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Pennisi E 《Science (New York, N.Y.)》2000,288(5472):1726
In 1998, an anonymous millionaire, hoping to clone his pet dog Missy, awarded a Texas A&M University animal scientist $2.3 million to develop the necessary techniques. Now several companies are cashing in on the boom in frozen-tissue storage of pets for future cloning. 相似文献
3.
4.
5.
6.
基于树干解析资料,对重庆市永川区国有林场的桢楠(Phoebe zhennan)天然次生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0年生桢楠木平均胸径38.81 c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在0.63~0.81 cm。60年生桢楠木平均树高为35.30 m,年均生长量在0.68 m。桢楠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5~20年生长最快,分别为1.00cm和1.00 m,最小值均出现在55~60年,分别为0.31 cm和0.14 m。材积一直处于积累状态,60年生桢楠材积为1.713 1 m3,年均生长量为0.017 4 m3,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45年生时,为0.047 5 m3。将桢楠胸径、树高、材积与树龄进行拟合,发现三次多项式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拟合优度均达到99%,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5.275+1.203x-0.007x2-0.000 006x3、y=-5.109+1.087x-0.004x2-0.000 06x3、y=0.182-0.035x+0...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GIS 技术的福建省豆科主要
珍贵树种用地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现状林地、园地、草地和部分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根据花榈木、红豆树、降香黄檀3个豆科珍贵树种生长的立地要求,从地形、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4个方面选取评价因子,借助GIS技术和修正的加权指数及模型对福建省豆科主要珍贵树种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屏蔽不适宜用地,基于"适地适树"的用地优化布局理念,采用优势适宜性指数和K均值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福建省豆科主要珍贵树种用地优化布局研究,将花榈木、红豆树和降香黄檀适宜用地分别划分为优先种植区、次优先种植区和一般种植区3个等级,制作福建省豆科主要珍贵树种用地优化布局图,并进行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10.
11.
三峡地区珍稀蔬菜蘘荷的生物学特征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荷的嫩茎、花穗、地下茎均可食用和药用 ,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珍稀蔬菜和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我们对三峡地区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考察 ,并引种进行栽培研究 ,基本弄清了三峡地区荷的生物学特征特性 ,为规模化人工栽培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中华虎凤蝶五龄幼虫的取食活动是非连续的,且一般无明显的昼夜节律.日取食平均18.00~29.40次,取食间隔19.00~30.40次.日取食次数、取食总时间和一次取食时间一般似随日龄增长而增多或延长,近化蛹时则明显下降;一次取食间隔时间则反之.一次取食时间长短与其前后取食间隔总时间具极显著的相关性.取食时间和取食间隔时间的分布都是聚集的,说明其取食起始与终止是受内在因子调控的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
利用MaxEnt模型(基于R平台ENMeval语言包优化)推测远古时期(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代(1960—1990年)、2050年与2070年(RCP2.6、RCP8.5)气候情景下桃儿七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当代气候背景下AUC〉0.9,模拟精度高,海拔、年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气温是制约当代桃儿七分布的主要因子,桃儿七中、高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04%,主要集中在陕西南部、宁夏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部、四川中西部、云南北部;末次盛冰期时,桃儿七迁移至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地区进行避难;全新世中期分布范围和当代近似;未来桃儿七中、高适生范围将向高海拔地区延伸.本世纪末,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桃儿七适生度较高的地域面积相比于当代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贵州省普安县特有珍稀四球茶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其内在关联性,为四球茶的合理栽培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球茶为研究对象,选择植茶年限分别为5、15、25和40年的健康茶树种群,测定茶树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不同植茶年限下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元素限制情况。【结果】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0~20 cm层土壤和叶片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达最大值,土壤C含量较5和15年分别显著高27.33%和23.33%(P<0.05,下同),老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13.75%、13.07%和10.78%,新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21.12%、8.79%和25.63%;N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含量则逐渐增加。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新叶和老叶的C:N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最大),C:P和N:P逐渐降低,其中,15、25和40年土壤的N:P显著低于5年,分别低27.95%、29.01%和33.25%;植茶40年时,其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生长速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的P素回归水平较高,N素回归水平较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老叶生长一直受N素限制,新叶生长逐渐由P素限制转变为N素限制。茶树叶片的P、C:P、N:P与表层土壤的C、P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老叶与新叶的N含量间、P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叶片的C:P、N:P与叶片P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当的植茶年限(≤ 25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植茶年限过长(≥ 40年),土壤养分水平降低,养分循环过程受限,应采取增施N肥、补充有机质等措施以改善茶园土壤环境,利于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