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牧草的复种轮作间作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相间种植。种植的两种牧草的播种期基本相同或稍有先后。例如:苏丹草与紫云英间作,籽粒苋与牧草王问作。套种在前作的生长期内,把后作播种于前作的行间。例如:墨西哥玉米与冬牧70黑麦套种、苜蓿与墨西哥玉米套种。轮作在同一地块上当一种牧草生长结束时,再种植另一种牧草。例如:在种植苜蓿5年后,将其耕翻,改种其他牧草,如苦葜菜、墨西哥玉米等。牧草的混播为了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增加和培肥地力,常将几种牧草混在一起进行播种。混播技术措施为:牧草的组合特别应做到豆科牧草和禾 相似文献
2.
3.
栽培牧草采用轮作、套种、混播的方式 ,要以促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优势的互补 ,最大限度地提高牧草的光能利用率 ,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 ,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增进土壤肥力 ,提高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地制宜 不同的品种对土壤、气候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要根据牧草的生长习性 ,选择适宜的地方。淮河以南 ,由于土地相对肥沃 ,气候偏暖 ,因此适合种植冷季型和暖季型牧草 ,如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紫云英、苕子、宁杂三号尾草等。淮河以北 ,气候比较干燥 ,适宜种植的多年生牧草有苜蓿、沙打旺、高羊茅、菊苣等 ;适宜种植的一年生牧草有… 相似文献
4.
冬季豆禾牧草混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优质牧草的种植日渐兴起,提供了大量鲜草及草产品作为动物饲料,支持了畜牧业的发展。冬季种植牧草可充分利用闲置田地,提供畜禽饲料来源,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在提高草产量,改善牧草营养品质,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杂草与病虫害等方面具有优势,国内外多有研究报道。本文就该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冬季豆禾牧草混播技术与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牧草混播牧草混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品种同时在同一块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是牧草种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它不仅能获得较高产量的优良牧草,并且能使人工草地中各个品种之间保持适宜而恒定的组成,保持草地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7.
混播种类和群体结构对豆禾牧草混播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物种多样性和空间结构方面阐明豆禾牧草混播系统高效生产机制,将混播种类(单播、2种牧草混播、4种牧草混播和6种牧草混播)、混播群体空间结构(行距+同行/异行/异行阻隔)作为影响因素,从豆科牧草固氮能力、转氮效率、氮素营养竞争、种间相容性和生产性能分析和比较豆禾牧草在不同混播方式中氮素固定、转移和利用效率对混播系统生态功能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混播处理的牧草产量、N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但生产性能未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提高,异行混播+30 cm行距的混播群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2)固氮量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转氮量和转氮率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固氮率和贡献率变化不明显;异行混播+30 cm行距的混播群体结构具有较高的转氮量、转氮率和贡献率。3)营养竞争比率随混播种类的增加变化不明显,豆科牧草相对产量和相对产量总和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异行混播+30 cm行距的混播群体结构具有较高的豆科牧草相对产量和相对产量总和,但营养竞争比率较低。4)牧草产量与转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相对产量总和与氮素营养竞争比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混播种类对于豆禾牧草混播系统生产性能的提升作用有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物种组合可能更为关键;通过混播群体空间结构的优化可以使豆禾混播牧草根系氮素固定、转移、利用途径和效率得到提高,为混播系统生产性能的提升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旨在为四川盆地亚热带低山丘陵区增产饲料发展牧业探索高效的旱地混潘冬性一年生牧草-玉米短期草田轮作系统。重复了三年,所有资料为三年的平均值和共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冬性一年生禾草和豆草与玉米轮作,即意大利黑麦草(20%)+紫云英(80%)→玉米、意大利黑麦草(30%)+南苜蓿(70%)→玉米和意大利黑麦草(25%)+长柔毛野豌豆(75%)→玉米三个轮作系统。在玉米产量稍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获得了很高的饲料价值(DM5.31~5.77t/hm2,TDOM4.06~4.36t/hm2,CP1.10~1.58t/hm2,ME3.18~3.39X104MJ/hm2,Ca33.62~52.49kg/hm2,P27.79~30.59kg/hm2),较充分地利用了禾草和豆草的共生互惠作用,提高了农田生态位的利用效率,从而获得较高的总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种间竞争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5、4、3及豆禾比为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测定株高、相对密度(RD)、相对产量总和(RYT)及竞争力(CR),比较其种间竞争的相对激烈程度及种间竞争关系动态,探讨不同混播方式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持续利用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禾草、红三叶株高均低于单播处理,混播红豆草、紫花苜蓿则高于单播,2009年5月16日~7月1日是株高增长的快速期;各混播处理下RD1和RDg值在各测定时期均显著高于1(P<0.05),5月16日~6月1日期间RDl和RDg值出现了峰值,豆禾比越高则RDl值越低、RDg值越高;各混播处理下RYT值仅在5月16日显著高于1(P<0.05),且出现了明显的夏季低谷期;5月1日~6月16日禾草CRi值逐渐下降,豆科牧草CRj值逐渐上升,之后禾草CRi值上升,豆科牧草CRj值下降,禾草竞争力大部分时期大于豆科牧草。说明不同混播种类和混播比例组合主要通过光资源竞争改变种间竞争关系,而温度对豆禾混播牧草种间竞争关系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混播方式对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种、5种、4种及豆禾混播比例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测定牧草产量、豆禾产量比、茎叶比、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及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收获量,比较其牧草产量、组分及品质等生产性能,探索高产优质混播草地建植与持续管理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牧草产量、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收获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各混播处理相对产量总和的值均显著大于1(P<0.05);从不同混播种类来看,混6组合牧草产量、豆禾产量比、相对产量总和、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收获量均高于其他混播种类;从不同混播比例来看,豆禾比5∶5有较高的豆禾产量比与中性洗涤纤维收获量,其相对产量总和在2个刈割时期呈上升趋势,而豆禾比3∶7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全年收获量;含有红豆草的混播组合具有较高的茎叶比,第2次刈割能显著降低茎叶比,提高适口性.不同混播方式的生产性能高低不仅取决于牧草产量,还取决于牧草品质,但两者均受草群组分调控. 相似文献
13.
在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区,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组成的5种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组合对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组合的产量最高,与其他混播及单播相比,建植第1年产量提高了4.8%~92.5%,第2年提高了7.9%~134.9%,第3年提高了11.0%~313.6%.2)所有组合的混播草地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土地当量比最高,且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并趋于稳定.3)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半纤维的含量与单位面积可消化营养物质产量,"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品质在所有混播组合中最优.4)通过TOPSIS模型对各处理的产量和品质的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显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与理想混播组合的贴合度最高,是适合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推广种植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组合.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多年生豆禾混播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区,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组成的5种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组合对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组合的产量最高,与其他混播及单播相比,建植第1年产量提高了4.8%~92.5%,第2年提高了7.9%~134.9%,第3年提高了11.0%~313.6%。2)所有组合的混播草地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土地当量比最高,且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并趋于稳定。3)豆禾混播不同程度提高了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半纤维的含量与单位面积可消化营养物质产量,"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的品质在所有混播组合中最优。4)通过TOPSIS模型对各处理的产量和品质的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显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组合与理想混播组合的贴合度最高,是适合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推广种植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组合。 相似文献
15.
混播种类与混播比例对豆禾混播草地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豆科牧草与3种禾本科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依据2008-2010年各混播处理的土壤浅层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了混播种类与豆禾混播比例对土壤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禾牧草混播后,土壤碱解氮较单播禾草增加,土壤有效磷则较所有单播草地都增加。随着豆科牧草比例的减少,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减少趋势。混播种类较少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全钾含量较高,而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低;混播种类较多时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高,而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全钾含量较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播种类及混播种类与混播比例的交互效应是影响土壤养分差异的主导因素,而混播比例仅对土壤全磷、全钾含量造成了显著影响(P0.05)。因此,豆禾牧草混播有利于改善土壤速效氮、磷养分的供应,而增加豆科牧草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增加土壤养分供给(P0.05)。 相似文献
16.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依据2008-2012年各混播组合的群落组分稳定性、功能稳定性和可入侵性,比较了21个豆禾混播组合的群落稳定性。从组分稳定性来看,含红豆草的组合豆科植物稳定性较差;而不含红豆草组合豆科植物稳定性较高;从功能稳定性来看,随着混播种类数量的增加,群落稳定性呈增加趋势,豆禾比4∶6的群落稳定性低于豆禾比5∶5和3∶7。从可入侵性来看,混播种类对其影响较小,豆禾比5∶5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包含组分稳定性、功能稳定性和可入侵性3个方面的群落稳定性以豆禾比为4∶6较低,而混播种类对群落稳定性影响较小。因此,混播种类与比例仅能影响到群落稳定性的某一方面,还需探寻适宜的时空尺度与评价“标尺”下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年生豆禾牧草混播种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一年生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种群的研究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观点,对混播种群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先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0,(6):1-4
针对青南地区牧草品种单一问题,采用多年生禾本科高禾草、矮禾草搭配混播,筛选较理想的牧草品种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玉树县栽培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以短芒老芒麦和中华羊茅混播为优;在不同组合混播时,高禾草短芒老芒麦的表现,无论是草群密度还是产草量,都优于无芒雀麦和西伯利亚冰草;矮禾草中以中华羊茅表现较好,与不同高禾草混播后3年时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而星星草株高下降率为17.75%,鲜叶重仅占草群植株总重的4.2%。 相似文献
19.
1993 ̄1995年在天山北坡利用野生豆科和禾本科草进行的放牧,刈割和刈牧兼用等不同利用方式的混播组合试验,其生长和经济状况优于单播,为野生牧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动物性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推进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江淮地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可充分利用其冬闲田的生产潜力,推行粮草兼顾型种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冬季种植的牧草生产模式。江淮地区冬闲田种草现多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等单播为主,多花黑麦草+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燕麦(Avena sativa)+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金花菜(Medicago hispida)等冬闲田豆禾混播生产模式可以克服禾本科单播施肥较多、土地翻耕难、豆科单播产量较低和营养不全面等方面问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增强土地持久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江淮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促进南方农业生态转型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江淮地区饲草种植的发展前景和现状,阐述了在江淮地区施行豆禾牧草混播生产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了优质豆禾牧草混播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以期为江淮地区及类似地区的冬闲田牧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