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生理、生化途径对杉木三个种源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表明:发芽率、幼根平均长度、发芽指数、发芽高峰值、活力指数等生理发芽指标间紧密相关;在生化指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日平均发芽的率的波动呈规律性变化;电导率亦随种子活力的高低而波动。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在40℃和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对杉木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分别于2、4、6、8天时抽取样品;并采用TTC定量测定法、α-淀粉酶测定以及穿纸法、砂砾法、冷冻法等不同方法.对不同种源和不同老化处理的种子进行活力指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不同层次土壤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轻型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来自3个杉木林分不同层次土壤的盆栽试验,分别为A层(0~20 cm)、B层(20~40 cm)和C层(40~60 cm),1年后测定杉木生长量,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和C/N比与杉木幼苗生长相关性。结果表明:A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19.4 g·kg-1、1.2 g·kg-1和15.5,幼苗生长表现最优,苗高和地径分别为85.9 cm和16.8 mm;其次是B层土壤(20~4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16.7 g·kg-1、1.1 g·kg-1和15.3,苗高和地径分别为75.6 cm和14.5 mm;C层土壤(40~6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3.8 g·kg-1、0.5 g·kg-1和7.8,幼苗生长表现较差,苗高和地径分别为75.0 cm和13.4 mm,通过相关性分析,杉木生长与有机碳C、全氮N...  相似文献   

4.
杨丽薇 《热带林业》2010,38(4):25-26,27,28
文章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云龙种苗基地15月生诺丽果林6个样方共36株为观测对象,分别以树高、地径、平均冠幅、分枝数为生长势指标,探讨各项指标与诺丽果结果量的相关性,通过总体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诺丽果树高、地径和冠幅大小对结果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枝数对结果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进入和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建立树高、地径、平均冠幅、分枝数预测诺丽果结果量方程模型为y:=-72.584-0.015x1+25.127x2+0.352 x3-1.004 x4或y=-72.561+24.854 x2+0.346 x3-1.001 x4,对预测诺丽果结果量具有科学参考价值,可为评价诺丽果种植水平及诺丽果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樟子松天然林分布地,其天然幼苗有着自然更新的良好环境。经实地调查得知:天然沙地樟子松幼苗小片状分布林中,在边缘母树下,断断续续,零散地生长着,幼苗大部分生长在沙坑的阴面。樟子松幼苗在4月末芽萌动,5月下旬嫩芽迅速生长,到6月中旬新生枝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地径也快速生长,持续到9月。幼苗树龄越大,生长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6.
幼根、幼苗的活力状况,认为是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全面的综合表现,已为众多的试验所证实。我们自1982年冬至1985年连续3年,用杉木嫁接初级种子园单亲子代为材料进行了试验。结果田间幼苗重量与种子活力相关密切。为深入了解影响幼苗重量的种子的作用,必须对种子的生理生化基础作进一步的研究。 TZ法已被国际上用来作为鉴别种子生命力和测定种子活力的简易可行的测定方法。在杉木上应用TZ法来比较各单亲子代间种子活力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见报道。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测定,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幼苗分级法测定香椿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将香椿幼苗分成五级的基础上,按照公式∑ciNi计算幼苗分级值(SGV),经回归分析表明,SGV能准确地反映香椿种子活力水平。以SGV作为香椿种子的活力指标,研究种子活力与电解质外渗量和幼苗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活力的种子细胞膜完整,电解质外渗量小,幼苗生长量大。此外,本文还建立了预测场圃发芽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磁场处理提高杉木等树种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木麻黄,木荷和建柏种子经不同磁场强度和不同时间处理,研究其发芽率,活力指数,电导率和TTC含量,试验证明磁场处理有利于细胞膜修复,增加酶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其杉木和木荷种子未浸种在7000GS场强下分别处理10min和5min效果较好,木麻黄和建柏种子经浸种在5000GS的场强下分别处理5min和15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只有掌握杉木幼苗的生长规律,正确地采用育苗技术措施。方能育出杉木壮苗,现将连续几年开展杉木幼苗生长规律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林业生产资料。种子的活力大小直接关系到播种后能否迅速而整齐地萌发,幼苗是否快速而健壮地生长。因此,测试种子活力在生产上愈来愈被人们重视。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章报道了同品种或不同品种在劣变条件下种子活力的大小。本试验用发芽值、活力指数等生理指标,结合同工酶分析,对杉木嫁接种子园10个家系和对照的自由授粉后代进行活力测定,试图为杉木选育优良的家系子代,建立高一级种子园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用代号91、6、244和67的杉木种子进行温度40℃ 2%NH_4Cl溶液、温度25℃无水乙醇、温度40℃相对湿度100%和对照处理,结果表明,在短时间高温条件下,用2%NH_4Cl溶液处理,可明显地提高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速率。  相似文献   

13.
幼苗分级法测定臭椿种子活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人工老化获得的不同活力梯度的臭椿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幼苗分级法测定臭椿种子活力的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在将臭椿幼苗分级的基础上,按照公式CiNi计算幼苗分级值。并在对各个活力指标与场圃发芽率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幼苗分级值与其他活力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幼苗分级值能准确地反映臭椿种子活力水平。它不仅与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生长量、电导率具有较强的直线相关性,而且与场圃发芽率的直线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认为:采用幼苗分级值预测臭椿种子活力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在不同预处理中对杉木种子活力的影响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其结果表明家系杉木种子91号应选用40℃2%NH_4Cl溶液浸种15分钟为最佳处理方法;家系杉木种子6号、244号、67号应用40℃2%NH_4Cl溶液浸种60分钟为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细胞地理学原理,根据 Gregor 的实验方法,探讨了杉木核型地理变异与表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杉木染色体组有一定的地理变化模式,染色体相对长度对地理变异敏感,种子千粒重与核型地理变异相关显著。结果初步表明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种子生活力与电导率的反相关,早已被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所公认。1960年以后,国外发现单用常规发芽法或快速测定生活力的方法来表示种子质量的好坏已经不够,因而提出了活力的问题。同时提出的活力测定方法也很多,电导法是其中之一。目前电导法主要用来测定种子的劣变程度,了解种子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杉木种子性状间、发芽率与优良度、发芽率与发芽势为极显著相关,而优良度与千粒重为显著相关;千粒重与苗期、幼林的生长性状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同一家系年重复与千粒重之间虽显著线性相关,其它性状相关则不显著;同一家系同年份,苗高、侧枝数有较高的空间重复性,而地径、顶芽数空间的重复性较差;相同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不同的地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系数。树高与胸径生长的相关系数γ值为0.6—0.7;相同家系在不同年份重复中,胸径生长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8.
核桃幼树内源激素与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素在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基因通过激素控制植株高矮(曾骧,1992).对苹果(Maluspumila)、李(Prunus salicina)、桃(Prunus persica)等果树内源激素与生长势的关系已有一些报道(王丽琴等,2002;周怀军等,2002;孙艳香等,2001),但在核桃上有关研究尚少.本试验以核桃(Juglans regia)不同品种的嫁接植株及实生苗为试材,探讨内源激素与树体生长势的关系,为选择核桃矮化砧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矮生杉木的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①矮生杉木生长轮明显,早晚材缓变;管胞壁上的具缘纹孔单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星散状排列;木射线高有3~12个细胞,多数为3~7个细胞;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间的交叉场为杉木型,多2~4个.②矮生杉木第2年轮单位面积的管胞数量平均值为4 047个/mm2,径向层数平均值为118层/轮.③矮生杉木管胞长度平均值为1 560.5μm,管胞宽度平均值为20.06μm,管胞双壁厚平均值为3.602μm,管胞壁腔比平均值为0.21,管胞长宽比平均值为69.90,腔径比平均值为0.830.  相似文献   

20.
1年生杉木苗生长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轻基质培育和裸根培育等两种育苗方式的杉木苗木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的研究结果表明:培育1年时两种苗木除总鲜重外,其他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鲜重、总鲜重、侧根数、高径比、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5.51 cm、4.98 mm、6.54 g、30.30 g、32.48条、7.20、0.31和96.80%,裸根苗苗高、地径、根鲜重、总鲜重、侧根数、高径比、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是38.01 cm、5.26 mm、5.33 g、31.35 g、27.59条、7.37、0.20和86.69%,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鲜重、侧根数、根冠比和出圃率显著高于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有53.33%的苗木根冠比处于0.3~0.5区间内,裸根苗仅有5.00%;处于侧根数30~50条区间内的苗木,轻基质容器苗比裸根苗在分布均匀程度上高出28.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