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风景园林工程的发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突出作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式是小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概述了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和其规划设计价值,探讨了基于小气候热舒适性需求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结合滨水景观的空间布局、铺装、水体、空气湿度及景观内部空气流动等因素,找出满足滨水景观小气候热适应性需求的最优化的设计形式,适应城市小气候规划设计,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佛山小区4种景观配置为研究对象,分植物搭配、水体配置2个对照组,在2022年5月上旬逐日测量温度、相对湿度与平均风速,分析各景观要素对小区小气候的影响,并通过ssd公式计算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绿植与水体对小气候的调节与改善具有明显作用,合理的植物搭配与水体布置可以有效提高人体舒适度,结论可为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素敏 《中国园艺文摘》2013,(10):120-121,204
园林铺装是地景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和植物、建筑、水体等构成立体园林环境,在塑造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介绍园林铺装的材质和类型,从功能、视觉效果、文化等方面探讨园林铺装的设计要素和表现形式,指出园林景观铺装的营造要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景观铺装的文化内涵,最终创造出以人为本、人地和谐的景观。  相似文献   

4.
城市办公区空间景观是办公区建筑的衬托,两者相辅相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要求的提高,进而对景观要素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南方办公区空间景观的四大要素——植物、水体、建筑小品设施和铺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植物的配置、功能,理水的手法,建筑小品的作用以及如何建设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铺装进行了探讨,总结四大要素的功能特点和南方城市办公区空间景观要素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李丹 《花卉》2017,(18)
现代城市中,公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公园包括了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基本形式,作为公园空间组成要素之一的园林植物属于空间最积极、最有活力的部分,它可以进一步丰富公园景观的空间层次,为公园注入新活力。本文对园林植物在公园景观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城市下垫面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日益突出的热岛现象影响着城市环境的舒适性,人们对夏季室外环境唯恐避之不及,由此导致夏季建筑空调制冷能耗的大量供应,加剧了能源的短缺。通过对景观要素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调节局地微气候,改善城市热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室外环境的作用。从景观设计要素出发,对前人所做的室外热环境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初步探讨景观空间布局、水体景观、植被配置、铺装材料等景观要素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宋江慧  李名扬 《花卉》2016,(16):33-34
如今我国城市掀起园林绿化建设的热潮,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最关键的组成就是园路的施工。园路与植物、山石、水体以及建筑等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了园林内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景观。本文就对园路施工方法以铺装材料等进行探讨,以便为提高园路施工质量与绿化效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文化在温泉景观的重要性,结合博南古道文化要素应用于大理古驿温泉景观设计项目案例,分析博南古道文化内容,提炼博南古道中的马帮文化、古道上名家作品、蜀身毒道的古道艰险、古驿漾濞的核桃文化、古道路石等融入风景园林要素中的园林建筑、景观小品、园林植物、道路广场和地形水体,在通过园林要素,对古驿温泉露天温泉区的植物、游玩区、泡池区、广场区等景观区的文化氛围进行营造,使大理博南古驿温泉景观项目的博南古道文化特征感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让风景园林建筑得到了广泛关注。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将地形、植物、水体等因素充分利用起来,让风景园林建设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本文主要论述了风景园林建筑中地形、植物、水体的设计,旨在改善人们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正在景观设计各要素中,地形是其它要素的载体,为其它要素如水体、植物、构筑物等提供依附平台。在造园工程中,没有理想的景观地形,其它景观设计要素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适宜的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的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一、关于微地形微地形是指用地规模相对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构筑物等物体,采  相似文献   

11.
赵君 《花卉》2016,(4):29-30
植物是居住区景观营造中的主体元素,以杭州为例,通过分析居住区中植物与建筑、小品、水体、地形等景观要素的关系,指出现存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改善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程潜 《现代园艺》2011,(11):112
城市硬质景观是相对于由植物形成的软质景观而言的,它包括了除绿化和建筑物以外的城市中一切有形的物体,如道路场地地面铺装、围墙、街灯、座椅、广告牌、停车场地等,作为城市硬质景观的材料也很多,诸如混凝土、金属、石料、砖等。本文指出城市硬质景观是相对于由植物形成的软质景观而言,从城市空间性质、城市步行环境、车辆环境3个方面对城市硬质景观设计加以分析,以便于今后处理诸如场地设计、材料的选择及形状和表面细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坤 《花卉》2020,(4):44-45
我国北方城市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植株凋零,可观赏游玩的景色相对较少,同时城市绿地冬季维护成本高居不下。本文针对北方城市的特点,从选址、空间布局、地形、构筑物、植物、铺装材料等方面,探讨如何营造冬季景观,以便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冬季户外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涛 《花卉》1991,(收录汇总):97-99
在生态发展的理念下,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优美的风景园林是人们在高压的社会生活下愉悦人们心情的重要所在。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优美的植物景观保证了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基于此,首先分析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应用作用,然后从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方式、植物空间营造、植物色彩、季相、层次和整体性设计等方面探讨城市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措施,以期增强城市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效果,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位于昆明市红塔东路中段,属于临街的公共环境区域。设计中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分为整体构图,局部的水体、道路铺装、植物种植、景观设施等。改造方案设计完成了"将该前庭改造成一处公共绿地性质的,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空间变化丰富、园林组成要素多样的现代景观"的任务。文章对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根据对该项目的设计经验对公共环境的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陈晶晶 《花卉》2022,(2):43-44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景观是不可或缺的设计要素,植物景观不仅能够体现风景园林设计的生命力和活力,还能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释放大量氧气,有效调节温度和湿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因此,为了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环保价值,我们需要对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选择树种、科学组合搭配植物、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等应用策略,为人们打造清新、自然、绿色、健康的风景园林,希望能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地形作为其它相关要素的重要载体,为植物、水体等相关要素提供重要的依附平台。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假如缺乏合理的景观微地形,必然难以有效发挥景观设计中相关要素的重要作用。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微地形,才能对园林绿化要素的丰富、景观层次的构造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微地形概念入手,分析微地形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微地形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推动微地形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舒展翅 《花卉》2019,(8):71-72
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园林景观分为软质景观以及硬质景观,不但将城市的精神面貌进行了改变,还提升了城市生活环境,有益于改善局部小气候,所以对于园林景观的相关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风景园林工程中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给出了详细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但是针对山地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研究却甚少,选取典型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域,对其中24处具有水体景观的居住小区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70处水景照片,采用景观美景度评价法对照片中水景的设计构成要素进行打分,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量化评价其中各个要素对山地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影响。基于此,总结出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使用对比、衬托与光影、借声等空间营造手法,注重驳岸、植物景观、山石小品、景观栈道等水体景观构成要素,考虑水体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以及依托地域文化进行设计等山地城市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公众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设计风景园林,使公众的要求得以满足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实际建设活动中,将地形、当地的水体及植物等作为关键部分,同时,做好管理工作,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出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