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美国农业部食品科学专家宣称,一种新的环保型食品包装可望在近期问世。这种新型包装材料完全采用粉碎的草莓制成。估计这种包装材料将来很可能取代传统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成为食品包装业的主要材料。在测试中,用这种新材料制成的包装薄膜不仅可以起到保鲜作用,而且还能改善香蕉和苹果等水果的味道。美国食品科学专家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是草莓,而且就连胡萝卜、花椰菜等蔬菜和其他水果也可以用来制作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包装材料的面世将会改善环境污染,使食品包装进一步得到改善。摘自《中国包装报》美国用草莓制成包装膜  相似文献   

2.
《保鲜与加工》2009,9(3):37-37
俄罗斯专家在食品包装材料的聚合物中添加水的酸化物、多种矿物盐和酶等物质,富含这些物质的包装袋的内表面,可吸收所包装食品中多余的水分,杀灭细菌,从而改善包装袋的内部环境。同时添加剂中的酶还能调节食品的气味,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造生存空间。这种新型保鲜包装材料可使奶酪、香肠等容易变质的食品保存较长时间。韩国(株)相明板纸有限公司完成了“保鲜板纸”工程。在该领域试验中,  相似文献   

3.
食品抗菌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包装的基本作用是维持产品内容物的品质,方便运输、消费等.食品包装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简化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延长食品的鲜度及保存期限;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这种形势的需求下,一些新的包装技术应运而生,且引进了活性包装的概念,即使包装材料具有相当的活性来与包装内容物或包装内环境物质起反应,以改变包装内的环境条件,保证其内在质量.活性包装技术涉及包装材料和食品、内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保鲜与加工》2010,(3):25-25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一系列新法规与新标准的出台,食品包装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食品用塑料袋、保鲜膜、密胺餐具、快餐盒、纸杯等食品包装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劣质餐盒、有毒仿瓷餐具等危害消费者安全的食品包装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止微生物对食品品质产生的有害影响,在包装材料中添加抗菌剂的研究较为广泛。从抗菌剂的种类出发,论述了天然抗菌剂、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的性能表征及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旨在为食品类抗菌包装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温保鲜食品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食品保鲜技术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自我的一个长远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保鲜方法不断地得以推出和应用.低温保鲜是目前食品保鲜方式中成本最低、保鲜期较长、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各种装置将食品温度降到一定数值以下,以减少食品物理、化学变化及微生物繁殖的影响,在更长的时间内达到保持其原有色、香、味、形等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食品包装是食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在保持食品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糖作为重要的活性物质,因其天然无毒、可生物降解,且对二氧化碳和氧气具有选择渗透性,常被用作生物聚合物材料生产可食性膜,以减少传统塑料包装的污染。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多糖基可食性膜,综述了多糖基天然聚合物的组成、多糖基膜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多糖基膜在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食品保鲜领域,可食用天然抗菌保鲜膜是一种重要的可生物降解膜,具有易降解、成本低、来源广等特点。介绍了多糖膜、蛋白膜和脂质膜3种可食性涂膜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综述了复合成膜技术、纳米颗粒制备技术及添加植物精油在制备可食性涂膜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可食性包装材料在保鲜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鲜食品(猪肉、鱼、果蔬)气调包装防腐保鲜的原理和试验研究,得到各类新鲜食品的气体混合配比和包装材料要求及0~4℃的保鲜期.同时通过包装内气体组分的检测,分析鲜鱼气调包装时气体混合配比中CO2浓度和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对包装内气体动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保鲜与加工》2005,5(4):41-41
目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绿色可食性包装产品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便于贮藏保鲜和运输,而且又是很好的休闲食品和高级食品包装材料,因此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开发前景。如蔬菜纸(也称纸菜)就是一种具有可食与保鲜包装双重功能的新型蔬菜深加工产品。各国正在积极开展对蔬菜纸及其制品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1.
新茶风味的保持是茶叶商品价值的生命,尤其在今天,随着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已从“量”逐渐转向“质”,所以茶叶保鲜贮存技术至关重要。目前日本茶叶除采用低温冷存、真空包装、抽氧充氮包装之外,又引进了被誉为日本食品贮存技术史上一大革新的脱氧剂贮存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茶叶保鲜能力,从而促进了茶叶的消费。早在1925年国外就开始研制脱氧剂,由于生产不出廉价的气密性良好的包装材料,所以脱氧剂的研究一直没能达到实用阶段。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达,各种性能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2.
纳米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纳米微粒在常态下能表现出普通物质不具有的特性,以及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常见纳米包装材料、纳米复合涂抹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安全性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壬基酚是一种环境激素,因其对机体产生毒害而被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壬基酚广泛暴露于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中。在介绍各种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中壬基酚的暴露和迁移至食品中情况基础上,分析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壬基酚暴露情况及迁移的风险评估,为我国系统地开展对壬基酚暴露情况的调查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食品包装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7,29(4):173-175
食品安全涵盖了食品相关产品,而食品包装被称作是“特殊食品添加剂”。我国每年用于糖果和茶叶等包装装饰铝塑板等已达数亿吨。仅包装袋一项,我国各地超市年销售额就达50多亿元。充分显示我国每年的各种包装数量之多、金额之大、市场之广。当前,人们关注食品安全,往往从食品自身安全性考虑,而忽视了食品包装的安全性。但是,就在各式各样的包装品中有些包装还存在安全隐患,不容乐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茶叶袋、早点袋以及各种蔬菜盛装提袋大部分都含有刺鼻的异味,这些在百姓中习以为常的举动确实是令人担忧。为此,曾在北京召开的“食品包装卫生安全”研讨会上,盛装食品包装容器是否存在“危险系数”,成为讨论的焦点。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剖解,各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其稳定性差,限制了应用。综述了多酚与膳食成分通过非共价和/或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二元和三元体系, 包括膳食成分对酚类物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及膳食成分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等方面的变化, 并总结了近年来多酚-膳食成分复合物在递送系统、乳液、包装材料和食品保鲜加工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多酚膳食化合物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保鲜与加工》2005,5(1):33-33
保鲜纸箱由日本食品流通系统协会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纸箱。研究人员用一种“里斯托瓦尔石”(硅酸岩的一种)作为纸浆的添加剂。因这种石粉对各种气体,独具良好的吸附作用,且价格便宜又不需低温高成本设备,具有较长时间的保鲜作用,而且所保鲜的果蔬分量不会受影响,对远距离贮运更是独具一筹,所以极受商家青睐。微波保鲜由荷兰一家公司对水果、蔬菜和鱼肉类食品进行低温消毒的保鲜办法,采用微波在很短的时间穴120s雪将其加热到72℃,然后将这种经处理后的食品在0~4℃条件下上市,可贮藏42~45天,不会变质,十分适宜淡季供应“时令水果”,备受人…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围绕四川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展加工品质变化及控制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理论与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功能性包装材料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在核果类水果保鲜技术、泡菜加工集成技术、生鲜蔬菜保鲜技术、鲜切果蔬加工及保藏技术方面的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有教授4人,专任教师13人。带头人秦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学院副院长、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可食性纸型食品包装.是一种由可以食用的原料加工制成的像纸一样的包装材料。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常用食品原料,如淀粉、糖糊加入一些调味物质,经纸型化处理制成的;另一类是把可以食用的无毒纤维进行改性后.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制成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微波食品、休闲食品及冷冻食品等方便食品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这将直接带动相关食品包装的需求。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业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维持正增长。  相似文献   

20.
几种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食品保鲜技术存在的缺陷,对冰温贮藏、辐照贮藏、高压脉冲电场、超高压杀菌技术和纳米保鲜等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