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村落景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社会发展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与农村的矛盾日益凸显,不少村落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解体消失。如何让传统村落景观得以可持续发展,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广西地区村落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律,分析其景观特征,从而探索可行的传统村落景观发展策略。为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地方文化记忆的承载物,它有着深厚且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在现代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冲击下走向衰落。因此,通过梳理总结永泰庄寨的在地保护实践策略,围绕其所开展的乡村规划建设,促进村民观念转变,吸引业态进驻,借新媒体宣传打造乡村IP等工作,从中总结传统村落保存与活化的可行方法,探索传统村落保存与活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显性载体,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众多,生态环境良好,在乡村振兴、城市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应合理有效地开发传统村落。基于此,针对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生态景观条件与疗愈需求、设计方法进行论述,以提出传统村落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最短交通时间、村落发展质量构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联系模型,从协同发展视角出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提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策略,助力流域范围内传统村落发展有效融合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云南由于处在中国的边界,成为多民族聚集的典型地区,保存了不少传统村落,香格里拉市海典村传统建筑保存完好,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是云南省典型的传统村落。本文以海典村为例,探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传承的方法与措施,使村落得到合理开发,当地经济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布满众多各具风情、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生态景观,村落景观充分展示着中国农民的生活物质、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正确掌握传统村景观的营造手法,才能更好地通过景观手段来保护传统村落的景观资源,也为我们获得新的设计借鉴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浅析凯里市城市园林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更加渴望。而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凯里市是一个新兴山城,很多硬件设施虽不够完善,但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有许多独自的特点。本文通过凯里城市园林绿化,剖析山区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坤 《花卉》2019,(10):135-135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对于传统村落的改建也在不断加快。传统村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其中不仅包含着村落的形态环境、建筑风貌,还会有很多非物质的文化,比如神话传说、文化习俗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文化形态的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受到地理环境的响应,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130个传统村落位置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交通、经济、人口等基础数据,借助ArcGIS10.7空间分析平台工具,对大理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空间格局及其地理要素影响响应进行研究,揭示大理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地理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何博 《现代园艺》2022,(1):76-80
乡村振兴战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美丽乡村建设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创造了新的保护发展机遇。研究表明,加强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传承村落文化络脉是根本,建设生态田园生活方式是目标,发展村落新产业是重点,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是保障,并依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达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平潭濒海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古朴沧桑,遍布花岗岩石头厝,极具地域特色。本文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探讨平潭濒海传统村落的形成原因,并基于景观基因识别理论和方法,从整体布局形态、民居特征、主体性公共建筑、环境因子等方面,利用元素、图案、结构和含义四个提取方法,对平潭濒海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进行分析归纳,以期为平潭濒海传统村落景观在当前城市化建设浪潮下得以较好传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姗  张翊红  赵涛  余超英  杨青 《现代园艺》2022,(17):132-136
传统村落具有较高人文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具有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诸多挑战。以贵州省交宫村为例,具体表现为山区环境条件下发展路径受限、青壮劳力外流致使村落空心化、村民外向索取下缺乏自立性、经济发展导向下保护意识缺失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通过运用吴良镛提出的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剖析交宫村的人居环境要素,结合乡村战略要求,从特色产业扶持、内外力量引导、传统建筑修缮、环境再造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入手,探究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中国众多亟待传承保护的传统村落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积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旅游消费需求也发展迅猛,同时也创造了很多发展机遇,这一形势也是正在深刻影响传统农村的转型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张家界传统村落牧笛溪乡村的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相关的景观营造探索,进而阐述了生态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人地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农政策”的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开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1]以卫辉市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现状的实地踏勘,发现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乡土建筑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但是在传统村落群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进行优劣势分析,合理地提炼出发展狮豹头乡传统村落群的策略和路径,解决阻碍发展的问题,改善人居环境,传承传统村落群的文化,发展当地经济,实现传统村落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镇化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村落的形态和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保护和延续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该文以景观基因视角为着眼点,借助景观基因理论对土坑村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从景观基因的角度提出相应保护更新策略,对土坑村的保护、开发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业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但近年来,随着产业化和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的社会功能也开始不断拓展和延伸.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方式更朴素、社会文化更传统、自然环境也更加原生态.当人们厌倦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后,就需要在另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释放自己.在城市人口环境转...  相似文献   

17.
刘慈晋 《中国果树》2023,(3):158-159
<正>传统村落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12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传统村落起,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正式步入正轨,此后的传统村落调查认定、名录管理、动态监管工作从未停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更是有建设性地阐述和部署了特色保护类村庄的保护和发展工作。2014—2019年的6年间,中央财政对已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4 350个传统村落给予每个村每年300万元的补助,有力支持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公共空间的改善,使得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8.
颜政纲 《现代园艺》2023,(10):80-82+85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和营建理念。以清水江流域传统村落文斗村为例,基于“三生”景观的整体系统,分析传统村落独特的景观特征及内在机制,提出滨河沿线传统村落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生活景观提质的方式方法,旨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要求,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滨河沿线传统村落景观营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致使村落公共空间不断萎缩,阻碍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程,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基于此,综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系统归纳了下屋村现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涉及公共建筑空间、街巷空间、水系空间、节点空间。通过对其内容以及功能的解读,分析并解决空间存在问题,以确保下屋村的良性传承,同时为相关的村落空间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董明慧 《现代园艺》2022,(7):136-138
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乡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开发、居民生活方式停滞不前、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等问题。为了提出既适应当代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又能最大限度保护传统村落的策略,从旅游视角着手,总结传统村落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村落旅游与保护发展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大五茂林村为例,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中远期村落旅游规划相协调的目标。保护与发展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始终秉持以旅游促保护,以保护强旅游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