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母犊素”是一种生殖生理调控的激素类药品。喀什地区2004~2005年在6个县的68个冷配站实施“母犊素”的推广使用,目的在于改善冷配母牛母犊出生率偏低的现象,提高农牧民参与黄牛改良的积极性。项目实施参试牛只达3 500头,随机调查产犊头数1 618头,母犊率平均达到58.90%,比未使用“母犊素”处理的母牛产母犊率42.66%净提高16.24%,相对提高38.07%。试验证明,用“母犊素”处理配种母牛,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母犊出生率,还能提高母牛的部分繁殖性能,值得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母犊素“分别对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杂种牛和土种牛提高产母犊率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牛平均产母犊率为763%,对照组为38.4%,比对照组提高37.9%,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间的差异不明显,产母犊率最高的为杂种牛达81.0%,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牛品种改良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所产的母犊比例不高。本文主要介绍了乌鲁木齐市畜牧水产草原站为了提高冷配牛产母犊率,促进改良效果,使用母犊素进行提高母犊率试验的过程及使用后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4.
2005年第12期中国牧业通讯第80~81页刊载的《“母犊素”产母犊试验》一文,初读很惊喜,细读有困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就教于作者、编者及读者.  相似文献   

5.
"母犊素"是由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保善教授,经过多年研制出的,在提高母犊出生率上有明显效果,并在实践中正在大力推广应用的专项开发产品。因此,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黄牛改良上实施"母犊素"推广项目。经过申请立项,2004~2005年《应用母犊素提高冷配母牛产母犊效果的试验》项目在喀什地区十个县(市)、农场试验性推广,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的现象。根据部分资料统计,应用冷冻精液配种的牛产母犊率为32.4%~46.2%,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影响了各地品种改良的进程,也影响了养牛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为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各地加大了对品种改良的力度,然而由于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的现象。根据部分资料统计,应用冷冻精液配种的牛产母犊率为32.4%~46.2%,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影响了各地品种改良的进程,也影响了养牛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母犊素"对提高牛产母犊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产母犊率在40%~47.5%之间,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关于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很多教科书及杂志有大量的报道,如利用X、Y精子的个体  相似文献   

9.
奶牛养殖场(户)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母牛能多产母犊,因为只有母牛才能繁殖后代和产奶。现在一头公牛犊只能卖几百元,而一头母牛犊落地就能卖几千元。两者经济效益相差十几倍。目前奶牛养殖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奶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母犊率为40%左右,大型养殖场在40%——47%之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兽药市场指南》2005,(8):15-15
奶牛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使得国内现有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种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也受到成本高和进口国牛源的限制。而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母犊率在40%-47.5%之间,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内蒙翁牛特旗畜牧师詹永林根据日本国黑木常春用精氨酸提高母犊率的试验报道,于1982年在白音花队进行了实验,在给发情母牛输精前20—30分钟先在子宫颈口内3公分处输入1毫升5%的精氨酸,然后再输冻精。14头试验母牛产犊11头,其中,产母犊9头,占81.8%,公犊2头,占18.2%,面对照组16头犊牛中母犊占46.7%,公犊占53.3%。正常人工授精情况下,公母犊性比基本是1:1,而用精氨酸诱导,  相似文献   

12.
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育种一队对27头秋季断犊母牦牛进行了促发情试验。母牦牛断犊并经21-23d恢复饲养后,采用两次PG注射法和GnRH+PG注射法对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显示: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6头,发情率66.67%,试验II组母牦牛发情2头,发情率22.22%。经统计分析,试验I组与试验II组母牦牛之间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母牦牛发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1 母犊素在生产推广上的使用方法 我区利用新疆农业大学科研成果母犊素广泛用在奶牛的繁殖上,以提高母犊80%左右的比例。作用机理是,本品可激活带X染色体精子,促进带X染色体精子的运动,使带X染色体精子的活动能力增强,提高X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率,从而达到调整性别,提高产母犊的比例。使用方法是,发情母牛每次输精前半小时用输精器将2毫升一支的母犊素准确输人到子宫颈内3~4厘米处,然后缓慢撤出输精器,隔半小时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母犊率在40%~47.5%,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奶牛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使得国内现有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种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也受到成本高和进口国牛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在推广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中,经常遇到一个重要问题是:有一部分母牛产公犊多而生母犊少。如何提高产母犊比例问题,国外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过许多试验研究,而目前尚无较成熟的实用技术方法。为了解决产母犊率低,提高养牛经济效益,我们参考外地有关技术资料,于1988年—1990年在周至县尚村乡家畜改良站和原临潼县斜口乡兽医站(附设冷配站),使用精氨酸以求多产母犊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塔秀乡,对32头带犊母牦牛进行了同期发情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CIDR+PMSG组合激素处理的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率达到83.33%,单激素PG处理的试验Ⅱ组母牦牛发情率为20.00%,对照组母牦牛在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发情的母牛。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率极显著地高于试验Ⅱ组(P<0.01)。说明采用组合激素对处于哺乳期的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能提高牦牛的同期发情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母犊率在40%~47.5%,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奶牛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使得国内现有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种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也受到成本高和进口国牛源的限制。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动物繁殖课题研究组,为了能开发出一种最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性控技术,从1996年开始经配方筛选、试剂合成、毒性实验、初试应用、受胎率及受体牛安全调查,经过多年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多产母犊新法一、强烈的阳光可刺激母牛产生一种雌性激素,促使卵子优先跟公牛的阴性精子结合,多产母犊。选择晴朗的天气10~14时,让母牛面向太阳站立20分钟,然后配种。据报道,用此法得到的2578头犊牛中,母犊2519头,占到97.8%。二、输精氨酸。据...  相似文献   

19.
在大通种牛场对126头产后90d以上的母牦牛进行断犊,进行促母牛发情试验。断犊后母牦牛放入水草茂盛的冬季草场放牧饲养,一个情期后,对未发情的母牦牛进行肌肉注射氯前列醇纳促发情处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母牦牛发情率达90.48%,对照组发情率为58.73%,试验组母牦牛发情率比对照组高31.75个百分点,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母牛多产母犊配饲法一、晴天配种:母牛配种选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让母牛面向太阳站立20分钟,然后配种。采用此法配种所产的2578头犊牛中,母犊占2518头,产母犊率为97.2%。二、输精氨酸:在发情母牛配种前20-30分钟,先在母牛子宫内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