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河南县草原鼠虫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县鼠、虫危害面积为28.10×104hm2,害鼠主要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害虫主要有青海草原毛虫、地下蛴螬。鼠虫害每年危害的牧草经济损失达2178×104元,今后应强化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2.
乐都县天然草地鼠虫害及毒草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乐都县天然草地鼠虫害及毒草调查,全县天然草地鼠类有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根田鼠,主要危害种为高原鼢鼠,发生危害面积7.74万hm2,其中,中、重度危害气54万hm2损失牧草4671.03万kg;蝗虫有鼓翅雏膝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白边痴蝗等7种,发生危害面积11.84万hm2,损失牧草403.59万kg;毒草危害以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兰花棘豆和狼毒为主,发生危害面积17.75万hm2,其中,中、重度危害6.49万hm2,减少牧草4473.63万kg。“三害”累计年损失牧草9548.22万kg,相当于6.54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量。  相似文献   

3.
黄南州草地害鼠、害虫现状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黄南州鼠虫危害面积68.37万h,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162.31万h)的42.12%。鼠害面积45.63万h,每年损失牧草量是7270.72万kg,虫害面积22.74万h,每年损失牧草是35704.12万kg,全州因鼠、虫害损失的牧草量(60%利用率)相当于17.66万羊单位的饲草量,经济损失3532.18万元,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尖扎县草地害鼠约6种,常见的为高原鼠兔、中华鼢鼠两种,危害面积达3.2×104hm2,占总面积的18.7%。害虫主要有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由于鼠虫的挖掘和啃食,致使优良牧草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和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从“七五”开始,全县累计灭治鼠虫害1.44×105hm2,挽回牧草损失达2.575×105kg,有效地控制了鼠虫害的危害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尖扎县草地害鼠约6种,常见的为高原鼠兔、中华鼢鼠两种,危害面积达3.2×104hm2,占总面积的18.7%.害虫主要有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由于鼠虫的挖掘和啃食,致使优良牧草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和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从"七五"开始,全县累计灭治鼠虫害1.44×105hm2,挽回牧草损失达2.575×105kg,有效地控制了鼠虫害的危害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马德寿 《青海草业》2003,12(3):43-45
2003年都兰县鼠虫害及毒草调查表明,全县有害鼠危害面积50.12×104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2.25%,虫害发生面积9.26×104hm2,毒草发生面积1.8×104hm2,今后应强化鼠虫害及毒草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西、北部半农半牧区有可利用天然草地109万hm2,人工草地13.33万hm2.区内年平均草地鼠虫害发生面积20万hm2,损失牧草2~3亿 kg,相当于60万只羊(羊单位)一年的食草量.草地鼠虫害不仅损失大量牧草,破坏草地,加速草地退化,而且鼠虫扩散到周围农田,危害种子、幼苗和瓜果.因此,在半农半牧区开展草地鼠虫害防治,对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牧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1988年开始进行实地调查和基础研究工作,1993年正式立项推广,几年来共推广草地治虫灭鼠面积33.33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韩文祥 《青海草业》2010,19(3):43-45
通过连续5年实施草地鼠害防治项目,共防治高原鼢鼠5.67×104hm2,防效达92.82%,牧草产量增加525kg/hm2;防治高原鼠兔2.66×104hm2,防效达98.43%,牧草产量增加450~525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严 虎,华青措,周 措,才让加(尖扎县草原工作站,青海 马克唐镇 811200)  尖扎县草原站和青海省鼠虫害测报中心技术人员于2004年5~7月对尖扎县尖扎滩乡蝗虫卵、蝗蝻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今年该地区蝗虫发生面积较往年成倍增长,四村冬春草场将会发生虫灾,并逐步向夏秋草场蔓延。据调查,该地区发生面积达3×104hm2,危害面积约达0.70×104hm2。为此,7月30日农牧厅下达0.70×104hm2灭蝗任务。防治工作于7月31日开始,8月16日结束,历时17d,共计完成防治面积0.70×104hm2,平均灭效达96.90%。本次灭蝗共抽调县草原站技术人员15名,县乡管理干部4…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同仁县草原站与省、州技术人员对同仁县高原鼠兔危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多哇乡交隆务等村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1.3×104hm2。为此,青海省农牧厅下达1.3×104hm2防治任务。我们于2006年12月25日开始,2007年元月7日结束,历时14d,共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面积1.3×104hm2,平均灭效率达97.8%。1防治区概况多哇乡位于同仁县东南部。东南邻甘肃省,西与泽库县相连,北与本县瓜什则乡接壤,是同仁县距县城最远的一个纯牧业乡,海拔在3700~4700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0.8~4.2℃,牧草生长季120d,年降水量为350mm。项目区天然草地总面积为9.35×104hm2,占…  相似文献   

11.
李成保 《青海草业》2012,21(2):44-46
经调查,兴海县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31%。其中,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为1.14×104hm2,中度退化草地8.8×104hm2,轻度退化草地10.97×104hm2;草地退化使草地产草量从1982年的2760kg/hm2下降到2002年的1575kg/hm2,下降了42%;掠夺式放牧、鼠虫害严重、毒杂草蔓延、“四滥”不禁及人口快速增长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依法治草,加强草地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地,加强教育等措施保护草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民和县退耕还林还草区鼢鼠密度和危害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危害面积达8000hm2,平均密度为13.27只/hm2,年损失牧草807.55×104kg,相当于0.55×104个羊单位的年饲草量,应尽快抓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化隆县草地鼠虫害秋季基数调查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化隆县草地鼠虫害秋季基数调查,预测2007年高原鼠兔为387个/hm2有效洞口,发生面积2800 hm2,危害面积1500 hm2;高原鼢鼠密度可达280个/hm2土丘数,发生面积40500 hm2,危害面积21500 hm2;蝗虫发生面积40500 hm2,危害面积21500 hm2,危害密度可达152.9头/m2。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鼠害频发,并呈危害上升趋势,近五年的调查显示,在我市的55.07万hm2的草场上,平均每年鼠害发生面积2.9万hm2,平均牧草损失928万kg;鼠害不仅造成草原减产,  相似文献   

15.
综观“九五”草地鼠虫害发生情况,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生面积大,受害范围广,危害重 鼠虫灾害是我国草地严重的生物灾害,尤其是近几年虫灾呈严重的上升趋势,已连续4年暴发成灾。据统计,“九五”期间草地鼠虫害发生总面积30.6亿亩(次)其中鼠害21.3亿亩(次),虫害9.3亿亩(次)。成灾面积19.2亿亩(次),其中鼠害13.8亿亩(次),虫害5.4亿亩(次)。“九五”期间年均鼠害发生面积较“六五”、“七五”、“八五”分别增加1.7亿亩(次)、2.1亿亩(次)、1.4亿亩(次),尤其是2000年发生区域广、危害重为历史所罕见,发生总面积6.4亿亩(鼠害4.2亿亩,虫害2.2亿亩),成灾面4.1亿亩(鼠害2.6亿亩,虫害1.5亿亩)。虫害涉及内蒙古、新疆、新疆兵团、河北、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山西、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等13个省(区)196个县,危害面积2.2亿亩,严重危害面积1.5亿亩。重中之重是新疆、新疆兵团、内蒙古,虫口密度在100-400头/M2以上,聚集孵化地高达10000-20000头/M2。一个星期内将牧草全部食尽,只有拨开表土才能见到被蝗虫啃食留下的一点绿茬。加上2000年特大干旱,造成牧草产量大幅度下降,有些地方甚至绝收。牲畜越冬出现严重困难,牧民不得不提前将大部分牛、羊卖掉,使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据测算,除破坏草地植被,牲畜掉膘、死亡和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和生态损失外,按每亩损失鲜草40公斤,每公斤0.1元计算,2000年仅牧草一项共造成经济损失16.4亿元。“九五”期间共损失76.7亿元。  相似文献   

16.
大通地区害鼠害虫毒草及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通县草原鼠虫害及毒草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大通县草原鼠害发生面积为40300hm2,危害面积为33290hm2;害虫发生面积为23780hm2,危害面积为21340hm2;毒草发生面积为8330hm2,危害程度高达6.02%。  相似文献   

17.
高原鼢鼠是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地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5月鼠密度在5.2只/hm2~15.9只/hm2之间,至9月造成牧草损失322kg/hm2。通过调查鼠密度和牧草损失量,结果充分显示鼢鼠的种群密度与其造成的损失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M=5.07X+26.06。通过防治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在甘肃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地高原鼢鼠的防治指标为8.3只/hm2,在5月份防治。  相似文献   

18.
夏河县是全省主要的牧业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分别贯穿境内东部和南部。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据最新调查统计,夏河县天然草原上的害鼠有三目十一科四十六种,鼠害发生面积达30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9%,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2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3.46%,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4.67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8.97%,平均鼠密度为11~48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60只/h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7.3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4.49%,平均鼠密度为45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100只/hm2以上。在鼠害区平均牧草损失达30%以上,在严重危害区牧草损失达到60%以上,全县每年仅因草原害鼠采食损失的牧草可供10万个羊单位放牧一年。草原鼠类不仅采食牧草,与畜争食,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挖掘洞穴,推土造丘,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和“鼠荒地”。由于鼠类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三化”草场面积达45.3万hm2,占全县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57%。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2.58万hm2,占退化面积的27.75%;中度退化面积2.15万hm2,占退化面积的71.03%;轻度退化面积0.554万hm2,占退化面积的1.22%。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草原鼠虫害防治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1990~2004年青海省草原鼠虫害累积发生面积8 186.25万hm2,平均每年发生面积545.75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7.27%,每年成灾面积350.503万hm2,占发生面积的64.22%,每年平均防治面积129.07万hm2,占成灾面积的36.82%。连续防治后,牧草每年可减少损失187.25万t,相当于102.00万只羊单位的载畜能力;植被恢复后,防治第2~3年每年牧草增产148.76~247.93万t,相当于增加81.51~135.85万只羊单位载畜能力;由于载畜能力增加,每年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收益可达1 841.1~3 576.75万元,相当于防治投入费用的1.90~3.69倍。每年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8 021.73万美元,其中草地畜牧业的生产价值1 122.24万美元,其余均为生态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 0 4年5月底,青海省鼠虫害预测预报中心先后派出4个调查组,会同各地鼠虫害预测预报站和辖区县草原站技术人员分别对黄南州河南县,海北州祁连县、海晏县,玉树州曲麻莱县、治多县,果洛州玛沁县、甘德县,海西州德令哈市、乌兰县、天峻县、都兰县的草原毛虫、古毒蛾发生区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共设样方160 0多个。经实际测定和样方统计,今年草原毛虫、古毒蛾发生面积为5 2 .19×10 4 hm2 ,为害面积3 0 .83×10 4 hm2 ,其中草原毛虫发生面积3 8.47×10 4 hm2 ,危害面积2 2 .81×10 4 hm2 ,平均虫口密度81.7头/m2 ,最高达42 7头/m2 ;古毒蛾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