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自1962年引种油橄榄以来,特别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1979年底,全区整片营造油橄榄成活保存面积达3.5万亩(计50多万株),为发展规划面积25万亩的14%。城固县柑桔育苗场1965年栽植的2.7亩油榄橄,年平均亩产最高达1720.4斤,最高株产(贝拉)达233.3斤。亩产、株产均创全国先进水平。垣山林场1973年种植的城固32号油橄榄,1978年株产达68.5斤。地区园林站1976年栽植的自育实生苗,4年即开花结果。实践证明,油橄榄在我区生长好、结实早、产量高、含油率  相似文献   

2.
前言丹东栗是辽宁省栗产区的主栽种。全省有栗树1500万株,其中丹东栗1300万株,占86%以上。丹东栗长期沿用实生繁殖,自然杂交变异性大,后(子)代单株之间产量高低悬殊,没有形成稳定的园艺品种。据调查宽甸县单株最高产量达198斤,而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树产量仅几斤。宽甸县城厢大队果园313株丹东栗树中,按树冠投影面积计算产量,高的达0.77斤/m~2,平均只有0.18斤/m~2。全省约有40%以上的丹东栗树不结果或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丹凤县武关公社八一林场是陕西省商洛专区的一个队办林场。该场于1954—1955年在山上栽植的核桃(3千多株),到1957年即有8株开始挂果,创造了核桃4年结果的先进事迹。此后,产量逐年增加,至1965年干果总产量达到3778.3斤,最高单株产量达60斤。八一林场核桃生产的实践表明,核桃上山不仅是可能的,且能够实现早结果、早丰产。  相似文献   

4.
核桃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特别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核桃生产发展很快。截止1983年底统计,全县共有核桃树418万株,其中挂果的145万株,社会产量年达400万斤,高者达505.78万斤,每斤收购价以0.40元计算,总计收入202.31万元,户均40.4元,已成为集体和社员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过去搞群众运动多,片面强调集中连片的营造核桃坡、核桃梁、核桃沟,忽视了自然规律,违背了核桃生物学特性,致使不少核桃树产量低、品质差。有的尚未挂果就已变成了小老树,挂果的仅占总株数的27%。按总株数计算,株产  相似文献   

5.
(一)漾濞县光明大队是我省著名的核桃之乡。这里无论是村落周围,道路两旁,篝沟、坡脚,或是田边、地埂,都长满了核桃树。核桃在大队的农副业生产中占总收入的45%以上。该队的核桃以高产、稳产、皮薄、仁厚、含油率高、味美等特点,深受各地欢迎。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重视下,核桃生产有很大发展。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为迅速发展核桃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仅1969年泡核桃产量就达15.5万斤,比解放前的4.5万斤增加了两倍多;核桃树由解放前的8000株,发展到2.6万多株,每户平均有130多株。此外,  相似文献   

6.
枣树是我县的一大干果,现有结果枣树80万株,人均7株。但是产量却很低,年总产140万至200万斤,平均株产2斤。为了探讨枣树增产的有效措施,于1980年在长泞公社南合流大队,进行了枣树增产技术措施的研究。南合流大队位于黄土丘陵区,全大队254户,1002口人,耕地2280亩,结果枣树12000株,主栽品种是榆次芽枣,树龄30至50年。1966年是最高产年,红枣总产24万斤,1979年是最低产年,总产只有1万斤,平均株产不足1斤。这里枣树产量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7.
屏山县是省棬籽生产基地县.有老壮棬树98万多株(幼树近90万株,年产棬籽300万斤左右.为了促使棬树提早结果,增加单株产量.从1979年到1981年,全县共嫁接幼树8万多株,一般3、4年结果.1982年春,又从浙江省引进良种穗条310斤,品种主要是铜锤棬和少量分水、选一良种.在成片的重点乡、村、组嫁接幼树近两万株.嫁接的大批棬树生长健壮,基杆发育匀称比本地实生苗提早3、4年结果.如新安乡,金星村4组1982年春嫁接的  相似文献   

8.
我县板栗实膛修剪经验,是西下营公社塔寺大队的共产党员王占元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在多年管理栗树的实践中,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创造出来的。目前,已在全县栗产区广泛推广,对板栗的增产起了很大作用。塔寺大队现有栗树1.1万多株,其中结果树3,600株。建国初期栗子产量1.7万斤,自采用实膛修剪法,栗子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产栗子3.5万斤,近二年来,产量稳定在6.5—7万斤,比1966年增加1倍。文化大革命以来共向国家交售栗子35.7万斤。大队建立的6亩40年生(60棵)板栗丰产园1973—1974年产量分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摸索老柿树复壮增产管理经验,我们从1982年开始,选择能够代表全县柿树特点的沙河村作为试验基点,通过二年来的复壮管理对比试验,收到了一定效果。试验树1981年与1983年相比,平均单株产量由12.1斤增加到160.2斤,较对照树增加97.2斤。沙河村总产由1.9万斤提高到10.5万斤。全县通过综合管理,总产由932万斤,恢复到3100万斤,增产2168万斤,纯增产值260.16万元。现将二年来的试验管理情况,分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县龙岗公社龙江大队素有“油桐之乡”的称号,1963年达到了每户千株桐,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单位。近十年来,这个大队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油桐生产又有了新发展,与1963年相比新栽桐树两万多株,株数增加了22%,桐籽产量增长了58%,做到了连年稳产丰产。1973年在684亩粮桐间作的土地上,又获得了粮桐双丰收,共收粮食32万斤,桐籽10.5万斤,平均亩产粮食467斤,桐籽154斤。仅桐籽收入一项达24,150元,占全大队总收入的40%多,每户平均收入210元。他们夺得油桐稳产丰产的主要技术经验是:  相似文献   

11.
我所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引种油橄榄,共三十多个品种(类型),其中米扎、佛奥、卡林、钟山24等十五个品种(类型)已开花结果。一九八○年有269株结果,共产果1103斤,平均单株产量4.1斤。其中“佛奥”单株产量最高达52斤(折油11.5斤)。七年来,通过观察、比较、鉴定,表明“佛奥”为适应我区生长的一个好品种。它具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省的自然特点和发展红枣生产的有利条件,省林业厅作了红枣生产的长远规划。计划到1985年,全省枣树发展到7000万株,产量达到13000万斤;到1990年,枣树发展11000万株,产量达到3亿斤;到本世纪末,把我省西山沿黄河11个县、中条山麓6个县建成红枣林带,把滹沱河、浊漳河、汾河两岸,丘陵谷地的28个县、342个公社建成“红枣之乡”。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快发展我省红枣生产,迅速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县有淡竹林7,000余亩,年产竹材500余万斤。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来,我所科技人员同国营竹园的职工一起,总结群众经验,进行试验研究,使淡竹产量逐渐提高。试验区内亩产由原来的1,800斤提高到4,124斤,最大株重由9斤增至28斤。1975年,国营兴华竹园的亩产达6,165斤(原为2,800斤),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油茶花期不同,座果期不同,产量亦不相同。油茶植株大都是芽多花繁,据徐琛圭报道,一株20年生的油茶树,着花在20万朵以上,花的重量达28.5斤。由于花期低温多雨,影响到开花、授粉和受精,实际上油茶结果数只有开花数的1/10~1/20,甚至更少。1976年全国油茶大减产,油茶产量仅为1975年的47.2%。这一年陕西省南郑县产油  相似文献   

15.
大理州现有泡核桃200万株,1989年产量达971万公斤,出口224万公斤,对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计划到2000年发展到250万株,产量达1250万公斤。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单株产量低,种仁质量下降以及加工环节薄弱。今后发展应加强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单产,推广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同时在农村政策上应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6.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但由于多年来沿用种子繁殖和管理技术上的落后,造成了品种退化,结果迟,产量低。截至1981年,我区核桃树总株数464.24万株,结果树203.86万株,占总株数的44%,核桃产量622.9万斤,结果树平均株产仅3斤。为了提高核桃树产量,促进核桃生产的发展,我们从1977年开始,进行了以修剪为主的增产效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烤烟。1979年总产量211.8万担,播种面积90万亩,平均亩产235斤。总产量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三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211斤的水平。云南是著名的烤烟产区,质量比较好,是上等香烟的必须配料,云烟质量闻名全国。烤烟1978年最高产量曾达245.27万担,单产达260斤。滇中、滇东北是烤烟的主要产区,面积在二万亩、总产在五万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大队有8,100多亩油茶山,被人们誉为“油茶之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不断深入,我们大队开展了群众性的油茶科学实验活动,使油茶产量不断提高。1971年全大队产油16.4万多斤,亩产20斤;1972年产油18.5万多斤,亩产22.8斤,创历史最高产量;1973年,虽然是油茶生产上的“小年”,仍产油13万斤,比文化大革命运动以前的常年产量还高3—4万斤。三年内,全大队每人平均为国家提供商品油180多斤。贫下中农高兴地说:科学实验结硕果,增产增收增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 献县高官公社郝高官大队共有枣林360亩(枣粮间作),8,790株(其中结果树7,645株)。1970年以前,由于管理粗放,一般年产鲜枣8—9万斤,平均亩产259斤,株产仅11.8斤。为扭转这一局面,1971年以来,我们在该队通过搞样板田试验,采取施“三肥”(秋施基肥、花期喷肥、幼果期追肥)、浇“三水”(催芽水、助花水、催果水)、合理修剪和适时开甲等技术措施取得了丰产的良好效果(190株50年生大树,平均亩产鲜枣2354.6斤),并加以推广,从而使该大队的金丝小枣产量连年上升、趋于稳产(见表1),到1980年小枣总产量达到31万斤,为1970年的3.4倍。其措施是:  相似文献   

20.
西峡县位于我省伏牛山南麓,总面积518万亩,40.6万人,28.4万亩耕地,18个乡镇,295个行政村,人均11亩山坡,7分耕地,西峡属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域,生物资源丰富,其中木本植物达800多种,发展林果业条件优越,据1988年全省林业资源清查,全县林业用地429万亩,有林地284万亩,其中经济林56万亩,活立木蓄积551万立方米,年生长量22万立方米,年采伐量1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尚有荒山宜林地和残次林102.9万亩。主要经济林树种20多个,年产量达5000多万斤。山茱萸800多万株,年产山萸肉90万斤,约占全国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