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7月份,我县养鱼池塘发生多起泛池死鱼事故。7月18日,梁山镇关庄村鱼塘泛池,死鱼300公斤;同日,安山乡曹庄村鱼塘死鱼20余公斤;7月26日,司垓闸管所网箱罗非鱼死亡100余公斤;7月29日,小安山乡水屯村鱼塘死鱼100余公斤。上述死鱼事故,影响了养鱼户的收入,给养鱼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分析上述几个单位的情况,我们认为造成池鱼泛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放养密度大。发生泛池死鱼的池塘,均是亩  相似文献   

2.
傅红 《科学养鱼》1999,(9):33-33
常州市新闸镇两个集体场自1986年建成起,至今已发生过三次重大的泛池事故,涉及面积35亩,死鱼达1.5万公斤左右,而且多以大草鱼为主,给两场的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历次泛池的主要原因作一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大家参考。一、主要原因1.放养前清塘消毒不彻底,为日后泛池埋下了隐患。2.片面追求产量,放养密度过高,造成水中氧气供应不足。3.鱼场选址不合适,附近无充足的水源,且进排水设计不科学,造成换水困难,水质易恶化。4.高温季节因天气突变引起池塘严重缺氧,是造成泛池的重要因素,多发生…  相似文献   

3.
春季也防鱼泛池精弄鱼池,夏季浮头、泛池问题,渔农都比较重视,但对春季泛池却认识不足。1994年5月二日,岳阳市北区臣山村湖咀渔场吴长发0.47公顷鱼池浮头死鱼。因认识不足,发现较晚,虽经多种方法抢救,效果较差,死鱼50%以上,损失严重。笔者现场观察,...  相似文献   

4.
夏秋季节,每当天空积云密布,时晴时雨,闷热无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雷鸣无雨,或大雷阵雨等情况下,养殖池塘特别是高产池塘常常在半夜至太阳出来之前发生全塘鱼类浮头甚至死鱼,这种现象,渔农俗称“翻塘”(书上叫泛池),主要原因是水体中缺氧引起。由于翻塘一般...  相似文献   

5.
一、泛池往年发生过严重死鱼事件的精养池塘,要特别注意发生浮头的现象。当池养鱼出现严重浮头,不及时处理就易引起泛池,而严重泛池可致使养殖鱼全部死亡。特别是在无风、闷热、打雷不下雨或雷阵雨、暴雨过后等天气异常时要注意。投饵过剩、水质恶化、水源不好,养殖鱼鳃部有病,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宁夏池塘养殖业迅猛发展,为养殖户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池塘膝口藻的大量繁殖造成泛池死鱼事件频繁发生,使养  相似文献   

7.
一、泛池发生的条件1.水变的发生。顾名思义,水变即为水质变坏,其过程为池水由肥水(浓绿、蓝绿、茶褐色)转变为乳白、暗黑色,以后逐渐澄清透明。故对浓绿、蓝绿、茶褐色等过度肥水应提高警惕防泛池(特别是高温季节或气温反常)。2.施用了大量的未发酵的粪肥,加之遇到高温或阴雨闷热天气。3.水肥鱼多,加之连续阴闷热天。4.水体中浮游动物繁殖过多,造成缺氧,易泛塘。5.长期喂料过量,造成饲料堆积腐烂,大量耗氧,败坏水质,造成泛塘。6.密度流的形成。高温季节,池底有机质多,底层水含氧量低,形成氧债,又突然遇到冷…  相似文献   

8.
酷暑天,池塘水温最少25℃以上;浅水塘有时池水温可达32℃,接近有些鱼类的生长极限。此时,池塘养鱼必须注意把握好下列几个技术环节。 一、防泛池 泛池也叫翻塘,是池塘中溶氧不足,引起死鱼的一种现象。酷暑天,气温高、气压低,氧的溶解度降低,水中缺氧状态得不到迅速补充,水质随即恶化,鱼类出现浮头,严重时死亡。  相似文献   

9.
泛池是鱼类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一般死鱼的顺序是:小虾、杂鱼、鲂鳊、鲢鳙、草鱼、鲤鲫等。但笔者在2007年处理的几例池塘、山塘泛池的病例中有两例泛池引起鱼类死亡有违常规,一例泛池引起死亡的鱼类全部是草鱼,另一例泛池引起死亡的鱼类是鲢鱼和鲫鱼,其它鱼类却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0.
抓好轮捕轮放,是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传统的轮捕因拉网和拣鱼的操作,引起鱼群伤亡并影响生长,一年只能轮捕3-4次,轮放1-2次。因轮捕次数少,不能适时疏稀水中鱼群密度,对解决密度过大抑制生长和发生泛池死鱼的问题其作用不明显。我们根据鱼类生长规律和市场供应情况,改进捕捞网具和生产作业方式,成功地解决了频繁捕鱼作业造成伤亡和影响生长的矛盾,为不同鱼池的多级轮养改为同一鱼池的多级轮养创造了条件。运用这种在鱼类生长旺季每天轮捕均衡上市,分批营养鱼种的新型…  相似文献   

11.
唐宏 《科学养鱼》1988,(3):12-12
去年五月二十五日,一次气温突然大起大落,使无锡市郊区渔业场队发生了近年来少有的重大嚎水死鱼事故。据十个乡初步统计,有28个渔场(队)6171.45亩鱼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死鱼,占全区成鱼池面积的56%,共死鱼102375公斤,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造成这次死鱼事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一些静水养鱼的池塘很容易发生“泛池”,“泛池”的主要特征是鱼儿严重浮头或窒息死亡。其主要原因是鱼池在上年的秋末投  相似文献   

13.
精养鱼池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容易发生鱼类因缺氧而浮头的现象。稍有疏忽,即可能引起鱼类窒息死亡,即泛池。泛池会给生产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在鱼的主要生长季节,必须时时注意预防鱼浮头和泛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夏季是鱼类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也是鱼生长黄金季节,该季节是鱼发病和泛池死鱼的高峰期,必须抓好该季节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方旭 《齐鲁渔业》2012,(2):34-35
精养鱼池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中悬浮的有机物、残饵、粪便以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等耗氧因子多,极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稍有疏忽即可能由于严重浮头而引起鱼类窒息死亡,这种现象称“泛池”。泛池给生产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必须注意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聂昌松 《科学养鱼》2006,(12):56-57
造成养殖水域突发性死鱼的原因很多,不只是投(农)药中毒,还有水域内缺氧泛池、藻类繁殖过量突变引起中毒等原因。因此,遇到突发性死鱼首先应根据死鱼症状,结合周围环境状况,联系历来养殖情况,有条件的进一步进行有关化验,最后综合各方面情况做出判断。现就本人在从事水产技术推  相似文献   

17.
高产养殖水体的载鱼量较高,投饲施肥的数量大,残剩饲料、肥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多,在缺少有效水质管理技术的情况下,水质迅速恶化,鱼病和泛池事故频繁发生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渔业生产实践表明,提高水质管理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鱼类生长潜力,增加养殖产量;而且发病和泛池死鱼事故的机率明显减少,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城郊、商品鱼基地的精养鱼塘,为了获得高产,放养品种和密度不断提高,投饵施肥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鱼塘依靠自然状态下的溶氧量,必然会产生水质与饲料和肥料之间的矛盾激化,“泛池”死鱼的现象累见不鲜。如何提高养鱼水域溶氧量是夺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1特征 1.1鱼类急性化学中毒死亡是由于有毒化学物质排入渔业水域造成水体毒物的高浓度和高毒性所致,因而急性化学中毒死鱼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没有任何前兆,鱼会在短期内大批急性死亡,死亡速率很高。1.2化学中毒死鱼一年四季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与气温、水温关系不大,而与有毒化学物质排入渔业水体的时间相关,因此发生的时间和季节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使用农药种类繁多,一旦发生污染,鱼类死亡原因复杂,涉及水化学、鱼类学、有机化学、药理等多门学科。2001年笔者调查了一起喷施氰戌菊酯农药死鱼事故,该事故造成下游池塘死鱼0.958吨,赔偿渔业损失6000元。现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如下,以供同行及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死鱼发生和现象2001年5月27日,养殖户承包5口池塘,面积8.63亩,水深1.4米,其中2号、3号、5号3口池塘面积6.3亩。池鱼异常兴奋,阵发性上窜、下钻、翻滚,游泳缓慢,反应迟钝,逐渐呈昏厥假死状态,急剧时呈螺旋游动,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