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善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的饲料添加剂 美国康奈大学召开了家畜家禽营养学术会议。反刍家畜营养学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改善(操纵)瘤胃微生物的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为人类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畜产品。作为研究手段之一,利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来改善瘤胃生态系统。减少发酵损失,不失为简易实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瘤胃缓冲剂是国内外草食家畜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合成物质.本文主要阐述和研究瘤胃缓冲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缓冲剂具有改善瘤胃微生物生存的理化环境、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效率、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增进畜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益等作用,它将愈来愈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微贮饲料发酵技术是在研究青贮饲料技术及草食家畜反刍瘤胃消化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生物技术。根据青贮添加剂作用效果,可将其分为5类:(1)发酵促进型添加剂;(2)发酵抑制型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奶牛瘤胃微生物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属草食家畜即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4个胃,并能够利用纤维和非蛋白氮.其中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可被微生物降解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肽类、氨基酸及氨等成分.  相似文献   

5.
喂牛常用的十种添加剂梁庭敏贵州省雷山县畜牧局(557100)1.牛羊壮:即饲用磷酸脲,是欧共体(EC)法定Ⅰ类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牛羊类反刍草食家畜饲养业。由贵州天德畜用添加剂厂生产的饲用级磷酸脲产品-牛羊壮,在反刍家畜饲喂上,除...  相似文献   

6.
非蛋白氮饲料的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为解决饲料用粮短缺 ,而确定重点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牛、羊等反刍动物不同于单胃动物的营养特点之一 ,就是瘤胃微生物能够以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简称NPN)为氮源 ,合成微生物蛋白质为动物本身所利用。因此可以用各种NPN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 ,饲喂反刍家畜。NPN饲料国外已大规模应用了几十年 ,近年来 ,我国以尿素为主的NPN ,作为反刍家畜蛋白质补充料的基础性研究 ,已取得很大进展。反刍动物利用NPN的机理已有探讨。在机能发育完善的反刍动物瘤胃内 ,栖着两大微生物群即细菌群和原生物群。在这…  相似文献   

7.
奶牛属草食家畜即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4个胃,并能够利用纤维和非蛋白氮。其中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可被微生物降解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肽类、氨基酸及氨等成分。同时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源、能源等发酵产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调控奶牛消化代谢过程的目标是,使奶牛发酵的有利方面达到最理想,  相似文献   

8.
国外利用甲醛调制饲料饲喂牛羊,提高生产性能的研究已有报道,早在1948年有人发现:在反刍家畜的瘤胃中,可溶性蛋白质极易降解产生氨。而利用甲醛处理饲料,能与蛋白质作用形成一种在瘤胃 pH 中稳定的复合物,从而抗微生物对蛋白质的降解,在真胃中游离  相似文献   

9.
牛的瘤胃臌气也叫气胀、肚胀,是因为采食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并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使之发酵降解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以至瘤胃急剧地膨胀,此病是较为常见的前胃疾病,其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原发性的瘤胃臌气和继发性的瘤胃臌气[1].膀胱炎是膀胱黏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病因有临近器官炎症的蔓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以及机械性损伤等,临床上急性膀胱炎多见,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尿素是一种高效有机化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它也能作为反刍家畜非蛋白氮来源饲养牛羊。尿索含氮量46%,一公斤尿素相当于2.8公斤蛋白质(1×0.46×6.25=2.8),或相当于7—8公斤植物油饼所含的氮,是很有潜力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尿素是不能直接被家畜作为营养物质利用的。但牛是反刍动物,瘤胃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纤毛虫。瘤胃微生物能分泌一种活力极强的脲酶而分解尿素,(NH_2)2_CO H_2O→2NH_3 CO_2,微生物利用其分解出来的氨和瘤胃的有机酸作为营养物进行繁殖、生长和发育,並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进入真胃后,被消化吸收,供畜体利用。  相似文献   

11.
复合缓冲饲料添加剂,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它可改善反刍家畜瘤胃发酵,促进瘤胃微生物活动,提高饲料利用率。本次试验用杂种肉牛6头、按对称原则分为两组,进行单因子对比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牛日粮中添加13.6%,复合缓冲饲料添加剂,可提高日增重9.80%,降低饲料消耗成本4.08%、增重效果显著,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三叶草与猫尾草体外降解,旨在为人工瘤胃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原料配比提供依据。设置7个试验组,每组3重复,确定瘤胃微生物体外分解三叶草和猫尾草混合粉的最适比例。观察记录分析试验各段时间内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试验表明:三叶草粉和猫尾草粉的最佳配比为7??3,6??4次之。通过人工瘤胃发酵三叶草与猫尾草粉试验,将其产物变成有用的工业产品,瘤胃微生物发酵三叶草与猫尾草饲料生产生物蛋白质,为鸡猪等单胃非草食家畜饲料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家兔对非蛋白氮利用研究概况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郭金双,孔祥浩在草食家畜特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中添加适量非蛋白氮(NPN),如尿素等,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效率,愈来愈受到重视。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其中的细菌可分泌尿素...  相似文献   

14.
一、家畜胃肠道的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是微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员。家畜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指在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数量、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家畜胃肠道的微生态区系受家畜种类、年龄、生理变化、饲料、正常微生物群的菌群关系等的影响。仅就种属不同来说,微生物区系就有明显的差异。反刍动物的瘤胃缺乏胃腺,主要靠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消化饲料。瘤胃内有一个庞大的正常微生物区系,在每毫升瘤胃内容物中含细菌数约107~1012,含纤毛虫60~80万个,还有各种酵母菌、螺旋体和放线菌等。反刍家畜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与杂食性家畜相似,肠…  相似文献   

15.
剩余采食量(RFI)已广泛用于测定各种家畜的饲料效率,通过实际采食量与预期采食量之差来衡量。瘤胃是反刍动物的主要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相对丰度和活性决定反刍动物的饲料效率。本文主要概述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甲烷的排放、瘤胃微生物和瘤胃上皮细胞与RFI差异之间的关系,旨在明确瘤胃功能与反刍动物饲料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为今后选育低RFI动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反刍家畜具有复胃,特别是较大容量的瘤胃,这是与单胃家畜有区别的显著标志。由于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因此反刍家畜在饲料利用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方面与单胃家畜存在显著差异。近几10年来,国内外对反刍家畜营养学特点、瘤胃及其内容物评定饲料营养价值、非常规饲料的利用和人工瘤胃饲料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简述如下:一、反刍家畜瘤胃的消化特点对饲料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有较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1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小肠氨基酸多数来自瘤胃微生物 ,少量来自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及内源性氨基酸。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平衡较好 ,比较理想 ;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氨基酸平衡较差。如何调节小肠氨基酸的平衡 ,使其成为理想氨基酸 ,是当前国内外反刍家畜氨基酸研究的热点问题。瘤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瘤胃中的微生物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代谢机制和对各种营养的适宜需要量及需要形态上,其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发挥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及对饲料蛋白质尤其是非蛋白氮的利用效率,以向体组织提供足量且比例适宜的挥发性脂肪酸及增加流入小肠的微生物物质,特别是含可消化氨基酸丰富而平衡的微生物蛋白质。随着人类对家畜生产性能的追求,在人类的选育下,家畜的生产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高产动物的营养需要和供给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营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其在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反刍动物的营养研究逐渐向肠道营养代谢扩展,如研究小肠可消化蛋白营养需要量、不同条件下过瘤胃氨基酸、淀粉和脂肪对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有关奶牛过瘤胃营养的研究,并已开发了许多过瘤胃产品在生产中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都试图寻找价廉物美、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饲料饲喂家畜以生产更多的畜产品满足人们生活上的需要。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饲料饲喂反刍动物,已为人们所采用。牛是反刍家畜,在其瘤胃中有与之共生的微生物群,它们具有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的能力。而这些微生物群在第四胃中则作为营养物质被牛所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0.
1饲料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添加剂从功能上来分,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类。营养性添加剂用来补充一般饲料中某种或某些营养素含量的不足,包括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而非营养性添加剂通常包括生长促进剂、驱虫保健剂、动物产品品质改良剂、饲料保藏剂和饲料质量改进剂等。生产中添加这些饲料添加剂,可对奶牛的生产性能产生如下影响:①高峰期产奶量增加或高峰产奶量的持续时间延长。②乳蛋白或乳脂率等乳成分的提高。③干物质进食量增加。④维持适宜的瘤胃pH,保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刺激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和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