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远缘杂交棉花新品种石远321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远缘杂交技术,用海岛棉(G.barbadense)、野生瑟伯氏棉(G.thurberi)、陆地棉(G.hir-sutum)进行杂交,对杂交铃喷(滴)GA3(50ppm)、NAA(40ppm)、杂种胚离体培养,试管内染色体加倍,对获得的种间杂种进行回交较育,南繁北育,异地鉴定选育而成棉花新品种“石远321”。1993—1994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亩产子棉、皮棉、霜前皮棉均居八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其中霜前皮棉产量885kg/hm2,比对照增产19.7%,是1982—2000年19年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增产幅度最大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陆、海、瑟棉花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混选法构建“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对陆地棉与海岛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改良,通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目前获得类型丰富的远杂改良材料493份,其中获得高衣分材料18份,抗黄萎病材料4份,优质中长绒材料4份。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品系有望参加品比试验或作为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丰产性、稳定性分析以及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点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点间生产水平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品种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关联度综合评价来看,以农杂320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强,适合我省种植;从湖南定位50~60支纱区划方针来看,以湘Z 2 087表现最好;从聚类分析来看,11个展示品种可以分为3大类,Ⅰ类、Ⅲ类为高产类品种,Ⅱ类属低产类品种.  相似文献   

4.
论棉花高产育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产是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棉花育种已达较高水平,本文提出了棉花高产育种的技术途径,(1)征集并研究利用多样化的种质资源;(2)产量结构要素的同步改良;(3)高生物学产量和高收获指数育种;(4)杂种优势利用。同时本文还从产量与竞争力相互关系出发,对改进棉花育种田间试验和选择方法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豫西山区的牡丹野生资源圃,自两年前在我刊亮出第一批奇特美丽的新品种以来,已算是我刊读者不陌生的地方了。在那里,王福等人披星戴月地工作,年复一年,惊喜不断。 随着更多原种的融入,我们所做的牡丹杂交组合愈加丰富。经过一个个漫长的等待,这些杂交后代陆续掀开令人充满期待的面纱。 2013年,在中国牡丹芍药协会会长王莲英教授带领下.在隶属于东方园林公司的这个牡丹育种基地,牡丹远缘杂交育种课题又有新品种问世。  相似文献   

6.
棉花新品种石远345系石家庄市农科院与中科院遗传所协作育成。最后组合为冀棉8号×(陆×中),属种间杂交陆地棉型新品种。1999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石远345株高95cm左右,出苗快,苗齐,苗壮,茎淡紫色为光秆,叶片较小,叶色淡绿,叶脉稍呈紫色,果枝较细,果节较短,株形较松散,株间通透性好,结铃集中,铃较大为椭圆形,铃5室,吐絮畅而集中,朵大易采摘。全生育期128天,比对照中棉所12早1天,属中早熟品种。单铃重5.4g,子指9.8g,衣分40.5%。丰产性 1997…  相似文献   

7.
采用遗传上具较大的差异,性状上互为补充的多个亲本进行复全杂交,将杂种后代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交替选择,中选稳定株系再置于不同逆境条件下抗逆性鉴定,最后将优系混合繁殖,利用上述方法于1977年进行杂交组配,1986年选育棉花新品种石711,该品种于1992年河北省审定,1993年被天津市审定,1994年被国家审定并被命名为GS冀棉17,GS冀棉17在1990~1994年累上植面积35万hm^2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金花葵3号'的染色体倍性,以'金花葵3号'新生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金花葵3号'进行染色体倍性分析,显示金花葵为二倍体,共含有66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66.以'金花葵3号'和含有52条染色体的异源四倍体陆地棉'邯818'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并进行反交,结果显示:以'金花葵3号'为母本...  相似文献   

9.
豫棉 19(原名春矮早 )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半矮秆、中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 1999年 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命名为豫棉 19。1 确立育种目标长期以来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一直危害着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 ,尤其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石选14[邢台6871×(晋68-389×辽632-125)F4]系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科所育成。1990年3月经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推广面积40余万亩。特征特性石选14株高100厘米左右,株形松紧,适中,近似塔形。果枝较细,植株清秀。叶片  相似文献   

11.
酯酶在烟草远缘杂种早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远缘杂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人为地促进不同物种的基因渐渗和交流,将紫苏的DNA运用常规杂交手段转入普通烟草中,从而获得新的烟草后代。着重研究了烟草杂种早代酯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子代中具有与父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即父本部分遗传物质在烟草中的整合与表达。  相似文献   

12.
甘薯远缘杂交强优势组合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探索了甘薯过氧化物酶、酯酶、淀粉酶同工酶电泳的最佳条件,利用这3种同工酶对本课题组保存的优势组合甘薯野生材料Y-6和栽培品种冀21-2及其由其杂交选育出的系列品种(品系)冀98、冀99、冀79、冀71、冀52进行深人的分析,结果显示:优势组合Y-6与21-2的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杂种优势的特征酶谱类型--杂种型、偏亲本型等等,各材料生产上的实际表现证实了同工酶分析的可靠性;表明:远缘组合Y-6与冀21-2属于强优势组合,并且同工酶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筛选鉴定甘薯优势组合及其杂交后代早期辅助选择,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抗病甘薯品种龙薯1号选育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57-157
龙薯1号(原系号C3-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2年以岩粉1号为母本,龙岩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甘薯品种。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中国南方薯区甘薯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实施跨行业联合,走贸工农一体化路子,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2001年至今累计推广种植15.85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产量构成因素条件变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条件变量分析方法,对23个陆地棉品种(系)两年资料的棉花单株产量及其3个组分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引起单株产量的变异最大,衣分引起单株产量的变异最小;衣分以外的其他因素与环境的互作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单株铃数以外的其他因素与环境互作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小;不同品种基因型效应不同,不同品种3个组分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郑农16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92年以郑农7号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性为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中晚茬地种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597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是优良小麦品种的必备条件。某一个小麦品种只要具有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性,就能在生产上长期推广应用,才能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1997~1999三年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用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分析法对小偃597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偃597三年的高稳系数分别为:12.2%、11.3%、19.0%分别低于对照品种;回归系数(b)三年分别为:0.84、1.00、0.95。说明小偃597高产稳产性要优于对照品种,同时小偃597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取样测数法和合并测产法分别对中双4号、华杂6号甘篮型油菜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合并测产法具有取样测数法获得油菜产量要素及理论产量的优点,且便于操作、减轻了工作量,工作效率高,与实收产量的符合程度高,精确度高,为2.1%,其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高油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是利用淮89-15为母本,菏84-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2700~3000 kg/hm2。株型紧凑,叶片上部披针形,有利于通风透光。品质优良,突出表现在脂肪含量高,超过22%。抗倒伏,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应性较广,适宜在山东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以及世界各国寻求新能源的今天。根据甘薯产业化发展需要,采用中间材料与最新育成甘薯良种(岩粉一号/金山57)进行杂交,选育而成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淀粉率,抗病性好,食味佳等优点。它不仅可作为“准完全食品”食用,而且还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科学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中寻找到一条重要途径,为甘薯产业化寻找到一条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