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岳西高山区生姜立体栽培小气候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岳西高山区姜农提高生姜的产量和产值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方法]对20062、007年在岳西县高山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生姜立体栽培,将试验田分为传统方式栽培、套种豇豆和遮阳网栽培三部分,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间作区比对照区增产8.1%,遮阳网区比对照区增产30.7%。但采用遮阳网对高温有减缓作用,但遮荫成本大,经济效益不高;间作生产成本低,土壤保温效果高于一般区,经济效益高;传统栽培经济效益最差。[结论]立体栽培方案有效地改善了温热等小气候条件,产量显著提高,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生长后期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生长后期略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一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生姜的生产成本,提高生姜的生产效益,文章研究了大田试验条件下,赤霉素不同喷施次数对不遮阴栽培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施次数对生姜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喷施3次较遮阴栽培生姜可增产8.94%,经济效益提高12.08%,建议在生姜生长过程中不遮阴栽培并且喷施3次赤霉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 生长后期低于CK, 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 生长后期略低于CK, 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栝楼间作生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栝楼间作生姜的生产实际,从栝楼、生姜的选种、对土壤肥料要求、立体栽培的田间配套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及收货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问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生长后期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髯衣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生长后期略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一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生姜-葡萄立体间作模式对生姜夏季的生长、光合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生姜-葡萄立体间作模式推广提供参考。本文于2021年5-8月进行大田试验,设单作生姜(CK)和生姜-葡萄间作(TS)两个处理,比较生姜-葡萄立体间作对生姜夏季的生长、光合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同CK相比,TS处理保证了生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显著降低了植株灼伤率,提高了生姜株高、干鲜重以及产量;同时生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实际光量子效率也显著升高;生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显著降低。TS处理可以缓解夏季生姜受到的强光胁迫,降低叶片灼伤率,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强光造成的叶片氧化损伤,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减轻了PSⅡ反应中心的破坏程度并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从而提高生姜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唐山市生姜最佳的种植模式,为生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冀姜5号为试材,栽培模式设露地栽培(CK)、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和小拱棚栽培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生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小拱棚栽培和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均能够显著提高地温,提前27 d播种;加速生姜的生长发育,使其提前进入苗期和旺盛生长期,延长生育期;显著提高生姜的出苗率;显著增加生姜的株高、茎粗、分枝数、根茎鲜重和产量,明显降低发病率。小拱棚栽培较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优势突出,适合在唐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生姜是一种主要调味品,有着广泛的种植及高产量。但实际栽培种植过程中也面临着病虫害威胁,要做好相关预防与治疗措施。本文中详细分析生姜栽培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生姜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给甘肃省生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生姜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生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姜种催芽、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区反贫困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大别山反贫困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别山区反贫困可通过个性化扶贫开发策略、多元化扶贫开发模式和区域扶贫开发合作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安徽大别山区金寨人工种植灵芝的质量。[方法]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灵芝子实体,采用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分别测定其灰分、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其中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结果]灵芝子实体供试品与对照品在色谱相应位置显现相同颜色荧光斑点;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分别小于3.2%、大于3.0%;多糖、三萜含量分别大于0.90%、0.50%。[结论]安徽大别山区金寨人工种植灵芝质量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可用于开发保健品或疾病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南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以伏牛山区最为丰富,有31科、50属、111种;其次为大别山,有30科、44属、92种;再次为桐柏山,有28科、35属、55种;最少为太行山,只有5科、5属、7种.根据共有类群的分析,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区域的常绿阔叶...  相似文献   

14.
旅游廊道作为一种线型空间,也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旅游吸引物,是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是国家进行旅游扶贫的重要依托,扶贫通道游域内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研究认为,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典型旅游廊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游域内旅游资源特点,以大别山文化为魂,以生物多样性为基因,建设完善旅游廊道目的地体系;从廊道设计、产品开发、区域协作等方面,将旅游、交通、扶贫、景观、生态等多重功能聚合,形成廊道型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新县地处大别山区,是一个类似于盆地的小城镇,内部的居民在生产生活交流中形成了不同于河南信阳市或是湖北省的方言特色。本篇论述的是其中的一个特色,即新县的方言中/n/音位在声母、韵母中的不同发音,主要参照的是城关地区的发音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王莉  丁治英  刘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54-16858
[目的]研究GWDO参数化方案及地形对一次大别山暴雨的影响。[方法]利用NCEP/NCAR 1°×1°分析资料和常规、非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以及WRFV3.1.1版本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对发生在2008年6月21日05:00~14:00大别山地区的一次中尺度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控制试验中加入了地形重力波拖曳系数(GWDO)的参数化方案,通过敏感性试验分别讨论了GWDO参数化方案和地形对此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地形拖曳系数对暴雨的强度或落区有很好的改进作用,考虑或不考虑地形拖曳系数得到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加入该参数化方案后无论暴雨的强度或落区均较未加入之前好;没有拖曳系数时,切变线扰动强,重力波活动明显,降水在重力波明显区较强。大别山以及周围的地形对此次切变线降水也有重要的作用,当去除大别山地形时,切变线上的降水强度均有显著的增加,雨带西部增强最明显;当去除大别山东南部的地形时,东部降水有明显的增幅作用,地形不利于此次暴雨的加强。雨带上雨强的变化,不仅与地形有关,且与切变线上的扰动变化也有关。[结论]该研究为暴雨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南部山区是郑州市和北京市栽培常绿阔叶植物的重要种源地,郑州市栽培的类群分别为14科、19属、28种,占总科、属、种的77.8%,57.8%,56.0%,占其国内科、属、种比例的77.8%,61.3%,66.7%;北京市栽培的9科、12属、15种,占总科、属、种的69.2%,63.2%,53.6%,占其国内科、属、种比例的75.0%,66.7%,71.4%.河南省大别山、伏牛山、桐柏山是两市栽培常绿阔叶植物的集中野生分布区;海拔与常绿阔叶植物北引距离有密切关系.建议以海拔700 m和1 200 m以下分别作为郑州市和北京市从河南栽培野生常绿阔叶植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大别山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琰  刘松虎  张鹏飞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13-3715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分类鉴定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大别山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该区有悬钩子属植物21种和5变种,其中16种5变种可以药用,且资源蕴藏量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该项研究有助于该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对扩大该属植物药源和发展地方经济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野生耐阴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淑红  丁鑫  何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421-2423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地被植物及其耐阴研究现状,对河南省境内大别山区、伏牛山区野生耐阴地被植物资源进行了两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野生耐阴地被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35科、56属、75种。评价出一些观赏价值高的野生耐阴地被植物品种,同时对野生耐阴地被植物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百合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和皖西大别山区生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食用百合无公害栽培对产地环境的要求,并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百合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