增长2.8%;购买鲜蛋21.6kg,增长8.7%;购买水产品12.8kg,增长1.5%;购买鲜奶24.9kg,增长23.2%。另外人均购买茶叶、鲜瓜果和各种糕点为0.5kg、71.6kg、6kg,分别比1999年同期增长14.3%、6.6%和5.7%。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居民在外用餐支出明显增加,人均支出666.75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16.5%,而且"绿色食品"受到欢迎,"生猛海鲜"成为消费亮点。 (本刊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