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使制种稳产、高产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我们近2a进行了塑料软盘育秧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成效,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组合威优46。1.2试验设计设置父、母本塑料软盘育秧(父本软盘育秧直插,插秧叶龄4.5叶,母本软盘...  相似文献   

2.
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与父本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技术方式、父本两段育长龄壮秧父母本同栽配套技术方式相比,母本直播与父本软盘抛寄两段育秧同步栽培技术能缩短父本秧龄,避免父本早穗,促进父本多穗大穗,增加父本花粉量,避免母本秧苗因寄插而造成的伤害,促使母本早发、多发低位蘖,增加母本库容量,进而提高制种产量,同时还能减少母本秧苗移栽花费的工时,节本增效.适用于父母本播差期(30 d以上)且父本秧龄弹性小的杂交稻组合夏秋制种.介绍了其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以亲本稃色具明显差异的新两优106为材料,通过对父母本采取不同的混直播制种方式,研究父母本花遇情况、产量、操作过程,筛选出第1期父本软盘育秧后抛秧、第2期父本芽谷与母本干籽混直播的制种方式,初步实现了杂交水稻规模化机械化制种。  相似文献   

4.
水稻软盘育秧在我国北方稻区和沿海的一些省已推广多年,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软盘育秧加上抛秧技术,是水稻育秧及移栽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992年5月,在黑龙江召开的全国软盘旱育抛秧经验交流会上,各地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不论在生产条件和肥力水平好的高产地区,还是在生产条件和肥力水平差的地区,都有增产效果,特别对劳力紧张的大农场和种粮大户,更具有省工、省力,抢季节的现实意义。因此这一新的育秧栽培技术,在全国推广速度很快。 湖南省湘乡市1991年引进水稻软盘旱育抛…  相似文献   

5.
叶世青 《中国稻米》2011,17(4):74-75
对架膜软盘育秧与薄膜覆盖水田育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架膜软盘育秧比薄膜覆盖水田育秧每667 m2节约用工2个、节省成本26元、增产4.4%、增收151元。其技术要点是搭好塑料蓬架,分层次摆放软盘,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播种育秧和抛秧移栽。  相似文献   

6.
结合近十几年来的晚稻软盘育秧与栽培实践经验,根据湘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晚稻生产环境,总结提出了晚稻软盘育秧栽培技术,阐述了软盘育秧技术和大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制种后期倒伏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杂交水稻制种后期易倒伏的原因,提出了适时适量施用“九二○”;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预防为主、压前控后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采用软盘育秧、手插移栽;合理密植,化学调控;对后期生长过旺禾苗实行割叶等防止倒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舒克培 《杂交水稻》2004,19(4):31-33
新香A采用软盘育秧抛栽,与湿润育秧相比,根系活力较强,分蘖早、多且分蘖节位低,植株较矮,单株成穗多而穗粒数减少,群体总粒数增加,抽穗整齐,花期集中,花时提早,有利于异交结实.根据新香A盘育抛栽的特点,结合其不耐高温且抗倒性较差的特性,提出了其系列组合的主要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刘大锷 《作物研究》2013,(5):515-518
介绍了桃源县双季稻软盘集中育秧的规模与效果。软盘育秧抛栽的优点:省工、省力,有利于缓和季节矛盾;节省秧田;有利于早生快发,增加分蘖成穗,促进大穗形成,从而达到水稻的稳产、高产。总结了桃源县双季稻软盘集中育秧抛栽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抛秧种稻是利用塑料软盘育成带土重力秧苗抛栽大田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 1 998年上杭县蛟洋乡开始引入该技术试种 ,近几年面积逐年扩大。为了克服湿润育秧的不利因素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种稻效益 ,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塑料软盘育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笔者 2 0 0 2年在蛟洋村坑头地段采用湿润育秧手工栽培与塑料软盘育秧栽培对比试验。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材料早稻组合汕优 77,晚稻组合汕优 89。1 2 试验处理选择土壤肥力均匀一致、中等肥力水平的田块作试验田。试验采用湿润育秧手工栽插和塑料软盘育秧抛栽两种形式。2 试验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水稻早育秧与软盘育秧、湿润秧的生长特点,比较三者的增产作用。于2008年早季在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漏头村进行早稻旱育秧、软盘育秧、湿润秧三种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对三者进行分析比较,旨在筛选出适合梧塘镇示范和推广的栽培技术,为旱育秧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疆伊犁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机插秧育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床土培肥及加工、秧田选择及整理、种子准备、标准化软盘双膜育秧、苗期管理、苗期倒春寒应对等方面介绍了适用于机械插秧及大格田的秧苗的软盘双膜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场是中国种子公司稻麦原种场,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与发展,除提纯繁殖杂交稻三系原种外,每年还制3000亩左右的杂交稻种以满足群众的需要。但由于劳力不足,限制了制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从1984年冬开始,我们进行了两次机械化制种实地模拟试验及连续两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摸索了一套简便易行、省工省本、稳产高产的盘式育秧与机插配套技术。1985、1986年盘育秧机插面积分别达75亩、207亩,平均亩产为123.13公斤,比水育秧人插平均亩产103.7公斤增产18.7%,而且盘育秧产量变幅S=±15.34公斤,略小于水育秧人插产量变幅S=±16.49公斤。19…  相似文献   

14.
如何育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播种密度大、秧龄弹性小、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和工厂化育秧。而双膜旱育秧因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是目前生产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机插秧育秧方式。其基  相似文献   

15.
经过培两优288,培杂双七等组合制种盘抛栽试验示范,总结分析了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盘育抛栽的生育特点,应用效果和配套技术。利用盘育抛秧县有省工,省种,省秧田,秧苗素质好,高产等优点,提出了备足软盘,精选营养土,搞好秧床整理,均匀播种,加强秧田管理,优质抛栽等盘育抛栽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旱育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技术的特点旱育软盘抛寄两段新型育秧技术是将“旱育秧”、“双 (多 )两大育秧”、“软盘育秧”、“抛秧”和“两段育秧”等多种水稻育秧技术优化集成、综合配套而成。其技术特点是以适当早播为前提 ,以旱育小苗为基础 ,以小苗抛寄为纽带 ,以培育带蘖壮秧为核心 ,通过旱育健壮小苗 (早季 )或半旱育健壮小苗 (晚 )和寄秧田集约肥水管理 ,争取低节位分蘖和早发分蘖 ,达到寄秧田发足大田有效穗所需苗数的目的 ,从而缓解本田营养生长期短 ,多穗与大穗的矛盾 ,促进高产栽培技术走向轻型化。二、新型育秧方式的技术功能与…  相似文献   

17.
双膜加湿地池育苗兼有温室育苗和地池育苗的优点。具有灵活、方便、适应性广,投资省、效益高、秧苗素质好等优点,用于制种父本育秧上,能达到提前花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软盘旱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软盘旱育是一种育成优质秧苗的有效途径。从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等3个方面阐述了水稻软盘旱育苗技术。通过运用该技术,使培育出的秧苗整齐,其叶片宽窄一致、薄厚均匀,实现了育秧规模化、标准化,所育秧苗适用于机插和人工插秧,还可进行水稻软盘旱育抛秧,不仅解除了农民弯腰插田的劳作之苦,而且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技术是利用塑料软盘育秧,依靠秧苗带土重力进行抛栽的一项栽培新技术,它把农民从几千年来“曲背弯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手插秧艰苦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减轻育秧和插秧的劳动量.具有省工、省钱、省种、增苗、增穗和增粒等增产、增收优点,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通过多次实践抛秧栽培技术的探索认为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一、育秧准备方面1、选择塑料秧盘.目前规格较多,可根据实际选用.通常用60×30cm,561孔软盘,用量公式为:秧盘用量(个)=抛秧面积(m2)×抛秧密度(穴/m2+秧盘穴数(穴/个).2、配制营…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抛秧技术是利用塑料软盘育秧,依靠秧苗根部带土重力进行抛栽的一项栽培新技术。平和县抛秧稻技术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3a5季,其具有省秧地,省工,省种,丰产早熟等优点,优势已被充分肯定和实践证明,也深受示范区粮农欢迎和接受,1998年,文峰镇黄井村67hm2抛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